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拼搏年代-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普通人创业,没几个简简单单就成功的。

    因为大学城和吕春等众多方面的关系,吕冬面对的困难已经很少了。

    吕冬精心维护的社会关系网,一直在发挥作用,一块警民治安联防共建单位的招牌,挡住无数有乱七八糟想法的人。

    杨烈文亲自剪彩和数次过来视察调研,拦住无数吃拿卡要的手。

    县证携委员的身份,保证没人敢轻易起心思,青照乃至泉南范围内,足以提供一定的保护。

    刚到九月下旬,又有好消息传过来。

    吕氏餐饮有限公司列入大学城创业扶持名单之后,正式通过税务减免审核,能够获得与合资企业类似的优惠待遇。

    大学城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扩张,西边的拆迁征地进行的如火如荼,新的地块完成征迁之后,吕氏餐饮公司可以申请建厂用地,管委会方面会有优惠补贴。

    再就是无息贷款正式批了下来,总计六十万元的无息贷款预计一周内就能到账。

    不止是吕氏餐饮公司,还有其他几家业务不错的新公司,同样获得了大学城管委会的政策扶持。

    大学城的政策,也吸引了不少中小型公司进驻。

    吕氏餐饮公司所在的创新港二号楼,仅仅从九月份招商到现在,就有二十多家公司进驻。

    八楼也不再是吕氏孤孤单单一家公司,还多了一个代理p3、cd机和录音机的公司,以及卖保健器材的生物科技公司。

    吕氏餐饮在大学城的第三家店,正在进行最后的装修,独立出来的吕氏火锅店,力争十月初就能开门营业。

    这也是创新港的第一家餐饮店铺。

    就便捷式餐饮来说,吕氏餐饮公司在大学城已经占据了绝对的先手。

    与中高档次的酒店不同,吕冬旗下的店面,做的就是普通人大众业务,不做对公接待,这也能避免很多麻烦。

    这年头,没有非常硬的关系,不能碰对公接待业务,大城市可能好点,小地方的很恐怖。

    哪怕资金流足够充沛,被吃到倒闭也不算稀罕事。

    当然,关系够硬的话属于另一回事,很快就能完成资金积累。

    曾经吕冬刚刚开山寨炸鸡店时,斜对面有一家海鲜大酒店,背靠某个部门,专门做豪华接待业务,短短两年时间,老板积累数千万资金。

    同样是打白条,老板凭借过硬的关系,将白条玩出花来。

    比如八百块钱的条子,老板敢在中间加字或者数字。

    这一点不算啥,最厉害的是人板能顺利从欠债单位领出钱来。

    那利润高的,别墅豪车呼呼的买。

    钱来的容易,又不懂得低调,随着背后靠山倒台,老板也被清算,最终进去了。

    省大创新港的火锅店,主要的客户群体是周边学校的大学生,创新港的上班族,南边学府文苑和北边新世纪家园两个大型小区的居民。

    这天,苏小山开着厢货,从乔家村南边的水泥厂仓库,将火锅店的桌椅和其他设备全都运了过来,装修队的工人过来卸车。

    两台冻肉切片机也运到了厨房里面。

    吕冬几个人一起搬进去,放在大厨房预留好的位置。

    老马过来看一眼厨房朝外一面的钢化玻璃,对吕冬说道:“开放式的厨房,对卫生管理和人员管理要求极高。”

    吕冬说道:“我们管理做好了,一切放在顾客眼前,顾客花钱花的放心,吃火锅吃的也安心。”

    老马已经挨着看过吕氏餐饮所有店面,实话实说:“我接触的私人饭店,能长期严抓卫生的,只有你们。“

    吕冬笑了笑:“是咱们。”

    老马不苟言笑:“对,是咱们。”他又说道:“味道不错,环境又好,让我来吃饭,我也愿意来。”

    火锅店面积非常大,营业面积二百平,算上厨房等配套,整体面积超过240平。

    店里设立两个餐饮自助区,到时提供自选酱料搭配,以及免费的当季瓜果。

    火锅的涮肉,主要采用市场采购,内部切卷,以钢化玻璃隔开的开放式厨房,能让顾客看到自个点取的食物取制的整个过程。

    这也是一种营销方式,做好管理能有效提升消费者的品牌认同感。

    火锅店的员工,会从县城麻辣烫火锅店调过来一部分,然后招聘一部分,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

    下午三点多,汉林食品加工厂又来送货,老马汇合徐曼,赶去位于地下停车场的仓库

    宋娜下了课,给吕冬打个电话,从东南边的体育学院正门找过来。

    看着火锅店在进行最后的装修和调整,她来到吕冬身边,问道:“忙没忙完?”

    吕冬看了眼还在摆桌的工人,说道:“没啥事了。”

    宋娜拉着他去个安静的地方:“有个事,想跟你商量商量。”

    “啥事?”吕冬好奇:“说就行,还跟我客气。”

    宋娜笑起来:“我想在学府文苑买套房子。”不等吕冬问,她就解释道:“我爸妈一个腰不好,一个腿不好,山里湿气大,这眼看着就要冷了,回去住腰腿疼还得犯,继续住在货栈二楼也不是事,不如直接买套房子,他们住起来也方便,等天气暖和了,他们愿意回去住就回去住,愿意在这就在这,随便选。”

    “最好买一套。”吕冬直接说道:“这里离你老村又不远,啥时候想回去随时都能回去。”

 第269章 商圈选择(求订阅)

    又一次来到学府文苑的售楼处板房,跟前几次来情况截然不同,过来询问购房的人很多,包括柳洁在内的销售人员,基本没有闲着的人。

    大学城房产与就读名校挂钩,直接激活房地产市场。

    本着一事不劳烦二主,吕冬和宋娜等了一会,柳洁接待完一个客户,很快找过来。

    “看你挺忙?”吕冬笑着说道:“这个月业绩要爆炸?”

    柳洁拉开椅子坐在俩人对面,说道:“哪比得上你,你现在可是大老板。”

    她们吃住都在这边,路口俩店经常去,知道生意有多好。

    宋娜很客气,主动接话道:“柳姐,我们又来麻烦你了。”

    “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柳洁做销售的,说话非常好听:“你们这是照顾我。”

    她问道:“又准备买房子?”

    宋娜说道:“我想买一套住宅。”

    吕冬插上一句:“柳姐,价格多照顾一点。”

    “没问题,内部最低价。”两边老相识,有些话柳洁说在前面:“吕冬,你就在这一片做生意,应该知道小区的销售状况,这个内部价可不是刚过完年那阵。”

    宋娜笑笑:“我们明白。”

    柳洁轻轻点头,问道:“具体有什么要求?”

    宋娜想了一下:“距离西边的一期商铺近些,出来进去能方便,不需要太大,小点的两室一厅就行。”

    柳洁说道:“明白了,我这边有几套,一起过去看看?”

    宋娜和吕冬跟着柳洁,出板房往北去,来到有些靠近小区北门的一栋楼,先后看了三楼和四楼,最后来到个一楼。

    这些房子都是同样的户型,90平方左右的建筑面积,实际使用面积也能达到80平。

    一楼同样带个院子,放点东西很方便。

    宋娜征求吕冬的意见:“你觉得哪个好?”

    吕冬直接说道:“一楼。”

    宋娜多少受到吕冬一些话的影响,问道:“你不是说一楼脏,二楼乱,三楼四楼住高干吗?”

    “这个分不同的人。”吕冬说道:“一楼进出方便,叔和婶子进进出出不用爬楼梯,现在他们爬楼梯没问题,年纪再大一些呢?出门买个菜,再爬三楼四楼,得废多大劲?”

    目前的社会大环境,就认为一楼不好不值钱,宋娜难免受到影响,听到吕冬说的这些话,赞同:“也是。”

    她父母腰腿本来就不大好,这种因为常年劳作带来的身体损耗,不致命却也治不好,随着年龄增长只会越来越严重。

    面对吕冬和宋娜俩熟人,柳洁也不做促销,让他们自个做选择。

    以她对俩人的认识,既然找过来,肯定要买。

    吕冬挨个房间看了一下,布局与他那套一模一样,就是面积小了不少。

    给老人买房子,与年轻人买房自住选择上完全不同。

    不说别的,曾经最后几年,没有电梯的老式多层住宅,一楼和二楼最值钱,也是最方便的,二楼往上直接掉一个档次。

    五楼六楼乏人问津。

    吕冬找到主卧里的宋娜,问道:“钱够不够?”

    宋娜笑了笑:“够。”

    他对这个小区的房子很熟悉,所以没有过多犹豫,出去问道:“柳姐,还能走贷款?”

    柳洁说道:“可以,跟以前一样。”

    宋娜又打量一遍毛坯房客厅,说道:“咱们回去交定金,明天我叫人过来一起办贷款手续。”

    吕冬没有插话,这点贷款对宋娜来说不算事。

    办完手续出来,天略微有点发黑,宋娜说道:“咱们去学校吃食堂?”

    吕冬刚准备应下来,杜小兵打来电话,让他回公司去一趟,有事情要谈。

    “公司的事要紧。”宋娜说道:“你赶紧过去,我去跟我爸妈说一声,他们还不知道。”

    吕冬说道:“黑蛋,你这是先斩后奏。”

    俩人一起往北边走,宋娜边走边说道:“不先斩后奏,我爸妈说啥都不会让我在这里买房子,他们觉得店铺二楼将就将就就能住,去年冬天那么冷,今年要那样冷,二楼又没法点炉子,人不得冻坏了。”

    吕冬说道:“你那房子装修时,直接安暖气。”

    青照这地方,目前没有集中供暖,哪怕是新建成的小区,也得自个烧炉子取暖。

    宋娜接话道:“对,安暖气!这样还方便,房子哪个屋里都暖和。”

    到温馨货栈,宋娜去店里,吕冬返回公司。

    一进公司大门,就看到徐曼在老杜边上说话,老杜耷拉着眼皮,一句话都不说。

    徐曼看到吕冬进来,立即走开了。

    杜小兵跟着吕冬进办公室,说道:“我姐刚从这边走,捎过来一份资料,你看看。”

    他将一个厚厚的档案袋给吕冬:“有些是咱们雇人收集来的,有部分是我找人帮忙收集的,基本上能反应几个地区的情况。”

    吕冬打开文件袋,取出里面的文件,文件按照对应的调查区域,总计分为四份,分别是——泉南步行金街、大观园商业圈、人民商场商业圈和省大花园广场商业圈。

    这是吕氏餐饮公司进军泉南市场开店首选的四个地区,按照吕冬的想法,第一处店铺从中四选一。

    进军泉南市场的前期市场调研,基本上都是杜小兵在做,有他家的关系在,很多事情做起来也方便。

    虽然吕冬有曾经的记忆,但曾经这个时间段整天胡乱混,根本不了解泉南那边具体详细的情况。

    前期市场调查非常有必要。

    刚刚拿到手的资料,主要反应四个商圈的房租与治安环境,人流量与年龄构成,周边商户的聚集效应等等。

    另外一点,没有反应在资料上,而是依靠吕冬的记忆——商圈未来前景。

    进军泉南市场,如果第一步就失败,后续所有计划都会泡汤,最乐观的情况也得延迟很长时间。

    所以,吕冬必须要敲定第一步放在哪里。

    泉南步行街,省会的中心点,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