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包括《日心说》、《欧罗巴文艺复兴》等等,甚至还有欧罗巴的历史。

    明朝的时候,已经有很多老外过来了,例如王徵就编译《远西奇器图说》。

    天启七年在大明朝出版,主要叙述西方古代和文艺复兴时期静力学知识。

    包括地心说,重心及其求解,求水体积、浮体体积,比重,简单机械及其联合使用。

    这也说明,明朝的确不算排外。

    西洋学说在士大夫阶层也是很受待见的。

    并且因为明朝的印刷行业非常发达,许多书籍都可以快速推广开。

    当然,他们不仅读了中外经典,还有皇帝的各种书籍。

    包括《国富论》、《矛盾说》、《经济学原理》、《物理学常识》、《化学元素》、《金融改变世界》、《心理学》、《民论》等等。

    下面这群学生,是一群已经接受了新思想的新一代。

    他们对这个世界更加好奇,也更加希望参与到皇帝的新政中,用自己的能力,去改造这个世界。

    他们是张凡忠实的拥护者,是从精神层面用户的那种。

    崇祯刚才说话的语速非常快,语气也抑扬顿挫,极具感染力。

    这种演讲,他前世就有经历过。

    前世的张凡,是一家大型上市公司最年轻的高管,是一个个人综合能力极强的人。

    等一口气说完后,他的语气突然放缓下来。

    “你们的梦想不应该只是锦衣玉食,更不应该只是专权弄事。”

    “大明朝,此时此刻,便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在遥远的西方,还有许多国家,他们也在不断的变强。”

    “大争之世,强则强;弱,则亡!”

    “若有谁阻止新农政,朕绝不姑息!”

    “若有人阻止商业之发展,朕亦不姑息!”

    “若有人盘剥百姓,鱼肉黎民,朕亦绝不姑息!”

    “诸位也见过这些年,朕为了推行变革之决心!”

    “朕在这里指天发誓,谁若阻挡大明朝之变革,朕必诛之,天亦诛之!”

    皇帝的语气是从缓慢,逐步加快,最后飞快。

    一口气说完后,下面是鸦雀无声。

    这一部分是表决心,表态度,为众人立心。

    什么心?

    变革之心?

    这绝非是热血上涌的空话。

    从社学会、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个国家的宏观情况。

    政治属于上层建筑,经济属于基础,社会中的人民是土壤。

    后世的伟人不是说过吗?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如何理解?

    古代政体的诞生,是由民间经济决定的,双方是切合实际情况的。

    当经济变了,政体必然要改革。

    例如大明朝开国初年,战乱之后百废待兴,最需要的是恢复农业。

    但到了明朝末年,民间商业其实已经极具发展了。

    这个时候士农工商都和明初已经完全不一样,经济基础变了。

    但大明朝的政治结构却没有任何改变。

    这就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严重脱节。

    最典型的就是,民间商业发达,但朝廷没有完善的商税法,也没有专门管理商业的部门。

    基于这些原理,变革是永远存在的。

    因为一旦进入商业社会,一旦进入工业时代,经济基础是会一直发展的。

    当经济基础一直发展的时候,上层建筑就必须灵活做出调整。

    所以,变革也是一直存在的。

    可能今日之新政,十年后,就成了旧政,需要更新迭代。

    张凡这是要做什么?

    这是要将变化,深深印刻在这片土地上。

    只有变,只有不断的突破自我,才能更强,才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

    作为一个21世纪的三好青年,深受21世纪的影响,这一点,他还是非常清楚的。

    因为21世纪的中国,就是一个大争之世,一个变革之世。

    变,无处不在。

    所有人眼睛一眨不眨仰望着上面那个人。

    随后,现场爆发出了山洪海啸一样的欢呼:“吾皇万岁!大明万岁!”

    声音排山倒海一般。

    这是未来的声音,这是年轻的声音,如同朝阳一样。

    旧的世界正在慢慢沉入地平线下。

    当新生的力量崛起的时候,捆绑在这片土地上的枷锁,就会根根寸断。

    那些压在这片土地上的大山,也会分崩离析。

    这一刻,那些大臣都被感染到了。

    崇祯六年的朝堂与崇祯元年的朝堂,已经完全不一样。

    皇帝造的大势,已经初显,民心所向。

    大势面前,一切顽固派,都是朽木!

    过了好一会儿,声音才又平静下来。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朕这双手,亲自拿过刀,亲自与敌人搏杀,鲜血沾满了朕的甲胄,朕曾经闻到浓浓的血腥味,亲眼见过金戈铁马,与士兵们一起吃饭。”

    “朕说这些,就是想要告诉诸位,梦想,是星辰大海,但是,我们要脚踏实地,我们要一步步做好,不要怕累,不要怕苦!”

    一边的顾炎武和黄宗羲听得都留下了热泪。

    皇帝绝不是空口画大饼和打鸡血,他自己就以身作则。

    大明朝的风气也在改变,以前的浮夸之风,在慢慢的散去。

    是被那个人改变的,他绝不仅仅是在要求别人,他也在严格的要求自己。

    北京大学的校训就是:实事求是,实践出真理。

    这是张凡亲自题的字。

    这就是在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

    这是在打造一个民族的精气神。

    皇帝的演讲并没有持续太长。

    毕竟是国家元首,不可能将东西讲得很细。

    主要是表决心,和指明接下来的方向,让这些人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

    这一点,非常重要。

    在军事学院那一片的红娘,听完自己夫君的讲话,眼睛里都是星星。

    连刚来北京任教的祖大寿的弟弟祖大春这些人听完,都对皇帝有了全新的认识,他们无不激动万分。

    当天,皇帝讲话的内容,就刊登上了大明日报的头条。

 第437章 攻打后山;切断水源(第一更)

    今天的大明日报,在北京城引起了极大的震撼。

    天子之新声,如同苍穹之日月,拨云开雾。

    尤其是知识阶层,理论上来说,这些人读过书,更加在意朝廷的新政发展。

    因为这都牵扯到他们个人命运。

    而那些不识字的、种田的,或者开小商店的,反倒并没有多关注。

    这也合理,毕竟小老百姓,吃饱穿暖才是真实生活,谁会每天去盯着国家大事呢?

    回到宫中已经是下午。

    崇祯问王承恩道:“敕令发出去了么?”

    “已经发出去了。”

    “内阁怎么说?”

    “内阁的相公们说红夷人恐怕不会答应。”

    “郑芝龙有看吗?”

    “郑大人有看。”

    “他怎么说?”

    “他说荷兰人会答应这笔赔款的。”

    崇祯笑道:“你怎么看?”

    王承恩说道:“奴婢当然是认为皇爷是对的。”

    崇祯道:“皇爷也有错的时候,但这件事绝不会错。”

    郑芝龙发源于海上,他就是个商人,他的势力可以说是“东方的东印度公司”。

    他非常清楚荷兰人想要什么,忌惮什么,愿意给什么。

    现在的局面就是,狠狠教训荷兰人一顿,然后割一片肉下来(赔款),最后再给几颗糖吃(开放广州)。

    荷兰是什么?

    荷兰是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信奉的是什么?

    是掠夺财富!

    只要能让他们赚钱,他们甚至可以直接喊爸爸。

    当然,提前你得足够强大。

    如果你弱小,还让他们赚钱,那他们肯定不会喊你爸爸,而是殖民你。

    现在,荷兰人已经知道痛了,再给几颗糖吃,就知道谁是爸爸了。

    这件事要尽快办妥,毕竟来年还要打安南,各处新政所花费的都是巨款。

    现在是巨大的历史机遇,抓住这种机遇的人,就是时代浪潮中的佼佼者。

    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抓住的。

    即便今天在现场听了皇帝讲话的人,也未必就能抓住。

    也不能简单地说,那些仅仅看了报纸的人,就不能抓住。

    新的序章就是开始,各凭本事了。

    这一天,大明日报的头条内容,也向各地发出。

    皇帝的声音,当然是要让全天下都听到。

    即便遥远的南方乡间,也要传达下去。

    先不考虑实质影响到底有多大,先让天下人听到皇帝的声音,知道皇帝的决心。

    崇祯六年,十一月三十日,台湾热兰遮城港口。

    明军的远洋战列舰在明媚的阳光下安静地排列在海面上。

    北方是白雪纷飞的寒冬,台南却是春光无限。

    这种好天气,以往的荷兰人都喜欢出来晒太阳。

    但现在他们一点心情都没有。

    倒是李性忠和郑芝虎两个人,在外面喝着从琼州买过来的椰汁。

    李性忠刚刚接到了施大瑄派人送回来的信。

    他们现在正在大力寻找流入热兰遮城的水源,并且已经开始探查附近可能潜伏的红夷人。

    郑芝豹笑道:“李帅,你有没有去过日本?”

    “日本?”李性忠摇了摇头,“没去过。”

    “没尝过日本妞吧,等打完仗,我带你去转转。”

    “天武军军纪严明,不能随便乱跑。”

    “无妨,我让人从日本找一批过来,送到你房里。”郑芝豹露出了男人都懂的笑容,“还有南洋,我那里还有南洋妞,对了,还有从西方过来的,南洋很多,咱们把台湾打下来后,就去打南洋?”

    两人越谈越嗨。

    而此时的施大瑄呢?

    他带着3000人,在当地老百姓的帮助下,往后山挺进。

    听说有人已经找到了流入热兰遮城的水源,就在后山。

    何斌指着前面说道:“施兄,就在前面5里了。”

    施大瑄立刻派出了300人,分散开,在方圆十里探查敌情。

    这些探子里都有本地的老百姓加入进来,他们对这里更加熟悉。

    半个小时后,前方就传来了火枪的声音,明军立刻警惕起来。

    但没有立刻行动。

    这里是山地,周围是丛林。

    对方是守株待兔的模式,已经防备好。

    所以更不能随意乱来。

    最好的方式就是等待探子的回来。

    探子很快就回来了,并且将敌人的具体方位汇报上来。

    不过到底有多少敌人,依然无法探明。

    “施兄,要不先原地待命,再等一段时间,等彻底探明,再做行动不迟。”

    “现在已经没有时间了,今日是十一月三十日,陛下的意思是今年结束战争。”

    “如果今天不将河流堵住,我担心后面有变,时间一拖,到时候谁都担不起这个责任。”

    何斌道:“既是如此,那今日便上山吧!”

    明军立刻列阵开始朝上面挺进。

    明军的阵型很整齐。

    等往前推进了3里的时候,已经看见躲在高处的红夷人。

    这里的地势,对明军非常不利。

    对于荷兰人来说,是居高临下的。

    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