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拼搏年代-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年女人跟上:“小宋,前期费用5000块,太高了吧?我家这情况你也知道”

    “阿姨,我了解。”马尾辫不得不接话,似乎在为客户着想:“我一会去找领导,争取把费用降到3000。”

    这些话竟然不避人?吕冬从接触这公司起,一切都光明正大。

    但真正了解这行业的人太少。

    尤其这年代。

    “闺女,谢谢你,真不知道说啥才好。但3000也挺多”

    “阿姨,您想想,俩宝贝卖出去,最少5万,这3000不是毛毛雨?”

    “也是!他娘,你留在省会,我回去筹钱,街坊邻居,亲戚朋友,咱认识那么多人,挨着借一遍,3000应该有。”

    这些话传过来,赵伟突然说道:“他们一家子,翻身了。”

    吕冬有所猜测,可能不是演戏,那本太东周刊全省发行,看到的人不止泉南地区。

    至于翻不翻身

    现在的人可能没充分意识到,但曾经无数案例证明,先交钱的事,大部分不靠谱。

    “我们进去吧。”赵伟邀请。

    吕冬进门前,又看了眼那两张合影。

    赵伟看到,只是轻笑,这领导人的合影,正是专家权威最好证明!

    曾经生活给吕冬磨砺带来的警惕一直都在。

    普通人不了解的行业太多太多。

    脱离并不难,就这么走?先看看。吕冬不动声色,脑袋快速转动,坐在专家对面。

    “这位是梁永,梁教授,皇城博物院的专家。”赵伟简单做了介绍:“这位是杨玲小姐,梁教授的助手。”

    吕冬腼腆笑:“梁教授好。”

    这位梁永教授顶多五十,头发整齐梳在脑后,露出大额头,坐在桌子后面,有种说不出的派头。

    旁边坐着的女助理二十来岁,大波浪、戴眼镜、红嘴唇、束腰连衣裙,很漂亮。

    梁永不废话,点了下桌子:“古玩呢?”

    吕冬掏出白瓷小碟,放在桌子上,梁永拿起来,认认真真看。

    “白瓷浅口碟,落款王胡隶制,民窑的。”梁永看起来相当靠谱:“王胡隶是清末名家,存世作品不多,瓷器是收藏大类,白瓷市场行情一向不错。”

    梁永摸着小碟边缘,突然停下,让吕冬看:“有伤,没保存好。”

    吕冬不可能说从河里捞上来的,干脆贪婪点:“值钱吗?”

    梁永不满的看了吕冬一眼:“古玩不能简单的用金钱来衡量,它代表着化传承。”

    这话很有大师范,他接着摇头:“市场经济嘛,总有衡量标准嗯,我个人看法,市价3万左右。如果没伤,它可能值5万,但古玩讲究个完整,有伤价值就低了。”

    梁永说了很多,很有耐心,吕冬提了几个问题,也一一解答,就吕冬这种学渣而言,梁永当得起学识渊博。

    “谢谢梁教授。”吕冬说道。

    女助理突然说道:“开鉴定证书吗?”

    吕冬不好意思说道:“暂时不用了。”

    女助理没再说话。

    随后,赵伟带着吕冬出去。

    门关上,女助理不满:“小死孩子又穷又小气,五十块钱鉴定证书都不要!”

    梁永摆摆手:“他家这公司再干半年没问题,我长期坐镇,细水长流。”

    女助理抱住梁永胳膊:“那碟子怎么样?”

    “建国后泉南一小窑出的仿古款,还是日用品,卖舜山能值几十块,坑人很好用。”梁永打了个呵欠:“一上午蒙了三十多个,累死我了,让他们找车送我回白河,下午有人要去算卦”

    女助理起来:“当古玩专家不挺好吗?算卦”

    梁永摇头:“我站这儿看下去,蠢货成群,一天蒙十个,还能蒙到死。。”

    出门下楼,吕冬已经有了清晰判断。

    从专家鉴定室出来,吕冬就在考虑一个问题,这种正大光明的局,很容易引人上钩。

    从开始遇见到鉴宝,处处光明正大,这些人信心十足。

    如果换成真正十八岁的他,绝对会被耍的团团转。

    别说这年代的人,同样的局,扔在二十年后,上当的也大有人在。

    当人满脑门子心思要发大财的时候,就像在脑门子上刻着“快来骗我”一样,特别容易被人利用。

    吕冬由此想到一个关键,想发财的不止是他吧?对面这俩

    少年郎的心思活泛起来,金钱就是一颗迷魂丹,魔力太大了,大到能冲垮太多理智。

    吕冬冒出些想法,要不试试?不行就撤,也没啥投入。

    回到隔间,黄翠翠坐着只看不说话。

    赵伟笑着说道:“恭喜你,冬子。怎么样,跟正大合作?上正大的拍卖展销?”

    吕冬笑得很开心,仿佛被冲昏了头:“就交给你们!”他特意问道:“很快就能拿到钱?”

    赵伟安他的心:“对!非常快!”

    曾经常年混迹社会底层,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并不难,吕冬人往后靠在椅子背上,仿佛放下千斤重担:“总算能喘口气。”

    赵伟之前忙着建立信任,没随便打听吕冬情况,这时关心问道:“怎么了?”

    吕冬不好意思笑了笑,似乎不想说,看似犹豫实则前后斟酌,好一会才说道:“怕说出来让你们笑话。”

    “不会,绝对不会。”赵伟再次拉近距离,毕竟还没提交钱:“不瞒你说,我也是农村出来的。”

    这话似乎赢得少年郎的认可:“今年下学,家里定了门亲,女方定亲要八千!我家靠种苹果,家里刚交了公粮,又不到下苹果的季节,去哪弄这么多钱?东挪西借,才凑了五千,后面三千实在没办法,快愁死我和我娘了。”

    吕冬认为他穷可以,家里不能穷,谁愿在一不名的人身上浪费时间?

    黄翠翠佩服的看了赵伟一眼:果然是个急用钱的,火眼金睛!

    赵伟以前下乡找过客户,有所了解:“这习俗不好。”

    吕冬挠挠小平头:“是啊,愁的老娘没办法,只能从爷爷留下来的那堆东西里找了一件,去舜山碰碰运气。我运气好,碰到了你俩”

    赵伟立即被后面的话吸引到了,其中一件?还有别的?

    他在思索,嘴上不停:“卖掉东西,回去让女方看看什么叫有钱。”

    “嗯!”吕冬忙不迭点头。

    赵伟见时机成熟,说道:“冬子,拍卖和展销呢,还有个前期费用。”

    吕冬瞬间苦脸:“要交钱?”

    赵伟解释道:“听我跟你说,古玩上拍卖和展销,等于商品,需要做宣传,要制作图册,要打广告,要给客户推送,拍卖展销还要租场地等等,这些都需要费用。我们是替你卖东西,你也是最大获益方,这些费用不该我们承担吧?图册费、广告费、展览费,需要前期缴纳。”

    “就像农村大集卖菜,要不要交摊位费、卫生费和管理费?”

    这话好有道理,怪不得很多人说,坑蒙拐骗需要渊博的知识。

    赵伟见吕冬沉默,又说道:“一般呢,费用是预估价值的百分之十。”

    吕冬瞪眼问道:“3000?”

    “你的情况,我了解。”赵伟很痛快:“我是经理人级别,有一定权限,冬子,我做主,先期只要2000就行。”

    “不能等拍卖完扣除?”吕冬问的合情合理。

    赵伟解释的也不差:“冬子,这些费用都是在拍卖前产生的,商业上有谁获利谁负责的说法,你是最大受益者,不能让别人承担吧?”

    “农村大集上卖菜,收费的人不会等你卖出菜才收费吧?”

    赵伟又抛出最为关键的:“卖出去,就有5万。”

    吕冬仿佛被5万吸引住了,傻乐:“也是啊。”他又无奈:“我这没钱”

    赵伟很沉着:“没事,你带好钱明天再过来,明天这还有活动,专家还在。”

    吕冬站起来,特意着重问道:“明天就搞活动?很快就能卖出去拿到钱?”

    “对!”赵伟言之凿凿,接着问道:“冬子,听你刚才说,家里还有老东西?”

    “是啊。”吕冬挠头笑:“我爷爷以前当老师,爱好这方面,后来变成臭老九,砸了烧了很多,只剩下藏起来的几件。”

    赵伟说道:“明个一起带来看看,说不定有值钱的。”

    他可是记得,这傻小子有5000块!

    吕冬心思越发活泛:“这件没卖掉,再拿别的我娘不乐意,还有钱我回去和她好好说说。”

 第13章 打虎上山

    从正大艺术品公司出来,吕冬在附近转了转,没再去西市场,坐上车返回青照县,蚂蟥和知了猴的事不急,虽然属于季节性害虫,但夏天还有很长时间。

    反而古董这事,明天可能会有结果。

    这公司让先交钱,先交钱九成是骗子,加上吕冬观察,基本能确定。

    作为一个大好青年,立志当个憨厚老实人,当然不能放过骗子!

    一定要举报!

    但举报分方式方法。

    所以,吕冬还是决定,明天继续去,要彻底摸清骗子的门道。

    顺带着,想点办法卖掉自个的东西,挣一笔钱。

    嗯是卖!

    吕冬没有本钱,家里情况一般,没值钱的资源,倒是能去工地上干活。

    问题是大工技艺不会,小工一天十几块,钱还是好几个月,甚至半年才发一次。

    大部分快速发财的办法,那啥上都写着呢,绝对不能碰。

    所以,这群骗子可能是个机会,以吕冬面临的情况,也很难找一次性赚几百上千的机会。

    就算一无所得,也没啥损失。

    吕冬发誓,这真的只是顺带着。

    马上就是青照县的先进个人了,他思想觉悟很高好不好!

    话说回来,必须加强家里的抗风险能力,上次在大队办公室,他听会计提过,青照这边又快收统筹提留款了。

    两口人起码几百块。

    还有果园,变数太大,一场恶劣天气,果子就可能全部完蛋。

    吕冬在正大公司时,就有了个初步想法,所以做了些铺垫。

    坐车经过大学城,部分路段交通管制,好像有领导来视察。

    吕冬想到大哥吕春在大学城派出所,这架势

    果不其然,回到家里,老娘胡春兰告诉他,吕春单位有事,今天回不来,改天再去大伯那里。

    下午,吕冬没到处跑,跟老娘一起去玉米地里打除草剂,同时也仔细思考明天的事。

    忙到傍晚,回果园吃饭,吕冬也没心思去抓知了猴,带着点吃的早早返回老屋,冲过澡洗完衣服,边想着明天的事,边收拾东西。

    白瓷小碟继续带着,还要别的老物件。

    吕冬很清楚,生意人不见兔子不撒鹰

    他憨厚少年和信任正大公司的形象,今天竖立的差不多。

    如果不是有信心,赵伟应该会催单,比如说让他给家里打电话筹钱,而不是明天再去。

    剩下的,就是兔子了。

    钱,吕冬没有。

    今天坐了三趟公交,来回各一趟中巴,买烧饼,加上存自行车,花费7块5。

    理发剩下的11块5,只有4块钱了。

    明天不顺利,坐车回来的钱都不够。

    颇有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意味。

    吕冬最终决定,骑自行车到东外环车站,那里有存放自行车的地方,然后坐公交去舜山。

    不能骑自行车过去,要方便灵活撤退。

    再就是那些老东西,同样是兔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