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里正顿时吓傻了,其他村民也都看呆住了。

    刘惜君更是微微张着小嘴,一脸不敢相信。

    崇祯继续给燧发枪上子弹,继续问道:“你是捕快,为何帮助张老爷为非作歹?”

    “我错了……”张奎叫的撕心裂肺,像一头受伤的野兽,“好汉饶命……”

    “回答错误。”

    砰……

    又是一枪,第三枪,直接打在张奎的脑袋上,把他的脑袋打出了一个洞,鲜血从里面涌出来,吓得旁边的里正直接跪了。

    “给你了三次机会,你一次都不要,太可惜了。”

 第277章 皇帝也有震惊的时候(第三更)

    里正跪在地上磕头:“好汉饶命!”

    崇祯道:“你来回答回答刚才我问的问题。”

    里正全身都在发抖,语速飞快:“县太爷知道有朝廷新政,他说上面都打好招呼了,没有问题的。”

    崇祯看着一边的锦衣卫:“都记下来。”

    “是!”

    明朝的锦衣卫每个人都有一个小本本,专门记录自己问到的话。

    例如当初魏忠贤带着东厂的人,便在武昌城到处用小本本记别人,搞得大家恨不得急锤子锤死他。

    崇祯平静地看着他道:“继续。”

    “知县老爷是以前的知县老爷,一直都是他在任。”

    “朝廷不是委派了新的知县么?”

    “小人不清楚,那都是上面人的事。”

    “那你呢?是谁给你的胆子威胁朝廷命官的?”

    “小人该死!好汉饶命!”

    “收了钱?”

    “小人该死!好汉饶命!”

    崇祯摆了摆手:“送他去前年好好教育教育。”

    “是!”

    两个锦衣卫架起这个里正,便往远处走去。

    什么?教育?

    呵呵,锦衣卫将这里正拖进树林里,嘴巴一捂,几刀子就捅死了,然后挖了个坑一埋。

    为什么不在村民面前杀?

    里正毕竟是里正,那里有小孩子。

    那为什么在小孩子面前那张奎那些人?

    因为那些都是恶人。

    向里正这种人,表面看起来不是十足的恶人,杀了对小孩子的影响很多。

    换个地方处死也是死。

    锦衣卫将那些人的尸体全部处置,在远处一把火一烧。

    天慢慢暗下来,崇祯走到刘惜君面前,和蔼道:“小姑娘,你没事吧?”

    刘惜君一看对方也就比自己大个一两岁而已,但说起话来语气,老气横秋。

    不过他气质沉稳大气,自有一股上位者的威严。

    刘惜君感到奇怪,这个人看起来似乎有点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难道是北京大学的同学?

    “多谢这位公子,我没事。”

    崇祯心里想着,这宋应星怎么搞的,安排这样一个妹子来南直隶,多危险。

    他说道:“南直隶刚经历动荡,并不安全,你一个女孩子来这里属实危险,你可以向上面呈递申请,多安排一些人过来。”

    “现在所有的任务都比较赶,根本没有时间多抽调人,也等不及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道:“公子里面请,我去煮杯茶。”

    崇祯见天色已晚,晚上是赶不了路了,倒是想在这个村里停留一晚上,和这里的人好好聊聊。

    作为皇帝,当然是要在朝堂上主持大局。

    但也不能只坐在朝堂上,那样什么都不知道。

    从官员那里传来的老百姓的声音,那都是经过重重过滤之后的声音,那带着官员们自己的私利。

    所以,一定要定期下到基层,去和老百姓面对面沟通,听听民众真实的声音

    这木屋前面挂着一块木匾,上面写着农政指挥所。

    看起来十分寒酸。

    刘惜君笑道:“当今朝廷有圣主,新政恩泽万民,只是情况特殊,一切都太快,任务不能拖延,老百姓盼望新政,如久旱逢甘露,所以在下也就临时搭建了一个衙门,让公子见笑了。”

    崇祯倒是不在意这些,一切都发生太快,一切都很赶,这帮先应付,也实属正常。

    也亏了刘惜君这位女子能在这种环境下工作。

    她开始煮茶,不多时屋内便飘逸着淡淡的茶香。

    “这是本地的茶,我和村民们一起去摘的,天寒了,喝点驱寒。”

    “多谢。”

    “在下刘惜君,多谢公子救命之恩,公子尊姓大名?”刘惜君作揖道。

    “举手之劳不足挂齿,他们为非作歹,我既然遇到了,必然要出手。”

    “公子尊姓大名?”刘惜君眼睛一眨不眨看着崇祯。

    女孩子心思还是够细腻,很显然,崇祯这一身行头看起来简洁无华,但实际上质感非同一般。

    虽说她自己很穷,没啥好衣服,但在北京城也呆过一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而且这人举手投足气度非凡,又带着身手不凡的手下,身份自然不同一般。

    不过刘惜君毕竟出身低微,只是在北京大学读了一年书,对其他的事所知却是也不多,自然不知道没办法猜崇祯的身份。

    “我叫张凡。”

    “听张公子的口音,是京城人?”

    “我确实是北京来的,有急事到应天府。”

    刘惜君也不再多问了,怕问到不该问的东西。

    “我去给张公子准备一些吃的。”

    “不劳烦你了,下面的人都去准备了。”崇祯笑了笑道,“刘大人,在下也有一些事情向您请教。”

    “请教不敢,张公子但说无妨。”

    “你觉得你现在做的事情,值得吗?”

    “值得!”刘惜君毫不犹豫道,“当然值得!”

    “我原本出身在陕西延安府一个非常贫穷的人家,五年前,延安府大旱灾,粮食颗粒无收,贪官横行,百姓流离失所。”

    “我父亲打算带着我和我母亲一起逃命,可惜没有粮食,连逃命都逃不了,许多人都在等死,饿死了不少人。”

    “当时大家都很绝望,官员将粮食藏起来。不过后来来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当今的天子,他带着他的军队来了。”

    张凡想起来了,她说的是崇祯元年四月的时候,他带着刚刚磨炼了不久的新军,一路风驰电掣赶往陕西的事情。

    当时陕西大旱,急缺粮食,而延安府的官员、地主乡绅将粮食藏起来,宁可烂掉,也不开仓放粮。

    张凡得知大怒,在陕西省大开杀戒,杀的第一站就是延安府。

    “陛下来了,我们也没有抱希望,但是很快,他就给了我们希望,因为有粮食了,他在陕西大力惩治贪官污吏,解陕西旱灾燃眉之急!”

    “如果没有当今天子御驾亲临,我们许多人已经死了,朝廷每年向陕西拨款数百万不断救灾,陕西每年的粮食产量都在增加。”

    “听说朝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解决老百姓吃饭的问题,当今陛下爱民如子。”

    说到这里,她原本平静如古泉水的眼眸忽然泛起了道道光彩:“去年三月,我背着行囊,从陕西到北京,走了三个月,参与了去年的高考,进入了农学院。”

    “我也要加入进来,这是一件可以用生命去守护的事情。”

    说到这里,她拿起桌案上的纸:“公子可以阅读一番,这是皇帝陛下在北京大学的时候著的《少年智》,我每日抄录一遍。”

    “还有《国富论》、《矛盾说》、《宏观经济论》、《管理学》,这些都是当今陛下所著。”

    崇祯十分诧异,他没有想到一个农学院的学生,在短短一年时间,把这么多书都看完了。

    而且他还在她的桌案上看到了《孙子兵法》、《天工开物》、《农政全书》、《蒸汽机原理》、《物理学》等等书籍。

    这里虽然简陋,但书却非常多。

    这是个女学霸!

 第278章 热心的村民(第一更)

    崇祯道:“这么多书,你是如何带过来的?”

    刘惜君给崇祯添了一杯茶:“自然是我自己带过来的。”

    “你一个女子,带这么多书千里迢迢到这里,不会觉得很累么?”

    “公子说笑了,只是背一些书来而已,而且这一次我是有朝廷安排的马车的,相比去年我从陕西一路走到北京,走足足三个月,要轻松不少。”

    “看来刘大人是一位爱书惜书之人。”

    刘惜君看着崇祯,她双眸明亮有神,清澈无暇:“读书可以让人心里踏实,当今陛下也说过,求我,求真,求变,重新认识这个世界,这也是人生乐趣之一。”

    崇祯大感欣慰:“北京大学有你这样的学生,大明未来有望也!”

    刘惜君道:“在下学识尚浅,还需多多磨练。”

    张凡心中更是欢喜,北京大学校风淳朴,学生勤学好问,现在大明正是用人之际,人才于他来说,便是良药,是最宝贵的。

    刘惜君这样的人出身贫寒,身为女流,在明朝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地位本身不高,尚且还有如此志向。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还有千千万万贫寒出身的人,也渴望像她这般,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他人的命运。

    他们的命运改变了,大明的命运也就改变了。

    中华乃天下人之中华,中华之崛起,非张凡一人能及,乃天下两万万民众勠力同心。

    今日北京大学有唐子陵、魏清欢,有如刘惜君,明日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太原大学、济南大学亦有青年才俊砥砺前行。

    各地大学一旦建成,假以时日,人才必将迎来大爆发。

    不过,人才之用,必然还是要与实践相结合。

    见识广不一定能走远,但想要走远,一定要见识广。

    朝廷未来开海,重商,征西,重开丝路,与万国争霸,便是带着大明的人才去见识这个世界,去吸收这个世界所有优秀的一面,为大明所用。

    崇祯心下好奇,又问道:“在你们北京大学学生心中,当今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说到当今天子,刘惜君眼中的光芒更明亮:“今上乃旷古未有之圣明君主,自他登基以来,革旧鼎新,万民敬仰。那些儒生总是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儒生轻浮,无一人真正去做,而当今陛下,却身体力行。”

    “新政乃庙堂新声,万民之福,纵天下反对者,亦重若泰山,雷霆之威,泽恩四海。”

    说到此处,刘惜君似乎顿生几分豪情:“所以,你问我当今天子是什么样的人。天子是一位想要改变这个世间,有大智慧、大毅力者,他一定能够完成前人都无法完成之壮举。”

    张凡自己听了都有几分嘚瑟起来了。

    卧槽!

    原来我自己这么牛逼吗!

    便在此时,外面进来了一些人,都是村民,还有之前崇祯遇到的挖红薯的父子。

    “刘大人,眼下那些人都死了,想来知县大人很快便会知晓……”

    刘惜君道:“诸位放心,我会上奏朝廷,新政乃陛下亲自昭告天下之政,谁都不能违反新政,诸位尽管好好收粮食,有任何事,我来顶着。”

    “谢谢刘大人,刘大人真是好官啊!”

    “谢谢刘大人!”

    “……”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的。

    崇祯站起来道:“乡亲们,若是那张老爷真的来了,也不必怕,既然朝廷颁布了新政,那便是天宪,未来会有越来越多如刘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