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里不同?
银行加入进来了!
毕自严第一次感受到了银行的实际作用。
银行已经开设了两年了,可是在顺天府的人心中,银行是存钱有利息和印银钞的地方。
而毕自严这才知道,原来银行的作用,远远不止于此,若是按照皇帝这个玩法,它完全能盘活农民缺钱,地主卖地的社会矛盾。
如此说来,它其实更像一个钱的推手,掌握着钱的去向。
这样的话,那作用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毕自严都忍不住兴奋起来了。
这时,王承恩进来了。
“皇爷,孙阁老求见。”
“宣他进来。”
不多时,孙承宗进来了。
“臣参见陛下。”
“都免礼,有什么事?”
孙承宗道:“陛下,这是最新的一些奏疏。”
孙承宗将手中一大堆奏疏呈递给王承恩,王承恩放到皇帝的桌案上。
“陛下,这些全部都是反对彻查屠氏的,反对朝廷过多干涉东南的报纸,还反对扩大李元起案,反对扩大银行的银钞。”
崇祯随手翻了几份看完。
从前一段时间的口水战开始,就有一群人借着辽东现在局势紧张,开始喷新农政吏部人员的安排,喷孙承宗,喷陈子龙,喷毕自严。
他们是真的觉得这些人做的不好么?
当然不是!
他们只是想借着辽东局势紧张,制造内部混乱。
例如让吏部最好能重新安排新农政的官员,安们自己的人。
例如喷孙承宗就是要拉他下野,自己的人顶上。
喷陈子龙就是要告诉朝廷现在打仗不适合扩大银行。
第102章 拨云开雾!(第三更)
为什么打仗就不合适扩大银行呢?
他们的理由是,民间会有人怀疑朝廷的动机,谁知道朝廷是不是趁机印钱,把印的钱拿出去打仗了?这必然会引发民间对银行的信任恐慌!
说这种话的,这背后恐怕有民间钱庄和票号的身影。
都是利益的争斗。
什么?
平头老百姓不知道这种金融知识?
你太小看中国古代的老百姓了。
第一次割民间韭菜的是汉武帝,以后历代皇帝都喜欢割民间韭菜,到宋朝的时候交子、会子这种纸币出来后,宋朝把金融已经玩到了极致了。
这些在史料中都有记载,大明初年朱元璋就疯狂印刷银钞给官员发俸禄,把民间许多人搞破产。
所以,你还能说大明老百姓不知道这种套路?
至少民间的商人清楚得很。
他们是看在朝廷收税愿意收银钞的份上,才愿意用银钞。
现在看来,有人是要借住战争一事,来攻击银行体系。
喷毕自严的原因是他这个财务大臣把所有账都算得太细,最好他能辞官。
总之,就是借着现在辽东军事紧张,搞事情!
现在是什么局势?
辽东战事一起,就牵扯到了内政了,牵扯到朝廷各个势力的博弈了。
本来新政改制,各方已经平衡好了,结果现在外部因素进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不得不说皇太极这一手突然出兵的战略威慑,很有效果,给了朝中一大堆人借口。
若是辽东战事不利,还会有一大批躲在暗处的官员冒出头,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军委会,其次是银行。
民间这几天已经有传言朝廷拿着大家存在银行的钱去买战略物资去打仗了,印钞机也正在银钞。
这种传言一旦被大面积传开,或者说辽东战局一旦不稳,对民生和内政都会是雪上加霜。
到时候崇祯就不得不关掉银行,大势一旦形成,连崇祯想要强压都压不住。
一旦银行被迫关闭,之前他跟毕自严提的依托银行来解决顺天府农民买不起地的方案就无法落实下去了,后面的商业时代就更不用谈。
例如吏部侍郎张凤翔在奏疏里所说:现在银钞在顺天府推行,许多老百姓手中都有银钞,民间已经有人传言朝廷在印银钞购买战略物资,一旦传开,则有损陛下圣明。
孙承宗和毕自严也都很担心,现在朝中的局面,因为辽东战事横插进来,变得非常紧张。
崇祯坐在上面,面色平静,他说道:“辽东的战事,要在一个月之内结束,边境进入到平稳期。”
孙承宗顿了顿,说道:“陛下,老臣有一言,不知当说不当说。”
“爱卿但说无妨。”
“与皇太极议和是最好的选择,皇太极在辽东改制,陛下在大明改制,双方其实都需要一段时间的和平期。”
孙承宗在说出这种话的时候,手心都在冒汗。
这种话,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完全是正确的。
这个时候议和当然好,大家都好。
但是这种话,在大明朝是一种政治上的错误。
无论之前大明朝在辽东被打败过多少次,无论边军多么害怕八旗军,但至少表面上,朝堂上下都是以轻蔑的口吻称呼那些建州小奴的。
例如“建奴”就是大明朝对皇太极他们最常见的称呼。
这反映了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呢?
谁要是敢说跟建奴议和,就会被群起而攻之。
这就是意识形态的问题,在汉唐时代和21世纪的中国是不存在这种意识形态问题的。
议和很多时候和骨气没有太大关系,这是国家层面的政治。
不过,穿越者崇祯依然不愿意和皇太极议和。
所以,他否决了孙承宗这个提议。
他也并未生气,只是道:“此事暂且不必议论。”
对于崇祯现在来说,不议和,也是一种政治手段,是强军的政治手段,是将军事信心再往上提一个高度的手段。
“去年辽东之战胜利,我军军威已经打回来了,若是今年依然能给皇太极一个教训,朕敢保证,五年之内,他不敢越过辽河!”
孙承宗道:“陛下圣明,臣自愧不如。”
“不不,孙阁老说的也很有道理,只是朕觉得还没有到最后议和的时候,朕这一次要再全力和皇太极拼一把,赢了,此后外部威胁再也无法干涉大明内政!”
这是崇祯想法,但现在北京有许多人是另一套想法。
听说这一次有不少大臣递了奏疏,现在北京城内不少大臣都觉得这一次一旦辽东战局恶化,必然会影响到诸多新政。
连顺天府的票号、钱庄老板都做好了皇家银行可能会倒闭的准备了,再过一段时间,朝廷印钱买粮食的消息,就可以散播出去,然后煽动老百姓去银行取银子!
有人私下算过一笔账,今年再打一次仗,如果朝廷不在皇家银行印钱,可能要把钱打光了。
一旦朝廷因为战争出现财政危机从而引发军政危机,军委会必将倒台,这一届的内阁基本上全部要滚蛋。
开始送钱,准备给自己积攒政治声望往上爬了。
例如吏部侍郎张凤翔,他就断言朝廷已经无法在辽东维持大规模的军队,更不可能再大规模的和建奴打下去。
危机早已在暗处涌动,暗地里,也有一些大臣已经和他见过面,达成了共识,一旦局势有变,则立刻发动一场对孙承宗、陈子龙等人的全面弹劾。
这件事,让东南某些人也看到了活命的机会。
把朝堂的所有注意力往战争和新政派上引导。
于是这几天,从南边送过来的钱,明显多了不少。
给李元起说情的官员也明显多了不少。
最近局势不稳这件事崇祯自己知不知道?
他当然知道,但他不打算去管,这种事是强行管不了的。
他必须要尽快用一场胜利来全面压制刚刚要冒头的反对方势力。
希望卢象升不要让朕失望!
就在大家都认为这段时间是一段很敏感的时期的时候,辽河之战的战报已经八百里加急抵达了通州。
没有在通州停留,迅速向北京城赶。
夕阳刚刚落山,一批批商队进城准备找地方去歇脚,一匹快马便飞冲而来,没有人敢拦他,因为他是传令兵。
他大声喊道:“大捷!大捷!辽东大捷!辽东大捷!天雄军斩建奴贼首两万!酋首溃败而逃!”
路边所有人的目光都瞬间移到他的身上。
“大捷!辽东大捷!”
他一边大声喊,一边飞快向皇宫方向冲去,所有人都让开道。
所有人都震撼地看着这个人飞奔而去。
辽东大捷?
辽东大捷!
第103章 一个个揪出来(第一更)
“老爷。”下面的管家飞快跑进来。
兵部侍郎韩爌正在整理最新的辽东粮草统筹奏表。
辽东现在有多少兵?
辽东系,归属袁崇焕辖制的总兵力有十五万,包括了山海关、宁远、锦州、广宁等各大军事重镇。
这还是今年军委会开始梳理人员的结果,若是按照以前的管理方式,现在辽东军恐怕会达到30万。
崇祯在军事学院也说过:军队在于精,而不在多。
但即便是十五万人,每个月消耗的粮草也是非常可怕的。
每天每人是3斤粮食。
一天就要消耗45万斤,一个月就是1350万斤,相当于1125万石粮食。
里面肯定是配置了肉的,从今年开始,皇帝就亲自下令军队里配置肉。
纯小麦现在粮价是每石08两,如果混肉在里面,可以按照每石13两算。
1125万石,就要14625万两(至少950625万元)。
这仅仅只是辽东军吃进肚子里的粮草。
运输粮草还有损耗,损耗按照30估算,辽东军的粮草总费约21万两。
还有每个月的军饷呢?
自从辽东被纳入新军政后,普通士兵的军饷已经提升到2两银子每个月。
一个月发军饷还要30万两。
一个月军饷和粮草总花费51万两(3315亿元)
这是比较理想状态下的核算,并且只是辽东军。
御林卫还有3万人驻扎在锦州。
同样的配置,御林卫一个月的军饷和粮草总费用也要15万两。
如果这才战争持续一年,就要消耗近800万两(52亿元)。
800万两看起来对现在的崇祯是不是还撑得住?
的确是!
但不要忘了,大头是伤亡抚恤。
每一位伤员的抚恤金至少是50两起。
你战死一万人,就是50万两。
若是折损个6万人,就是300万两。
妥妥的一年辽东扔千万两进去。
这真的只是理想状态的算法,钱下去了,肯定还有人要拿点回扣什么的。
搞不好就要到2000万两了。
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顺天府的粮价危机会再次出现先不说,朝局必然也会出现大震动。
这样算下来,韩爌都觉得脚底发凉。
南京那边现在又暗流涌动,五大军区的成立与组建,还需要巨额的钱粮,另外新农政的推行中,新农具的全国普及,花费也是让人不刚想的数字。
最重要的还有修路!
可以说毕自严现在的账本上的数字,随便拿出一条出来,都能把普通人吓得睡不着觉。
整个大明朝,现在在绷紧的状态,辽东若是稍有不慎,这根弦就会断,一断,后果没有人知道。
韩爌把辽东军粮的奏表理清后,准备进宫呈递给崇祯。
“老爷,有您的请柬。”
韩爌接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