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军官红涨着脸道:“是!”

    明军上下都透露着一股“老子不差这点钱”的豪气,这股豪气的终极来源就是张凡。

    张凡对军备的支持,是毫无余地的。

    这一点,大明朝现在各个军区、军镇都能感受到。

    就说这十一艘战列舰上,每一艘专门50门火炮,一共550门火炮,每一门火炮的标配是100颗火炮,就要55000颗火炮。

    以大明朝目前的冶铁技术,不是火炮制作生产线制造不出来,而是没有那么多铁用到这上面来。

    要强行使用当然可以,但那样会破坏原本的民生。

    说到底,大明朝到目前为止,还是农业社会。

    即便是经过了一轮新政,依然还只是工业时代的前夜而已。

    真的想要建立可以远征的无敌舰队,朝廷就必须自己掌握大量的铁矿。

    就说现在,十一艘苍龙战列舰一口气开到盖州的沿海,每一艘战列舰上有50门火炮不假,但每一门火炮实际上只有15颗炮弹的配置。

    这是远远不达标的。

    这就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也是需要通过进一步改革才能彻底解决的。

    沈有容的意思也很明确,毕其功于一役。

    直接用火炮推开西城楼,杀进去!

    我在大明当暴君

 第354章 太不巧了;砍他们!

    建奴的2000精锐刚到西城楼,明军在短暂的休息后,又开始了火炮的轰击。

    这一次轰击的更加猛烈,火炮交叉开火,间隔时间非常短。

    只见西城楼城门口周围的城墙已经被轰击出无数裂痕,而且还在不断被轰击。

    轰的一声巨响,城门口的城墙轰然倒塌下去,尘埃扬起。

    西城墙出现一个宽足足有十几米的大缺口。

    明军的战列舰进入浅水区,上面的绳梯被扔下来,一个个明军迅速下了船。

    船舷边上都有火枪手随时掩护那些下船的士兵。

    明军手持带刺刀的火枪,快速冲上岸,在岸上有条不紊结阵。

    此时的西城楼,根本没有人,因为经过密集的火炮轰炸,待在那里的基本都被轰城肉泥了,没有待在那里的现在绝对不敢过来。

    明军快速集结出几十个方阵,朝西城里面冲去。

    一排排火枪手,一个个正值大好年华的小伙子们,神色肃然,目光坚定,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他们头上是掠过长空的炮弹,明军在向城内投入最后一批火炮,是为了摧毁西城建奴守军的意志力。

    这个目的达到了,鳌拜派到西城的2000守军已经被红夷大炮震慑得心惊胆颤。

    当明军冲进去之后,快速与八旗正面交锋,此时的八旗已经军心动摇,不多时便溃散而逃。

    西城失守的消息快速送到鳌拜那里,鳌拜一瞬间就感觉自己受到了奇耻大辱。

    他也是带兵打仗多年的人,还从未败过。

    一个参将道:“大人,明军的火炮太厉害了,咱们要不先撤兵?”

    鳌拜转身一刀子直接将这个参将捅死了,周围的人吓了一跳。

    鳌拜道:“谁再敢言撤兵,爷就剁了他扔出去喂狗!”

    “嗻!”

    鳌拜立刻又调集了1000人往西城区敢。

    随后,他骑上马,对自己的亲信说道:“在南城留1000人,其余人全部在北城集合,立刻!”

    “嗻!”

    鳌拜可不是莽夫啊,现在这局面,他看得是清清楚楚,许多人脸上都露出了惊恐和沉重。

    明军的火炮威慑力太狠了,连他自己心中都害怕,更别说其他人了。

    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大胜仗?

    为今之计,立刻弃城而出,保存实力。

    那为什么鳌拜要杀那个参将?

    当然是稳定人心,告诉大家要反抗到底。

    其实是留两支部队,为主力军撤退赢得时间。

    真正的战场上,撤退比进攻的难度要高。

    仅仅从这一点来看,鳌少保,哦不,鳌拜,绝对是一个军事人才。

    两个小时候,建奴的主力军在北城集结完毕,鳌拜带着人一路出了城门,向北边弃城而去。

    南城门的守军突然被抽空了,7000明军很快就攻破了南城门,撕开南城门的防线,一队队天武军进入城中。

    鳌拜留下来的2000人坚持了两个小时,已经算是合格。

    而鳌拜自己带着6000人很快就远离了盖州城。

    与此同时,鳌拜立刻派出探子去通知从辽阳出发南下的那一万援军,赶紧去通知那支援军不要去盖州了。

    但为时已晚,那支援军已经抵达盖州城的东城。

    此时明军已经在清扫城内,发现东城门外还有一支建奴大军,已经杀得眼睛发红的明军二话不说,直接就是抄家伙干!

    这支建奴军虽然人数有一万,但大多数都还是新兵,皇太极是打算派过来,让鳌拜好好训练一段时日的。

    可局势完全不是所料想的这般,大家也没有想到,刚到就遇到明军了,而且还是全身都是血的明军,提着刀子,看起来一个比一个凶残,仿佛看见欠钱不还的仇人了一样。

    建奴军一个个都懵逼了:等等,我们只是路过打酱油的,这里是哪里,我们是谁……

    明军:管你丫是谁,兄弟们,砍他们!

    没有受过严格训练的新兵,是老兵是完全不同了。

    太阳还没落山,这一万人就被明军给打得连滚带爬,大部分溃散,还有一部分被俘虏。

    等晚上的时候,消息传回鳌拜的耳朵里,鳌拜表面很淡定,但心里却在抓狂。

    这下完蛋了!

    鳌拜的计划是这样的,先放弃盖州,退出城,让下面的人缓一缓,调整状态,快速摆脱明军的火炮阴影,然后再夺回盖州。

    从明军炮轰盖州的时机情况来看,他推断明军的火炮可能已经用得差不多了,而盖州城又被轰塌了一块,他要再夺回来,难度会小很多。

    只需要等到援军一到,将援军编入伍,训练一段时日,便可以发动对盖州的夺回战。

    不得不说,鳌拜这小伙子的确脑子转得快,他这种计划是最优解,并且会让明军很痛苦。

    可时事不等人,援军崩溃了。

    这对鳌拜来说,相当于削弱了几乎一半的战斗力。

    盖州城丢了不要急,还可以夺回来,相信这一点皇太极也不会过分苛责他,毕竟战争不是一局定胜负的事。

    可特么的现在是一万援军被打崩了,死了多少人还不知道,被俘虏了多少人也不知道。

    城丢了可以夺回来,可是人的脑袋掉了,却长不回来了。

    仅凭这一点,他就没法跟皇太极交代。

    这才是他现在郁闷的根本原因。

    可是仗打到这个份上,压肯定是压不下去了,他硬着头皮给皇太极写了一封信。

    果然,不愧是鳌拜,在正统历史上,能混到顾命大臣、权倾朝野,脑子里肯定是有货的。

    他这封信写得是非常有水平。

    水平在哪里呢?

    用大篇幅重点铺垫了明军的战船和火炮的强大,最后委婉地告诉皇太极,自己战略性撤退了。

    为什么要战略性撤退呢?

    一是明军将城墙轰塌了(重点强调火器的厉害),军心受到影响,没必要死扛。

    二是赶去与援军会合,整顿大军,定计划重新夺回盖州,只是援军的统领太过冒进,竟然中了明军的埋伏。

    你看看,这篇看下来,鳌拜对战局的一切仿佛都手掌之中,这给人一种他并没有败的错觉。

    可是皇太极的眉头还是皱起来了。

    我在大明当暴君

 第355章 想投诚;得乖乖听话

    皇太极为什么皱眉头?

    他是在责怪鳌拜?

    他倒是没有怎么责怪鳌拜,因为他认为鳌拜战略性撤退的举措合乎情理。

    他皱眉头是从鳌拜字里行间里感受到了明军火器和战舰的强大。

    盖州的西城城楼处的城墙直接被轰塌了。

    明军到底调动了多少火炮?

    这才是皇太极最感兴趣的。

    对于皇太极和崇祯来说,他们并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他们看的是全局,全局包括了后方的军备。

    例如火炮的数量,火枪的数量,甲胄的坚硬程度,军粮、军饷等等。

    其中火炮和火枪就是皇太极非常重视的,他这段时间一直都在沈阳不留余力地扩充火炮的生产线。

    他非常清楚地知道,想要战胜明军,就必须不断增加火器的数量。

    而鳌拜的战报中明军的火炮和战舰,着实让皇太极吃了一惊。

    皇太极立刻让范文程去给潜伏在北京的探子下达命令,一定要搞到明军火器的真实情况。

    要不然这仗打得太被动了。

    皇太极给鳌拜写了一封信,肯定了他的战略性撤出,同时也责备了他丢失盖州,并要求他尽快夺回盖州。

    当然,皇太极这一次是直接从辽东征兵5000到前线增援鳌拜。

    可以说,崇祯在不留余力地增援前线,皇太极同样是不留余力。

    双方现在就只差辽河边的大动干戈,就会展开全面大战了。

    此时,崇祯还并不知道盖州的情况,倒是对草原的局势做了全面复盘。

    蒙古八旗这一次也损失惨重,蒙古左翼各部在这一次是真的被打残了。

    其中还包括了科尔沁部。

    奥巴洪台吉现在带着残兵败将,在草原上落荒而逃。

    而索诺木杜棱台吉逃得更快,他是往漠北逃。

    像他这种情况,回去肯定会被皇太极吊起来用皮鞭抽,所以索性不会去了,去投靠漠北蒙古诸部。

    而车臣汗呢?

    在六月三十日这一天,他带着残兵败将,抵达了元上都城。

    他要投降明朝。

    这一日,崇祯正在读从关内送来的奏疏。

    奏疏如同往常一样,群臣又在撕逼抄家。

    不过这一次的奏疏有些非同寻常,大家撕的不是别人,正是刘惜君。

    当然,刘惜君作为妇联督府的官员,已经是副部级高官了,既然如此,就得承受这个级别的压力。

    被喷正常。

    更何况大明朝的男人们是绝对绝对不会同意女人做高官的。

    当然,这件事也不是无风起浪,而是最近发生了不少社会问题,以前都被压着,现在刘惜君这个认真的妹子将不少事都给扒出来了。

    听说,刘惜君在朝堂上怼人,怼得一群大臣目瞪口呆,甚至那谁,内阁大臣周道登被怼得当场气晕了过去。

    事情还没完呢。

    据说,有不少人为了报复,乔装打扮,暗地里唆使流氓去围堵刘惜君的府邸。

    结果呢?

    结果没有被治安部的人抓到,倒是被刚好去准备去刘惜君府上作客的红娘给逮到了。

    当时红娘带着一群北大军事学院的学生,结果就是这群人被毒打了一顿,这其中就有周道登的孙子。

    卧槽!又是周道登的孙子!

    崇祯心里想着,在南京城就遇到了一个,这家伙教出来的孙子怎么一个比一个能惹事!

    这下就把事情给闹大了,群臣不依不饶,状就告到了在元上都城的皇帝这里来了。

    看到这些,崇祯竟然忍不住大笑起来。

    这些妹子是一个比一个刚。

    之前红娘就惹出了不少事,搞得朝堂上沸沸扬扬。

    现在这个刘惜君在朝堂上公然将内阁大臣怼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