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旦装行-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凤燕连忙移开视线,不好意思看她,“你注意点,自己是女孩子,别这么粗鲁。”
秋丽丽满不在乎,“这有什么,疼了还不让人说?”
“是你自己愿意跟来的。”
“是是是,是我自己吃饱了撑的没事干,愿意跟你出来一路颠着,让自己散架。”秋丽丽撇着嘴。
凤燕没想到她会这么说,自觉好像刚才的话有些过分。
秋丽丽跟他一起来也是因为她不放心他一个人。
虽说何强曾经是他的师叔,但他连他师父都敢害,难保他不会对他下手。
再说饮料事件已经证明了何强的态度,他根本不念着以前的情分。
凤燕把自行车停在村外,找了个没人的柴火垛把车藏了起来。
槐树村有七、八十户人家,谁家在办白事根本不需要打听,只要站在田埂上望一眼,就能看到。
乡下办丧事都讲究要“红红火火”,才能彰显子女的孝心。
如果去世的是九十岁以上的老人,更要大操大办。
花钱请戏班子唱几天的大戏,还要请歌舞上台表演。
如果谁家办得不热闹,还会被村里其他人背后戳脊梁骨。
所以凤燕和秋丽丽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平阳剧团的人。
他们没敢靠前,而是躲在远处,人群后面。
吊唁的过程很复杂,一时半会不能结束,秋丽丽他们站了三个多小时。
灵堂设在院子中央,一旁是跪棚,里面跪满了人。
凤燕不太懂这些,秋丽丽从小在村里长大,见过这种场面。
“跪棚里跪的人越多,越显得这家人家丁兴旺……”
凤燕目光掠过人群,“我刚才好像看到了秦玉山。”
“如果你找到他,你打算怎么办?”秋丽丽问,“抓他回去?”
凤燕眸光暗了暗,“师父并没有赶他出师门,他就跑到平阳剧团来了,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就算他要走也要跟师父当面说清,不然这算什么事。”
秋丽丽皱着眉头,“我觉得这事有点难办,他很可能不会跟你回去。”
“那我就要跟平阳剧团的班主当面谈一谈了,他们不能扣着我们剧团的人不放。”
秋丽丽轻轻摇头,“现在的问题不是秋班主放不放人,而是秦玉山肯不肯跟你回去。如果他就是不肯跟你走,而且自愿离开师门,你要怎么办?”
凤燕愣住,“他……不会吧……”
“我只是打个比方,如果他不肯回头,你还能强迫他不成?”
“师父没有对不住他的地方。”
秋丽丽苦笑,“凤燕,你真的是太善良了。”
凤燕不解。
秋丽丽看向灵棚,“演出就要开始了,我们先看一会再说。”
有人吹起唢呐,声音又高又尖。
舞台正中,挂着一个大大的“奠”字,两边堆满了花圈。
主持人上台,简单说了几句后演出便开始了。
前面上的是戏曲,不过多是不带行头,只是上去站着唱。
几个节目之后,台下村民似乎感觉到无聊,有来回走动的,一些孩子还跑到舞台边好奇地盯着拉京胡的人看。
就在这时,主持人上台报出下个节目是舞蹈。
台下马上响起掌声。
跳舞的演员有几个秋丽丽在平阳剧团里见过,她们平时都是跑龙套的演员。
此时她们在台上,身上穿着镶满了亮片的服装,随着音乐扭动腰身。
台下村民们一个个仰着头,咧着嘴乐。
秋丽丽和凤燕默默看着这一幕。
别人看到台上的舞蹈可能只会觉得热闹,只有他们知道台上这些演员曾经为了那身行头经历过什么。
苦练基本功,到头来上台随便跳跳,扭扭腰,得到的掌声比唱戏得的还要多。
舞蹈结束后台下有人喊:“再来一个!”
于是主持人很应景的又放出一个歌曲节目。
一直等到第十个节目,主持人报了个歌曲反串,秦玉山上台后,台下气氛达到了高潮。
秦玉山穿着带亮片的衣服,胸口处开的领口特别大,一眼就能看出他的性别。
头发上抹了油,远远看去油光铮亮的。
凤燕黑了脸,嘴里嘀咕着:“简直是胡闹。”
秋丽丽倒是看得挺开心,“……你别说,秦玉山长得真是挺好看,比你好看。”
凤燕狠狠瞪了她一眼。
“你别误会,我也喜欢你,你也好看。”秋丽丽跟着村民一起鼓掌。
秦玉山张口女声一出,台下连连叫好,还有人吹起了口哨。
场面一度混乱不堪。
秦玉山在台上有点蒙,不过主持人在一旁不断向他打手势,示意让他接着唱下去,不要停。
一首结束,台下众人叫好,“再来一个!”
于是秦玉山又唱了一个。
“再来一个!”
秦玉山有些受宠若惊,没想到他的节目这么受欢迎。
看着秦玉山下台时的笑脸,凤燕一颗心沉到了谷底。
秦玉山这样子并不像是被人强迫。
“我看他挺开心的。”秋丽丽道,“我们明天再来吧。”
凤燕一愣,“明天?我们还要回去不成?”
“这种演出最少也是三天,他现在正在兴头上,就算你找到他,他也不一定会听你说话,所以我们先回去,明天再来。”
“可是从这里回县城要好远。”
“谁说要回县城了,我们去秋家台。”秋丽丽提醒他,“槐树村离秋家台不远,翻过那边的山就是。”
凤燕和秋丽丽在天黑后终于翻过山,到了秋家台。
院里的老狗闪电见秋丽丽回来,直摇尾巴。
“三叔,我回来啦!”秋丽丽冲屋里喊。
秋三蹦趿拉着鞋出来,看到凤燕也在,有些意外,“你们这是……”
“我们暂住一晚上,明天要去槐树村。”秋丽丽解释道,“不过也可能要住两晚也说不定。”
“行,来吧,反正家里有地方。”秋三蹦吧嗒吧嗒的抽着烟袋锅,“不过我不知道你们会过来,晚饭没做那么多。”
凤燕有些不好意思,“没事,我们不饿。”
“谁说我们不饿?我都快饿死了。”秋丽丽直接进了仓房,“三叔,灶膛里还有火吗,我想烤几个老玉米吃。”
“还有火,你再拿几个地瓜和土豆一块烤着。”秋三蹦又从碗柜拿出一碗剩菜,“槐树村那边有家办白事,我昨天去帮忙,他们家让我带回来的菜,我还没吃完,凤燕要是不嫌弃就凑合着吃一点。”
凤燕没想到秋三蹦那么热情,连忙接过碗,“不用忙了三叔,我随便吃点就行。”
秋三蹦乐呵呵地瞅着他。
凤燕总觉得秋三蹦看他时的目光分外热情,就像……院里的闪电盯着肉骨头时的感觉……
第72章 醉酒话荀派小红娘
秋丽丽和凤燕蹲在灶台前烧玉米和土豆吃。
秋三蹦披着衣服过来看了一趟,见他们两个蹲在厨房说话,于是没有进来打扰。
在外面叮嘱秋丽丽晚上让凤燕睡北屋的炕,让她在睡前把炉子里的火封了,免得不到天亮就凉了炕。
秋丽丽嘴里应着,等秋三蹦走了,她悄悄从厨房里翻出半瓶二锅头来:“乡下夜里凉,要不要喝点?”
凤燕瞪大了眼睛,“这样不好吧。”
“没事,我三叔要是没酒喝就去村长家蹭酒喝,或是前后村有谁家办事情,他会跟去帮忙,人家也会给他酒。”
她把酒打开,找了两个白瓷碗,一人倒了半碗。
凤燕闻了闻酒,皱着眉头。
“你不会喝吗?”秋丽丽问。
“这东西辣嗓子,平时师父不让我喝。”
“那你少喝几口,剩下给我就行。”秋丽丽也不强迫他。
玉米烤熟后,秋丽丽先扒出一个,吹去上面的柴灰,塞给凤燕。
玉米烫得拿不住,凤燕两只手倒来倒去,拼命地吹,“好烫好烫!”
秋丽丽从他手上一把将玉米接过去,吹都不吹,拿得稳稳的。
凤燕惊讶不已,“你不觉得烫吗?”
“还好。”
“我看看你的手。”
秋丽丽张开手。
凤燕看到她的掌心有一层厚厚的茧子,而且不少地方还留着伤疤的痕迹。
“这都是怎么弄的?”凤燕问。
秋丽丽满不在乎地从炉膛里扒拉出一个土豆,“练功夫弄的呀,就跟你们唱戏要练功一样,要天天练,时间久了就会留下茧子了。”
她吹凉了玉米还给凤燕,“你还没跟富班主说你去省剧团学习的事吗?”
“我跟师伯提过。”
“柳叔怎么说?”
“他什么都没说,不过我看他的表情并没有反对的意思。”
秋丽丽扒开土豆皮,小口咬着,“学习梅派以后就不能再学别的派了吗?”
“可以学,不过总要有一个专攻。”
“富班主当年唱的是什么?”
“他也是学的梅派,不过他学荀派也很拿手。”
“荀派是什么样的,你给我学学。”
凤燕清了清嗓子,“我给你唱一小段《红娘》吧。”
秋丽丽拍着沾满黑灰的巴掌,热烈鼓掌。
“《红娘》出自《西厢记》,故事说的是书生张珙进京应试,在普救寺邂逅崔相国的女儿崔莺莺。两人虽然彼此倾心,但是老夫人从中作梗,还好有红娘在当中穿针引线,有情人才终成眷属。”
凤燕站在厨房里,兰花指一指,秋丽丽眼前立马出现了一个俏丽顽皮的小红娘。
“你要老老实实听我的号令。”
“叫张生隐藏在棋盘之下,我步步行来你步步爬,放大胆忍气吞声休害怕,跟随我小红娘你就能见到她。”
“可算得是一段风流佳话,听号令切莫要惊动了她。”
凤燕唱罢低头看向秋丽丽,“你能感觉有什么不同吗?”
“好像……很活泼。”
凤燕微笑,“是的,这就是荀派的特点之一,唱腔听起来俏皮,轻盈,诙谐风趣。荀派的念白要求也非常严格,要与表情和身段融合……”
秋丽丽啃着玉米听着凤燕说话,不知不觉把半瓶二锅头全都喝了。
等到凤燕发现酒瓶子空了时,秋丽丽已经有了些醉意,她搂着凤燕的脖子,“哥们,今晚咱们睡热炕,我给你再烧把柴,包你一宿把后背烫熟了。”
凤燕被她勾着脖子,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厌恶?
不,绝对不是。
排斥?
不,也没有。
如果不是他自己心里有数,在这一刻,他甚至觉得自己根本没有排斥异性的怪癖。
他想把秋丽丽先送去休息,可是秋丽丽不肯,非要先送他。
结果两人拉拉扯扯,在厨房门口折腾了好久也没能进屋。
睡在南屋里的秋三蹦根本就没睡,他盘着腿坐在炕沿上,吧嗒吧嗒抽着烟袋。
听着门外的动静,他眯缝着眼睛,时不时嘿嘿笑上两声。
“这俩孩子……哎,真稀罕人。”他喃喃自语。
第二天早上,凤燕被热醒。
睁开眼睛,他发现自己身上横着一条腿。
凤燕:“……”
撑着胳膊坐起来,他惊骇地看到秋丽丽睡在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