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难度可不小,要知道,分行里也是存了钱的。
好在这些地方,都是被新农政洗礼过一遍的,吏治也都整顿过一遍,朝廷对其掌控力肯定比以前强许多。
但是啊,银行这事在抢地方钱庄和票号的生意,接下来是一场硬仗啊!
第117章 引爆顺天府的银行业务(第三更…
虽然是硬仗,可还是要打啊!
无论前面有多难,这条路都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崇祯立刻将内阁的几个大学士全部叫来,又将吏部尚书王永光也叫来。
叫来干什么?
协助银行的开设,银行接下来的所有工作,一律开绿灯,地方官员上上下下要全力配合,谁敢有半点阻扰,直接滚蛋!
为什么说要协助?
因为皇家银行是独立在行政、司法、军权之外的另一个体系。
为什么要独立运行?
因为现在如果皇家银行不独立运行,行政体系中的百官就会想方设法扼杀它。
只有将它独立在文官体系之外,才是相对安全的。
皇帝下了强行指令,接下来就是一道道公文从北京城被送出去,送外山东济南、山西太原、陕西的西安、河南的开封、湖广的武昌。
但是眼前就有很棘手的问题。
例如一下子要开设那么多银行,人才储备哪里来?
别急,崇祯已经计划好了。
当天,顺天府衙门就向民间颁布了正式公函,招募举人和秀才进入北京大学金融学院。
当然,如果是单纯的这样发招募函,并不一定会有多少人来,甚至许多人都不知道金融学院是做什么的。
但是,如果加一个补充条件就会有很多人趋之如骛了。
什么补充条件?
凡是在金融学院,卒业后,可以加九品官职。
不要觉得九品官职小,这可是有正式品阶的,吃皇粮的。
第二天,也就是八月三日,大明日报的头条就刊登了这个消息。
当天下午,北京大学门口就挤满了人。
接下来几天,顺天府、保定府、真定府一共80个举人,进入了北京大学金融学院。
只要人来了,一切就好办了。
怎么个好办法?
当然是集体做培训。
本身银行刚开设,许多事情并不复杂,只需要集体培训一段时间,让所有人依葫芦画瓢,遵守规则,基本上也就可以上岗了。
这件事就是按照这样在往前推当中。
不过,在八月八日这一天,皇家银行正式宣布对农民开放贷款,每户家庭最高可贷款9两。
按照每亩田一两的价格来核算的。
还款方式当然是按照按照半年一次偿还,无法偿还者,则收回田产。
办理贷款的方式也很简单,由贷款者、卖田者,到银行筹办签字,银行直接将钱支付给卖田者。
此后田产归贷款者,由贷款者按期偿还,如果逾期超过两期无法偿还,则执行违约责任。
这个消息在八月八日刊登到了报纸上,立刻在顺天府引发了轰动。
所有人都奔走相告,觉得简直不可思议。
崇祯大一早收拾了一下,就跑到皇家银行对面的茶楼坐着了。
理论上来说,今天可是大日子,银行正式向民间放贷,通过民间良田重新分配的市场需求,来拉动银行业务。
这绝对是崭新的一页。
银行业务一旦真的铺开,将会带来以下几个巨大的改变。
一、催生延伸职业,例如银行经纪人。地主要卖地,不是谁都愿意进城的,就有一批经纪人可以下乡挨家挨户办理业务。
但是因为刚开始仅仅涉及到田产,田产本身的利润不高,所以首批银行业务员的薪酬肯定不高。
但是,大明朝游手好闲的人太多,能有收入,已经谢天谢地了,这个时候谁还嫌弃呢?
二、一旦形成全民意识,等大明进入商业社会,技术进步,创造更多产业后,将会引来喷发。
甚至国家在出动军队收复故土的时候,可以以银行的形式发布国债。
总之,一旦银行业起来了,商业的爆发就不远了。
崇祯一边喝着茶,一边在到处观察。
下面有人在运输水泥到城外,城外正在建造更多的学校,甚至还有体育场、歌剧院,马球场等等。
现在的北京城,可比三年前要热闹许多。
由于朝廷搞基建,游手好闲的人是明显少了不少。
等到中午的时候,银行门口已经挤满了人,都在了解银行最新的贷款政策。
甚至有地主老爷举着牌子,牌子上面写着:有良田可卖。
有人现场就拉着地主老爷进去找人办理了贷款业务。
当然,由于这里面涉及到大量个人信息,所以,这一天,国税局的人都出动了。
你王老爷说你下面有田,我怎么会能相信你?
国税局都有统计登记,所以,今天银行里格外壮观,国税局的人一个个在核对个人信息,核对完再登记贷款者的信息。
总之,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其复杂的工作。
为了维持治安,崇祯一大早上就调动了京卫军来银行附近驻点。
眼看着下面乱成一锅粥,崇祯悄悄跟王承恩说:“你去跟侯世禄传个话,让他把下面的秩序整顿一下,这里是银行,不是菜园子,要将规矩。”
“是!”
王承恩立刻变出去,找到了侯世禄。
自宣府案后,侯世禄就被调回京卫营了,听说王承恩的话,立刻变行动起来。
大概半个小时后,银行门口的秩序总算被整顿好。
一些围观的吃瓜群众也被“安排”到远处。
而朝中某些大臣也早早出来围观,看到这样的场景,大家心里都不是滋味。
他们依然无法接受银行这种新鲜的东西,都觉得这其中隐患太大。
前宣府总督沈棨就在人群中,应该说他现在的名字叫李清臣。
他带着帽子,遮住脸,没有人认出他来。
他注视着银行,心里想着,陛下真是在改天换地啊!史书中从未有过这样的记载!
如果不是他见识到了水泥路的便捷,被如今皇帝的文治武功深深震撼住,他也绝对会认为银行是瞎扯淡。
现在的沈棨,应该说李清臣,心里不会再有其他想法,他很快就会上路,南下,潜入安南,去完成他的任务。
到晚上银行关门的时候,大概有80个人办理完了买卖贷款。
那些手里扎着田,入不敷出的地主老爷,心里也高兴坏了,终于可以把田都出售出去了,只要出售到100亩以下,每亩的税就只需要009石了,这样就不会亏本了。
崇祯松了一下口气,总算是多方共赢的局面了。
他也打道回了皇宫。
总体来说,还算顺利。
三天后,那些在北京大学金融学院培训的80个人,就去银行去实习了。
这下大家才真正知道“金融”是什么意思了。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八月底。
顺天府的田每天都在重新洗牌,大家忙的不亦乐乎。
而前线也传来消息了。
什么消息?
卢象升快到京师了。
建军节马上就要到了。
第118章 第一个战略闭环,金融农业与大…
银行和农业结合,崇祯给这个产业取了一个新名字,叫金融农业。
八月九日,大明日报的头条就刊登了“金融农业”的概念。
一时间,北京城大街小巷都开始热议起来。
皇帝亲自取了名字,小老百姓们当然都觉得新鲜有意思。
有人出门就问:“金融农业,你参加了吗?”
还有人逢人谈论这“金融农业”,虽然还有许多人并不知道“金融农业”到底是什么东西,但大家就觉得新奇,而且是天子提出来的。
八月十日,大明日报头条依然是“金融农业”,但是这一次不是介绍“金融农业”是什么了,而是提到金融农业对大明朝的影响。
什么影响?
当然是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有了田。
不乏赞美之辞:开天辟地,恩泽万民,四海祥和,国泰民安……
八月十二日,银行门口的人明显多起来,门口甚至专门摆设了引导排队的木栏,有不排队的,就被京卫军拖出去,扔到人群外。
慢慢的,大家也养成了排队的习惯。
崇祯坐在皇宫里,每天都有人来给他专门汇报银行的事。
这一天天,买田的人逐步增加。
证明这个模式有效果啊!
接下来,复制到其他地方去就可以了。
八月倒是过得还算顺利,整个月北方的几个省的省府都在准备皇家银行办事处。
金融学院实习生也见证了京城皇家银行业务的迅速崛起。
在八月中旬的时候,第一批银行经纪人正式上岗了,人数不多,也就三个人。
这三个人都是什么人呢?
都是之前在北京城做倒手买卖的,能说会道。
分别叫张奎,李二,刘大行。
本来以陈子龙这读书人的性格,自然是要去找读书人来的,可是发现丫的一说要做的事情,大家都不愿意来了。
最后崇祯就给了建议,去找那些专门以倒手买卖为生的人来,陈子龙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才找了这仨。
可没想到啊,皇帝居然亲自接见了这三个人。
这三个人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见到当今天子。
简单了闲聊了一些,便让三个人去了皇家银行上班。
崇祯对陈子龙的道:“这用人,大可不必拘泥于才学,毕竟银行是新生的事物,许多人还等着它垮掉呢。”
“陛下教诲得是,臣必当铭记于心。”
用那三个人肯定也是有原因的。
银行经纪人到底是做什么的?
和21世纪的银行经纪人一样坐在办公室打电话或者等客户上门?
当然不是!
大明朝目前的银行经纪人是要出去跑业务的,例如去周围的县里,甚至甲里。
去那里见地主老爷,向他们介绍银行目前“金融农业”,让他们把田挂靠出来。
并且还要去甲里去向没有田的老百姓宣传,现在银行有不少田,是可以贷款购买的。
这样可以大大的加速田产的交易,加快瓦解田产兼并。
在八月二十日,王府街的中心那一块,出现一个很大的立牌,是木头做的,可以遮挡雨,伫立在那里。
上面写着几个大字:北京王府街交易所。
一些穿着皇家银行制服的人,把一些纸贴在上面。
上面有不少信息,例如大兴县田老爷家里有良田售卖,例如昌平县的张安家里有良田售卖……
不少人感觉新鲜,便前来围观来了。
关于最近北京城这种种怪相,大臣们都看在眼里,有不少大臣们心底还是不认可皇帝的这种玩法,怎么看都觉得不对劲。
有人甚至笑称银行今年绝对会完蛋,那些人来买田,根本只是图一时心血来潮。
一旦后面无力偿还银行的贷款,就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欠债效应。
说这种话的还有不少人。
例如钱龙锡就给崇祯奏疏一封,阐明目前“金融农业”的弊端,他认为农民根本拿不出钱来偿还。
半年之后,就会大动荡、大危机,到时候换不起钱,银行的钱收不回来,在银行存钱的老百姓就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