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4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班牙人来大明朝采购燧发枪?

    这就有意思了!

    看来西班牙人心里有很多想法啊!

    正在积极配置火器?

    民间有私人制造燧发枪,有没有制造火炮?

    现在开海了,商人都活跃了起来。

    有需求就有制造。

    海外对大明朝的火器有所耳闻,自然想采购,这是暴利。

    就像当年北方边境的商人卖粮食给皇太极一样。

    朝廷是严控火器的。

    但那又怎样?

    有了大大的利润,杀头的事,做的人还少?

    那些火器制造厂,往深山老林里一建,这个时代又没有卫星地图,更不可能有信息通网,谁知道那里建立了秘密火器制造厂?

    崇祯说道:“此事你亲自来查,成立专案小组,你拿着尚方宝剑去查,朕给你配置一批军队。”

    “朕给你提供几条思路。”

    “一、各省、州府、县的铁矿采购和冶炼。”

    “二、各省、州府的人力普查。”

    “三、各个交通要道的检查。”

    “四、从上海入手,朕让会市舶司加强核查,让海军加强巡逻。”

    皇帝这几条,一是从原材料开始查。

    制造火器,必然需要铁,哪些省有多少私人冶铁厂,这些各地都是有备案的。

    哪些地方的铁矿厂交给私人在开采,这些国土管理部也都是有备案的。

    哪些省的人力调动了多少,这些户部是有备份的。

    然后再是从交通运输的各个关口去查,火器制造好之后要运输吧?

    运输要走官道吧?

    交通部下面的人肯定有人查到过,但收了钱没有上报上来。

    从那些地方入手。

    再就是上海这个地方,还有没有其他的商人和那个隐蔽的火器制造商有往来?

    最后就是严守海关。

    李自成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他连忙说道:“臣领旨,必不负陛下重托。”

    李自成走后,崇祯陷入思考中。

    西班牙人不老实。

 第822章 组建武装治安部(第一更)

    腊月寒冬,雪梅绽放。

    崇祯手里拿着一把火枪,瞄准前面的兔子开了一枪,枪声一落,兔子中枪倒地,颤抖了两下就死了。

    崇祯看着手里的火枪,有些意外。

    第四代燧发枪。

    科技树明显加快了。

    有了之前的理论基础和大量的实践生产经验,燧发枪的改良加快了。

    崇祯手里拿的这把是还没有量产的第四代了。

    它的区别在于子弹。

    以前的燧发枪子弹很弱,火药填充到填充口,子弹和火枪分开。

    即便是第三代的后膛枪也是如此。

    但此时崇祯手里这把第四代的燧发枪,则是用纸将火药包裹起来,并且子弹也包裹在纸里,子弹位于火枪的前面,被纸壳包成一个整体。

    这个整体放到枪里。

    这样有什么好处?

    一步完成上膛。

    就和后来的后膛枪很接近了。

    而且子弹也做了改良,形状打磨非常考究,头部锋利,尾部圆形平整。

    自从力学原理开始普及后,科学院经历了一定时间的沉淀,在研究物理方面的各种东西的时候都变得比以前要得心应手多了。

    不过每迭代一次,制造厂里的模具也要做改动,毕竟这是工业品,对形状、尺寸都有严格的硬性要求。

    改就改吧,反正朕现在有的是钱。

    崇祯再去了一颗纸壳子弹,填充进去,朝着前面的树开了一枪。

    子弹的改良,从力学的角度来看,摩擦力减小,火药爆发时产生的力道损耗也减小,子弹的射程明显更远。

    有效射程已经达到了130米。

    “毕爱卿。”

    毕懋康说道:“臣在。”

    “你这火枪,朕很满意。”

    “承蒙陛下垂怜,也是陛下教诲,臣才做出来。”

    崇祯转身看着曹化淳,说道:“去通知北京制造局,量产此枪。”

    “是。”

    崇祯目光落到一边的柳如是身上,说:“禁枪法案草拟得如何?”

    柳如是披着一件竹青色中国古代传统颜色的斗篷,可能是太冷,白嫩的小脸有些发红,她说:“回陛下,昨日立法院已经通过二审,今日会提交到翰林院来。”

    柳如是现在是翰林院学士,皇帝老子正儿八经的小秘。

    注意,是正儿八经的小秘哦。

    “今年的官员考核呢,开始了吗?”

    “已经开始了,省级官员的考核流程已经走完,正在送往京师的路上,内阁会在月中提报过来,省级以下的官员,会在月底提报到吏部。”

    崇祯将火枪递给一边的张之极,他说道:“小公爷,没让你去打仗,你是不是再怪朕?”

    “臣不敢。”

    “朕看你就是有怨言。”

    “陛下经常教育臣等,战死沙场是一位军人至高无上的耀荣,臣希望战死沙场!”

    “你要是战死沙场了,你爹会很伤心。”崇祯笑道,“不过你也不必急,朕也不是让你在北京养老。”

    “陛下有何吩咐?”

    柳如是给崇祯倒了一杯刚刚烧好的白开水,崇祯接过来,说道:“小公爷,你可知现在的大明朝,经济发展有多快?”

    张之极被问懵逼了,他一个军人,哪里能知道这些?

    “北京、南京、上海、开封、武昌、泉州、广州。”崇祯语气很慢,喝着热水,“七座大城,一座比一座发展的快。”

    “很快还会有长安、敦煌、还有北府,南边还有长沙,洪州,成都。”

    “皇家银行的印钞机,日夜不停地在赶工,一片片树林被砍伐。”

    “一望无际的海船从南洋北上,形式在东海、南海,往回于高丽省、扶桑省和安南省。”

    “无法想象的财富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有人用各种手段敛财。”

    “在这个巨大的金钱游戏中,有人赚的盆满钵满,贪得无厌,又用钱来勾结权,进一步强取豪夺。”

    “民间并不太平。”崇祯瞥了张之极一眼说道,“朕要组建一支专门维护国内治安的部队,你来给朕组建,如何?”

    张之极微微一怔,还是有些懵逼,专门维护国内治安的部队?

    “就叫武装治安部,归属军委会,各省配置2000人驻守,第一批官员从军队里提拔。”

    张之极立刻说道:“是!臣定不负陛下重托!”

    武装治安部?

    没错,类似武警,维护国内安定的武装暴力机构。

    改革已经在全国大范围推广开,商业布局已经开始在各个大城市落地。

    可以说商业社会已经迈开脚步,金钱游戏规则正在粉墨登场。

    在混沌之际,是最混乱的时候,各种牛鬼蛇神都会出来。

    什么赚钱他们就做什么,人命、治安、规则对他们来说,是不存在的。

    军队是不可能像过去那样抽调回来平乱了,现在的军队,都驻扎在边疆,为开疆扩土做准备。

    所以现在已经到了必须成立武装治安部的时候了。

    这也说得过去,现在崇祯真的有钱了,完全不必担心没钱养人。

    国家的运行规则就是这样的。

    当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的规模,对应的就是税收的增多,朝廷收入增多。

    朝廷为了保证商业持续发展,就必须保证社会环境的稳定,就必须投入预算组建内部治安维护机构。

    治安督察府是民间有案件,治安队侦查、逮捕凶手。

    当遇到大规模的帮派私斗呢?

    当遇到地方上有人野心膨胀,组建私人暴力武装呢?

    这一次火枪大范围走私民间这事,给崇祯敲响了警钟。

    有些人,是必须要一一铲除的,跟他们讲律法,讲道德,他们是不听的。

    而这事最适合张之极来做。

    一路回了紫禁城,不多时,柳如是便将禁枪法案的审核稿送到了皇帝面前。

    “陛下,臣都看完了,臣并无异议。”

    崇祯也看了一遍,立法院各部门草拟的这份法案倒是非常严谨。

    “不过臣觉得,法案是规范行为,而禁枪,还得从源头抓起来。”

    “你此话怎讲?”

    “国土管理部和商务部应该联手规范民间开矿商社和冶铁厂,颁布相关正式条例,严谨未在商务部注册的商社开采铁矿,所有开矿的商社,也都必须有国土管理部出具的资质,不满足条件者,视为违法。”

    “臣之前在煤矿局的时候,去顺天府考察就发现,民间有些地方,有些个人,私自组建一批人,就开始挖煤矿,挖多少卖多少。”

    “要么是跟当地的官府暗中打通了关系,要么是自己偷偷摸摸地做,当地许多官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臣相信,这种事,铁矿行业也有不少,民间私造火器的那些地方的铁矿,恐怕大多数来源于这些不在朝廷规范中私人手中。”

    崇祯倒是觉得柳如是说得颇有些道理,和红娘不同,柳如是绝对是一个治世之才。

    崇祯自己心里已经有数,但故意问道:“那你觉得具体该如何做?”

    “先让国土管理部、商务部配合立法院完善铁矿管理法,推出新法,然后再由内阁组建专案小组下去查,来个杀鸡儆猴。”

    哟呵!

    崇祯不由得对柳如是另眼相看了,这小丫头现在手段也是一套一套了。

 第823章 北京西站的火车(第二更)

    “那就按照你说的去做,你去一趟内阁,转告韩爌,让他尽快去办。也跑一趟立法院。”

    “臣这就去。”

    时间过的飞快,十二月中的时候,《禁枪法案》和《铁矿法案》陆陆续续从立法院推出来。

    一匹匹马从京师出城,向全国各地奔走,将新法传达到全国各个地方。

    十二月十九日,内阁会议。

    参会的有内阁大臣,部院大臣,最低级别的是侍郎,副部级。

    韩爌说道:“年底了,各部所有的汇总我都已经接到,明日我会面呈陛下,大家做好准备,十二月二十五日,第三个五年计划的会议将会召开。”

    “对于各位的汇总,我没有问题。”韩爌言简意赅,“不过有一件事,我们得拿出来说说,最近我听说顺天府的铁质器具价格上涨了。”

    “原本有一把铁锹卖200文,现在要卖300文了,民间讨论此事的不少,据说还有可能继续上涨。”

    商务部的侯恂说道:“韩相,此事却有存在,我也去了解过,大兴那边已经涨到350文了。”

    “原因呢,为什么会这样?”韩爌有些头疼,他可是刚上位这个宰相啊。

    皇帝好不容易肯放权宰相了,这个时候物价上涨。

    那我走?

    侯恂说道:“我去朝阳新区的一些门店问过,说最近几个月的出货量明显减少。”

    “北京制造这些工具的有两类,一类是北京制造局的铁器制造厂,一类是民间小作坊。”

    “小作坊最近能拿到的铁也减少了许多。”

    韩爌这才沉默下来,他知道原因了。

    是因为北京铁路局最近在铺铁路,造火车。

    北京的铁基本上来自遵化冶铁厂。

    铁路局一下子要走了太多铁,打破了原来的平衡,造成民间铁价上涨。

    而铁锹、钉耙一类的铁器,都关乎到民生,是老百姓种田的必需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