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拼搏年代-第4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坐下说了会话,老乔明显坐不住,吕冬干脆叫上吕坤,跟老乔和乔卫国一起去地下停车场。

    老乔开来一辆手扶三轮车,车斗里面装满了东西。

    别的不敢说,在乔家村,乔卫国家的经济状况,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老乔掀开车斗上的蒙布,问吕冬:“你看够不够?”

    吕冬过去看一眼,里面装着烟、酒、茶叶和一些包装礼盒,十几件是有的,看包装档次都不低。

    男方第一次去女方家里,哪怕是风俗相对比较少的青照中部地区,也不可能只带两三样过去。

    说到底,这终归也是个面子活,女方的面子过得去了,有些事就容易说了。

    让女方在街坊邻居跟前丢了面子,那就得说个过来过去了。

    吕冬去过宋娜家里,多少算是有点经验,说道:“我觉得可以。”

    酒是青照最高档的青照王,烟是泉南人最经常抽的红将军,别的也都不错。

    付朝霞属于吕氏餐饮第一批员工,吕冬对她的家庭状况有所了解,就是县城西边农村的普通人家。

    当然,小付家里的经济条件现在也不差,毕竟她在吕氏餐饮负责太东市场中西部业务也有一年了,薪资和奖金都不低。

    换成老杜或者焦守贵等人的话,吕冬不用操心,甚至不用过问这些事,但乔卫国不一样,很不擅长人情世故。

    况且,严格说起来,乔卫国才是最早跟着吕冬一起干的人,比宋娜还要早。

    吕冬直接往外搬,招呼吕坤:“打开后备厢。”

    吕坤和乔卫国也动手,将车上的东西放进奥迪后备厢里面,基本装满了后备厢。

    自家儿子啥样,老乔比吕冬更清楚,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他来到车跟前,对吕冬说道:“冬子,我这心里老是敲鼓,没有底,要不你陪着卫国去一趟?”

    不等吕冬开口,乔卫国就抢先说道:“爸,吕冬上班事多。”

    吕冬说道:“乔叔,还是让卫国自个去,早晚都得过这道关,有小付在,没事的。”

    付朝霞父母啥样,吕冬不了解,但小付本人是个很靠谱的。

    听薛天说过,这两年里,小付家的大事,全都是小付说了算。

    乔卫国说道:“我自个去就行。”

    吕冬说道:“你驾照考出来了?”

    “没,才考完场地。”乔卫国摸摸光头:“路考要过年以后。”

    吕冬看向吕坤:“你送卫国过去。卫国,下午你那边完事,直接给吕坤打电话,再让他接你回来。”

    吕坤应一声,招呼乔卫国上车。

    目送汽车拐进通道,老乔还是放不下心来。

    吕冬说道:“走吧,乔叔,去我那喝茶去,卫国也是有见识的,这点事对他小场面。”

    连电视直播都上过的人,还过不了这种小场面?

    …………

    青照县城东边的普济村,付朝霞接到乔卫国打来的电话,从自个屋里出来。

    她爸付宏学问道:“来了?”

    天有点冷,付朝霞系上呢子大衣扣子,说道:“快到村口了。”

    付宏学招呼老婆:“走,赶紧的,咱去门口等着。”

    付朝霞说道:“爸,大冷的天,你在屋里等着就行,我去门口看看。”

    “哪能,哪能。”付宏学根本不听,头也不回的往外走:“人头一次上门,咱们可不能怠慢,那是上过电视的名人,还是你公司的副总。”

    付朝霞跟上去:“就个挂名的。”

    付宏学训斥:“挂名的那也是副总!还是你公司的股东!”

    付朝霞不说话了,因为后面老娘也跟了出来。

    人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活法,这与人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

    付朝霞的父母,就是这年头农村里最常见的普通人,一个大公司的股东和副总,能上电视台的名人,在他们的眼里,自家的闺女属于高攀。

    哪怕闺女已经是这个公司的高管。

    所以,当一辆黑色轿车出现,停在门口前的时候,不顾街上一些人在旁观,付宏学夫妇立即迎了过去。

    付朝霞心说,这下便宜乔卫国了,还没见着人,自个父母就投降了。

    当乔卫国下车喊了人,跟吕坤一箱一箱的往家里搬东西,见到街坊邻居的羡慕时,付宏学夫妇已经给乔卫国打了99分,唯一减掉的一分,是这个未来女婿长的确实不大好看。

    大冬天还顶着个光头,像个劳改犯一样……

    乔卫国第一次登上付朝霞的家门,比他想象的好太多,简单太多了。

    似乎一切水到渠成。

    小付的父母非常热情,反而是小付时不时瞪他一眼。

    但乔卫国不怕了,顺顺利利的,比啥都强。

    …………

    这一天,青照招商局迎来一批投资商,不是国外来的,全都是国内其他地区过来考察投资的。

    青照负责招商的领导,中午在县招待所设宴,准备宴请这些人。

    手里握有资金的,能在青照投资落地的,都是青照的坐上嘉宾。

    县里也有一些人过来作陪,刚从魔都赶回来的王栋,就凭借姐夫的关系,进了宴会厅。

    这趟去南方参与同九村的投资谈判,王栋大受触动,觉得自个需要进一步开拓眼界。

    多跟各地的商人接触,总有些好处。

    一顿饭下来,王栋跟不少人喝了酒,换了名片,有南湖的,有粤东的,有闽江的,还有西川的等等。

    这是领导去南方参加招投会拉来的潜在投资商,青照方面自然很重视,其他一些职能部门的人也来到县招待所,尽可能做好工作,争取能留下几个投资商的资金。

    宣传部的人也过来了,带队的是以前在电视台工作的夏丹,现在宣传部的夏科长。

    青照文旅计划的各种宣传资料,摆在最显眼的地方,电视台等相关的媒体,也全部到位,今晚这个投资团就能上青照晚间新闻。

    夏丹刚刚空闲下来,有个年龄跟她差不多的男客商,突然过来打招呼:“你是……夏丹?”

    “是我。”夏丹应道。

    男的穿着西装,说道:“老同学,你好,我过来时给你打过电话。”

    (

 第579章 不好下手

    老同学见面,有一些惊喜,还有一些陌生,毕竟有太多人毕业之后就再也未见过。

    从太东传媒学院毕业以后,夏丹还是第一次见到周轩,对方前阵子确实给她打过电话,但俩人上学时关系不算多好,周轩毕业后又出国留学,未曾有过联系。

    没想到,周轩真的跑来青照考察投资了。

    涉及投资无小事,现场有领导找人接替夏丹的工作,让夏丹去大厅的茶座上与老同学叙旧。

    如果能利用老同学这层关系,让人在青照留下一大笔投资,那就更好了。

    茶座上,夏丹给周轩倒上一杯茶,换成普通话,问道:“出了国,怎么没留在外面发展?”

    周轩说话带着些南方口音:“故土难离,拿到学位就回了老家。”

    夏丹笑着问道:“当了大老板?”

    “我算什么大老板。”周轩端起杯子,喝一口茶:“家里人出钱,开了个小公司做贸易国,国外留学认识了几个唐人街的朋友,正好做点出口。”

    夏丹说道:“比我自在多了,上面没人管,多自由。”

    周轩摊摊手:“自由的确自由,但要自负盈亏,一不小心,可能会破产,变成穷光蛋。”

    虽说多年不见,但相比于进入社会认识的一些人,同学关系更为牢固,很容易找到共同话题。

    周轩和夏丹说话间,聊起当年一些同学,还有出校门后的发展等等。

    大学同学,分别多年,又在两地发展,能够重逢,殊为不易。

    “你这次来青照,准备投资?”

    终归不是上学时纯粹的同学关系,夏丹不可避免的说到正题上:“有投资目标或者计划?”

    老同学当面,周轩似乎挺真诚,忍不住笑:“哪有什么目标计划,我在鹏城参加一个投资会,听你们于会领导说得天花乱坠,又让一个合作伙伴连拉带拽,就给拖着过来了。”

    夏丹说道:“你大学在泉南上的,这边算第二故乡,投资第二故乡是个不错的选择。”

    周轩正经说道:“过来的时候,就是想看看母校,看看老同学,看看学校里的老师,所以搭了顺风车。但来到青照,发现这里跟记忆中的差别很大,你忘了?当初我们班组织郊游,你带着同学们来过这边三四回。”

    他毫不掩饰的说道:“那时的青照,穷、破、老、旧,也就墨泉公园和李清照故里有点意思,这次故地重游,变化太大了。”

    夏丹听着,有句话没好意思说,周轩生活在西川的大城市,应该没怎么去下面的县镇上看看,西川那边的县镇,可能还比不上太东。

    周轩又说道:“对了,这几天经常听人提起吕家村,好像吕家村有不少机会?”

    夏丹去过不少次吕家村,还认识吕家村的书记吕振林,新一代的领头人吕冬,甚至跟吕冬算是熟人,说道:“吕家村是青照第一村,据说今年几个村办公司加上在一起,总收入七八个亿。”

    周轩想了想,说道:“我在外地,看到过吕家村的食品公司的产品,好像他们还参加了广交会,我是做贸易的,想看看能不能与吕家村合作。夏丹,你了解那边吗?”

    夏丹说道:“我认识他们一个副总兼村支部副主任,他非常厉害,你听说过吕氏餐饮和吕冬没有?”

    “别说,我还真听过。”周轩笑着说道:“上个月去魔都,看到过吕氏餐饮的一家店开业,还在吕氏火锅吃过饭,听说是连锁规模几百家的大型餐饮企业。”

    他问道:“这家企业的老板是吕冬?你跟他认识?”

    夏丹眼见老同学发展不错,难免借用吕冬抬高自个:“跟吕冬算是朋友。”

    周轩笑着说道:“夏丹,我们是老同学了,有机会你一定要给我介绍介绍。”

    作为投资商过来的周轩对吕家村感兴趣,在夏丹看来,再正常不过了,应道:“可以。”

    两人聊了一段时间,约好下午夏丹当向导,带着周轩在青照县城里面到处看看。

    夏丹在老同学关系之外,也存了别的想法,她从电视台跳出来,哪怕上面有人照拂,但这个年代升到正科上,短期内想再往前迈一步非常困难,需要积攒资历,更需积攒成绩。

    经济发展是关键,哪怕在宣传部工作,能促成一大笔投资落地,仍然是极大的功劳。

    …………

    县里来了外地投资商,对于青照人来说,早已不是稀罕事。

    现任的两位大领导调到青照以后,原本一潭死水般的青照社会经济,开始剧烈涌动起来,到文旅计划实施,陆陆续续过来的投资商不知道有多少。

    吕冬这几天忙着到处跑,没大关注县里投资商的事,中间专门拿出一天时间,去拜访了于叔、马叔和魏叔三人。

    吕氏餐饮能避免那些比较大的麻烦,老爸的三位战友其实挺关键,否则公司发展到现在,很难说没人起一些心思。

    当然,吕冬提前做好了可能向某些人适当让出收益的心理准备,毕竟有些事到了一定阶段,也是难免的。

    哪怕有三位撑腰。

    三位长辈的下一代中,吕冬跟马明关系很好,马明考上范教授的研究生后,倒是有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