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深海直播间-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极的资源开发,一直是世界所关注的问题,谁在南极的势力大,将影响以后的资源分配。

    王勇是个有头脑的人,似乎猜到了肖海的想法,特意开口提了一句:“那有和私人合作的可能性吗?”

    此话一出,赵站长愣住了。

    这个问题,他从没有考虑过。目前,在南极活动,几乎都是各个国家的力量,很少私人插手进来,毕竟南极虽然资源丰富,可开发难度大,暂时看不到太多赚取利润的空间。

    当然,也不是说没有,私人建设的站点也有。

    “你是说,合作建设?”赵站长没说建设科考站。

    在南极,除了科考站,还有营地、仓库、机场、庇护所等建设场所。

    深海直播间

 第283章 合作

    王勇没有出声,看向肖海,他对在南极发展没有兴趣,刚才开口,只是意识到肖海有这样的意图,帮忙提出来而已。

    肖海领会到王勇的好意,给他一个感谢的眼神,然后转头跟赵站长说道:“如何建设,你们才是行家,也比我们更熟悉。

    我想着,以后开通一条南极的旅游线路,大家可以到我们国家在南极的各个科考站来游玩……”

    没等肖海说完,赵站长就皱眉质疑:“这么做,恐怕得收费很高吧?”

    收费高,就意味着游客少,那么,肖海恐怕没什么利润可谈。来一趟南极,成本极大,他必须提醒肖海的。

    肖海笑道:“赵站长,先别急,听我说完。

    你也知道,我有一艘自己的破冰船,不可能留着趴窝的,纯属浪费资源。以后,不仅可以运送游客,还可以帮忙运送各种物资过来。

    我计划在砂心岛建立一个南极旅游的中转站,以后大家要来南极科考站游玩,基本上得先到我的砂心岛,对促进我砂心岛的旅游发展也有好处。

    所以,走南极我不一定要赚多少钱,收费绝对是合理的,不会太高……”

    他详细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比如参与物资的运输,加快中山站的扩建。以后,中山站要建设专门的游客招待所等。

    大家也知道,中国在南极建设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大型破冰船少。

    雪龙号是从俄罗斯购买来的北极运输船,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破冰船。雪龙二号是国家第一艘自主研发的南极科考破冰船,数来数去就那么两艘极地破冰船。

    这些极地破冰船是运输物资的主力,而它们从国内运输一批物资过来,就需要两个月以上的时间。

    正是物资运输困难,造成了中国在南极一直打不开太大的局面。

    其实,肖海这么做,无非就是尽量利用那艘破冰船而已。开通南极的旅游,对他那些事业的作用并没有很大。

    然而,这艘破冰船对国家在南极发展却有大用,在能力范围内帮助国家是他的主要想法,至于旅游,只是顺带的事情。

    赵站长没有多想,很快就点头答应。

    无非就是帮忙接待游客而已,随便安排三两个人处理游客的事情就行,又或者,人家也会派人做相关的工作。

    可是,肖海的那艘破冰船,如果参与物资的运输,那对国家用处实在是太大了。

    “这件事,我会汇报上去,相信问题不大。”赵站长开心地说道。

    他也明白,以后运输物资,肯定是不能免费的,也不能让人家吃亏呀!

    他感叹:“我们国家在南极的实力还是太弱了呀!”

    像美国,人家的南极科考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拥有几千米长的飞机跑道,这就是人家的优势。

    如果中国也在南极建立了飞机跑道,那么,意义重大。毕竟现在国家不断建造航母,以后运输机可以直接在南极降落。

    肖海笑了笑,这种话怎么说呢!强和弱,主要是看跟谁比。

    和美国这种很早就在南极站住脚跟的比,那肯定是弱,可是和发展中国家比,那又不一样。毕竟我们国家在南极怎么说也有五个站,像非洲,整个非洲在南极就只有一个站而已。

    “以后会好的,这次,我给科考站带了一件好东西,一会我们出去看看。”肖海透露道。

    这算是他给科考站的一件礼物,能让他们在南极更好地进行各种活动。

    赵站长好奇:“什么好东西?”

    肖海看了看时间:“估计到了,我们出去看吧!”

    别说赵站长,就连王勇他们也不知道肖海口中的好东西是什么,毕竟破冰船上的东西很多,他们也不可能都知道,尤其是在仓库里面的。

    大家走出建筑,就看到广场上一大群人正在围观一截类似车厢的物件。

    袁华一脸兴奋地走过来:“肖岛主,这辆雪地车卖给我们科考站怎么样?”

    他怎么都没想到,肖海的破冰船上居然还有这种极地运输车,可以载物,也可以载人,能在雪地上走,也能在水中游,属于极地两栖运输工具,内部还有供热系统等,非常先进。

    在南极,最麻烦的是什么?

    不用说,绝对是运输工具。有了这种雪地车,以后他们在南极走动,无疑要方便太多了。

    “雪地车?”赵站长一脸懵逼。

    他在南极那么久,雪地车见过很多,可完全没见过这种。

    事实上,在南极只有两种交通工具,一种是雪地车,一种是雪橇。雪地车通常能运输七箱物资,而雪橇一般只能拉三箱。

    如果眼前这也是雪地车,那一次能运输多少东西呀?

    见赵站长这种表情,袁华连忙作解释,还不断暗示,让站长出面,将肖海的这辆雪地车买下来。

    赵站长越听越吃惊,也越心动,看向肖海,有点不好意思:“肖岛主,真是太感谢你了,订做这辆雪地车,花了很大力气的吧?”

    毕竟刚才肖海也说了,这是他带给科考站的好东西,意思就是送给科考站的。

    “哈哈!也没有那么夸张,只不过认识一些专门搞这些科技的人。其实,这辆极地运输车最厉害的,不是刚才袁大哥说的那些,而是它有探路的功能。

    据我所知,在南极赶路,最可怕的就是一脚踩中冰缝。

    而这辆车有探测功能,能查探清楚前方有没有冰缝,避开那种危险。”

    听了肖海的话,赵站长等人都瞪大眼睛,要是这样的话,对他们的用处也就更大了。

    “这……这种车,请问还有吗?我们科考站花钱买……”赵站长激动地说道。他很清楚,这种极地运输车的作用。

    王勇他们已经见怪不怪,像他们的潜水机甲,以及砂心岛的海底观光潜水艇等,都是高科技,不能说脱离这个时代,但科技含量真的很高,都不知道肖海怎么弄到手的。

    “先别急,我帮忙问一问,看看要多少钱,搞清楚了我再给你们答复。”

    赵站长连忙点头:“那是,那是,不着急,慢慢来。”

    他赶紧安排人,去和肖海的人学习怎么操作那辆雪地车,顺便测试一些性能等。

    接下来,赵站长将肖海奉为贵宾,还安排袁华作为肖海在南极的接待专员。这待遇,绝对是头一遭的。

    深海直播间

 第284章 中山站的菜园子

    雪地车给中山站带来了惊喜,他们测试的结果显示,这种运输车在南极如履平地,完全就是为南极这种恶劣环境所设计的。

    在肖海去玩的时候,赵站长就把消息分享给国家在南极的其他站。

    几位站长看了视频,纷纷表示,让老赵好好和肖岛主聊,多下订单,争取拿到更多的雪地车。

    毫无疑问,一旦有这种运输工具加入,他们在南极会比其他国家更加有利。

    至于价格,他们都没问。事实上,国家在南极的投入,完全是不计较成本的。哪怕是百万人民币一辆,他们也有信心申请到资金,每个站弄个好几辆。

    “这位肖岛主是个有钱人,更难的是,人家有一颗热爱祖国的心,所以我们也不能让人家吃太多亏。”赵站长开口道。

    就这次,肖海就给中山站带来了不少好处,赵站长准备给肖海申请个荣誉站长的称号,以表达肖海对中山站做出的贡献。

    几位站长一起帮忙说话,上头很快就同意了肖海的提议,中山站建设游客招待所,开展旅游活动。

    ……

    有游客找肖海,一起去滑雪。

    来到南极,不出去浪一浪,实在是有愧这趟旅行,大家肯定不会乖乖呆在科考站的。他们用了三四个小时参观了整个科考站,接下来就是出去玩了。

    在科考站,对很多人来说,最感兴趣的其实是一个充满绿色的温室实验室。

    那是一个还不到二十平方的空间,里面却种植了不少的瓜菜,比如黄瓜、西瓜等。

    以前,中山站的科考队员们吃蔬菜都是靠运输,然而这样成本非常高,储存的时间又短,所以,对南极的科学家来说,能吃上新鲜的蔬菜真是一种梦想。

    后来,有人突发奇想,搞了这么一个温室出来,种上瓜果蔬菜。

    在南极,到处都是冰天雪地,能看到一抹绿色,已经非常难得,也就难怪大家的注意力被吸引到这里。

    有科考人员告诉游客们,正因为他们这里有蔬菜园,临近的外国科考人员,会时不时跑过来蹭饭吃。

    无论是游客,还是肖海直播间的观众们,看到这一幕,听到这番话,都忍不住感叹:不愧是种田民族,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自己种田的天赋。

    改天,在南极大陆上搞大棚种植,大家也千万不要惊奇,那是中国人的正常操作。

    “可以尝试将规模扩大,以后想吃蔬菜水果,甚至粮食,能够自产自足,不依赖国内运输,那就牛逼了。”有人表示道。

    “不可取,成本很高。”也有人反对。

    “只要把规模扩大,成本就能降下来,这又不是很难的事情。”

    大家也知道,在南极,土壤比较难找,不是冰雪,就是石头。要搞种植,可能最适合的就是无土栽培了。

    无土栽培倒不能说是很高的科技,可还要解决光照、温度等一系列问题,成本高是在所难免的。

    参观完这些之后,大家便结对外出游玩。

    “出去玩可以,但不能落单,而且不能跑远。最好就是一群人出去,由我们中山站的工作人员带队。这次是我带你们出来的,我也得为你们的生命安全负责,所以不要让我难做。”肖海跟大家说道。

    这话,大家都能理解,玩归玩,浪归浪,但前提是不能有危险。

    “岛主,放心啦!我们中国人有个传统优点,那就是不会做死。”有个游客开玩笑道。

    不像外国人,动不动就是作死,人家在人口控制方面,拿捏得死死的。

    为了这次出来玩,有人准备了滑雪板,都是早有准备的。

    袁华也主动说道:“要滑雪,我知道有一个好地方,距离这里不远,大家跟我走吧!”

    有少数游客,则是跟着科考人员外出,一起去外面学习科考活动,记录过程,他们觉得这对他们来说更有意义。

    毕竟和科考人员去搞科考研究,听起来更高大上,以后吹牛也有成就感呀!

    可怜的宋修良,因为身上的疾病,只能留在科考站散步。不过,对他来说,已经很满足了。不仅亲眼看到了南极的冰川,还踏上了这片大陆,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

    袁华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