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4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常的逻辑是,现在朝廷赤字3000万两。

 第686章 灭的就是他狼子野心!(第二更…

    然而,这3000万两能拿在手里多久呢?

    拿不了多久。

    因为南海在扩充大军,西北也在扩充。

    无论是战马,还是钢刀、钢甲,火枪、火炮,全部在升级。

    另外,朝廷在西北要建立大公路纵深。

    而且华北的大公路网还没有竣工,依旧还在持续投钱。

    可以说,朝廷每天都在往外面撒钱。

    毕自严日常工作状态,各项巨额款项申请等他签字盖章。

    好在他已经习惯了。

    据说户部最近来了一些新的官员,有人拿起某个地方的款项申请函一看,被上面的数字吓得当场双腿一软,歪倒在地上。

    所以,在财务部门工作,其实也是一个压力比较大的事情。

    很快就到年底了。

    朝廷今年的税收统计完后,消息已经悄悄传出去,这下官员们也都松了一口气,毕竟一下子收了这么多上来了,算是解除了财政危机。

    而且周延儒带回来的消息,南海局势趋向稳定,暂时不会再有战事,泉州港与南洋的贸易线也恢复过来。

    这也让不少官员,以及民间那些爱关注时事的人松了一口气。

    其实许多人都在担心,朝廷在下一年会不会扩大战争。

    如果在南海打仗,意味着需要更多钱,这样会不会对民间加税。

    而目前来看,朝廷一年收了5000万两的税,各地官府又收了不少税,肯定够用了。

    但外界几乎没有人知道,朝廷已经开始着手在接下来打另一场大规模的战役了。

    这是另一场灭国战,并且还是跨海的灭国战。

    在十二月,郑芝豹被从台南召入北京。

    郑芝龙秘密给郑芝豹安排了多项潜入日本打探情报的工作。

    主要是依靠现在东南沿海和日本的走私船,策反日本商人,提前获取情报。

    十二月中旬,余大成从日本的长崎登船,返回大明。

    江户城,酒井行忠的府邸。

    这位颇有些实力的大名,在自己府中病故。

    正统历史上,酒井行忠病故于崇祯九年的十二月十四日。

    他的长子酒井忠清继位。

    此时,外面正飘着雪,一阵阵寒风呼啸而过。

    下面的仆人说道:“大人,羽田新兵卫在外面求见。”

    “让他进来吧。”

    “嗨!”

    不多时,一个中年人小步走了进来,进来后,跪在地上,将前额贴在地板,毕恭毕敬地说道:“草民参见酒井大人。”

    幕府时代的日本,等级十分森严。

    地位最高的自然是天皇,虽然没有实权。

    其次是将军。

    将军下面是大名。

    大名下面就是武士。

    武士下面当然地主和商人,再下面就是农民和城市平民了。

    羽田新兵卫是一位地主,同时也是商人。

    羽田新兵卫的生意做的还是很大的。

    酒井忠清站起来一脚朝羽田新兵卫踹过去,将羽田新兵卫踹倒在地上。

    “大人饶命!”

    “蠢货!”

    “大人饶命!”

    “行踪暴露了,明朝人知道是你派人去刺杀的郑芝虎,逼我们交人!”

    “大人饶命!”

    “将军说了,只要你肯交钱,这件事幕府可以为你摆平!”

    “小人愿意,小人愿意!”

    “一个月之内筹备50万两银子!”

    羽田新兵卫心头一沉,50万两?

    这太多了!

    但没有办法,这件事暴露了,如果他不愿意交钱,酒井家就会将他交出去,让他做替罪羔羊,用他全家的命来平息此事。

    命肯定更重要。

    “嗨!大人放心,小人一定筹集到,只是……”

    “你有什么疑惑?”

    “如果小人筹集到了,大人能保证小人的安全吗?”

    “你敢怀疑将军大人的承诺!”

    “小人不敢,小人只是担心,毕竟明朝强大。”

    酒井忠清哈哈哈大笑:“这个你完全多虑了,明朝即便再强大,难道还能攻打到日本来?”

    要知道,当年强大的蒙古帝国,试图东征日本,也全军覆没。

    千百年前来,中原王朝并没有将军队派到日本,更别说攻打了。

    不仅仅酒井忠清,连德川家光也认为,明朝使者再如何强势,也就是来发泄发泄怒火而已,不可能真的动武。

    “小人明白!小人这就去筹钱!”

    “去吧!这件事到此为止了,你以后在台湾和福建行动要小心谨慎。”

    “嗨!”

    十二月二十五日,郑芝龙呈递上来一份调查汇报。

    什么调查汇报?

    关于刺杀郑芝虎的羽田家族的调查汇报。

    郑芝龙是这么说的:“陛下,这位酒井家是日本著名的大名,也是德川幕府的权臣,说明酒井家在私下与弗朗机人是有贸易往来的。”

    “好!办得好!到时候动员将士们的时候,要把此事说清楚,日本幕府权臣,派人刺杀我大明总兵。”

    “另外,将战船开到江户城的海港,点名让德川家交人。”

    “是!”

    “陈立到上海了吗?”

    “到了,应该已经和李岩见了面。”

    “朕会抽时间再亲自去一趟南京,走一趟上海,来年朝廷要重点发力上海府的贸易。”

    “陛下圣明。”

    毕竟现在手里的钱是真的不够用。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经过完年,推进到一月下旬。

    这个时候,出使日本的余大成回来复命了。

    余大成将出使日本的所有经过跟皇帝汇报了一遍。

    崇祯盯着那张地图上日本的位置,冷笑起来:“倭人是不是认为朕不能拿他们怎么样?胆敢对大明的使者不敬!”

    “陛下,以臣出使倭国看来,倭人是十分仇视我朝,并且他们非常的狂妄。”

    “臣在江户的时候,问过一个大名,问他对神宗时期朝鲜之战如何看待。他说那是一次不算失败的尝试,如果以后有机会,他们还会再来!”

    崇祯霍然拔出天子剑,大步走到地图前:“逼问朕手中剑利否!”

    余大成用一种有些凝重的语气继续说道:“陛下,臣觉得,倭人对我朝的野心并没有消失。并且,他们并不忌惮我朝,他们敢在臣面前公然如此说,并不担心我朝会派兵前往。”

    “何止没有消失,他们从未打消过这个念头!必须彻底扫平他们!”

    “陛下难道要对倭国用兵吗?”

    “怎么,你有何高见?”

    “倭国武士众多,虽说朝鲜之战被我军重创,但民风尚武,十分彪悍。”

    “朕打的就是他彪悍的民风,灭的就是他狼子野心!”

 第687章 摊牌了;你们想让朕破产!(第…

    无非就是缺钱嘛。

    以现在国营商社的生产规模,一旦蒸汽机批量投入生产,产能立刻暴涨。

    例如煤矿、铁矿等工业原材料的开采,例如纺织业的发展。

    甚至还可以应用到许多制造业。

    蒸汽机是一种动力机,只要解决动力转换的问题,是可以应用到许多行业的。

    这些改良,就不是他皇帝改操心的事了。

    毕竟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现在都有物理学了,大明朝的新学体系里聚集着一帮人才。

    中国古代,在生产方面,除了没有解决动力的问题,力的转化结构装置是不缺的。

    而且还有一件事,现在是可以做了的。

    这件事做好了,以后是不缺军费的。

    什么事?

    香烟的售卖。

    香烟这东西,在明末清初就已经呈现出不可控的局面,民间抽烟的人越来越多。

    按理说,这种对身体健康有害的应该严格控制。

    不过,这个世界上,从古到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真正控制住烟草。

    二战时的希特勒就是个禁烟狂魔,结果呢?

    禁烟失败。

    与其对抗,不如引导,顺便可以赚钱。

    如何引导?

    现在市场太乱,将生产权收归国有,经营权下放到民间,限量售卖,限制年龄,抬高价格。

    转眼已经到了二月份,崇祯启程走一趟南京。

    离开之前,他跟魏忠贤交代了这件事,让魏忠贤先去办,从顺天府开始办,将所有烟草生产商全部收集起来,归朝廷管控。

    清闲了许久的魏忠贤倒是乐意得很。

    二月下旬,崇祯已经抵达长江,此时的江南一带,气温明显回暖,路边的树枝也已经抽芽。

    长江边的商船规模,比天启年间更加繁多。

    从重庆、武昌、江西顺流而下的商船,载满了货品,在南京城外的长江渡口停靠。

    渡口上的搬运工人也明显比过去更多。

    崇祯倒是没有停下来,他过了长江,向南京城行去。

    南直隶巡抚钱龙锡带领南京城的官员,一早就恭候圣驾。

    等进了南京的紫禁城后,崇祯也没有休息,而是召集钱龙锡等人便开始谈起事来。

    因为吕宋岛那边已经给过来一大批订单,包括丝绸、茶叶、陶瓷、香料等等。

    据李岩说,金额高达80万两。

    而且这只是第一批,以后的需求还会越来越大。

    按照这个节奏来看,仅仅上海府出海到吕宋岛的贸易线,一年的收入恐怕会高达千万两。

    而这种规模的订单,肯定是一个刚刚建了几年的上海府承接不住的,需要南直隶在背后供货。

    这一次崇祯来就是为了彻底打通南直隶和上海府的隔阂。

    他亲自对南京城的官员们这样说:朝廷未来的一个大方向就在海贸上,南直隶有大明朝最丰富的产业。

    当天,崇祯就在钱龙锡的陪同下,一起参观了江宁织造局。

    江宁织造局就是现在的南京制造局。

    以前大明朝称呼它为江宁织造局,是皇家开设的,专门为皇家织造布匹、首饰等等。

    在新政改革中,改称南京制造局,并且编入国营商社总府管理。

    一月下旬的时候,李岩已经以国营商社总府同知的身份来参观过,并且找这里所有的官员谈过话。

    而且还下了一批订单。

    这些是李岩在奏疏里写到的。

    甚至将丝绸、棉布的订单量都写清楚了。

    “赵爱卿。”

    “臣在。”

    “南京制造局现在一个月能出多少匹布?”

    赵长盛就是南京制造局的员外郎,一把手。

    “回禀陛下,自从使用朝廷的飞梭纺纱机后,一个月能出货20万匹。”

    崇祯一听这话,就皱起眉头来了。

    他大脑开始飞快转动起来:“如果是以前手工纺织,一匹布需要4个小时,一个工人一天工作10个小时,就是纺织出25匹布。”

    “当然,这是理想化状态,朕就当一个人一天纺织出2匹布。”

    “但现在使用飞梭纺纱机,效率提升8倍后,理想状态下,一个工人一天可以纺织出20匹布。”

    “实际情况朕就算纺织出15匹布。”

    “一个月就是450匹。”

    “朕看了你刚才给朕的人力统计,现在纺织厂有1万纺织工,你告诉朕一个月只能纺织出20万?”

    崇祯笑着看着冷汗直冒的赵长盛:“是朕的数学不好,还是朕的理解能力有问题?”

    “陛下,这……陛下圣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