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崇祯这话可不是随便瞎问的。

    孙承宗的建议肯定是重中之重。

    为何?

    因为刘宏骂的是他,若是真的把刘宏一刀给砍了,恶名不会到崇祯这里来,却到了孙承宗这里。

    孙胡子老了,六十几岁了,这三年的首辅和元帅工作又特么不是人干的。

    总不能在这件事上还给孙胡子压个坏名声吧?

    所以啊,崇祯其实是将做好人的机会给了孙承宗。

    而孙承宗当然知道皇帝的心意,他颇有些感动,但也知道,刘宏肯定得严惩,而皇帝是不打算杀了。

    这事说大,就是把风气要带歪,是意识形态的问题。

    说小也是小,毕竟刘宏只是个贡生,皇帝真的因为贡生在公众场合骂大臣就把人杀了,肯定会寒了天下学子的心。

    孙承宗道:“陛下,臣以为刘宏案,秉承着陛下所说的实事求是来处理,既然是毫无根据的妄言,自然是要严惩,但罪不至死。正值立法院正在立大明新法,臣倒是认为此事由立法院来做判断更为合适。”

    崇祯点了点头,道:“也对,顾炎武、黄宗羲,你们二人认为呢?”

    黄宗羲道:“刘宏之妄言,危及朝政,虽不是死罪,但也要重罪,臣以为,判十年监狱,以示惩戒!”

    顾炎武也道:“臣赞同黄大人所言。”

    崇祯看了一眼其他人,道:“诸位还有何异议?”

    其他大臣本来也想说几句,但几位大佬都将话说到这份上了,也只好道:“陛下圣明,臣等并无异议。”

    “好,此事倒是刑部的事情,凌义渠,你来裁定。”

    “臣遵旨。”

    这叫竖立典型,威慑众人。

    这里的众人便是那些自由奔放的读书人。

    可这种威慑能完全杜绝吗?

    当然不能!

    所以,刘宏案,仅仅只是前奏而已。

    应该说,刘宏案,只是皇帝动东南的前奏,好戏才真正开始。

    牌得一张张地翻。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是刘宏?

    温体仁为什么找到刘宏?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自然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套路。

    要不然当天晚上,曹程怎么也会出现在那里?

    崇祯重新坐回去,朝堂上恢复的安静。

    “诸位都认为刘宏该严惩,但有人不但不这么认为,还带着人擅闯镇抚司衙门!”崇祯话题一转,就转到了文安之身上了。

    国子监,分北京国子监和南京国子监。

    其中南京国子监的规模,比北京国子监要大很多,有贡生近万人。

    国子监祭酒,只是一个从四品官,但其影响之大,是想象的。

 第180章 定案(第三更)

    文安之,湖广荆州府人。

    正统历史上的文安之可以说是一个抗清英雄,气节、大义都是有的。

    人本身没有问题,就是脾气臭了一点。

    脾气臭,就容易被人怂恿,被人利用,然后办出出格的事。

    政坛,从来都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可温体仁就算准了文安之会来闹事。

    崇祯也是打算拿此人开刀,倒不是要杀了。

    杀文安之没有任何鸟用。

    文安之是有大用的,这种人,就该被安排到草原上,让鞑子们感受儒家文化的熏陶。

    但是,首先得找个理由将他从国子监搞出来,然后被心甘情愿发配出去。

    “都说说,这文安之该如何处置?”

    又是杨所修,又是杨所修!

    他出列道:“陛下,许指挥使之死,皆因国子监贡生闹事,而国子监贡生闹事,则是文安之带的头,以臣看,这背后就是文安之指使的。指使人杀朝廷大臣,这是死罪!”

    钱龙锡再也忍不住了,直接冲出来怒骂道:“放你的狗屁!”

    “杨所修你猪脑子啊!文安之胆子再大,也不会带着人去杀锦衣卫指挥使!这件事分明是他人另有所图!”

    不知道为什么,自从杨所修成了左都御史,钱龙锡的脾气就变暴躁了,看见杨所修就想骂。

    杨所修却是不生气,翻倒笑起来:“钱阁老如此维护文安之,莫非是钱阁老指使?”

    “胡说八道!杨所修你除了满嘴喷粪,还会干什么!”

    看自己的老大被喷,左副都御史刘懋连忙出列道:“陛下,无论如何,许显纯是死在文安之的学生手中,而且这些人是文安之带过去的,所以,臣以为,文安之算主谋!”

    吏部侍郎成基命则道:“陛下,没有理由,文安之这个人脾气是坏了一些,也不是第一次骂别人了,去年还带着人去将南京礼部尚书黄锦骂了一顿。但是若是说他主谋杀了许显纯,臣认为不可能,他是一个很正直的人,也是一个很护独的人。”

    “他与许显纯并无私怨,况且此事牵扯到国子监诸多贡生,以及国子监祭酒,不可轻易定论,臣以为当由廉政督察府的人来做清查。”

    “此案关键人物是董方奎,将此人提拿到北京审问,再做判定。”

    杨所修道:“成大人此言差矣,事发当日,礼部尚书温大人便在场,尚有十余名锦衣卫也在场,证据确凿,温大人的奏疏已经说得明明白白,当许显纯被打死的时候,国子监贡生都在高呼许显纯当诛!”

    成基命继续道:“此事太过蹊跷,若是贸然定案,牵扯国子监,恐动摇国本。”

    崇祯接过话来道:“成爱卿,牵扯国子监便会动摇国本,你此话怎讲?”

    “陛下,四年一度的科举会试下个月就要开科了,不少贡生会参加,若是在此时南京国子监发生大事,臣担心会影响会试的正常进行。”

    何如宠也连忙出列道:“陛下,成大人所言极是,恩科不是儿戏。”

    崇祯抬起眉头,笑道:“那两位认为该如何?”

    成基命道:“将董方奎提审到北京,暂且释放其他贡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保证下个月的科考。”

    “胡扯!”崇祯的脸冷下来了,“围攻镇抚司衙门,打死指挥使,就这样释放,以后岂不是谁不开心了,都去镇抚司衙门闹一闹!”

    众人明显感觉到了皇帝的怒气,仿佛有一股威严压下来。

    崇祯锋利的目光在所有人身上扫视一遍:“大明朝什么时候有这个规矩了?”

    “今日他们敢围攻镇抚司衙门,明日他们是不是要来围朕的紫禁城!”

    此话一出,所有人大臣都跪下了:“陛下息怒!”

    崇祯站起来,道:“朕看杨所修说得对,即刻将文安之提到北京审问,将那个董方奎也一并提审过来!其余人全部取消会试资格,暂押南京镇抚司衙门!”

    说完,便离开,留下一众心中各自复杂的大臣。

    过了一会儿,大家才站起来,王永光道:“都散了吧。”

    众人便走出了皇极殿。

    韩爌和钱龙锡并列出了去,双方互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同样的东西。

    皇帝这次明显是要趁此机会打压南京国子监,为新学铺路。

    现在北方诸省除了在新建银行,都还规划出建设本地大学的任务了。

    韩爌私下道:“若真是如此,必然在南直隶引起一场更大的争论,届时局面才是真正的混乱。”

    钱龙锡也叹了口气,他就是南直隶人,入阁之前就在南京任吏部侍郎。

    他非常清楚那里的情况。

    读书人自由习惯了,天高皇帝远,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但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当今的皇帝和前几任完全不一样。

    皇帝现在在大力推行改革。

    表面上的改革是在推行新农政,实际上新学也在推,吏治也在整顿,连言论都在管控。

    皇帝的圣旨很快就到了南京城,文安之和董方奎被提拿出来,上了去北京的路。

    至于刘宏案,也定了,收监十年。

    这是南直隶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这个消息在南京城传开,一时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应天府府尹夏定文奏疏一封到北京,提文安之说情,被皇帝臭骂了一顿。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崇祯四年的新年,会发生这样一件事。

    而身在南京的温体仁,已经预感到,接下来可能还会卷起更高的浪花。

    正月初十,南京城大雪。

    今年的南京城格外冷,大中午的,路边也看不到几个行人,实在有一种罕见的萧条感。

    南京廉政总督察曹程到了昭狱。

    按照规矩,廉政督察在怀疑的情况下,是有权对任何一个人问话的,连锦衣卫都得配合。

    曹程来到了昭狱,这是他第一次来到锦衣卫的昭狱,里面阴冷潮湿,刘宏就关在昭狱里。

    刘宏面色呆滞,目光麻木。

    曹程走到他面前,火光映照在曹程的脸上,冰冷如铁,目光似刀剑一样锋利,这是一个十分干练的人,绝对是酷吏级别的人物。

    “刘宏,王圭你认识么?”

    “王圭……”刘宏怔怔说了一句,“似乎有些印象,哦,想起来了,真定府的王圭?”

    “想起来了就好。”曹程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笑的时候,比不笑更可怕,“告诉我,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阁下是什么人?”

 第181章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第一更)

    “这位是朝廷新任的南京廉政总督察曹程曹大人!”

    旁边的记录官说道。

    刘宏大吃了一惊,没有想到眼前的人就是最近这两个月鼎鼎大名的前真定府知府曹程。

    曹程敢拦朝廷运往大同赈灾的粮食,在大明的官场上已经成了知名人物了。

    不少官员都赞扬他有气节,明大义。

    刘宏还专门给曹程著了一片散文,在书馆里歌颂他。

    可以说,曹程是南京城近两个月的大红人。

    其名声都快要追上张岱了。

    刘宏也视其为偶像。

    刘宏没想到,居然在昭狱里见到了自己的偶像。

    像刘宏这种大年初一就被抓进来了的人,当然还不知道,曹程已经是南京廉政总督察了。

    “晚生参见曹大人,晚生早有听闻曹大人贤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刘宏,你和王圭是怎么认识的?”

    “曹大人!晚生是冤枉的,请曹大人为晚生做主!晚生一直以曹大人为榜样,曹大人敢为真定府老百姓拦下朝廷的粮食,此事传到南京城,吾等莫有不佩服曹大人的。”

    曹程又问了一遍:“本官是问你和王圭如何认识的?”

    “曹大人,您一心为民,不畏当朝奸臣权贵,请受晚上一拜!”

    说着,刘宏就真的跪在地上磕头了。

    曹程顿时有一种上去给他两脚的冲动。

    如果不是曹程这种人在官场上混了多年了,而且心性狠辣,说不定还真就吃了刘宏这一套。

    “您是官场的真君子,清官,好官,现在朝堂病了,奸臣当道,遮蔽圣眼,蛊惑天心,致使民怨沸腾,诸君子无不期待您这样的官员站出来,肃清庙堂,还世间一个朗朗乾坤。”

    曹程微微皱起了眉头,大明朝的官场风气浮夸,尤以东南为盛,看来所言非虚。

    什么狗屎的真君子,什么狗屁的奸臣当道。

    搞得一副自己好像真的是为了天下苍生的样子。

    你看这刘宏,把自己感动得稀里哗啦的,内心戏还真是特么的多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