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拼搏年代-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肥羊火锅不是马运来和杨富贵创立的,而是从别人手里买下来的。

    这家火锅店生意一直不错,然后就变成杨富贵和马运来手里真正的肥羊。

    九十年代初中期,有些生意甚至不用花钱就能拿到手。

    县城的几个店,都是马运来管着,生意从杨富贵的海龙大酒店接手前到这,一直不错。

    确切来说,在海龙大酒店正式接管肥羊火锅以后,生意更好了。

    因为没有竞争对手,以前在周围开火锅店的,要么关店,要么远离。

    肥羊火锅店可以说是海龙大酒店做的非常成功的一笔生意,马运来作为直接负责人,做生意有他的方式和方法。

    从那个年代野蛮生长起来的人,习惯了某些简单有效的法子。

    虽然杨富贵存了彻底洗白的心思,但手底下的人和二股东,根本没做好准备。

    走惯了捷径,有几个人愿意再去走弯弯绕绕的复杂路。

    马运来出了火锅店,往前走几步,站在小广场上四处看。

    临时市场上一片热闹,小广场人来人往,大批学生在市场和店铺间逛游。

    其中,人流量最大的最南段,斜对西南方的店铺门口,人流量堪比过年时的县城大集。

    马运来背起手,踱着步,往南走。

    紧邻肥羊火锅的一家店正在装修,大晚上灯火通明施工,外面招牌上写着“汉堡皇”的名字。

    再往南是个小超市,万圣发。

    然后就是红底白字招牌的吕氏麻辣烫,隔远了看还差点,这走的近了,通过透明玻璃门看过去,里面除了人还是人。

    人多的好像要把店铺挤爆。

    这生意好的,跟火锅店对比特别明显。

    马运来看一会,转身往回走,回到店里,叫来肥羊火锅的店长。

    “南边吕氏麻辣烫生意一直这么好?”马运来问道。

    “打开业生意就好。”店长整天在这里,了解的很清楚:“据说每天早上十点多开始上人,到晚上九点人就不断,一到中午和晚上饭点,直接爆满。”

    马运来坐在个椅子上,手指轻轻敲着木桌子:“我记得他们开业十多天了?应该过了刚开业的火爆期。”

    店长说他看到听到的情况:“从这两天看,他们那边情况应该稳住了,最近有传言,说他们周末营业额上万,其他时候能稳定在八九千块钱,利润也高。”

    马运来敲桌子的手突然停了一下:“这么个店,就卖些路边串……”

    “不止这么个店。”店长说着听来的消息:“据说他们想像咱们这样,开连锁店。”

    马运来突然问道:“他们能做大,你觉得关键是什么?”

    就跟这年代很多人一样,认为这世界上某些具备古老传承的东西,拥有着不可思议的魔力,店长给出了一个标准答案:“秘方!他们店宣传百年传承,百年可能夸张,但几十年可能有,我买过他们家的吃食,味道确实好,据说是老板吕冬家里的独传秘方,那汤头,那酱料,味道没得说。”

    “汤和酱料?”马运来捕捉到其中的关键:“我记得谁提过,他们店里也有火锅?”

    店长说道:“是的,叫麻辣烫火锅,就是火锅涮串,沾酱料吃。”

    马运来轻轻点头:“看来能用在火锅上。”

    话说火锅店最重要的是啥?依靠啥出味?不就是汤头和酱料吗?

    马运来斟酌片刻,对店长说道:“你关注一下那边的情况,没事多打听一下。”

    “好!”店长先应了一声,接着说道:“国强专门叮嘱过,那边不仅仅有官面背景,还有个股东是老外,让我们别与那边起冲突。”

    马运来摆摆手:“不是跟那边起冲突,了解下情况。”

    他有不是没调查过吕冬,当然不会乱来。

    话说回来,当年创办肥羊火锅的人,同样有官面背景,同样不是普通人。

    一般人也不能接连开好几家火锅店。

    最后,肥羊火锅这些店,还是落在海龙大酒店的手里。

    杨哥总说时代变了,到底哪变了?跟以前也没多大区别,不说别的,杨哥又改变过多少?跟他一起设局坑了多少大学城的动迁户。

    正是有了动迁户的大力支持,他们才有了建设青照第一高楼的底气。

    那些人的钱,是真好赚,穷鬼乍富,根本不知道自个几斤几两,灌上点迷魂汤,钱都乖乖吐出来。

    …………

    吕氏麻辣烫店,杜鹃手下的技术人员过来安装电脑和监控,俩店全都安装。

    既然装监控,吕冬干脆装的比较齐全,室内室外和楼上楼下全都装上,餐饮这个行业就是跟人打交道,啥样的人都能碰上,有监控录像的话,很多事更容易说得清楚。

    这年头监控电脑不便宜,便宜货效果极差,吕冬用的自然质量上佳的设备,俩店全都安上,几万块钱支出。

    趁着技术人员安装,吕冬专门问了些技术方面的问题,有曾经用电脑的一点基础,加上技术人员的指点,监控出点小问题,自个也能进行调整,不用等人从泉南跑过来。

    小广场上,吕冬站在刚划出的停车位上,抬头看着二楼楼顶的人装监控探头。

    这里的停车位,是他跟秦雅商议之后划出来的,开放商根本不在乎,一口气画了七八个,还登记在册。

    以后,这里就是1号铺的配套。

    还有汉堡皇那边,等到店开业,也可以划定车位。

    广场属于公共设施,但商铺前面这条宽敞的方格砖路,归学府文苑所有。

    反正到了最后,这些都会成为非常难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

    吕冬对杜小兵说道:“我们店这片区域都能拍到,等汉堡皇二楼再安上,店外死角很少。”

    杜小兵看看监控,说道:“这位置够高,一般人想上上不去,想够够不到,想毁掉监控很难。”

    吕冬说句实话:“得注意那些玩弹弓的。”

    杜小兵颇感兴趣的问道:“吕冬,你是不是经常干?”

    吕冬笑笑:“小时候没啥可玩的,只能自找乐子。”

    农村不少小孩玩自制弹弓,从小就打着玩,打得特别准,打鸟或许难点,毕竟人一靠近,鸟就容易飞,不能动的路灯和摄像头之类的,打起来简单方便。

    他小时候就没少祸害村里的路灯。

    最好玩的是打蜂子窝,尤其有人从下面经过的时候。

    有辆桑塔纳开过来,停在旁边的位置上,吕春带着俩联防从车上下来。

    “大哥。”杜小兵打招呼。

    吕春笑着跟他说几句,问吕冬:“安装监控?”

    吕冬说道:“总不能人天天在这打地铺看着。”

    吕春点点头:“是个办法,就是不便宜。”

    吕冬抓住老杜胳膊说道:“没事,有老杜在,能打折。”

    杜小兵随口开玩笑:“我算发现了,你拉我做买卖,就是想走便宜渠道。”

    “带你发财好不好!”吕冬跟杜小兵也不客气。

    杜小兵想想这些天的营业额,最低的一天都没掉下8000,确实是吕冬带着他发财。

    吕冬对吕春说道:“大哥,我有点事。”

    杜小兵叫上那俩联防:“哥几个,去店里坐坐,我们是共建单位,来这里好的没有,总得喝口水。”

    俩联防也是精神的,立即跟着杜小兵去店里。

    周围没人,吕冬问道:“你这个周末去北河?”

    “定了,周六。”吕春简单说道:“方燕跟家里打好招呼了,到时我去泉南接着她。”

    吕冬提醒道:“东西都在家里,别忘带上。”

    首次登门,还是北河那种习俗的地方,肯定要带重礼。

    人收不收两说,带不带就另一回事了。

    吕冬转入正题:“大哥,有个事,咱们县里,可能有个大的地下赌博产业链。”

    听到这话,吕春并不意外:“苏大河他儿子那里打听到的?”

    吕冬详细的把苏小山和胡斌的情况都说了一遍:“有人设套让动迁户赌博,我老表就不说了,你也知道情况。”

    “你以为局里真的一点就没察觉?”吕春简单的说道:“有人报过警,但局里几次行动都扑空,别说抓赌,连张扑克牌都没抓到过,举报的那些地,压根没赌博的痕迹。”

    吕冬做了个打伞的动作:“有这个?”

    “别乱猜。”吕春提醒道:“别乱说话,想要做事,首先要学会保护自个。”

    吕冬点点头,特意压低声音:“大哥,我听到传言,有人说姓杨的……”

    吕春说道:“他是啥人,我比你清楚,事情没你想的这么简单。”他再次提醒:“有消息,直接跟我说,千万别胡乱跟人说。”

    吕冬明白:“我晓得。”

    能从那个草莽年代过来,又屹立不倒,人背后肯定有张人脉关系网。

    吕春走后,吕冬接到赵干事的电话,通知他周五去团委,准备参加今年证携会的审备会。

 第209章 量力而行(求订阅求月票)

    由于九点钟前要赶到团委,吕冬八点多就骑上摩托车出了吕家村,路上发现好多人都在去县城,这才想起来,县里每年一次的春季物资交流大会开始了。

    说是大会,其实就是超大型的集市,一般持续一周到十天,非常热闹。

    会上不止卖东西的,还有杂技、歌舞团和抽奖等活动。

    刚进县城,吕冬就听到震天的音乐声,往前走不远,就见宁秀影院门口广场上,已然扎起大帐篷,巨大的条幅在帐篷前拉起来:“荷西歌舞团欢迎青照观众!”

    帐篷左前方有个手脚架搭起来的高台子,俩穿着大衣的年轻女人站在台子上,手拿麦克风扯开喉咙喊,以吸引人买票。

    眼见效果不佳,俩女的解开扣子,大衣往下一扯,露出里面无比清凉的装束。

    然后,呼啦啦一群人过去买票。

    今年多少好点,收敛不少,几年前有不穿上衣的在外面扭。

    这种物质交流大会,最重要的就是吸引到人来,有些管的松的地方,啥不穿跳舞的都有。

    最近两年,迫于巨大的生存压力,连玩杂技的都不得不穿上最清凉的装束。

    这会人还不多,吕冬也没绕路,就骑着车往前走,貌似歌舞团来的不少,路上看到好几个空旷的地方支起帐篷,还有些穿着短裤短上衣的女的,俩俩抱在一起,上演些不可描述的动作。

    放在严打背景下,县城里面出现类似的情况,很不可思议。

    但没人管,似乎早已默认。

    围人最多的地方不是歌舞团,而是抽奖的车,今年卖奖券的下了大本钱,直接拉了辆崭新的夏利轿车过来。

    就像赌徒一样,不少人坚信自个手气,奖券直接按打买。

    吕冬驻足看了眼,没想到遇到个熟人,他表哥胡斌刚买了一捆奖券出来。

    “哎,冬子!”胡斌也看到了吕冬。

    吕冬不想跟他纠缠,说道:“哥,赶会?”

    “赶会。”胡斌比上次态度好太多了:“冬子,不买几张试试手气?”

    吕冬拍了下口袋:“忘带钱了。”

    听到吕冬没带钱,胡斌绝口不提买奖券的事,似乎担心吕冬跟他借钱,反而说道:“冬子,上次你老表犯迷糊,跟你说了些浑话,你别放在心上,咱是亲表兄弟,过去的过去了。”

    吕冬笑着应付道:“哥,你说哪的话,一点小事,我早忘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