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一边的副将黄立章趁机拍马屁道:“周帅今晚一战击败卢象升,此后便是大明第一名将!”

    “哈哈哈!”

    周可言并不知道,就在他偷袭的时候,恰好也有一支军队来到了东城门。

    没错,这支军队就是现在基于立功的拱圣军。

    听说南京城被卢象升给攻破了,洪承畴真是老大的不愿意。

    所以洪承畴现在是什么状态呢?

    老子终于到了!

    卢象升,南京城是我的!

    咦?前方好像有人在厮杀?

    这么好的么,老子刚来就遇到敌军!

    事实上,洪承畴根本没有确认那是不是敌军,仅凭着对方在打架,那肯定有一边的就是敌军了。

    先干了再说!

    本来周可言的军队冲得好好的,仗着红夷大炮大乱天雄军阵型后,大家的士气一鼓作气提了起来。

    可万万没有想到啊!

    中途突然杀出了个洪承畴。

    后来军事学院有人分析,如果洪帅不是那么着急立功,恐怕还不会立刻动手,他完全是担心人头都被天雄军给砍了。

    世事无常,周可言哪里知道自己刚玩突袭,就被别人给突袭了。

    拱圣军的一块块方阵快速往前推进,就像一片片钢铁洪流朝正在平原上流动。

    从高空俯瞰,明亮的月光下,拱圣军从侧面横推进了正在冲锋的周可言军,刚推进去,就将前面所有的人砍成碎片。

    以杀人不眨眼著称的拱圣军,立刻洪流一样向前面扩散开,扩大打击面。

    周可言的军队也披着铠甲,但大多数是皮甲,和拱圣军这种每人都身披70斤的重步兵铁甲相比,简直就是小屁孩和大力士的区别。

    一旦被重骑兵碾压,都那都是肉盾。

    同样,一旦正面与重步兵肉搏,也是肉盾。

    此时此刻的天雄军,简直就是绞肉机,碎肉横飞。

    周可言正在美滋滋地想着入主南京城,做他的天下兵马大元帅,不多时,就有探子来报:“周帅,大事不好了!”

    “何事如此慌张?”

    “我军侧翼被偷袭,大溃败……”

    周可言一听,顿时暴跳起来:“怎么可能!谁知道我们来了?”

    没有人回答他的话。

    “传令下去……”周可言正要下令全军出击,但转念一想,现在前方的情况已经彻底成了一团浆糊,自己贸然出击,恐怕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传令下去,全军严阵以待,先将火炮撤回来!”

    “是!”

    到了下半夜,探子又来报:“周帅,火炮撤回来了,我军全线溃败……”

    “快撤兵!”

    这下周可言是彻底受到了惊吓了,他脑子里一直在回想一个问题,城下的天雄军真的是诱敌的?

    卢象升到底是怎么知道自己来了,并且还提前布下了这样的杀局?

    周可言做梦都没有想到,局面会到现在这个样子。

    大约在十六日凌晨四点的时候,探子也回报了洪承畴:“启禀洪帅,敌军已经被我军彻底击溃。”

    “攻城!”

    “是!”

    此时,东城的天雄军也都一脸懵逼疑惑,怎么回事?怎么叛军的攻击突然就退回去了?

 第237章 朕给过他们机会(第二更)

    东方的天空露出鱼肚白,在天亮的时候,东城门外的天雄军才搞清楚原来是友军来了。

    天雄军的两个旅长立刻去拜见了洪承畴。

    而城内经过一夜的酣战,叛军投降的投降,被消灭的被消灭。

    本来东城门开城投降是迟早的事,可是咱们的洪总督不等啊,立刻就让人把大炮架出来,轰他娘的一遍。

    硬是将东城门给轰开了,然后一队队天雄军立刻入城,一副老子终于将南京城攻下来了的架势。

    南京城的消息被快马加鞭送回了北京。

    所有的战报都送到了崇祯的面前。

    崇祯仔仔细细看完,没有说什么,只是让军委会按照军功去做评估,该怎么赏就怎么赏。

    他走到地图前,目光聚集在东南。

    南京城的确被拿下来了,但你以为这件事就这么到尾声了?

    不!

    怎么可能如此简单就胜利了?

    张凡非常清楚,这一场战争不是打败一支军队,或者攻下一座城池,就胜利了的。

    和在草原、辽东的战争都不同。

    这是一场摧毁旧势力的战争。

    敌人不是一个人,或者一支军队,而是一个阶级。

    更何况东南之地,在明末是掌握了财富、舆论,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思想根深蒂固到那些读书人的脑海中。

    这是一场改天换地的战争!

    其难度,本身比击溃皇太极主力还要大。

    不仅仅是固若金汤的城池,还有无数舆论上的阻力、道德上的阻力,以及意识形态上的阻力。

    至于朝堂上的阻力,以及辽东皇太极故意制造出来的阻力,那都是微不足道的。

    而这些阻力,看似都在卢象升和洪承畴那里,其实最后所有的压力,全部都集中在他崇祯身上。

    改变一个人本身就已经很难很难了,更何况,要改变一个区域,甚至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

    但若无法改变,想要进入商业社会是完全不可能的,想要全面释放出整个大明被压缩、禁锢的潜力,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所以,南京城被攻陷,也只是战术上的胜利,要达到战略上的胜利,还远远不到。

    儒家千年的禁锢,地主乡绅的强大,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

    什么叫改天换地?

    就是将腐烂的骨血一根根拆出来,然后放进熔炉中炼化。

    将那深入华夏龙脉深入的旧势力,一根根拔出来。

    重新打造一副天地棋盘,重开日月天。

    孤独一人站在乾清宫里的崇祯,正在聚精会神看着整个中华圈的地图。

    他在推算南京城破后,敌人下一步的动作会是什么?

    会分两种:

    一是继续抵抗,例如无锡的东林书院,会头铁继续抵抗,还有一大批儒生站出来殉道。

    二是伪装、蛰伏。

    第一种情况,崇祯并不担心,那些殉道者无法就是往他身上再泼几盆暴君的水。

    他已经习惯了,无所谓。

    第二种情况才是最让他担心的。

    敌人有蠢的,但更多的是狡猾的。

    他们会见风使舵,他们会妥协,他们会投降,会用这样的方式将自己保护起来,然后等待时机。

    华夏太大了,这批敌人太多了。

    所以,战略性的胜利已经不是军队能解决的问题了。

    必须要发动另外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了。

    正在崇祯思考之间,王承恩小心翼翼走进来:“皇爷,钱阁老求见。”

    “宣。”

    钱龙锡独自一人走进来了,然后行跪拜礼:“臣参见陛下,圣安。”

    崇祯眉宇间的凝重立刻化开,和颜悦色笑道:“钱阁老起来说话。”

    钱龙锡却跪在地上一动不动,他顿了顿,才说道:“陛下,愚臣才疏学浅,弗能胜任内阁次辅一职,特来请辞。”

    他此话一出,崇祯心头一沉。

    皇帝心中不悦,但是脸上却依旧笑容满脸:“钱爱卿最近政务繁忙,朕能理解爱卿的辛苦,爱卿有何苦衷,但说无妨,朕为你做主。”

    钱龙锡又顿了顿,道:“陛下,愚臣近日感觉身体每况日下,请陛下恩准愚臣告老还乡。”

    “事情总是有办法解决的,朕最近也在想着要给你安排几个人,协助你。”

    皇帝还是尽量的挽留钱龙锡。

    为什么?

    这几年,钱龙锡虽然一直是保守派大臣,但不得不承认,在行政方面,他做了很多贡献。

    孙胡子是战略型人才,他将皇帝所有的想法都规划出来,并且保证实施。

    大部分亮点和功绩都在改制派那里。

    但其实人们往往会忽略很重要的一点:平稳性。

    这里的平稳性并非政治格局的平衡,而是事情执行层面的平稳性。

    钱龙锡是属于细节型人才,他在抓细节的时候,做得非常好。

    这其实是弥补了孙承宗的不足的。

    要知道,钱龙锡是次辅。

    什么是次辅?

    就是内阁的二把手。

    钱龙锡现在来请求辞呈,这是大大出乎了崇祯的意料。

    钱龙锡道:“陛下,这些年来,臣未力寸功,心中有愧,请陛下恩准了臣吧!”

    “钱爱卿言重啦!你是朕的心腹之臣,大明的顶梁柱,你若是走了,江山社稷当如何是好?”

    若是钱龙锡真的一走了之,皇帝的内阁不仅仅是失去了一位人才,从政治层面,更是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

    钱龙锡请求辞呈不用想,也知道是受到南直隶一事的影响。

    事实上,在皇帝收到南京的汇报的同时,南京城的情况也已经传到了北京。

    现在的北京朝堂用风雨飘摇来形容都不为过。

    人心惶惶,惴惴不安。

    若是这个时候钱龙锡再辞职,保守派的官员在信心上将会受到更大的打击。

    如此时机,必然会有一大批政治投机分子出来搞事情,把朝局闹得混乱不堪。

    钱龙锡依然跪在地上:“请陛下恩准!”

    皇帝沉默下来,他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眉宇间闪过一丝怒气。

    “是因为南京城一事,所以你要辞官?”

    钱龙锡沉默不语。

    “钱爱卿,朕原本以为,你应该是最了解朕的那个人。”

    皇帝的语气突然变得柔软下来,甚至带着一丝伤感和低落。

    钱龙锡心头一震。

    “你以为朕真的想动他们吗?”

    “陛下!”钱龙锡沉默片刻,才开口道,“陛下大可以强兵只取南京,为何要纵容洪承畴和卢象升各路在地方烧杀抢掠!”

    “朕给过他们机会!”皇帝的语气又突然变得锋利起来,整个人的气势在一瞬间爆发了,声音响彻乾清宫。

    他来回走动,沉声道:“朕的新政已经颁布了3年!他们在干什么!”

    “朕想用政令解决问题,他们答应了吗!”皇帝涨红了脸,“朕三番五次的向他们表示友好,赦免七君子,释放胡焕猷!”

    “南直隶的税一年比一年烂!朕一再容忍,一再让他们好好重视!”

 第238章 权力架构的调整(第三更)

    后世有一个国家叫阿三,阿三在结束英国的殖民之后,中央对地方的政策是非暴力的妥协,建立大家都很爽的联邦。

    但是,大家都很爽,指的只是小部分地主、官僚和大资产很爽。

    阿三在独立的时候,继承的英国的资源是很丰厚的,比当时的阿中的资源要强大几百倍。

    可是70后,阿中却吊打了阿三。

    为什么?

    因为阿三的中央政令到地方的最高层,就到此为止了。

    例如国外的大公司到阿三的某个地方投资,若是不符合当地资本和地主的利益,就无法落地,哪怕是阿三的中央鼎力支持。

    为什么张凡要顶着如此大的心理压力发动这样一场战争?

    意识形态和政令这两方面,都必须打通。

    作为后世人,他非常清楚,非暴力的革命,都是利益集团内部的妥协,是一场贵族官僚内部的分赃而已,不能给这个民族带来任何改变。

    到底是东南某些利益集团的命重要,还是大明2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