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对于李世民本尊会成为自己下人这件事,王远完全没有察觉,或者说,就没有想过会有这种可能性。
这种情况,着实太过魔幻。
“老房,你跟朕也有些年了,王公子刚才那番话,你觉得有几分可信度?”
李世民再度询问,并且下令准备马车,灰袍人立刻领命离去。
房玄龄犹豫一番:“陛下,臣真的不知道。”
“不过应该是”
话到这里停滞。
说到底,他本身也是世家之人,所以不敢轻易表态。
他可以证明自己的清白,却无法证明自己后辈的清白。
至于对突厥发动战争,那就更是重中之重,影响大唐国运!
“朕明白了。”李世民点头,两人登上马车,一路赶回长安城。
临近黄昏,马车进入长安城,直接返回到皇宫之内。
而一到皇宫,李世民就立刻拆开了锦囊,十分急迫。
对于这个锦囊,他可是好奇了一路。
里面是一张纸条,看着上面的内容,李世民先是一愣,随即就大笑了起来。
好久了!
自从登基以来,他已经好久没有如此开心过。
王公子,真乃当世神人!
随即,他立刻下令。
“传令下去,派遣斥候持朕之令,调查西北草原!”
“调动所有烽火台和驿站,全力配合!”
“必须要快马加鞭,跑死多少匹马都无所谓,朕必须知道西北草原的受灾情况!”
命令无比严厉,刚刚发布,整个皇城都颤了颤,无数侍卫立刻领命,禁军连夜出城,不敢有丝毫停留!
当初的渭水之盟历历在目,李世民真的不想再忍了。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朝野听闻消息,都在猜测李世民的用意,
而房玄龄瞬间就明白了含义,当即急匆匆赶来拜见:“陛下,大唐现在真的不能发动战争呀!”
“现在百姓都在受灾,现在发动战争,就是重蹈前朝之过呀!”
隋朝就是因为大兴土木,三征高句丽而国力衰败。
李世民现在的举动,和当初的隋炀帝几乎是一模一样!
这是亡国之兆呀!
“哈哈!老房你放心,朕考虑得很清楚。”
李世民开怀大笑,将锦囊递给房玄龄:“老房,你看一下它的内容。”
“这是王公子的锦囊!”
房玄龄再次一惊,虽然他对王公子很高看,但也不认为后者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粮食问题。
就算王远说的对,粮食还有很多,可都在世家手里呀!
李世民无凭无据,强行要他们拿出来,肯定会有损威信,而且那些世家也会抵死不认。
一方没有证据,一方又抵死不认,一番纠缠下来只会是无尽的扯皮!
对于这种情况,王公子真的办法解决?
怀着忐忑的心情,房玄龄拆开了锦囊,仅仅只是看了一眼,他的神色就彻底呆滞。
“向各大世家征调粮食,立下功德碑,立长安城内,将各个世家的捐献粮食数量排名记录。”
仅仅只是简单一句话,房玄龄的手掌就微微一颤,脑海嗡鸣,险些把锦囊丢下。
这一招实在太狠了!
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
王远这个计谋完全瞄准世家的弱点!
要是那些世家不遵从,或者少捐,他们的名字就要永远被刻在功德碑最底下!
百姓可能不会钦佩第一,但绝对会对最后一名弃之以鼻!
王远这个计谋,简直就是釜底抽薪呀!
不愧是当世神人!
这一刻,房玄龄对王远彻底心服口服!
“现在,我们只需要等待消息!”李世民重新坐下,目光炽热:
“只要西北草原情况属实,那么这一战,将不可避免!”
李世民目光锐利,房玄龄也受到了影响,浑身激动颤抖!
他们等这个机会,已经等了太久了!
时间慢慢过去,一天,两天,三天,八天之后。
踏!踏!
长安城,景曜门前,一匹快马急速奔来!
还没有靠近,马上的军士就高举起手中令旗,大声吼道:“边关急报,速开城门,不得延迟半分!”
边关急报!
城门上的诸多禁军,见状皆是大惊,连忙把城门前百姓驱散开来。
踏!
快马没有停留,飞速穿过城门,直奔皇城,一骑绝尘!
而此时的李世民,正在御书房内沉思不已。
他已经等待八天了,可还是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在他身旁,是同样一脸焦虑的梁国公房玄龄。
他也在等待着消息。
因为事情牵扯太大了,所以除了他,没有人知道大唐将要对突厥动兵。
甚至连功德碑都没有立起来,一切都只是暗中准备。
“老房,你说真的有人可以如此见微知著吗?”
“他仅仅在一个小县城,就可以知道天下大势。”
李世民叹息,长久的等待,让他对王远的推测缺乏信心。
“陛下,还没有到否定王公子的时候。”
房玄龄摇头,凝重道:“结果就在这两天,我们不差这一点时间。”
“也是。”
李世民刚要点头,殿外就传来一阵急促声!
“陛下,边关急报!”
边关急报!
李世民一拍桌子,直接站起,快步冲到书房外,房玄龄连忙跟上。
而在外面,是一名狼狈不堪的军士,双眼布满了血丝,气喘呼呼。
“边关急报!”
军士剧烈喘息,双手拿着一卷竹筒,双膝下跪,呈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连忙接过,并挥手,让太监带军士下去休息。
打开竹简,就是一片细小的文字。
李世民只是略微看了一眼,就双手颤抖,将它递给了房玄龄。
房玄龄接过一读,同样彻底震撼。
“西北草原冰雪涂炭,数月不停,突厥颉利部死伤牛羊十万以上,一片狼藉。”
“天寒地冻,道路堵塞,人畜无法通行,牧民被困,无食,只能易子而食。”
房玄龄越读越是心惊。
突厥领居然发生了易子而食!
“王公子说的是真的!”房玄龄骇然不已。
“传令下去,立下功德碑!”
李世民当机立断,随即看向房玄龄:
“老房,我们再去一趟蓝田县!”
第五章 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对吧
李世民的神情很是郑重。
“遵命!”
房玄龄当即领命,赶着回去准备。
现在的一切,都如同王远所说的那样发展,他也迫切想要再见王远一面。
这个年轻人,实在太过神秘,甚至有些神乎其神了!
李世民更是急不可耐,换上布衣,坐着马车便出发。
他打算在路上,再把房玄龄接上,不愿意耽搁一丝时间。
没多久,马车便来到了梁国公府邸,房玄临早就在等候了。
可房玄龄刚刚上马车,马车前就出现了一名神色严肃的中年男子。
“陛下,早朝刚刚才结束,你打算去哪里?”
中年男子正是尚书左丞魏征,他一脸严肃,很是铁面无私:
“身为皇帝,你应该以身作则,处理奏折,不能贪图享乐。”
魏征本来是看到雪灾越来越严重,想要拜访房玄龄,打算和他一同面圣,再次请求陛下发罪己诏。
可没有想到,刚刚一到梁国公府邸,就看到李世民要微服出访,而且还勾搭上了老房。
这算是什么破情况呀?
本能的,魏征觉得他们俩凑在一起肯定没有好事。
“为什么会遇到这个家伙!”
而在马车上,李世民也是一阵头疼。
他李世民征战半生,从来没有怕过谁,可对于魏征,却是真的无奈。
为了保持自己开明之君的形象,他对魏征是既不能罚,也不能骂。
哪怕魏征提的很多意见都是对的,但李世民还是憋火呀!
见状,深知情况严重的房玄龄,眨了眨眼,朝着魏征轻笑道:
“魏尚书,我和陛下现在有要事要办,有什么事情,我们回来再说。”
“对,朕有要事要办!”
李世民也点头,然后让马车再次启程,不给魏征追问的机会。
踏!
马车一个加速,扬尘飞起,直接绕开了魏征。
后者站在原地,没有去追赶,而是眉头紧皱。
要事?
还有什么要事比处理奏折更加重要的?
“不行,我要回去写一份奏折,好好参上一本!”
“陛下的这个恶习不能留!”
魏征心头一想,下定决心,赶回去书写奏折。
另一边,刚刚摆脱了魏征的房玄龄和李世民,直接全速赶到了蓝田县。
相较于魏征未来可能的刁难,他们更加想要再见到王远。
将来的麻烦,留着将来再说吧,
两人就这样急匆匆赶来,直到蓝田县外才下马车。
“都下去,继续隐藏!”
李世民让马车躲藏,然后才和房玄龄一同走入蓝田县。
“啊?”
“老李,老房你们终于回来!?”
“要不是工钱都没有拿,我都以为你们跑路了。”
两人刚刚走进蓝田县,王远的声音就响起。
李世民和房玄临一愣,随即便在边上稻草屋的门边,看到了正在编制箩筐的王远。
王远此时正对他们摇手,大声道:
“你们回来的时候刚刚好,赶紧过来帮忙,还有五个箩筐要编。”
“王公子,这是什么情况?”
李世明和房玄龄都有些懵了,在大雪天里编制箩筐。
这怎么想都觉得奇怪呀!
不愧是王公子,轻而易举就能颠覆他们的认知!
“王公子,如果你遇到什么变故,我还有些积蓄可以”
老李试探性开口,如果王远真的遇到什么意外,家道中落了,他就打算让王远进入朝廷做官。
虽然可能有人不服,但以他的地位,除了魏征那个铁脑筋,也不会真的有人站出来反对。
最重要的是,王远的确有这个能耐。
“我真是醉了。”
“老李,我们那么久没有见面,结果你见面第一句就诅咒我破产?”
王远脸色僵硬,想要把手中箩筐扔到后者的脑门上。
这些人就不能说点好话吗?
“这”老李有些尴尬,老房当即接过话茬:
“王公子息怒,我们这不是对你突然编制箩筐,感到惊讶吗?”
“是呀!是我刚才说错话了,希望王公子海涵。”老李也知道不妥,连忙认错。
“真的是,这有什么惊讶的?”见状,王远气也消了。
“隔壁陈婶的箩筐破了,她腿脚不便,我就帮帮她编制箩筐。”
“而且我的下人都在府邸里面,大雪天不出来,我就只能亲自下手。”
王远说着,看向屋内。
两人看去,当即看见里屋满脸歉意的老妇人,顿时释然。
老妇人解释了几句,于是,老李和老房便坐在王远身边,陪着他一同编制箩筐。
堂堂大唐皇帝和梁国公,就这样坐在门前,迎着飞雪,编制起了箩筐。
两人完全不知道该怎么编制,好在有王远和老妇人的指导,倒是能勉强工作,踉踉跄跄地开始编制。
虽然两人的速度,加起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