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卢象升语气平和,祖大寿刚才爆发出来的怒气也消了许多,拱手道:“方才是卑职冒犯了,大都督恕罪。”

    “皆是为陛下效命。”

    卢象升转身又道:“吴国贵,你三天之后启程去一趟京师,陛下要见你。”

    吴国贵微微一怔,惊道:“陛下……陛下要见卑职?”

    “没错。”

    “大都督,卑职人微言轻,陛下为何要见卑职?”

    “陛下感念你是人才,想要亲自见见你。”

    吴国贵顿时激动起来:“是!”

    这件事到此为止了么?

    并没有!

 第416章 皇帝的恩威并施(第一更)

    为什么说这件事还没有完呢?

    吴三桂被杀,只有屋里这些人知道。

    吴三桂的确被杀了,但这并不意味着风险就消除了。

    祖大寿看情况是被安抚了下来,这代表广宁基本稳定下来了。

    但锦州吴家的私兵未必安定。

    吴国贵是吴三桂的心腹,虽然都姓吴,两者并无血缘关系。

    接下来,要做两手准备。

    一、让吴国贵去稳住下面的人,以免锦州城爆发大规模。

    如何稳住?

    当然是说明真相。

    这种事,你越是瞒着,越容易出问题。

    因为要隐瞒一个谎言,就必须用另一个谎言。

    一旦谎言多了,人传多了,大家都不知道谁说的是真的了,大家自然对朝廷就完全不信任了。

    而信任,是治理大军团的基础。

    猜忌只会制造更大规模的混乱。

    所以,要直接说。

    但直接说,肯定会造成一部分军官的心理恐慌,因为这件事肯定还有别的军官参与。

    现在吴三桂被砍了,那些军官心中肯定也在担忧自己会不会被砍。

    一旦有这种担心,就滋生反叛的念头,成为不稳定性因素。

    军官想要反叛,下面的人必然会被蒙蔽,糊里糊涂就跟着反。

    最后损失的是大明朝自己,死的是无数家庭的支柱和孩子们的父亲。

    如何避免?

    允诺!

    让吴国贵去传话,允诺所有人无罪。

    尽快稳定锦州的局势,然后由军委会正式出台调令,一个个调走,调往新的军区,调往闲职。

    这样,才能兵不血刃消化这场潜在的。

    只要大局稳定下来了,朝廷就赢得了时间,接下来要抽丝剥茧般的整顿就太容易了。

    例如将所有彼此熟悉的军官分别调到不同地方,不给实权,且备录在案。

    当然,这些是要马上执行的。

    还有一点也要做。

    就是第二点。

    这第二点就是立刻给曹变蛟一个交代,让他做好万全的防御。

    万一第一点没有做好,出了差错,局面暴乱了,肯定不能让叛军占领锦州城。

    所以,这第二点是保全的下策。

    必须得有所准备。

    而这里就很考验人了。

    为什么这么说?

    绝不能立刻调集大规模御林卫高调防御。

    若是如此,就是在告诉吴三桂的人,老子已经准备好刀子了,来吧,干一场吧。

    这就很考验御林卫临时动员能力了,更是考验曹变蛟的时候。

    这些都安排好后,卢象升让祖大寿带着吴国贵出去,将吴三桂麾下的重要将领全部召进来。

    这也是极其讲究的。

    为何要让祖大寿带着吴国贵?

    因为吴国贵出去后,很有可能在召集吴三桂部将的时候,被众人的惊慌情绪感染,而出现再一次的反叛。

    历史上的反叛,一般只分两种:

    一是个人野心膨胀,觉得自己可以又行了,可以上天了。

    二是恐惧,恐惧和焦虑会让人情绪失控,甚至理智失控,做出极端不理智的事情。

    而此时,吴国贵刚刚目睹吴三桂被杀,既然皇帝已经赦免了他,他也放下了刀,但心中的恐惧却并未全部消除。

    所以,需要祖大寿带着他一起。

    而祖大寿,刚刚接受了朝廷封赏,属于利益既得者,怎么可能会允许锦州下面把叛乱搞起来呢?

    祖大寿之前就是锦州总兵,只不过广宁打下来后,到了广宁。

    祖大寿在辽东的威望绝对是够的。

    由他一起出去,大大降低了变数的风险。

    如此看来,权力的角逐,局势的平衡,人性博弈,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祖大寿与吴国贵出去后,张浚眼中有些忧虑,他在担心接下来的局势发展。

    卢象升心里也是绷紧的,眼下只能这样处理。

    一边的杨延麟握着刀柄的那只手青筋都暴出来了,屋内陷入了死静,气氛依然还有凝重。

    这短短的半个小时,仿佛一个世纪一样。

    不多时,吴三桂麾下的诸将全部进来了。

    卢象升一颗悬着的心这才微微安定下来,一边的张浚手心也全是冷汗。

    众人看见吴三桂的尸首后,都大吃了一惊。

    显然,出去召集这些人的时候,并没有说情况。

    若是说了,就是在外面增加不稳定的风险,就是作死。

    召集到这里了,再一起说,安定人心,这才是上策。

    现场的气氛突然又凝重起来,诸将都拔出刀来。

    祖大寿一声怒喝:“都干什么!这是大都督,卢帅!陛下的钦差大臣,瞎了你们的狗眼!都给老子收起来,小心老子扒了你们的皮!”

    夏国相道:“可是祖帅,吴帅他……”

    祖大寿一巴掌抽过来,抽得夏国相有些懵逼。

    “老子说话没用了是吧!”

    “祖帅息怒,卑职不是这个意思……”

    祖大寿对卢象升抱拳道:“大都督,请。”

    卢象升冲祖大寿抱了抱拳,有祖大寿在这里,事情的确会更加方便。

    随后,卢象升便将皇帝陛下的意思传达了,也将吴三桂的罪名说清楚了。

    卢象升、祖大寿、张浚、曹变蛟、吴国贵等人全部一宿未眠。

    这漫长的一夜总算是平安度过去了。

    第二天呢?

    第二天一个大好消息公布了。

    锦州这个月的军饷提前发了!

    再接下来,就是密查吴三桂的火器局,并且将从格物科学院弄来的图纸全部封存起来。

    三天后,关于锦州的汇报,就快马加鞭送到了北京,放在了崇祯的桌案上,包括吴三桂的人头。

    看完卢象升的密奏和吴三桂的人头后,崇祯长舒了一口气。

    大局总算是稳定了。

    接下来,就该崇祯亲自出手了。

    做什么?

    公告天下,处死卖国贼,威慑众人。

    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次事件对崇祯来说未必不是好事。

    怎么说?

    既解决了辽东一个不稳定因素,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给弹劾郑芝龙案做一个了结。

    至少,让目前充满不确定的局面,可以暂时稳定下来了。

    不过最重要的是,军委会立刻出一份名单,将吴三桂麾下原来的军官慢慢调走。

    就是明升暗降的那一套。

    提薪资,提军衔,但都调到没有实权的位置上,彻底消除吴三桂带来的影响。

    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

    既然现在局面暂时都稳定下来了,半路悄悄全部吊死不可以么?

    可以吊死,但不是现在,得等风波过去。

    现在吊死,将来整顿祖大寿,不是逼祖大寿反么?

    在张凡看来,或者说,也可以不必处死。

    作为上位者,既然有雷霆杀伐,也要懂得怀柔。

    雷霆杀伐可以震慑人心,而怀柔,则可以凝聚人心。

    看看李世民,就是这么干的。

    当然,这绝对只是整顿辽东军政的开始。

    当晚,吴三桂的人进来后,祖大寿几句话,大家屁都不敢再放一个了。

    这说明了什么?

 第417章 刺杀范文程?(第二更)

    要知道,卢象升的身份是皇帝的钦差。

    你们见到钦差之后,拔刀子。

    结果旁边的祖大寿吼了几句,就怂了。

    这说明祖大寿在辽东的权威,高过了钦差,等同于高过了皇帝!

    张浚将这些细节都以密奏的形式呈递给了崇祯。

    他也在密奏中表示辽东军桀骜不驯,曾经多次与宪兵司发生冲突。

    张浚的这个状告得可以说相当有水平,在这个节骨眼上,就是在伤口撒盐,趁热打铁啊!

    看来张浚对祖大寿已经不满很久了。

    而且张浚顺便把袁崇焕的坏话也说了一遍,不过说得比较委婉。

    指责袁崇焕过于纵容属下,导致辽东关宁军桀骜不驯,才造成现在的局面。

    你要说张浚是小人吗?

    不不不,这是他分内的工作而已,这就是他存在的意义。

    但你要都听他的吗?

    当然不能全听,但也要放在心上。

    崇祯现在并不打算立刻动祖大寿。

    祖大寿的存在的确动了皇帝敏感的神经。

    但作为皇帝,一个国家最高的元首,不能因为神经敏感,没有安全感,就特么乱来。

    这不就和历史上的崇祯皇帝一个尿性了么?

    看看李世民,对李靖心中有再大想法,对魏征有再多想法,也不动手。

    因为皇帝做事,不能被自己个人的情绪和喜好牵着走。

    那么祖大寿是不是放在那里就完全不管了?

    当然不是!

    从这样几点入手:

    一、任命新的锦州总兵。谁?当然是曹变蛟。

    他在锦州驻扎了一年多,对锦州已经非常熟悉,而且麾下一万御林卫也井然有序,人心稳定。

    就以他协助诛杀吴三桂有功,赏!

    在任何一次杀人之后,都必须赏!

    上位者,不要吝啬赏。

    二、祖大寿的儿子调到北京军事学院任教。祖大寿的母亲封了诰命夫人,待在辽东寒苦之地多不好,来北京享福。

    什么?

    皇帝的一片好意,你祖大寿难道要拒绝?

    祖大寿想拒绝都无法拒绝!

    这才是帝王手段,看起来是对臣下的恩宠,实际上是对臣下的掣肘。

    既解决了政治问题,又赢得了人心。

    你们看,朕对有功之臣就是这么好!

    如此便这样去办了。

    在八月二日的这一天,吴三桂私通建奴被斩首的消息,已经在广宁城传开,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八月三日,情报就放到了皇太极的桌上。

    皇太极的眉头拧起来了。

    这就结束了?

    他妈的吴三桂你也太经不起折腾了!

    皇太极记得,自己故意派出去陷害吴三桂的人是在七月二十五日被广宁的明军抓住的。

    这特么的,才几天,吴三桂就挂了?

    范文程跪在下面瑟瑟发抖,他也没有想到,吴三桂死得这么快。

    范文程道:“大汗,此事必有蹊跷!”

    “怎么说?”

    “我们的人是七月二十五日被广宁的明军抓住的,按理说,即便袁崇焕怀疑吴三桂与我们有密谋,也不能直接砍人,得由宪兵司走司法程序,狗皇帝点头了才能砍。”

    “而这份情报告知我们,吴三桂是当天晚上被卢象升给砍了。”

    “卢象升应该在北京才对,但偏偏七月二十五日晚上出现在了锦州。”

    皇太极的脸色有些难看:“你的意思是,卢象升是狗皇帝派来杀人的?”

    “断然如此,卢象升的编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