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人一般淡泊名利,也厌恶朝堂的尔虞我诈。
例如当年的李时珍,在太医院待了一段时间就辞官了,这简直就是人才的浪费啊。
而吴有性也对皇帝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大家心中,被召入宫的医者,都是进太医院的。
太医院是皇家的私人医院,为皇家治病,而不是为天下人治病。
这是吴有性这种人不愿意接受的。
吴有性绝对是一个有大气节的医者。
但现在听皇帝这么说完,才知道,原来皇帝是要他为天下人治病。
而且皇帝肺腑之言,一片赤诚,感人至深,着实震惊到了吴有性。
“朕粗略地想了一下,在全国州府建立一套全新的医院体制,作为民生必备。但是我朝百姓大多居于乡间,若是要入城看病太难。”
“所以,朕以为,可以在各州府的大学里配置医学院。”
“陛下真知灼见,也是臣之所想。”
“来来来,吴爱卿,朕还有一个想法要与你说。”皇帝兴奋得像一个孩子,他走到地图前,指着大明朝的地图说道,“大明朝有两亿子民,现在大多数人都喝着不健康的水,病了无人医,甚至小病也能夺人性命。”
“朕想着,如果能有一种门槛低,能全国通用的医学常识,印刷成册,然后着令全天下所有郎中人手一本。”
“这样虽然不能医治所有的病,但也能快速而高效地解决一部分人的病,拯救一部分人。”
“吴爱卿以为如何?”
吴有性怔了怔,随即道:“若是如此,自然是极好。”
“那就劳烦吴爱卿你来主持人编写一部通用的医疗常识册子,如何?”
“臣领旨。”
这就结束了么?
没有!
崇祯还想自己在尝试做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
土法制造青霉素!
第451章 工业革命?(第三更)
站在最高层的格局上,想要快速行之有效的一套提升国民寿命的办法,就是要先降低门槛。
为什么?
因为先保证可以不死的病,先不死人。
这就需要药、人以及一套快速的铺开的松散管理体系。
也就是分两路走。
一是江湖郎中带着通用方子游走各大小乡村,这是解决眼前的小病。
二是建立专业的、规模的医院,这是为未来长远做打算。
并且,医院也是为军队做准备。
军医的人数要配置上。
为何古代王朝对安南国(越南)的管理比较松散?
那里不是粮食丰富的地方吗?
难道古人不知道?
古人当然知道!
在唐宋的时候,越南有一个叫占城的地方,就是越南的最南部,九龙江平原。
那里有一种水稻叫做占城水稻。
在宋朝的时候传入中原,使得中原的水稻增产翻倍。
你想想啊,宋朝的时候,古人就知道越南南部有如此优良的品种,那为何不愿意大量出兵去加强管理?
因为瘴气!
因为越过广西后,进入的是茫茫的雨林、沼泽和大山。
那里毒虫横行、瘴气无数,中原人很难适应那里的环境。
更别说以后远渡大海去南洋了。
如果在军医的医疗条件上有所提升,大航海时代的大明战舰,绝对是比别人超时代的。
海上也有各种疾病,大多都是病菌感染。
而青霉素是一种极其霸道的药。
见完吴有性,崇祯就跑了一趟格物科学院。
他让方正化带着吴有性去吏部,让吏部先给北京大学博士官位的官印。
而当崇祯到格物科学院的时候,这一次,所有人的目光都变了。
大家都震惊,且崇拜地看着皇帝。
“臣等参见陛下。”
大家说话的时候,语气都有些颤抖。
“都免礼。”崇祯走过去,一脸奇怪道,“诸位今日为何眼神奇怪?”
“陛下!”王徵第一个站出来,“蒸汽机的改良完成了一台!”
“快带朕去看看!”
“陛下这边请。”
众人连走路都在颤抖,足见他们有多么激动。
“陛下,这边,这边……”
崇祯也预感到有大事要发生了,也激动了起来。
众人走到后面的空地上,那里就摆放着一台蒸汽机。
它的结构与初代的类似,但是冷却和膨胀的气缸已经分开了。
这一刻,崇祯不得不感慨大明朝还是有基础工业的。
至少做两个气缸出来,三天就搞定了。
他再看了一下,曲柄传动也设置得没有任何问题。
曲柄传动的设置其实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为什么?
你说它难,但是后世初中生就学过的物理姿势。
但你说它不难,瓦特在原来的蒸汽机基础上花了十几年才把它给整出来。
所以得出了一个结论。
人类科技中,一样技术不存在的情况下,从零到一,是非常难的。
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它是否存在。
还是那个例子,21世纪的人无法判定大型量子对撞机未来到底能产生啥结果。
而当人类科技的某一个领域,完成了零到一之后,后面就是复制了。
所以,先驱者是最难的。
这也是为什么正规的教材里,将瓦特作为蒸汽机之父的原因。
因为瓦特蒸汽机真正实现了交通动力的提供,完成了从零到一的闭环。
至于轮子,是非常好找的。
这个蒸汽机就连接着一个轮子,轮子被架起来,悬在离地面仅有二十厘米的地方。
在汤若望的指挥下,一边的一个大汉向锅炉里加煤炭。
不多时,便浓烟滚滚。
蒸汽机开始运作,曲轴、连杆、飞轮都开始运作起来。
你别说,张凡给的图纸里,曲轴和连杆画得非常粗糙,可是他们竟然在几天之内就把它给调整出来了。
为什么?
因为古代中国有曲轴技术啊。
例如水车。
不仅仅曲轴有用到,活塞、单向阀、带传动都有广泛应用。
而崇祯的图纸虽然缺失了一些细节,却因为本身大明朝的技术积累,弥补了这些细节。
这实在是让崇祯感到兴奋,他的手都忍不住颤抖起来。
初代蒸汽机仅仅能抽个水,而且还因为设计原始,效率极其低。
但眼前这台蒸汽机却完全不一样了!
崇祯脑子一嗡:工业革命要来?
这才是要进入新时代啊!
这才是新时代!
人类文明要踏入机械化时代了!
他紧张地盯着前面,看见曲轴动起来,连杆也在动,最后是飞轮,然后是……轮子。
轮子动了!
但是动得非常缓慢。
这种速度,如果放在地上,几乎是无法滚动的。
“陛下,时间有些紧,活塞的缝隙还需要再做调整,但整体来说,它的确得到了改善。”
王徵说道:“过去需要100斤煤的,这台如果做工精良后,只需要50斤煤。”
提升了一倍!
因为膨胀和冷却隔开了!
“好!”崇祯给与了高度的肯定,“将密闭性做好,半个月时间够不够?”
王徵说道:“为了更好的效果,请陛下给臣一个月时间,毕竟是第一台,许多尺寸需要不断修正调整,一旦定下来,后面就方便了。”
“好,朕就给你一个月时间,做到严丝合缝。”
“是。”
毕懋康问道:“陛下,臣不太懂,在上面安装轮子做什么?蒸汽机不是用来抽水的么?”
皇帝兴奋地说道:“诸位,你们看看,如果前后左右都安装轮子,它会不会动?”
皇帝这么一说,大家猛然反应了过来。
已经神色震撼。
在农业社会时代,所有的交通运力,要么是人,要么是牲畜。
总之,一定得是活的,而且要体力非常好。
例如马、牛、驴等等。
但现在,出现一种不需要活物,也能实现交通运力的东西。
这种东西与水车不同,水车必须在河边借助河流。
但这东西只需要往里面加煤炭保证燃烧就可以了。
众人只感觉仿佛在做梦一样。
这要是真的出来了,还真是奇迹啊!
“陛下圣明!”
王徵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找到一个地方落下了。
不过,毕懋康转念一想,这东西就算能动,就能如何呢?
难道还指望它运输粮食不成?
就这么一点,最多运一千多斤粮食?
这还不如用车推。
毕懋康有这种想法,也正常,毕竟是古人。
但崇祯脑子里已经转到了蒸汽火车的场景了。
第452章 皇太极的雄心和崇祯的雄心(第…
同样是腊月二十七这一天,沈阳,大雪。
皇太极在见佟养性。
“北京有传来新的消息么?”
“回禀大汗,自从上次事件后,我们与明朝高层官员的联系就断了,格物科学院现在严密封锁,暂时无法取得情报。”
皇太极又问:“北京城最近有没有多一些新鲜的事物?”
“自行车变多了,很受欢迎。”
“本汗要的自行车,弄回来了么?”
“还在路上,冬季大雪,赶路终究是慢了一些。”
“想办法尽快弥补情报空缺,一定要知道狗皇帝现在在做什么!”
佟养性心头一沉,连忙道:“是!”
外面的人突然在门口道:“大汗,十四贝勒爷回来了。”
“快让他进来!”
“嗻!”
不多时,多尔衮进来了:“奴才参见大汗。”
多尔衮面色通红,显然是刚被冷风吹得。
“来,快过来坐。”
“谢大汗。”
多尔衮在几个月前,刚率领一支大军奔赴了漠北蒙古的领地。
也不是打仗,就是耀武扬威,炫耀武力。
目的为何?
联盟!
“漠北的情况如何?”
“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车臣汗都愿意买我们的纺织品。”
“好!”皇太极大喜,“结盟一事呢?”
“土谢图汗原本不愿意,但奴才发兵攻打了一次车臣汗,他便想通了。”
皇太极大笑道:“哈哈哈,看来漠北三部还是需要武力威慑,我猜札萨克图汗也想通了!”
“想通了,乖乖与我们结盟。”
皇太极又道:“你此去有没有问车臣汗当初北府之战到底是何情况?”
当初车臣汗皇太极组建大军攻打北府,车臣汗就在大军之中。
原本车臣汗部是归顺了皇太极的,但北府之战后,车臣汗部突然不来朝拜了,双方关系僵硬下来。
而车臣汗回漠北之后,就开始宣传皇太极是个辣鸡,被大明朝摁在地上来回摩擦屁都不敢放一个。
可以说这宣传效果相当得好,其他两大部落原本还在犹豫是否归顺皇太极,连使者都在频繁活动。
结果听了车臣汗这么一说,就把使者叫回来了。
漠北与辽东的关系在北府之战后,降到了冰点。
从这一方面来看,崇祯将车臣汗这个大嘴巴放回去,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
当然,这事就让皇太极不爽了。
老子是打了败仗,但老子的地盘比你们打,老子的军队比你们抢,你们算老几。
于是就派多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