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拼搏年代-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吸引关注的,是高高打起的红色条幅。

    “吕家村全体村民感谢刘湾村仗义援手!”

    刘招娣明白了,这是前段时间清照河洪水的事。

    咚——咚——

    牛皮鼓挂在脖子上,吕冬随着节奏挥动鼓槌,跟着队伍进了刘湾村大队院子。

    今天上午去泉南卖掉蚂蟥和知了猴,揣着100多块钱,他就赶紧回来,吃午饭去河上下完饵窝到大队,没有耽搁下午的事。

    刘湾村书记刘明泉迎了上来,接过吕振林送上的锦旗,面向众人展示。

    “危难时刻显身手,洪水无情人有情!”

    两行金色大字熠熠生辉。

    “太见外了,太见外了。”刘明泉说着客气话“吕家刘湾是一家,打断骨头连着筋。”

    吕振林跟他握手“吕家村永远记得刘湾这份情!”

    刘明泉请吕振林进大队办公室,让人招呼其余人休息。

    吕冬和大队人马一起进了旁边的房子,里面早已放了长凳,有人过来冲茶倒水。

    “那就是招娣她爹?”李文越小声问道。

    吕冬端着茶杯,说道“是,刘湾书记。”

    李文越疑惑“人看着挺不错。”

    吕冬抿口茶“态度,具体要看对什么人,什么事。”

    “就因为招娣是女的?”李文越作为独生子,从来就没感受过“太不公平了。”

    吕冬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清官难断家务事。

    像刘明泉这种,某些观念刻入骨子里,毫不介意表现出来,一辈子都不会改变。

    喝了半杯茶,李文越碰了下吕冬“出去透气?”

    这里一群年龄较大的人在聊天,也没他们啥事,吕冬说道“走。”

    两人出门,大队院子很大,里面种着些桐树和槐树,槐树下面垂着些吊死鬼。

    这也是农村常见的虫子,比起痒辣子,除了视觉效果,没多大杀伤力。

    李文越指了下大队院子门口“招娣。”

    吕冬转头看去,大队斜对面,大门屋檐下站着个留短辫的女孩,脸上红斑白点隐隐可见。

    未来几年,战痘将是女孩无法摆脱的人生宿命。

    命运垂青于她,似乎又对她不公。

    刘招娣也看到了吕冬和李文越,头不自觉垂下,忽然又抬起,鼓起勇气冲两人招了下手。

    毕竟六年老同学,以后见面就难了。

    吕冬和李文越出了大院,来到刘招娣所在的大门屋檐下。

    李文越看了眼刘招娣胳膊“你爸他……”

    吕冬脚底碰下李文越,不管怎么说,那都是刘招娣亲爹,哪有当面说人亲爹不是的。

    刘招娣明白李文越意思,手臂悄悄往身后挪“没啥,就晒爆皮了,黄娟给我瓶老鼠油,抹抹就好了。”

    同为农村人,李文越知道老鼠油是什么东西,问吕冬“管用?”

    在他印象当中,发小擅长这些歪门邪道。

    吕冬提醒刘招娣“别乱抹,有人烧伤啥的抹了确实管用,有人却感染了,咱都学过生物,谁能保证老鼠身上没病菌。”

    听到学渣给学霸上生物课,李文越突然有种凌乱感。

    刘招娣低声说道“晓得了。”

    吕冬建议“最好去卫生室看看,去医院也行……”

    想到刘明泉,吕冬没再说下去。

    李文越又说道“听冬子的,这些事他懂得多。”

    “回头我还给黄娟。”六年老同学,刘招娣信得过这俩人。

    而且那罐老鼠油太臭了。

    “你爸那边……”李文越有所耳闻“没问题了吧?”

    吕冬和刘招娣都知道他问的啥,刘招娣低声说d县里和教委来过,昨天班主任又来了,没啥大事。”

    她努力笑了下“我爸挺通情达理,只要我答应大学毕业回来。”

    吕冬问道“你答应了?”

    刘招娣轻轻点头“我想着先出去再说。”

    “对!”李文越赞同“先出去。”

    在他想来,只要刘招娣出去了,就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真有这么简单就好了。

    血脉亲情,故土乡愁,对大多数人来说,哪能轻易放得下。

    吕冬想了一下,再次建议“出去了,想办法挣学费生活费,经济不依赖了,就能跟家里坐下来好好谈。”

    刘招娣诧异的看了吕冬一眼,最终只是轻轻点了下头“谢谢你们。”

    “老同学,客气啥。”吕冬招呼李文越回去。

    跨入成人世界,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了解情况的人看到刘招娣的成绩,会羡慕和嫉妒,却难想象这样的学霸可能无法读大学。

    这一切,仅仅因为她是一个女孩。

    曾经有人说过,太东这片古代文化兴盛的土地,传下来许多宝贵财富,却也留下了不亚于财富的糟粕。

    大概想的有点多,吕冬刚转过去往回走,一脚踩在块碎砖头上,身体歪了歪,差点摔倒。

    脚腕扭了下,幸亏身体素质好,没太大影响。

    “没事。”吕冬招呼李文越“我们走。”

    两人进入斜对面大队院子,刘招娣从屋檐下出来,一脚踢开碎砖头。

    大队办公室里面,刘明泉给吕振林茶杯蓄水。

    “吕老哥。”刘明泉放下水壶,问道“快换届了,你还继续?”

    吕振林端起水杯,喝了一口,剑眉平铺“继续!”

    刘明泉坐他对面,说道“我记得老哥快六十了?何必。”

    “咱们这几个村,都没拿得出手的营生,一穷二白。”吕振林有想法,不缺决断力,在吕家村号召力又强“我就想着,争取给吕家村建立点能传下去的基业。”

    刘明泉笑着说道“老哥宝刀未老。”

    吕振林摆手“不行,精力跟不上了,干完这届就下去,以后是年轻人天下。”他不由羡慕道“你家招娣,毕业如果回来,能直接进县委或者县政府,刘湾到时就方便了。”

    “回来?”刘明泉自嘲“放出去的风筝,断掉线,有回来的?”

    吕振林劝道“老弟,你可不能犯糊涂,耽误孩子前程。”

    说到孩子,刘明泉突然垮了脸“谁造的孽!我就想要个带把的,要传宗接代养老的,要求高吗?”

    吕振林暗叹口气,说道“看开点,社会不一样了,女孩不也是血脉?”

    血脉让刘明泉想到最近考虑的事“吕老哥,还记得前阵子你跟我说过的吗?”

    “啥事?”吕振林早忘了。

    刘明泉放低声音“老哥上次说,可以找个上门女婿。”

    吕振林无奈“我就随口一说,别当真。”

    刘明泉认真说道“我想过了,争取开学前给招娣找一上门女婿,把事定下来,拴上根结实的线!毕业说啥都得回来,老刘家不能断根!再招是个没出息的,我养老指望老大。”

    吕振林额头出汗,当时就一句玩笑话,这要给女状元招灾惹祸!刘明泉想男娃魔障了!

    为了传宗接代,值得吗?

    吕振林回答不出来,因为他有儿子,虽然常年在外地,但要出言指责刘明泉,也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

    刘明泉又凑近一些“老哥,帮我从你村里寻摸一合适的上门女婿?家庭条件不好没关系,只要身强力壮……”

    吕振林断然拒绝“抱歉,老弟,这事我帮不上忙。”

    刘明泉不死心,还想说话,外面突然闯进一个人,喊道“泉哥!泉哥!电视台来人,要采访咱家招娣!”

    “书记!”刘明泉强调“叫书记!”

    吕振林趁机告辞“你先去忙,我们走了,改天再来。”

    刘明泉知道电视台采访是件大事,也不挽留“我送老哥出去。”

    吕家村的感谢队伍跟着吕振林出了大队,与一辆喷着县电视台彩绘的面包车迎面而过。

    出了刘湾村,拆下红色条幅上面的三个字,贴上新的夏码村,赶去附近另一个村送锦旗。

    路上,吕振林想起不小心惹出的事,叫来吕冬,简单说了下“你与招娣同学,跟她提个醒。”

    吕冬有点发愣,刘招娣他爹真是太强大了,这是要宇宙无敌的节奏!

    “好。”毕竟老同学,又是随便几句话的事,吕冬应下来“再看到招娣,我提醒她。”

    一下午时间,去三个村登门道谢,吕冬晚上回来继续收饵窝抓知了猴,第二天跑泉南十里堡和西市场换钱。

    吕冬后面的几天里,都是上午跑泉南,下午捞鱼逮蚂蟥,晚上抓知了猴,每天平均有一百左右进账。

    。

 第34章 走出来

    闪电滑过,照亮夜幕笼罩的天空,雨点密密麻麻落下,砸在院里的青砖地上,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时间已经不早,吕冬却没睡着,时不时就在几间屋里转一圈,担心房子年限太长,会漏雨。

    屋顶的杂草早就倒下了,老房子仍然坚强。

    吕冬观察十几分钟,没有漏雨迹象,回自个屋里准备睡觉。

    掏出今天刚存过钱的工商卡,吕冬夹在书箱的汉语大词典里面,除了少部分日常用的零钱,他回来半个多月赚的所有钱都在卡里。

    最大的一笔收入是将白瓷醋碟卖给正大艺术品公司,那1000块钱吕冬给了胡春兰400,其中320交了统筹提留款,剩下的作为家用。

    期间,因为去学校的关系,胡春兰还替吕冬跑过一次十里堡市场,吕冬当然不会跟老妈要钱。

    刨除掉这些,以及坐车、买猪血和日常等开销,银行卡里仍然有1300块钱!

    小小的知了猴,与喂鸡鸡都嫌的蚂蟥,短时间内给吕冬带来了这年代绝对的高收入。

    当然,这两种商品具有极强的季节性。

    随着青照河水势进一步回落,八月份逐渐接近,蚂蟥和知了猴会越来越少。

    吕冬在筹备新计划,这几天每天回来路过大学城,都会熟悉环境,了解工地情况,打探各学校开学时间等等。

    担心遗忘,还专门买了个小本子记下来。

    就吕冬所掌握的情况,大学城目前毫无商业可言,别说饭店、商店和商场,连流动摊贩都少之又少。

    今年搬进大学城的学生们注定要艰苦奋斗一段时间,原本上大学都想去大城市,结果来到一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县城,买啥都不方便,有钱都不好消费,等到他们毕业走人,大学城却建设完善,变为新城了。

    或许他们的大学生活都是灰色的。

    各个学校里面自然预留了商业配套设施,但吕冬托大哥吕春打听过后,自动放弃。

    想要进大学里面开个店,不止需要钱。

    吕冬找不到关系,也没有那么多钱去喂一张张大嘴。

    所以,那些飘在天上的中高端路子,全都不在他的计划范围之内。

    自身资本摆在这里,计划要符合实际情况。

    吕冬这些天在大学城,在十里堡蔬菜批发市场,在西市场,看过许多,问过许多,也想过许多,新计划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经过多日实地观察。

    但他仍然没有做最终决定,因为后面还要多看,多了解。

    前期了解的越多,后期风险就越小。

    毕竟手里资金太少,经不起折腾。

    吕冬躺下,听着外面淅淅沥沥的雨声,忽然发现忘了另外三样。

    捞上来的鲶鱼一直没卖,因为水库提闸导致价格偏低,一直在水缸里养着,随着水势变小,附近鲶鱼价格有所回升,等再积攒一些拖去卖掉。

    还有方燕那边的新闻线索奖金,最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