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姑娘她戏多嘴甜-第4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路上,温子甫与李三揭道了谢。

    李三揭摇头道:“老弟啊,这事儿办得怎么样,看你,定安侯府前程似锦,老哥我呢,也能沾点儿光。”

    有私心,有考量,亦有恰到好处的帮助,这就是李三揭了。

    温子甫知他脾气,既道了谢,也不说那些虚的,只等着去灾区尽心尽力,才不辜负各方。

    一众官员紧赶慢赶,宿夜时亦没有闲着,整理现有的消息状况,思考各种方案。

    他们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从地方上摸爬滚打出来的,知道现场的情况会比折子上有限文字里的更加复杂,因而越发不敢有半点放松。

    治灾,防疫,重建,说来简单,做起来,极其困难。

    京城里,折子一日接一日的送达。

    各个衙门配合着调运物资,亦要各处加紧防范。

    水系互有连通,尽量不要让黄河的水情再影响他处。

    有小半个月,皇上每日歇不了两三个时辰,霍以骁亦跟着忙碌,有时干脆宿在御书房旁的偏殿里。

    温宴隔几天会把朱灏送过去。

    皇上抱着宝贝孙儿时,皱紧的眉头才会松开来。

    听小娃儿奶声奶气地“爷爷”、“爷爷”,皇上的疲惫都散了许多。

    尤其是,朱灏这两天刚刚学会了把“爷爷”叫作“皇爷爷”。

    皇上喜得眉飞色舞,心花怒放,浑身都有劲儿了。

    朝廷万分重视下,赈灾渐渐有了成效,地方上稳住了,百姓亦得了安置,只等大水退去之后重头再来。

    便是这个时候,折子送达京城。

    温子甫出了状况。

    他带了几个人去一偏远县城。

    那里受灾状况没有那么重,因此,前期并没有派京城来的官员下去。

    县城前水后山,地势说来简单,实则很是复杂。

    县城附近的山上,还有不少村子,百姓多多少少,受了灾情影响。

    温子甫去赈灾,没成想,山石崩塌,与临近城池的交通便断了。

    外头不知道里头状况,里头又出不来,李三揭闻讯,急得不行,又只能按部就班地施救。

    当地百姓里,有身手出众的,想法子越过山,遥遥看了远处县城,回来禀说,镇子叫山石埋了大半,里头的人,凶多吉少。

    如此要紧事儿,燕子胡同里面,自是瞒不住。

    曹氏的脸煞白煞白,脑袋里嗡嗡作响,不知道如何与桂老夫人开口。

    桂老夫人是何等精明人,岂会看不出晚辈面色不对,连着问了几遍,曹氏挨不住,老老实实说了。

    温辞担心桂老夫人身体,不住宽慰:“祖母,折子上说,那人是远远看了。

    山里水气重,雾气朦胧,他看得未必就那么清楚。

    再者,埋了一半,不还有一半未埋?

    李大人现在带着人,和地方官员们一块,加紧人手疏通被泥石埋了的官道,等路通了,消息就准了。

    父亲、父亲定能逢凶化吉。”

    桂老夫人握紧了温辞的手,下颚绷得紧紧的。

    良久,她看向曹氏,道:“你还没有辞哥儿顶事儿。”

    曹氏红着眼,没敢接话。

    (

 番外28 哭就哭吧(完)

    桂老夫人又道:“事情出了,只能等救援,你哭是一天,撑也是一天。

    老婆子告诉你,要哭回你屋里哭去,不许去外头哭天抢地,我们定安侯府丢不起这个人!

    反正,老婆子信自己儿子。

    慧姐儿那儿,老婆子倒是不担心,姑爷会顾好她,太保也会仔仔细细与她分析状况,不叫她胡思乱想。

    你……”

    曹氏抬起头来,眼泪噙着,声音倒是稳住了:“我听您的,我慌了,但我不乱。”

    桂老夫人沉沉点头。

    等曹氏与温辞出去了,老夫人靠着引枕,捂了捂胸口。

    她何尝不慌、何尝不怕?

    她失去了长子,眼看着家中日子顺了,次子若再出事,她恐怕是顶不住了。

    可她是家中主心骨,她不能倒下。

    与温子谅出事时一样,她得是家中最坚定的那一个。

    彼时,老夫人还能把心思用在使人去京中想办法、催曹氏凑银子上,以此来缓解自己情绪,而现在,她无能为力,只能等消息。

    燕子胡同里,拜帖多了起来。

    有真心实意问候的,也有打听各种事儿的。

    大部分人,桂老夫人以身体不适推了,或是交给曹氏与周持应对,只几个关系好的,她会见一见。

    赵太保夫人也来了一趟,与他们再三保证会照顾好温慧,且温慧这几日亦还稳定,不过是胎儿老乱蹬腿,闹得她人乏了,才没有回娘家来。

    家中对赵家自是放心,也让温婧与周持一块去探望了一回,有亲近人说说话,温慧能更放松些。

    从儿媳口中得知慧姐儿没问题,曹氏才彻底安心了。

    只是,温子甫一直没有消息。

    疏通官道过程中,又接连遇着几次塌方,以至于进展缓慢。

    李三揭回回送到的折子里,都是还没有挖通。

    这般艰难的等待,等了快两旬。

    这日,温宴把朱灏送去御书房。

    吴公公来门口接小殿下,他跟着皇上熬,神色亦十分疲倦。

    有内侍远远跑来,脚步飞快。

    温宴知道,这是有急报到了,她之前过来时,也遇到了两回。

    把儿子交给吴公公,温宴原想回漱玉宫,看着那传报的内侍,忽然间心念一动,顿住了脚步。

    她有一种强烈的预感,二叔父有消息了。

    急报送进了御书房。

    温宴站在廊下,听到里头皇上振奋的声音,她的心扑通扑通直跳。

    霍以骁得知她候着,便从里头出来:“先前那人隔得远,看得不准,县城不是被埋了大半,而是全埋了。”

    温宴瞪大了眼睛。

    全埋了?

    那皇上为何振奋?

    霍以骁又道:“埋的是个空县城,里头的人都撤走了。”

    温宴握住霍以骁的胳膊,急切地问:“那我叔父呢?”

    “就是二叔父的功劳,”霍以骁道,“抵达县城后,二叔父看出了山上恐有泥石冲击下来,催促县衙门带百姓转移,还知会了几个极容易受灾的村子,所有人一起走……”

    也许是天命吧,他们挑选的转移位置躲过了涌落的泥石,安置在一处离县城很远的村子里。

    靠着衙门统筹粮食,挨过了这些天。

    期间,他们想要与外头联系,只是县城毁了,官道也断了。

    几次想派熟悉状况的人走山路出去报信,又叫后续的灾情挡住了脚步。

    直到前几日,状况稳定之后,才有几个擅行山路的壮小伙从山里把消息传了出来。

    里头一切还顺畅。

    有人在转移时受伤,但无大碍。

    当日也有不肯走的,温子甫做主,全部打晕了扛着走。

    因他是太子妃的叔父,身份不一样,他愿意全权负责,县衙门也就听了他的。

    而那些人醒来,知道县城毁了,又是后怕又是难过,对这些坚持带他们走的官员,亦心存感恩之心。

    因为温子甫告诉他们,城没了,可以再建,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这也是这么多人,挤在一个小村子里,在粮食那么紧张时,还能好好听衙门的安排、配合他们的原因。

    霍以骁道:“李大人已经想法子往里头送粮了,等道路疏通之后,里面的人都能出来。”

    温宴那七上八下的心,依旧是七上八下。

    这段经历太过灼人心,饶是知叔父安全,也会为了其中经过而起伏。

    当然,眼下,欢喜多余一切。

    “我去一趟燕子胡同,”温宴道,“我得给祖母他们报喜去。”

    马车到了宅子外。

    曹氏知她到来,赶紧迎出来,待见到温宴一脸灿然的笑容,她颤着声、小心翼翼地问:“找到了?人没事?”

    温宴用力地、沉沉地点头。

    曹氏的眼睛亮了起来,转身就往后院冲,隔着半个院子,嘴里高声唤着:“老夫人呐!老爷找着了!找着了!”

    屋里,桂老夫人睁开了眼睛,一瞬不瞬看着曹氏的身影。

    等曹氏在她跟前站定,桂老夫人依旧注视着,等曹氏说一说。

    曹氏激动地手都不知道怎么放:“宴姐儿来了,她说的。”

    桂老夫人有把目光挪向匆匆进屋的温宴身上。

    温宴坐下来,把霍以骁告诉她的所有,从头至尾、细细说了一遍。

    曹氏听得眼泪哗哗落。

    桂老夫人双手攥拳,嘴上不住重复着:“老婆子就说信他!他是好样的!”

    消息在京中传开。

    温子甫与几位失去消息的官员都平安,不仅如此,他们还救下了一个县城与周边村子的百姓。

    这不是容易事。

    在灾祸未出现时,让这么多人离开家园,需得多少口舌、多少魄力?

    温子甫在临安时常年与底下官员打交道,跟着李三揭注重水利维护,那些经验给了他独到的眼光。

    机会有了,他也抓住了。

    温子甫从避难的小村子回到了府城,往家里递了平安信,又和同僚一块,在地方上忙碌了半年多。

    连瑞雍十六年的春节,都是在那儿过的。

    水患解了,但防疫和重建,耗费了他们大量的心力。

    付出总有回报,遭洪水毁去的土地再次有了生机,百姓们回归故土,依靠朝廷赈灾的银子,慢慢恢复生活。

    开春时候,温子甫等人回到了京城。

    皇上论功行赏,赏到温子甫这里,赏的是侯位。

    定安侯的爵位续上了。

    圣旨送到燕子胡同,吴公公笑眯眯念完,交给了温子甫。

    温子甫交给了桂老夫人。

    老夫人握着明黄色的卷轴,眼泪涌了出来。

    今日荣光,确实有恩荣在其中,但他们温家子弟,亦有功绩。

    而且,功绩不会在这一刻停止,二郎、三郎还在为朝廷效力,珉哥儿、章哥儿亦会跟上辞哥儿的脚步。

    他们不会辜负这块匾。

    她桂氏,能看到这份圣旨,她知足了。

    夜里,霍以骁来接温宴回宫。

    温宴抱着朱灏上了马车,道:“祖母哭了,眼睛都肿了。”

    霍以骁道:“难得。”

    温宴握着儿子的小手,道:“他见祖母哭了,跟着嚎,祖母被他弄得不敢哭了。”

    霍以骁呵得笑出了声:“傻儿子哪天不哭个三四五六回。”

    朱灏眨了眨眼睛,他没有领会父亲的意思,只伸着手要抱抱。

    霍以骁把他抱过去,轻轻捏了捏他的脸:“哭就哭吧,小娃儿哭戚戚的,也不丢人。”

    温宴弯了弯眼。

    是啊,父母都在身边,哭就哭吧。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