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拼搏年代-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吕冬避免七叔嘴里蹦出影响食欲的词,光吃饭不说话。

    吕建武拿个包子,从办公室出来,看到车边吕冬俩,走了过来。

    “八叔。”吕冬打招呼。

    吕建仁直接问道:“老八,拉的咋样?”

    吕建武咽下嘴里的食:“尽力谈,七哥,你们不要有太高期望。回来路上,我去保险公司,明兰跟他们没有签署正式劳动协议,不算正式职工,工伤认定非常麻烦,我会尽全力去做。”

    吕冬这才想起来,吕明兰是去签署保险合同回来时遇到的意外。

    吕建武继续说道:“还有,明兰是农村户口,赔偿……总之,一言难尽。”

    吕冬和吕建仁都不笨,除了叹气,啥也说不出来。

    现实就这样,没办法。

    吕建武待了一会,又回办公室,后续还有漫长的谈判在等着他。

    一直到下午十点多,双方终于达成并且草签了一份协议,以这年代和泉南地区的标准,供电公司将就吕明兰意外赔偿12万元。

    至于太保那边的工伤之类的认定或者补偿,极有可能变成一场漫长的诉讼。

    晚饭,村里人都婉拒了李家柱的邀请,各回各家。

    吕冬被吕建仁叫着去了他家。

    路上,吕冬在代销店买了些钉子爱吃的瓜子和花生米等零食。

    堂屋前,吕建仁拿酒给吕冬倒上:“陪你七叔喝一杯。”

    吕冬说道:“咱就喝一杯。”

    七婶端着炒丝瓜过来,钉子坐在门口,边吃花生边看电视。

    吕建仁心情郁闷,叹了口气:“一杯就一杯。”

    七婶坐下,说道:“这事你叔侄俩也尽力了。”

    吕建仁端起酒杯,一口喝下去三分之一,啥话也不说,只是吃菜。

    吕冬抿了一口,知道七叔郁闷,这也是他过来的原因。

    吕建仁又是一口酒喝下去,突然就哭了:“我妹子没了!我妹子咋就没了!”

    吕冬说道:“七叔……”

    吕建仁端起酒杯,一口闷掉剩下的,站起来往西屋走:“你们慢慢吃,我去睡觉。”

    吕冬看到,七叔转过去的时候,泪流满面。

    七婶低声说道:“别管他,让他去睡会,今早回来,就没睡着。”

    吕冬轻轻点头,郁闷的也想喝酒。

    那边钉子看的青照台开始放电视剧,片头曲响起。

    “书上侠客万般神通……”

    吕冬转移注意力,跟着哼了两句,心里嘀咕:“元芳,你怎么看?我赌你的枪里没有子弹!”

    太东拍的武侠神剧,最后仨主角全死了,也就这年代敢这样拍,换成以后,导演和编剧还不被喷成狗。

    吃了点饭,七婶突然说道:“冬子,别怪你七婶多嘴,你下学了,就寻摸个正经营生,可别学你七叔,说起来地里的工地上的,啥都会干,又啥都不干,还不如啥都不会。”

    吕冬不好接话:“七叔这不去工地上了?七婶你以后就安心享福。”

    七婶无奈笑:“不受罪就不错。”

    吕冬安七婶心:“七叔在工地上干的不错,都收徒弟了。”

    七婶却说道:“不知道哪家孩子倒霉,学到真本事还好,可别学那些……”

    说到这里,她住嘴了,因为吕建仁教的最多的就是吕冬。

    第二天,供电公司履行协议,一次性支付完毕,随后吕明兰出丧,吕冬帮着抬棺材出村,直到下午才恢复正常买卖。

 第62章 绝对有钱人(求推荐票求收藏)

    生命不息,赚钱不止。

    生活在这个经济社会上,钱已然是基本生存条件。

    吕冬的地摊三人组持续没几天,就到了拆伙的时候,体育学院正式开学,宋娜要去报道,开始崭新的大学生活。

    临去前一天,吕冬送给宋娜一个开学大礼包,包含多款日用品、防蚊用品和防晒用品。

    “我在体育学院使劲拉客户。”宋娜如此说道。

    不过,吕冬不会去东北边体育学院摆摊,因为体育学院与省大迎新时间重合。

    相比于省大庞大的学生数量,体育学院只能说就是个学院。

    省大拥有多个分校区,仅在泉ns区就有两处,省里想让省大主校区整体搬迁出来,不过省大隶属教育部管辖,省里话语权并不大。

    大学城的分校区是省大所有校区最大的,泉南市批了8000亩土地,仅仅建设中的大学和各附属学校教职工生活区,就高达1200亩。

    这些配套还在建设中,所以吕冬生意仍然有的做。

    李文越要去省大报到,吕冬也给了他一个开学礼包。

    结果李文越第一天就来省大报到,办完手续整理好宿舍,把本宿舍和临近宿舍的人全都拉了过来,从吕冬这里买东西。

    不可否认,吕冬这里确实比校内卖的便宜。

    省大里面开店的,别说出来找麻烦,人根本不把一个地摊放在眼里,该怎么高价卖就怎么高价卖,因为学生太多了,购买力集中爆发,赚自个的钱都赚不过来。

    王朝打过招呼,吕冬不能影响省大正常开学,电喇叭没开,摊位从省大一侧,挪到了南边师大一侧,在师大正门西边,斜对着省大大门。

    高挂的条幅,能让新生和家长下车关注到。

    李文越给吕冬带了七个客户过来,七个人最终留下近三百块钱。

    俩人从光屁股玩到大,育红班到高三全一个班,客气话用不着说。

    这几天,吕冬也跟李文越说了田传杰的事,让李文越与其他跟田传杰关系不错的同学打个招呼,别傻乎乎跑南方去。

    吕冬和乔卫国忙的不可开交,李文越也留下来帮忙,他不知道价,干脆从车斗里拿货铺货。

    才十点多,车斗就见底了。

    李文越自告奋勇:“就刚卖的这些,对吧?我骑车回去给你拉!”

    挂斗嘉陵车这边农村孩子大都骑过。

    吕冬叮嘱:“小心点!”

    李文越骑上小嘉陵,突突走了。

    他来回拉了两趟,最后一趟回来,发现围在摊位边上的人只见增多,没有减少。

    摊位有些东西都卖空了,露出下面铺在花格砖上的篷布。

    尤其纯净水和饮料,那么多全卖掉了。

    吕冬看到李文越骑着车从路口上来,喊道:“文越,先拿点水和饮料过来!”

    泉南天气闷热,学校接人的车上没有空调,一个个学生和家长下了车都渴的不得了,急匆匆过来买水。

    李文越左手一提纯净水,右手一提可乐,放在吕冬和乔卫国边上。

    话说,他对乔卫国挺好奇,这光头咋帮忙来卖东西?上次见时,记得他被冬子揍的扑街,难道扑上瘾了?

    胡思乱想间,李文越第二次提水过来,发现之前的两提快卖光了。

    广大人民群众实在太热情!

    师大门口,黄勇站在阴凉处,看着又一次陷入层层包围的地摊,心情有些复杂。

    随着师大新生开始军训,老生正式开课,小超市的生意渐渐恢复正常状态,每天的利润仍然高的吓人,却不复之前的爆满。

    黄勇原本很满意,但人就怕比较。

    小超市这跟地摊比起来,一个地上,一个天上。

    那种单日流水上万的感觉,黄勇也很想再体验一番,太美妙了。

    但小超市开在师大里面,省大的学生家长,不可能跑师大里面去买东西。

    看着省大门口大巴车一车一车送来人,看着大批人从学校里面出来,去斜对面地摊上买东西,黄勇说不眼热不可能。

    “要不,我也出来摆一地摊?”黄勇难免有这种想法。

    开店做生意没啥,摆地摊多少有点丢份。

    况且,他也有疑虑,真要跟那黝黑少年竞争,对方会不会又叫人?

    几十个扛撬棍、拿洋镐、提瓦刀的壮汉,不好惹。

    别说打架,那大痞子真要给弄个蚂蚁上树也受不了。

    但黄勇毕竟是个干买卖的,心思活泛。

    随着接近中午,天气越发炎热,买水的人越来越多,他心头一动,雪糕应该有市场?

    地摊不卖雪糕,卖雪糕总没冲突。

    黄勇拍了下大腿,立即回师大里面,跟媳妇打了个招呼,拔下电线插头,推上门口盛雪糕的移动式冰柜就走。

    这一路,他走的飞快,腿也不疼了,手腕也不酸了。

    出了师大校门,黄勇来到地摊东边,不敢靠的太近,隔着卖烧饼的三轮车,放好了冰柜。

    从冰柜后面翻出一个招牌,挂在朝向公路的那一侧。

    雪糕俩字刚亮出来,立即吸引到人过来。

    这生意,独一份,黄勇敢要价,五毛钱的冰棍卖两块,一块钱的雪糕卖四块,圆筒冰激凌卖五块。

    讲价?门都没有!

    虽然大部分人问了价掉头就走,但总有不在乎这点钱的人,仅仅这部分人,足以让黄勇大卖特卖。

    十一点半多,人少了一些,乔卫国对吕冬指了指东边:“不讲规矩的。”

    吕冬看了眼,是那天的花衬衫,不过今个没带金链子和金戒指,正忙着卖雪糕。

    他心态极好,不像某些人似的,妄想能独霸大学城某种生意,这根本不可能。

    “只要不闹事,不用管他。”吕冬提醒乔卫国:“大学城很大,容得下很多人。”

    大学城这才刚刚开始,未来这里会变成泉南的东部核心。

    乔卫国看了黄勇一眼,没再多说,回头去招呼客人。

    吕冬喊住搬货的李文越:“休息会,喝点水。”

    李文越累的直喘气,说道:“冬子,你这生意太好了,看得我都不想上大学了。”

    吕冬赶紧说道:“千万别,我还指望你这大才子将来能帮我出出主意啥的。”

    乔卫国应付过最后一批客人,见没人再过来,搬个马扎坐在太阳伞下面喝水休息。

    李文越低声问道:“他咋回事?”

    吕冬大致说了一下:“卫国人不错,他有自个的一套认知,也有自个的一套处事原则。”

    前些天,他就给乔卫国涨了待遇,每天20块钱,工地上大工的工资。

    毕竟单日工作时间长达12个小时,而且省大开学后,可能拖的时间更长。

    乔卫国没说啥,也不在乎,只说吕冬指点他之后,感觉武术水平提高了一个档次,这才是最重要的。

    吕冬无言以对,反正他啥也不会,就知道瞎几把打。

    他理解的特别简单,俩人徒手对上,谁力量大谁抗揍谁沾光。

    至于四两拨千斤,以柔化钢之类的,对他来说太高深,完全理解不了。

    时近中午,吕冬翻出拿来的包子,李文越说道:“你俩等会,我在食堂办卡了,去买点菜。”

    他借了乔卫国的自行车回学校。

    李文越带了两份菜、几个馒头和一次性筷子回来。

    菜是清炖油菜和土豆炖茄子。

    这边典型的大锅菜。

    清炖油菜可能是直接拿肥肉在锅里扁油,饭盒一打开,就透着股很香的大油味。

    有自行车过来,人没到,声音先到:“吕冬,文越!”

    却是宋娜骑了一辆半新二八大杠驮着东西来了。

    “你咋这时候来?”吕冬协助她把自行车搬上马路牙子。

    宋娜取下挂在车把上的布包:“我下午去报道,提前过来给你们带点吃的。”

    她打开布包,里面是些茴香馅的菜饼。

    李文越问道:“黑蛋,你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