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3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你们是普通士兵,此时此刻站在城头是什么心情?”

    马祥麟说道:“如果是我,肯定和敌军血战到底!”

    崇祯指着他笑骂道:“所以你丫的平时和你的士兵多谈谈心,知道吗!”

    马祥麟被骂得有些摸不着北。

    皇帝说道:“我们的火炮能打到城头,甚至越过城头,落到城里面,而建奴的火炮,却打不到我们。此时此刻,沈阳城头的建奴士兵,心里是恐惧的,甚至有一丝绝望和无力。”

    “这就是朕要的效果。”

    皇帝这么一说,大家这才反应过来。

    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所谓真正牛逼的人,绝对不仅仅是智商高,或者所谓的情商高。

    真牛逼的人从来不把情商这种东西挂在嘴边。

    那么真正牛逼的人到底牛在哪里?

    他们可以切换角色来去体验事情。

    这一点实际上非常难做到。

    例如深宫里的皇帝,是无法体会到民间到底有多疾苦的。

    例如生活在盛世里的人,永远无法体会到战乱之下的惨烈。

    人和人之间的共情和思维传达,本身就各种一道道鸿沟。

    如果能越过这道鸿沟,知道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情况下,心里活动是什么样的,这种人即便暂时身无分文,但他已经站在了人类社会的上面一层。

    此时,不仅仅是城头的建奴士兵绝望和无力,火炮无法打到明军这件事,立刻上报上去。

    塔拜听完后想打人。

    这意味着,城头的火炮优势被大大削弱。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明军是可以依靠射程优势,慢慢干掉沈阳城城头的防御火炮的。

 第612章 回援的皇太极;战线转移(第三…

    没错,让沈阳城感到绝望的是,明军不仅仅开始切断他们的每一条粮道。

    明军的火炮还能碾压他们火炮的射程。

    明军是隔得远,所以射程准心不好把握,但这并不意味着明军就不能砸中城头的建奴的火炮。

    并且,明军的火炮,让城头上的守卫们惴惴不安。

    这是科技的压制。

    所谓火炮射程即真理,绝不是说说而已。

    除了给城内施压,崇祯转身还调集了一支骑兵去周围去借粮食。

    专门找那些家里有大量田产的地主老爷“借”粮食。

    在接下来几天,沈阳城周围的村子、城寨、县城的地主们,被明军光顾了个遍。

    “我们是奉大明皇帝陛下钧令北伐建奴,现在需要各位配合,募捐一些粮食,天子会记住你们的好的。”

    “什么,不募捐?你家里是不是勾结了建奴?来人啊,这些人勾结建奴,即刻处死!”

    “什么,没有粮食?别紧张,我们就去后面搜一搜,哦不,是散散步而已!咦?你不是说没有粮食的吗?这些难道都是狗屎?”

    “……”

    仅仅三天时间,明军就从周围地主家里拔出来了一万石!

    这还远远没有结束。

    辽东最肥沃的土地在辽阳一带,那里有大片田。

    而且北边松花江附近,也有不少肥沃的土地,当然,那已经很北了。

    当然,明军不仅仅在找地主要粮食。

    明军的军队编制里是有专门的思想建设部门的。

    这个部门平时不怎么打仗,因为大多数是军事学院出来的,理论派。

    理论派有个好处,就是嘴巴里的东西一套一套的,又可以润滑,还可以让人开心。

    例如最近几天,明军的文宣部就在沈阳城附近大肆渗透,去给普通老百姓搞宣传,搞思想建设。

    这就是一边打压地主,一边拉拢群众,两不耽误。

    等群众被拉过来了,那沈阳城到时候就真的是一座孤城了。

    具体怎么拉拢群众呢?

    这简单啊!

    皇帝陛下的《矛盾说》不是说过吗?

    阶级矛盾才是首要矛盾。

    明军文宣部:你们信不信我们可以变田?

    老百姓:不信。

    明军文宣部:你们站着别动哈,来来来,哥给你们变几亩出来!看这边,没错,就是这边,这几亩田是你的了。什么?它们是王老爷的?你是说这位王老爷吗?哎呀,王老爷,您的腿怎么断了!什么?您是感念到皇帝陛下圣驾亲临,喜不自禁,忍不住要把家里的田拿出来分给大家,结果太激动了,摔了一跤把给给摔断了?什么?您的牙齿都摔掉了!慢慢说,不着急,我们都懂您的大公无私!

    王老爷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开心地看着文宣部军官们手里的铁锤,表示一定响应皇帝陛下的号召。

    你看,这下老百姓不就相信了吗?

    明军得粮食,老百姓得田,王老爷们“仗义疏财”、“为国为民”,三方共赢!

    你别说,在接下来数天,还真的就一粒米都进不了沈阳了。

    四月二十三日,在辽河边与图尔格、汤古代等人对峙的祖大寿突然接到了探子的汇报,辽河对岸的建奴退兵了!

    由于辽河的冰雪早已融化,建奴退兵,祖大寿若是要追击,就必须渡河。

    很显然,图尔格和汤古代在辽河对岸留了一部分兵力驻守,要渡河追击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建奴退兵了!

    这件事本身就让祖大寿和赵率教感到震惊。

    毕竟双方对峙了快半年了。

    建奴难受,明军更加难受。

    主要是粮草非常艰难。

    祖大寿和赵率教的这支部队,在辽河边上,后方的粮道,基本上被建奴切断了,他们这几个月来,每一顿都吃的小心翼翼。

    但是图尔格就比他们要幸运多了,图尔格背靠着辽阳,不存在粮食危机。

    按理说,图尔格占据优势。

    但他却退兵了。

    祖大寿和赵率教怎么也没有想到,图尔格和汤古代会选择在这个时候退兵。

    事实上,广宁的何可纲也满头问号。

    建奴退兵退得太突然了,战争虽然进入僵持局面,但锦州都被占领了,这个时候退兵,难道脑子进水了?

    这可能是辽东所有人的疑惑。

    当然,也是图尔格、汤古代、吴克善等人的疑惑。

    因为他们也不知道,沈阳被包围了。

    直到在二十八日的时候,皇太极所有的兵马挥师到辽阳,众人才知道,沈阳被包围了!

    这个消息差点没有惊掉所有人的下巴!

    要知道,皇太极这一次可是一共发动了四十万大军南下。

    按照现在的局面,皇太极已经将辽东明军的防御打得稀巴烂了。

    并且众人都相信,这一次一定能夺回广宁,甚至消灭关宁军,将战线再一次推到宁远,甚至山海关。

    可万万没有辽东,前线好不容易打得顺风顺水了,老巢被人包围了!

    图尔格说道:“大汗,明军统帅是谁,他是如何办到的?”

    这也是所有人的疑惑。

    按照正常的军事常理,这是不可能的。

    皇太极出征之前,不是没有推算过明军可能从北府而来。

    所以皇太极是在科尔沁草原上布置了防线的。

    皇太极摇头道:“最新的情报还没有传回来,暂时无法确定明军统帅。”

    汤古代说道:“有没有可能是卢象升?”

    “卢象升也不可能在北府召集近二十万大军,北府加上元上都,所有的兵力都没有这么多,除非他将蓟镇、宣府的明军全部调集起来。若是调集这几个地方的明军,再跨越草原,击溃科尔沁部、敖汉部和奈曼部,整个过程,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

    “而本汗在北府安插的探子,之前并未送来明军大规模征集军队的消息。”

    “除非是一位可以号令所有明军的统帅,在短时间内,集结了大批军队,并且这些军队不是宣府、蓟镇的,而且这个人调兵,不需要明朝的那些繁杂的文书,甚至可以越过军委会……”

    皇太极说着说着,自己越说越震惊。

    这尼玛……

    天下只有一个人能办到了!

 第613章 全面之战;四路北伐(第一更)

    天底下的确只有一个人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调动如此大规模的军队。

    因为他根本不需要走军政流程,也不需要走兵部的调粮流程。

    口含天宪,言出法随。

    他所到之处,振臂一呼,强军猛将,云集响应。

    皇太极神色阴沉,现场也是死静一片。

    狗皇帝御驾亲征了!

    他是万万没有想到,崇祯这一次会御驾辽东。

    他和崇祯对峙了那么多年,崇祯都只去过漠南草原,没有踏入辽东半步。

    他一直以为崇祯是不敢来。

    但就在这最关键的时刻,来了!

    明朝皇帝这么打仗的开国以来还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朱元璋,一个是朱棣。

    “图尔格!”

    “奴才在!”

    “辽阳还有多少人马?”

    “辽阳固守有5万人!”

    5万人?

    皇太极脑子里飞速转动。

    这一次四十万人征讨广宁,打关宁锦防线,现在回来的只有16万人。

    明军的确战死了不少,但皇太极的人死的更多。

    皇太极最大的劣势就是缺人,现在这个劣势更为突出。

    辽阳固守的5万人,基本也都是赶鸭子上架的火枪手。

    能打,但是和明军的火枪手正面对决,同样人数,肯定打不过。

    这一次的辽河之战,对于皇太极来说,就是血的教训。

    天启年间,八旗的战斗力还能碾压明军。

    现在基本上反过来了。

    唯一还能对抗的是骑兵和步兵。

    皇太极脑子转得飞快,他看着地图。

    现在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至少集中所有的兵力,和崇祯正面硬刚一把,找到机会,若是能活捉崇祯,此局迎刃而解!

    皇太极开始推演接下来的战局。

    狗皇帝肯定已经派人去通知袁崇焕,关宁军很快就会反应过来。

    不仅如此,辽东半岛的明军必然也会接到明军,被调动起来。

    甚至连皮岛的明军也不会闲着了。

    更大规模的战争,就在眼前。

    四路明军必然会从各个不同的方向挺进辽阳、沈阳。

    耀州的鳌拜能拖住天武军,朝鲜的多尔衮牵制住皮岛明军。

    时间不多,必须速战速决,最好是在袁崇焕的关宁军到之前,和崇祯打一仗。

    如此决定后,皇太极开始正合兵马。

    他将辽阳的5万人也基本上抽了出来。

    都是赶鸭子上架的新手。

    但现在也顾不得这些了。

    “范文程。”

    “奴才在!”

    “你立刻安排人去漠北送信,让车臣汗派人下来!”

    “嗻!”

    “另外,固始汗那边情况到底怎么样了?”皇太极皱着眉头,在他心中,这一场战争从来不仅仅是辽东之战。

    远在千里之外的西北,也会对辽东战局造成影响。

    “启禀大汗,还没有传来消息。”

    皇太极更加纳闷。

    他妈的!

    西北也在打仗,狗皇帝怎么有心思跑到北府去召集大军跑辽东来的?

    他应该去西北才对啊!

    也想不了那么多了,当天下午,皇太极就开始整顿兵马,将大军集结到辽阳城外。

    这里面有一个小插曲,有一支30人的小队伍迟到了。

    皇太极一不做二不休,将这30人全部砍了脑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