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拼搏年代-第4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有点平平无奇,不可能挂出来当洛庄汉墓博物馆的图标,以范教授和国家博物馆馆长等人为首的专家组,最终挑选了样式精美,造型又独一无二的黄金当卢作为图标。

    也就是黄金当卢的图案,会被注册成洛庄汉墓的商标。

    未来建成以后,洛庄汉墓博物馆大门门口,各个博物馆门口,都会悬挂黄金当卢。

    负责古建筑建设和装修的吕家村建筑工作公司,自然而然接下了这个活。

    干好了,利润空间极大。

    吕建仁自打跟着吕冬在洛庄汉墓发掘现场看到出土的国宝,就打过仿造的主意,还专门研究过一阵子,这次跟干了几十年手工铸造的吕振丁联手,多次开模试验之后,终于得到了不错的结果。

    就连吕冬也没想到,七叔胡乱琢磨的不靠谱的事,这时也能用上。

    吕建仁边忙活,边说道:“振丁叔,这活干好了,后面还有活,够你忙活到明年这个时候。”

    吕振丁拿过保温杯喝口水,知道吕建仁说话不靠谱,看向吕冬:“冬子,还有?”

    “我说振丁叔,你看冬子这熊玩意干啥?他又不管建筑公司的事,知道啥?”吕建仁拿腔作调:“这事一直是我在负责。”

    吕冬笑:“我真不大清楚。”

    吕振丁是家传的手艺,近些年又用上一些现代工艺,干了几十年手工铸造,对于当卢这活的帐,心里算的门清,当即说道:“老七,振丁叔啥人,你也知道,说话一口吐沫一个钉,别的我不跟你扯,后面的活能跟上这次,钉子结婚时的三……”

    “咱自家爷们,别说这种话。”七叔终究只是拿腔作调,不是真想抠点东西,直接打断吕振丁说道:“叔,青铜的活能不能干?”

    吕振丁笑:“青铜熔点低,好弄。”

    吕建仁说道:“博物馆那边,驷马车架和不少青铜鼎、淳于一类的,都要做相应的仿制品,一些放大比例好摆在室外,起初说是弄树脂的,县里不同意,让用青铜来做,还得做仿旧。”

    吕振丁几十年的老手艺,不缺的就是技术和信心:“只要有样品,小件一类的不难,古代工艺再牛,在现代工艺跟前,也不算啥,很多失传的制作手艺,失传的是当时那个年代的制造方法,并不是说现代造不出来。”

    吕建仁随口应一句:“也是。”

    吕振丁说道:“大件很麻烦,到时都找个专门的厂子合作。”

    吕建仁问吕冬:“冬子,你有没有这方面的门路?”

    吕冬摇头:“没有。七叔,你还是去问问范教授。”

    “范教授嫌我不正经,不大愿意搭理我。”吕建仁少有的无奈:“我跟范教授说上十句话,人能搭上一句就不错了。”

    吕冬心底吐槽,那是因为你说的另外九句话,都是不着边际的胡话。

    吕建仁又说道:“你跟范教授关系好,跟他那个学生又是朋友,你帮着问问,到时算你一份提成。”

    提不提成的吕冬倒是无所谓,但碰上七叔这档子事,不拿捏一句,浑身都不舒服:“七叔,咱说了有提成可不能变?”

    吕建仁正儿八经说道:“你七叔能糊弄你?公司这个事就是交给我的,我说给你提成,保证给你。”

    吕冬笑:“行,七叔,我这就去打电话。”

    集街上虽然卖东西的不多,但附近四个村庄,过来瞎逛游的人不少,吕冬进到振丁爷家里,掏出手机翻找号码,想到范教授可能在省里开会,干脆打了马明的电话。

    那边很快接了起来,马明这会刚好回了泉南,说是会找几个师兄问问,这种事让行外的人去找,可能要费好大力气,但行业人不算难。

    吕冬准备挂断电话时,马明忽然转而说道:“对了,你上次让我帮忙问的那个事,有眉目了,我明天就回青照工地上,我们见面聊?”

    “行。”吕冬应道:“明天见了再说。”

    (

 第556章 泰丰园

    打完电话,吕冬趁着今天不去公司,也在大集上转了一圈,从村南口到桥头小坝,长长的一条集街上,卖东西的摊贩不过三十多个,大集刚恢复,才第二次,只能慢慢聚拢人气,目前规模充其量也就是个小市,称不上大集。

    卖东西的人里,很多都是吕家村的,尤其是一些老的。

    比如吕冬的二爷爷,就摆了个摊子卖字画,还兼着手工刻章。

    喜欢钓鱼的吕振甲和李茂才,摆了些从青照河里钓上来的鲶鱼、嘎牙、白条和鲫鱼在卖。

    吕家村的人有村集体的分红,谁也不缺卖东西的这点钱,一大早的摆摊更多是凑热闹,再就是帮村里聚拢人气。

    吕建仁和吕振丁的铸造,为啥大早晨放在门口?也是因为这个。

    吕冬来到吕振甲的摊子前,蹲下来看两个大铝盆里装的鱼,说道:“振甲爷,这都刚钓的?收获不错。”

    吕振甲呵呵笑:“这两年,老七那熊玩意不在水里放炮一锅端,小鱼小虾的的也多了,都是最近几天钓的。哎,冬子,你好久没去河里下网了吧?”

    吕冬拍了下脑门:“整天瞎忙,下网这事都忘干净了,下午没事,我去七叔家拿网。”

    旁边的李茂才说道:“上游关停那些化工厂,县里又是清淤,又是治污染的,效果挺好,最明显的就是河里鱼多了,不跟以前那样,动不动就飘一层死鱼。”

    “还是政策好。”吕振甲接话道:“河道拓宽了,河堤重新修了,今年到这深秋初冬河里水都在哗哗的流,不跟以前那样,上游水库闸板放到底,管你下游是不是变成一滩死水臭水。”

    吕冬也笑:“咱们碰上了好时候。”

    吃饱饭了,手头有余钱了,周边环境变好了,眼瞅着就要搬进别墅式的新村了,这些从艰苦年代过来的老一辈,心情特别好。

    一路往北去,上了桥头新修好的石头小坝,吕冬站在高处往南看,老集街上人络绎不绝,附近陆续有人过来,吕家村大集虽然刚刚开始,但过来看热闹的人不少。

    沿着河堤去北边,从大坝那里下去,沿着新修好的柏油路,进了铁叔的加工厂。

    吕冬进了铁叔铁婶的办公室,徐曼已经到了,双方开始谈在外地开新厂合作的事。

    随着吕家村和加工厂不断发展,铁叔铁婶焕发人生第二春,想要进一步做大厂子,有铁叔这个保守派拖着,有点冒进的铁婶倒也不至于脱缰。

    两人的想法并不复杂,就是做吕氏餐饮和吕家村食品公司的半成品加工商。

    不过,铁叔铁婶想要在外地开厂不容易,资金方面不算太充裕,跑关系之类的不说一头黑,多少也有点抓瞎。

    铁婶有个想法,邀请吕冬的吕氏餐饮和村里的食品公司入股,借用两家公司的资源。

    吕冬对铁婶的提议倒是很感兴趣,吕氏餐饮发展到现在,有一家可控的稳定的加工商是必须的选项。

    原本,这次让徐曼过来谈,就有这项内容。

    铁婶提出来,当然不会拒绝。

    但铁叔一直反对,以他的性格,让外面的人进来分自个厂子的股权,即便明知道这样才能进一步做大,想过心理关也不容易。

    铁婶倒是主动给铁叔做起工作,这种多年性格带来的心理障碍,需要铁婶积极攻克。

    吕冬对铁叔铁婶足够了解,知道铁婶最终会说服铁叔。

    李文越后面代表村里过来做了初步协商,村里对入股下游主要供货商,也非常感兴趣。

    商谈有点坎坷,却也算比较顺利,吕冬下午就扔给徐曼去负责,跑到七叔家一人弄了张网,跟七叔一起去河上捞鱼。

    就像吕振甲说的那样,河里不再断流,活水不断从上游补给,鱼虾一类的很多,吕冬最多的一网,打上来五斤多鱼,全是十公分以内的小鱼。

    一下午,吕冬和七叔俩人,捞上十来斤。

    大点的鱼和鲫鱼之类的,大都给了七叔,吕冬剩下一堆小鱼小虾。

    太阳下山回去的时候,铁叔那边给兰兰留下一些,老街上又分给街坊邻居一些。

    回到家里,胡春兰已经回来了,拿俩大铁盆放满水,让吕冬将剩余的鱼全都倒在里面。

    没有大鱼,尽是些没长不大的白条、豆池和嘎牙。

    胡春兰看了眼,问道:“你要吃?”

    吕冬说道:“赶明天挑活的,我给宋娜家里送一些过去,吃个新鲜。”

    “也行。”胡春兰提醒他一个事:“我今天去新房子那边看了,装修进展的很快,李林说顶多再半个月就能完事,你有空就去看看家具。”

    新村那边外部装修都是统一的,做的只是内部装修,吕冬家的房子,李家柱那边紧着优先干,进展非常快。

    吕冬瞅了瞅屋里的摆设,说道:“搬新家,家具全都换新的。”

    胡春兰又说道:“你叫上小宋,一起去。”

    老一辈吃多了苦,自个舒心不舒心不重要,就盼着下一代能过的舒心一些。

    先给宋娜打个电话,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吕冬收拾好鱼,提早赶到学府文苑,送了过去。

    接过盛鱼的大方便袋,宋娜解开看了下,大部分鱼都是五六公分长的白条和豆池,密密麻麻的得有上百条。

    “昨天下午我从河里打的,今早过来时还活着。”吕冬叮嘱道:“回去赶紧处理一下,过油炸两遍,酥香酥香的。”

    宋娜又看方便袋里面,说道:“今上午我不用干别的了。”

    这些小鱼,过油炸后又酥又脆,连鱼刺都不用吐,吃起来非常香,但鱼说小也不算特别小,内脏肯定得处理,弄起来不是一般麻烦。

    吕冬笑:“连着内脏一块炸了吃就行。”

    女的这方面比男的讲究,宋娜说道:“我今天休息,正好有空,你中午过来吃饭。”

    吕冬应道:“行。”

    上午事情不算多,不到十一点半,吕冬就从公司出来,在宋娜家里吃过饭,又跟宋爸聊了一会,早早的回到公司,等了没多长时间,马明从泉南赶了过来。

    吕冬让人送茶过来,盯着马明看了会,说道:“白了不少。”

    马明笑着说道:“这几个月不在室外待着,慢慢养回来了。”

    吕冬问道:“不像以前那么忙了吧?”

    洛庄汉墓的发掘持续一年多,马明作为现场负责人范教授的学生,都是长期待在室外干活的。

    “剩下些收尾和辅助工作,好多了。”马明随口说着:“你昨天提的那个事,我找师兄问了下,做这方面的厂子倒是有,但规模不大,也谈不上多专业。”

    吕冬根本不懂这行,接话道:“我就帮村里问一下,行的话就让他们再接洽。”

    马明递给吕冬一张名片:“你让人直接跟我师兄联系就行。”

    吕冬收起来,回头再给七叔:“行,让他们自个联系,我也不懂这些。”

    想要铸造放大版的驷马车架和铜锭淳于之类的东西,其中具体怎么做,都要专业人士去掌握。

    马明话题转到吕冬上次让他帮忙问的事上:“你说的那个黄焖鸡,就是洛口镇那个老字号,做孟氏黄焖鸡的福泉居,这次我回泉南找人打听了一下,来龙去脉基本上搞清楚了。”

    昨天电话里就提过,对于马明能打听到,吕冬一点都不意外,马明家里属于老泉南人,本身又比较特殊,真要找人问,别人可能耗费十二分力气,但对他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