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多伦多的中国妈妈-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离美术学校近的这家华人超市,设在北约克中餐馆聚集的一个za(广场),这个za里,有西北风的烤全羊,有江浙一带的稻香春,也有广式的粥粉面,规模不能和北边的万锦市比,但也是不错了,毕竟就近方便,省去往北边跑的时间。

    元俪买了上海小青菜,这个是家里基本上不断的,多年的习惯,要吃点绿叶菜。还买了上海素鸡,买了一个小西瓜,这是贝拉点名要的。买了一条白鱼,师傅现杀,洗干净,回去清蒸,上汽后8分钟关火,李锦记蒸鱼豉油,淋上去就完成了。这个蒸鱼的方法是一个广东来的朋友教的,简单好做。

    前后不过40分钟,元俪买完东西,把车开到附近峡谷入口的停车场,按计划去走峡谷,把今天的运动完成。

    多伦多有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峡谷,即使是比较繁华的地段也会有某个入口可以通向峡谷,自然、原生态,只要天气好,峡谷里总是有人在走路,骑车,或者跑步、遛狗。

    元俪带上耳机,边走边听,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这节目几乎成了走路伴侣。元俪刚开始听了几分钟,想起胡玲了,今天一天,怎么没见她消息,还没到她回国的日子呢。于是,暂停了“看理想”a,边走,边给胡玲发语音。

    “胡玲,在忙吗?今天怎么没消息啊”

    “我啊,又看了一天的房。”不一会儿,胡玲回复了,“看来往南的可能性不大了,房子都太小,或者就是太大,豪宅,不行。本来想回去之前搞定的,只有等回来了。”

    “暑假回来在看吧。”胡玲接着说,“北边的房子大小最合适,都是比较新的房子,但是不打算去北边,所以,回来以后还是锁定我们现在住的附近”

    “在我的附近找找?我们做邻居。”小莫说。

    “我和经纪说了,回来再看,现在不看了。看房子太累人了。”胡玲说:“我东西还没买,这都要回国了,那么多亲戚、朋友要带礼物,明天要去st,保健品啊,巧克力啊,啥的买了,还要收拾行李,真是要忙了。”

    “嗯,事情多,你小心颈椎,出体力找我们帮忙。”元俪说。

    “好哎,先谢谢啦。”

    “其实有个东西我这几年都带回去,就是水杯,体积不大,还挺轻,又不怕压坏摔坏,而且吧,人人都用的着。”元俪建议。

    “好啊,我也买几个带着,送人方便。”胡玲回应。

    元俪就这样边走边聊,已经走了二十分钟,转身返回,往回走。

    “对啦,元俪,你们贝拉是不是还有个渥太华音乐节要去啊?”胡玲问。

    “是啊,今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早回了。”合唱团贝拉这个级别,7月份一开始就要去为期四天的渥太华音乐节,整个行程已经发下来,在音乐节上表演的曲目也已经在排练。“你下半年不打算让艾玛参加了是吗?”元俪问胡玲。

    “是,换了新学校,还不知怎样,总要有个适应期,学校也有各种cb(社团),后面看看再说。“胡玲早就考虑到了。

    “嗯,是的,学校优先吧。”元俪回应说。

    “其实啊,元俪,我真的很喜欢你们贝拉的那个合唱团,可惜我们是个boy(男孩)。快变声了,不能去了。”杰奎琳说。

    “你拉倒吧,你完全可以办个合唱团,团长兼老师。”胡玲笑道。

    “哪里啊,那是人家白人的文化,我们应该加入其中,去体验一下别人怎么玩的。华人的合唱团多伦多还少啊,但不是那回事。”杰奎琳说的也有道理。

    “这么一说,突然想问问,有没有人找你去当老师?咱华人的合唱团?”小莫说。

    “那是当然啊。”杰奎琳说,“我不会去的,压根儿不是一回事。”

    “那倒也是,即使要重操旧业,也得自己拉个山头。”胡玲说,她太了解杰奎琳了,国内来的歌唱家很多办起的音乐学校,什么唱法的都有,合唱团也有儿童的,老人的,杰奎琳不会跟着她们一起。

    “我还操什么旧业啊,没那个能力”杰奎琳笑的乐呵呵的。

    “元俪你在干嘛呢,说话忽喘忽喘的,走路呢?”

    “是啊,贝拉上课,我抓紧时间运动一下,开始返回了。”元俪说。

 第50章 胡玲回国前的采购

    胡玲每次回国,行李都是竭尽所能的多。一人免费两件大行李,和艾玛两个人可以免费带四个大行李箱,从来都是装到限额,不超过二十二公斤。

    胡玲的大家庭在东北,七大姑八大姨,平时他们都照顾着到自己的父母,每个人都得带点礼物,老人保健品类,孩子们吃的零食,还有一些国内朋友比较喜欢的品牌,toy、ck、甚至耐克、阿迪,衣服、鞋、包,在st都可以买得到,价格还很平价,特别适合男的,大小合适就行,颜色就那么几样,不用挑。

    听了元俪的推荐,今年又添加了ntigo水杯,一套3只,胡玲一买就是四套,走过去后想想不够,又返回,再加了一套放购物车里。还拍了一张购物车照片发到“事儿妈”群,说,“怎么样,多不多?”

    杰奎琳说:“就你这买东西第魄力,st太欢迎了。”

    “我这魄力不行,和那些代购比差远了,代购用平板货车拖鱼油,还不刷卡,付现金。黑人收银员,要奔溃了,数学不行啊,一沓子加币数不过来,几遍数下来都不一样,call(打电话)主管了。”

    “那倒是,他们哪里数过那么多钱。”杰奎琳呵呵大笑。

    这种场景,经常出现在st,做代购的中国人买起来,那数量是够吓人的,一次拿空整层货架。

    “今年巧克力少买一些,天太热,不太受欢迎。买了一些三文鱼干,小朋友应该喜欢。”胡玲说,“行了,你们忙你们的,我继续。”

    胡玲每年暑假回国,是先到北京家,老霍在北京,休整休整,再去哈尔滨,住几个星期,再回到北京的家里,然后北京飞多伦多。今年还要去上海迪士尼,票已经买了。

    周二的上午,st人不算多,胡玲推着购物车,看的仔细,老家还有弟弟、弟媳和孩子们,他们的礼物得花点心思,什么东西买给谁,合适才行,和其它亲戚不一样。

    给弟媳妇买了雅诗兰黛的套装,抗衰老系列的,日霜晚霜,还送了眼霜精华胶囊。弟弟买了一只不锈钢的草绿色军用水瓶,保温,还是全不锈钢的,老弟开车出门可以放车上,泡茶续水,质量好也有档次。给俩侄子买的是耐克运动鞋,几十加币一双,和国内七、八百一双的差不多。

    给爸妈买的st最好的蜂蜜,新西兰的,uf10+,这个数字越大越好,吃了对身体好,还有老爸的深海鱼油加欧米伽3,对心血管好,买足了一年的量。坚果类的杏仁、腰果、开心果,芒果干,无花果干,老妈经常要吃零食,吃点对身体好的。爸妈不图穿啥,对穿已经没什么要求,但是要吃些好的。

    胡玲看到有韩国产的高丽参口服液,美容养颜,还补充精力,觉得自己合适,袋装的,携带方便,拿了两箱。老霍倒是啥也不缺,胡玲想可以多带一个不锈钢水瓶,出门在外,和朋友钓个鱼什么的,可以喝个健康的水。

    就这样一边走,一边拿,购物车已经放不下了。胡玲自己和艾玛回国吃的、用的还没买。她打算明天再去趟york dale,那里品牌全。胡玲已经想到,自己可以买两件burberry(巴宝莉)的t恤,回国日常穿得着,好穿,这里的价格还是比国内便宜多了。

    胡玲来加拿大十多年了,每年回国都是这样,每次看着满满的行李箱东西都抱怨自己东西带的太多,可是,下一年还是这样重复。在外一整年,回家哪能不带点礼物。

    胡玲在熟食部转了一圈,最后什么也没买,份量大,回国之前她和小艾玛吃不了。看看时间,已经是中午,往回走。

    中国人确实特别喜欢st,st这种大型仓储式超市,货多量大。基本上,中国人就是回国前来狂买,买了带回去。回来后又来狂买,把食物、零食,等等,塞满冰箱、储物柜。虽说是东西价格稍稍便宜些,但是量大,没有一次不是花很多,今天一刷就是上千元。

    胡玲把东西一件件搬上车,在后备箱和后排座放好,送回购物车,开车回家。路上,她看到一路都有人短袖短裤的在跑步,路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绿,尤其是开车经过大桥,两侧是宽阔而深远的大峡谷,真是美啊,壮丽无比,她想到自己每年都是在多伦多最好的季节回国了,也有点感到可惜。回北京得有35、近40度的高温,真是够受的。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时间没得选,只有孩子们放暑假的时间长,可以回国足足待上两个月。

    买了这么多东西,胡玲要先到一楼大堂的大楼管理处,取到和超市一样的购物车,装上东西,经电梯送回家。大楼的购物车小,得跑两趟才行。

    “胡玲,你回来了吗?买的东西拍个照片,发群里看看,做个参考。”元俪在微信群里说,“省得我动脑筋了。”

    胡玲打了几个字:“刚回来,在电梯呢。”

    “好呢,不急,辛苦了,估计又是一大车。”元俪说。

    “我们都等着看呢。”杰奎琳说。

    胡玲乐了:“这st有什么,还会新鲜?年年的变化有限的很,大美女,你真是看热闹不嫌多的。”

    “那是当然,看热闹那会嫌多?”杰奎琳笑道,“谁让你第一个回国,当然要给我们参考参考”

    “我胳膊、腿都要断了,从停车场要推两车,才能拿回家。一清早到现在,连口水还没喝上。”胡玲抱怨道,“你就偷着乐吧。”

    “呵呵,没事,好好歇会儿,然后慢慢发给我们看看。”杰奎琳说。玩笑也开完了,说正经的。

    “知道了知道了。”胡玲说:“等着啊你们,等我收拾一下了,吃点东西,然后慢慢发给你们看。”

    胡玲早就在家里放好了两个已经打开的行李箱,她把推车上的东西卸下来,还了车,然后将东西一件一件大致分个类。带回哈尔滨的和北京要用的分开放,这样回北京后,哈尔滨的箱子就不用打开了。

    从胡玲内心说,每年这样忙,不光累,还花钱,但是胡玲心里还是很愉快的,毕竟这是回家,回家能见到那么多亲戚、朋友,在生活了半辈子的熟悉的地方,和亲人们,朋友们,唠嗑、聊天,喝茶、喝咖啡,还有去喝酒,那种快乐,是多伦多没有的,也是多伦多不能给的。这种快乐,是她人生的一部分,不可或缺。

 第51章 安娜要搬家了

    和胡玲不一样,杰奎琳没有那种对回国归心似箭的感觉,在北京,论朋友、熟人,她有很多,不过,没有说非要见或不见,见了也不一定比自己独处更快乐,更不是快乐多了多少。北京,或者多伦多,朋友,或者独处,她觉得都好。优越惯了,内心世界丰富,她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很快乐。

    杰奎琳在北京的圈子,两个,一个是和老公有关的,老公同事、同学、太太圈,这个圈子不一般,吃个饭也不是随便的事,况且她没事相求,能不见就不见。不过,出于惯例,即使没事,回国了关系紧密的也会安排一起吃个饭,这种饭局一点也不轻松,要和颜以对,关注别人说什么,客套连篇。这是没办法,不想去也得去,每年都是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