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锦衣娘子-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休得胡言乱语。”

    彩凝稍稍松一口气,还好少爷也没太过放纵夏姑娘。

    梅太傅乃朝廷一品大员,门生遍布朝野,夏姑娘这番话可真是骇人听闻。

    “一共就这么几口人,弄那么大个宅子作甚?难不成把屋舍推了,给你种草药不成?”

    彩凝的下巴都要掉了,所以少爷并不是制止夏姑娘冒犯太傅,只是单纯的觉得人家宅子太大?

    也可以理解为,穷的没钱维护那么大地方?

    “我还就看上他那了,他住这么大的地方,心都野的没边了,就该给他换个地方洗洗他那肮脏的心。”

    京城天牢特别适合。

    想到一会要见大肥羊,婵夏摩拳擦掌,能不能把梅老头拉下马给师父换个新家,就看待会面圣了,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

    紫禁城内的燕成帝打了个喷嚏。

 第149章锦衣夜行

    为了面圣,于瑾特意命人将婵夏打扮一番。

    几个丫鬟将婵夏按在水中好通清洗,换上了粉红色的烟纱裙,搭了件绣着彩蝶的褙子。

    一头青丝被做成了双平髻,大燕未出室的少女多做此装扮,簪着时下京城最流行的镂空飞凤钗。

    “再给姑娘别些珠花上去。”为首的大丫鬟秋毫左顾右盼,又从盒子里取了两朵珠花簪上,退后一步,满意点头。

    原本娇俏可人的少女被满头珠翠衬得雍容华贵。

    “别忙了,随便弄简单就好。”婵夏打了个哈欠。

    这几个丫鬟她大多都认识,跟前世差不多,还是那几个熟悉的面孔,对她们的脾气秉性都很了解。

    伺候她的这个大丫鬟秋毫是于瑾从外面买回来的,梳得一手好发髻,可惜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只怕是在婵夏这都没什么用武之地。

    “进宫面圣怎好随便呢,这些头面都是毛护卫挑遍京城都是最受官家小姐们喜欢的款式,多戴些也显重视。”虽然欠了淑宝斋的银子没还,但戴头上谁也不知这是赊来的不是。

    “戴上也是白忙,一会他都得给你摘了,不信就看着”婵夏小小声嘀咕。

    “公公,您看这样扮相可好?”秋毫见于瑾进来了,把婵夏推到他眼前,带了点邀功的味道。

    于瑾已经换好了官服,

    都说这宦官的服是最不显颜值的,这话用在于瑾身上却是不妥的。

    浅青色的蟒袍配深色的冠帽,沉稳中透着利,雍容中带了几分俊逸,这是婵夏见过最好的宦官,

    “衣服的色还是不对的。”这念头一闪而过,却不敢说出口,让于瑾听到又该拽着她数落了。

    早晚有天,她能看到他跟督主一样,红袍加身,锦绣荣华。

    婵夏对着于瑾流哈喇子脑补他前世统领厂卫的绝代风华,于瑾却是蹙着眉头看婵夏。

    “姑娘真是我见过生的最有福气的,略施粉黛就这般贵气,真是好看。”秋毫沾沾自喜。

    贵气。

    对,就是这俩字。秋毫的话让于瑾找到了违和点。

    婵夏做这样的扮相自然是好看的,比起京城的那些贵女毫不逊色,甚至更胜一筹,只是这眉宇间不经意流出的贵气让于瑾觉得不妥。

    平日里婵夏粗布素衣还不太显,稍做换装变换个发饰,眉眼间与生俱来的贵气便呼之欲出。

    于瑾伸手将她满头奢华珠翠一一取下,看了看,还不算很满意,见盘中还剩两朵翠绿绒花,顺手取来别在她的发间,急得秋毫直跺脚,敢怒不敢言。

    被于瑾这么一搞,倒是有股轻灵之气。

    可到底是秀雅有余,华贵不足,这宫里稍微有点地位的宫女都不会只别绒花,这也忒素了些。

    “我早就说过,你会白忙一场吧。”

    婵夏看秋毫急的在那来回搓手,见怪不怪。

    前世她倒是收了不少督主送的礼物,便是那高门贵女才能带的名贵头面,她也是不缺的。

    平日里忙着查案不好戴那些,进宫面圣戴上,他又嫌不好看都给她取下来,怎么素净怎么打扮,久而久之婵夏只当他审美异于常人。

    寻常人都是怎么贵气怎么打扮,他就反其道而行之,婵夏本就不注重这些,随他去了。

    偶尔拿出来看看,想着变卖能换多少鸡腿吃,后来看多了嫌碍事儿,都扔一起束之高阁。

    秋毫忙着在她头上“彰显(赊账来的)富贵”时,婵夏就猜到秋毫要白忙一场。

    于瑾把人间富贵花改成了素雅小茉莉,还觉不够。

    “取个素色斗篷来。”

    秋毫要晕过去了。

    弄个比宫女还素的头饰也就算了,靠着服饰还能撑撑这穷酸小破府的脸面,这下好了,被公公弄个素色斗篷全都遮住了。

    于瑾这才满意,带着婵夏出了门。

    秋毫看着俩人的背影小声嘀咕:“公公这是为得哪般啊?”

    “这你还看不出来?”彩凝从房顶跳了下来,秋毫忙施礼。

    “还请彩护卫指点迷津。”

    “锦衣夜行,不是不珍重,恰恰是过于珍重,懂?”彩凝把婵夏昔日对她说的话一字不差地搬过来。

    彩凝总算是找到点心理平衡,秋毫此时的表情,便是彩凝平日听婵夏和于瑾聊天时的模样。

    清晨的朝阳洒在金色的琉璃瓦上,辉煌又绚丽,婵夏驻足抬头看。

    雄伟的皇城还是她前世记忆中的那般,富丽堂皇又处处透着雄伟的哀伤。

    重檐殿顶,朱红宫墙,彰显着皇权也锁着了自由。

    龙椅上的那个寂寞又高贵的男子,凭着流血和争斗,最终将至高皇权攥在了掌心。

    从此便只能坐在皇位上遥望着曾经有过的浮华尘世,或许正是太过寂寞的缘故,婵夏这抹欢脱的颜色,成了他调剂枯燥生活最好的存在。

    于瑾要回文书房办些公务,将婵夏送岛御书房候着,临行前再三叮嘱她不要乱走动,这才离去。

    这个点儿御书房正是清静,几个小宦官守着门,早就得了上面的招呼,对婵夏这个外来者也没表现出过多的好奇,婵夏站在一旁候着,昏昏欲睡。

    过了不知多久,听到头领太监尖细的喊皇上驾到,婵夏这才振作精神跪地施礼。

    “恭请皇上圣安。”

    燕成帝下了朝迫不及待直奔御书房,看到婵夏就觉得精神抖擞,宛若找到了快乐的源头。

    “平身!”

    燕成帝坐在了龙椅上,又命身旁的头领太监给婵夏赐座。

    “朕一早就命人备下了好茶,只等你来了。”

    “蒙皇上这般恩宠,民女惶恐。”

    “阿夏不必拘谨,朕叫你来便是与朕说说话,你只当还是在边境时便可。”

    婵夏眼观鼻做诚惶诚恐状,心里却道我信你个鬼。

    但凡是坐在这龙椅上的,嘴上说什么只当是客套听听便是,她若真敢没规矩,他短时间觉得新鲜有趣,日子长了必对于瑾起疑。

    婵夏只觉多疑是每个帝王的标配,不长个琢,都不好意思往这个椅子上坐。

    “朕听闻,你最近经手了一桩奇案?”

    来了,就等着他这句呢!婵夏酝酿好了情绪,起身跪地,用袖子遮着面哭道:

    “民女这次来便是要说此事,顺便与皇上道别,只怕是,您再也看不到民女了!”

 第150章把皇帝拐成捧哏的阿夏

    “民女跟随师父查案,只想着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和我师父都愿为了陛下的江山肝脑涂地,若是能为陛下死,也是极好的,只恨死在奸臣贼子的手中,再也不能与陛下这般说说话了”

    说到最后趴在地上不起来,小小的人儿,哭成一团。

    婵夏趴在那干嚎,她是真不敢抬头。

    憋了半天,一滴眼泪都没挤出来。

    没有带葱头进来真是大大的失策,可葱头味儿大,容易被发现

    她在那憋着想啥玩意催泪效果好还不容易被发现,看在成帝眼里,便是吓得话都说不全了。

    想着这可怜见的,口气缓和了许多。

    “你尽管查,有朕给你师徒做主,没人敢动你分毫。”

    “民女也想着有陛下护着,还能留这条贱命多活些年头给陛下效力,还有我师父,更是对陛下万死不辞,那可真是百年不遇的忠臣良将,可是师父他已然是活不下去了,他打算以身殉国,我这当徒弟的,也只能随了我师父抹脖子了!”

    门外,于瑾嘴角抽了又抽。

    她这乱加戏的毛病是戒不掉了。

    听婵夏说于瑾要以身殉国,成帝脸色骤变,拍案而起。

    “他敢!朕这江山还没坐稳,他殉什么国?!”

    心里把于瑾骂个半死,他这龙椅都没坐热乎,于瑾就想着死遁跑路?

    “我师父说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帝王恩情大于天,若忠与孝起了冲突,他宁愿舍得一身剐,为陛下万里社稷撒一腔男儿血,大义灭亲!”

    婵夏绕了一圈,终于完美点题。

    她心里明镜似的,成帝一时半刻不会拿太傅怎样,但江山坐稳后,这些老贼一个也跑不掉。

    于瑾的父亲作为太傅党必然跟着被清算,届时于瑾少不了被人诟病。

    他忠君人家说他不孝,他若顾着孝道,那就要跟着于家一起倒霉。

    婵夏只看他前世砍于家人多欢实就知道,孝道这美德,于瑾是没有的。

    不如现在就划清界限。

    “不是说太傅的事儿么,怎么扯到忠孝了?”

    于瑾已经派毛番拓把案情如实禀报,成帝原是想听听婵夏是如何英勇解救孕母的,却整出一大段忠孝两全出来。

    “师父不让我说,他对陛下一片忠心,日月可鉴,感天动地啊!”

    于瑾眼成一条线,作为当事人,他表示,并没有。

    “朕让你说,你说便是,你师父不敢苛责你的。”

    婵夏闻言心里吐槽,于铁蛋要是想收拾谁,皇帝也不好使,前世她被罚的少吃了多少鸡腿?拿出免死金牌哪次好使了?

    “那民女就斗胆说了,给太傅出馊主意的,不是别人,就是我师父的生身父亲,原平章政事于渊!”

    “于渊是我师父生父,我原是该叫他一声老大人的,可您想想,就算是家道中落,哪有把嫡长子送到宫中的?分明是他心术不正,我师父那一身正气晃瞎了他的狗眼,他容不下我师父!您看他那嫡次子于瑭便不是个好饼,跟他臭味相投他现在的日子过的可逍遥了!”

    这小报告让婵夏打的,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几句就把于瑾夸成了百年不遇的忠臣良将,把于家踩到了尘埃里。

    于瑾这性子,打死他也做不到跟婵夏这般一哭二闹三上吊,死皮不要脸的跪在这自卖自夸,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但不得不承认,她这一套,成帝还是很受用的。

    婵夏抬眼皮偷看,见成帝不自觉地点头,继续说下去。

    “当时于家是犯了事,按律家中男丁要入宫一个服役,我师父身为嫡长子就这么被推出来了,咔嚓一刀下去,没了心思儿子、孙子、孙子的孙子、孙子兵法,啥也没有了!等咔嚓完了,先帝又宽恕了于家,只让于渊告老,免了全族连坐,可我师父都切完了!”

    婵夏嗷一声哭出来:“陛下您说,我师父惨不惨?!还有啥比净身完又被大赦还痛苦的?”

    “爱卿受苦了”成帝动容,身为男人,他对这个咔嚓完了又被大赦白咔嚓的事儿,深表同情。

    于瑾强忍着不出声,听她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