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3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万一出现了战败,风险将会暴涨。

    而且会影响到朝堂政治。

    目前朝堂上的主要矛盾是对内的改制,是如何改制。

    一旦双线大战爆发,朝堂的注意力将会立刻转移,并且各地的资源调度,也将优先考虑军事。

    这很可能会大乱现在新政的节奏。

    例如马上要进入冬天了,一旦开战,预备役肯定要做好准备。

    所以,粮食、煤炭、青霉素、肉类等等都要集中开始供应。

    民间原本是运输粮食到各个省卖的商人,可能会被临时征调,将粮食补充到西北前线,以作不时之需。

    毕竟西北还没有建立牢固的后勤补给体系。

    看完密报后,崇祯叹了口气:看来朕又可以出去浪了!

    去哪里?

    当然是去西北,去西安,去宁夏!

    崇祯现在还并不知道瓦剌已经行动了,但他知道,西北必然会在接下来成为战略冲突要地。

    西北现在缺的是军备吗?

    不!

    缺勇敢的士兵?

    也不缺。

    那缺什么?

    缺后勤体系!

    西北可以打短线战争,但无法打持久战,一旦敌人不断侵扰,就很容易轻易军政的不稳定。

    不过去之前,崇祯还有一件私人的事要做。

    当然是迎娶李静珊!

    这是答应了人家妹子的。

    古代皇帝纳妃,虽然不像和皇后成婚那里隆重,但纳妃的典礼该有的还是都得有。

    几日之后,李静珊就正式睡在了崇祯旁边。

    与张嫣的那种惊艳之美不同,李静珊是鹅蛋脸,柳叶眉,眼睛很明亮,五官很协调地组合在一起,看起来很有亲和力。

    果然,女人都是水做的。

    软软的,香香的。

    而且每个女人身上的香味还不太一样。

    大晚上的,崇祯自己还亲自准备了几束花,毕竟他是穿越者,这么浪漫的晚上,该准备的都得准备。

    又写了几行诗,亲自读给李静珊听。

    感动得李静珊眼泪都出来了。

    崇祯又开始耍流氓了:“花是朕在后花园随手摘的,情诗也是朕抄录的,但是想要上你的心,却是真的。”

    李静珊微微一怔,还没有反应过来,崇祯又说道:“你知道吗,女人就像沙子,想要抓住她,就必须将她弄湿。”

    纯洁无瑕的李静珊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夫君。

    “你就是那个朕死到临头还想再来一次的人。”

    “陛下……”

    李静珊的脸已经通红通红。

    不多时,婵衣解带,凉夜如水。

    又过了一会儿,有喘气的声音。

    李静珊的脸仿佛要滴出水来了,一双眼睛痴痴地看着崇祯:“陛下,你喜欢我吗?”

 第548章 西部大开发的窗口(第一更)

    女人在床上总是喜欢问“你爱我吗”这类话。

    男人总是丝毫不经过大脑的说出标准答案:我爱你。

    当然,古代是没有“爱情”这个词语的。

    古代也不会直白的说“我爱你”。

    古人形容爱情是情意绵绵的。

    普通人家表达爱情会说:我喜欢你。

    所以,李静珊问的是:陛下,你喜欢我吗?

    这个时候,崇祯当然会一边主导着一场生命的神圣运动,一边很深情地说:我喜欢你。

    在半个小时后,两个人达成了生命的大和谐。

    李静珊白嫩的皮肤透露出红潮。

    她慵懒地靠在崇祯的怀中,感受着那用力的心跳。

    长夜漫漫,两人相拥睡去。

    九月初六的一大早,崇祯一身戎装,到了北京西面的京卫军大营。

    那里早已是旌旗避空,御林卫和天雄军的骑兵在宽阔的平原上排列开。

    步人甲的重装铠甲在清晨阳光的映射下,散发出冷艳的光泽。

    小伙子们一个个精神抖擞,笔直挺立。

    军官们正在各自的军阵前训话,整顿队形。

    崇祯到的时候,卢象升带着中部军区的所有高级将领前来。

    “臣等参见陛下。”

    “都免礼吧。”

    “谢陛下。”

    崇祯眯着眼睛望向前方,那里是火器营,士兵们正在推动红夷大炮和威武大将军炮。

    一支支火枪手也在快速集结,他们排列成许多个小方块,前后笔直一条线。

    这一次是大行动。

    不仅仅有8万京卫军跟随皇帝抵达西安府,就在今日清晨,大明日报的头条还会刊登一条重要的消息。

    什么消息?

    陕西省被定为西直隶省!

    这绝对是整个大明朝最大的一次战略规划。

    为什么这么说?

    结合现在的大局面,东边的新航线骨架基本成型。

    从船运、人力、物资、战争、政治、军备、整体财务开支等多方面来看,崇祯八年下半年,大明朝已经完成了从安南国到天津港航线的第一步。

    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这是崇祯在东线的战略闭环。

    当然,还有更多的细节需要去填补,例如对阮氏的干净杀绝,以及对南边更富饶地区占城的收复,还有后期九龙江平原军港的建立。

    这些细节的延伸,都非一日之功。

    而且,泉州也与荷兰建立起了相对稳定的贸易。

    这些都是东线战略的成绩。

    北线战略呢?

    北府、元上都城和归化城,在漠南草原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经济带。

    这个经济带,因为张家口和北京城的贸易越来越频繁,正在逐年累月繁盛起来。

    而且由于飞梭织布机,以及蒸汽机正在尝试应用到织布中,一切都在发生悄无声息的巨变。

    如果用当事人的目光看崇祯八年,一定不会有太多的感悟。

    但是站在局外人来看,技术革命正在工业时代的前夜潜移默化影响着东方大陆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形态。

    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升,空前拉动了对原材料的需求,进一步压低了商品的边际成本。

    而水泥路的修建,则让北京城的商品,开始从张家口出关,大规模进入草原上。

    无论是东部的战略还是草原的战略,这一年,都有了非常可观的局面。

    大概,只有东北和西北,是隐患了。

    甚至辽东的问题,其实也快要不是大问题了。

    从战略时间维度来推算,大明朝未来真正的战略难点在西北。

    也就是河套走廊以西,进入敦煌,出玉门关,深入西域之地。

    那里可不仅仅有瓦剌各部,还有这个时候正在如饥似渴扩张的沙俄帝国。

    这就是崇祯将陕西定为西直隶省的原因。

    因为你打开整个大明朝的地图,会发现,陕西这个地方,是河套、陇右的大后方。

    如果想要打通河套走廊,经略西域,就必须重振关中平原。

    九月二十日,秋风瑟瑟,路边铺满了秋叶。

    崇祯抵达山西,在山西做了短暂的停留,主要是走访了一些煤矿厂。

    九月底的时候,便一路西行。

    在十月初的时候,进入陕西。

    上一次来陕西,还是崇祯元年,陕西爆发大规模的灾荒,赈灾粮食全部被吞并了。

    那时,张凡才刚刚穿越过来。

    鉴于明末造反陕西最凶,就是因为没有饭吃,那时张凡一不做二不休,把陕西省十一个知府全部砍了脑袋,在陕西搞大清洗。

    又用军队一边调集湖广的粮食,一边强行征调地主家的余粮。

    勉强算是摁住了历史上的陕西大暴乱。

    截止到崇祯五年,每年给800万两(52亿元)。

    到崇祯六年,开始缩减到300万两,到崇祯八年,已经不需要拨款了。

    这八年时间,崇祯给陕西拨款多少?

    4600万两(约300亿元)!

    现在的陕西是什么局面?

    11个州府,每个州府都新增了四到五条水渠。

    粮食产量是崇祯元年的300倍!

    当然,因为崇祯元年的陕西是饥荒年。

    每一个甲里都有新农政指挥所。

    而且更重要的是,湖广武昌、荆州到西安府的水泥路早在四年前就修建好了。

    当崇祯进入商县的时候,就看到了足足有8米宽的国道。

    国道上,商旅络绎不绝。

    有大批的粮商,还有大批的布匹商人,茶商,盐铁商人都有。

    这些商人大多数来自湖广。

    武昌府现在是中部的纺织中心,荆州府则是粮食生产中心。

    而且崇祯还看到一些商人运输着自行车,打算运到西安府去高价售卖。

    他还上前问了价格,这种在北京城卖50两银子(约32万元)一辆的自行车,从武昌运输到西安府,要买100两银子(65万元)。

    在这个自行车产能不发达的时代,自行车还是有钱人玩的东西。

    崇祯想起去年湖广省交上来的商税,难怪湖广省现在的商税比过去翻了三倍。

    这些商人正在对陕西进行史无前例的商业植入。

    如果湖广省的冶铁、炼钢、煤炭、布料等生产规模再大一些,恐怕湖广的商人要对陕西进行大倾销了。

    这当然是好事。

    利用湖广省来推进陕西的发展,自然是有利于崇祯西部大战略的。

    崇祯又去商州问了一下粮食的价格。

    嘿,还真不高,每石08两。

    算是以前顺天府的水平。

    看来湖广省的粮商真的很有赚钱的动力啊!

    当然,这也归咎于银钞的普及,交易变得更加方便。

    十月初十,崇祯抵达西安府。

 第549章 想打仗的皇帝(第二更)

    “陛下,前面来了一伙人,说是陕西巡抚施凤来施大人!”

    崇祯感到有些奇怪,这才到蓝田县,还没有到长安县,怎么施凤来就跑来迎接圣驾了?

    崇祯道:“让他们过来。”

    不多时,内阁大臣兼陕西巡抚施凤来带着陕西布政使尹伸,陕西按察使高斗枢,陕西廉政督察使刘嘉遇和农政总指挥使史可法过来了。

    众人下马,跪拜:“臣等参见陛下,万岁万万岁!”

    “都免了吧。”

    “谢陛下。”

    施凤来说道:“陛下一路舟车劳顿,臣等接驾来迟,还请恕罪。”

    “这还算迟?”崇祯抬起眉头来,“朕还没有到长安县地界,你们就跑来了。”

    “臣等得知陛下要来,喜不自禁,所以早早便到了蓝田县。”

    崇祯一眼就看穿了施凤来的小心思,不就是为了拍马屁么!

    他笑道:“你来了几天了?”

    “臣在这里恭候有五日。”

    “你们都跟随他恭候有五日?”

    众人道:“回陛下,臣等皆在此恭迎五日。”

    “胡闹!”崇祯面色一沉,“你们跑到这里来,西安府的政务谁来处理?”

    “陛下息怒,臣等都是担忧陛下的安危。”

    “你们认为朕带着这8万京卫军,还有劫匪敢动朕?”

    “臣等知罪。”

    “都起来吧。”

    毕竟这些年,这些个官员在陕西省的政绩还是很可观的,崇祯也不好过多的批评。

    “多谢陛下。”

    施凤来说道:“臣在蓝田县给陛下安排了上等的酒菜,待圣驾莅临。”

    “饭朕就不吃了,直接去长安县吧。”

    众人面面相觑,然后道:“遵旨。”

    从蓝田县,一路到长安,崇祯看见不少老百姓在路上高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