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姑娘她戏多嘴甜-第4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巷子口,满客的面摊,一碗面、一葫芦酒的是华师爷。

    这让温婧觉得有趣极了。

    再往后翻,是院子里的景象,墙下养了几盆花,院子里有石凳石桌。

    翻下去,是屋子里的模样,三开间的正房,从门口望进去,被博古架隔开的西间里,摆着书案与书架。

    温婧全看懂了。

    捧着画册,她深吸了一口气,与李夫人道:“这礼物,我喜欢极了。”

    李夫人笑着道:“姑娘喜欢就太好了。”

    转念想想,本就是两情相悦,男方亲手准备的礼物,女方又怎么会不喜欢。

    礼成了,曹氏请李夫人去前头用碗果酒。

    长辈离开,温慧忙挨过去:“画册上是什么?”

    温婧大方给她和温宴看。

    温慧一页页看,从赞妹夫画得生动,夸到了妹夫用心无比。

    她虽未曾去过涪州,可看了这画册,对妹妹以后要生活的地方就有了个印象了。

    江绪备下这份礼物,既是为了让温婧了解那陌生之处,也是让岳家人能放下心来,不会对温婧的生活一无所知。

    温宴听她说得头头是道,笑道:“二姐这次看得这么明白?”

    “我又不傻,画了这么厚一册子,怎么会看不懂,”温慧知温宴打趣她什么,道,“前回那画,不能怪我,写意到了那个份上,我不及他们两个心有灵犀。”

    温宴道:“那你跟谁心有灵犀?”

    温慧叹了一声:“我也想有那么一个人啊。”

    曹氏刚送走李夫人,转回来听见她们三姐妹说话,好笑得不行。

    小定后,江绪与华师爷一块返回涪州。

    又是半个月,温婧带着家中准备的陪嫁,离开了燕子胡同。

    费姨娘万分舍不得。

    她一遍遍与自己说,姑娘嫁给江绪,是极其好的选择。

    温婧给她看了好几次画册。

    涪州、巷子、院子,都印在了费姨娘的脑海里。

    涪州不及京城与旧都繁华,风土人情也截然不同,那院子小小的,不说比旧都侯府了,比燕子胡同都小。

    可是啊,这些都不要紧。

    要紧的是,独门独户。

    江绪健在的长辈不多,且在武隆老家,并非江绪不想接他们到涪州,而是老人家不愿意离开熟悉的老家。

    除了年节里走动,姑娘嫁过去之后,只与姑爷过清净日子。

    自己能当家,做正儿八经的官夫人,身边跟着的,是打小就信任的嬷嬷与丫鬟,姑爷又是那么好的一个人,夫妻两人齐心协力,这样的生活,怎么会不好呢?

    她得替女儿高兴!

    再是高兴,送温婧离开后,费姨娘还是哭了一场。

    曹氏知道了,没有怪费姨娘大好的日子落眼泪,毕竟,她自己都想哭呢。

    她都舍不得乖巧的婧姐儿,更不用说费姨娘了。

    渡口上,温婧登上了府里安排好的官船。

    一箱箱嫁妆送到舱中,准备就绪后,起锚南行。

    从京城到蜀中,路途漫漫,她满怀期待。

    温婧一走,温慧都安静了许多。

    从小就有姐妹作伴的她,终于还是孤零零的了。

    曹氏见温慧懒懒躺在榻子上,拿蒲扇轻拍了她一下:“怎么?琢磨着为何你遇不上俊俏郎君?”

    “不是,”温慧摇着头道,“有个太子妃妹妹是很厉害,可我想找人耍玩,现在都不知道与谁下帖子了。”

    祖母总把慎重挂在嘴边,温慧也只好照着做。

    曹氏知道,这是矫枉过正,但眼下,比起与闺中好友们耍玩,开窍显然更重要。

    “慧姐儿。”曹氏要先点一点女儿。

    窗外传开了熟悉的猫叫声。

    温慧听见了,立刻坐起身来,透过窗唤道:“黑檀儿!”

    没人玩,她还可以和猫玩。

    姑娘她戏多嘴甜

 番外4 走路都打飘

    夏日里,霍以暄迎娶了姜瑾。

    这亲事比预计的推得迟。

    原本,两家是想挑在春天。

    春花锦簇,天也不热,不至于是新娘子还未上轿,就被沉沉的凤冠霞帔压出了汗。

    霍以暄坚持往后沿。

    因为开春时,霍以骁就南下江陵迎灵。

    他们兄弟感情深厚,霍以暄不想成亲的大喜日子里,霍以骁吃不上他的喜酒。

    霍以暄一提,霍怀定和霍大夫人自也明白,便与姜家那儿提议了。

    两家合计着,最后挑了夏日里的这么一个日子。

    亦是运气使然,近几天,日头总隔着云,没有那么热。

    婚礼当日,霍以暄起了个大早。

    一切仪程按部就班,他这个新郎官,说忙很忙,说闲也有点闲。

    霍以呈和霍以谙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让他往哪里就往哪里。

    待吉时到了,霍以暄与霍怀定与霍大夫人行了礼,准备去女方家中迎亲。

    霍怀定说了一番约定俗成的训诫之语,送了儿子出去,偏过头悄悄与霍大夫人道:“暄仔怎么看起来跟没有睡醒一样?”

    霍大夫人睨霍怀定。

    娶媳妇如此大事,霍以暄便是一整晚没有睡沉,也不奇怪。

    不过,在家里犯懵也就算了,出了大门,可不能如此。

    霍大夫人与身边嬷嬷道:“赶紧追上去,让以呈、以谙看着他些,不行就拧他两下。”

    大丰街两侧,已经围了不少百姓了。

    主人家有喜,大伙儿道声恭喜,得几枚喜钱、并几颗喜糖,谁都是高高兴兴的。

    那大马上的新郎官,长得可真俊。

    出身好、才华高,新科进士娶翰林孙女,真是佳话、佳话!

    一阵鞭炮声中,迎亲的队伍离开了大丰街,热热闹闹到了姜家大宅。

    姜家大门外,全是拦门的人。

    姜翰林最不缺的就是学生。

    既然新郎官亦是中了进士、入了翰林,想来学问极好,也不怕他们考。

    姜大人的得意门生,道:“新郎官,先从开胃小菜开始吧,经义开始,如何?”

    霍以暄眨了眨眼睛。

    这个时候,拧是拧不得,霍以呈和霍以谙先上前,准备替霍以暄挡一挡。

    拦门的众人自是不肯了,坚持要新郎官作答。

    两厢讨价还价,把看热闹的逗了个哈哈大笑,气氛极好。

    经义问了几道,全叫傧相挡着了,进行到策论,姜家说什么也不让傧相代劳,要听新郎官答。

    霍以呈转头看霍以暄,就见自家大哥精神多了。

    霍以暄确实清醒过来了。

    在那一道道经义问答之中,之前十多年日日寒窗苦读、刻在脑海里的基本功,让他一下子就醒过神来。

    策论之题,一道比一道深刻,霍以暄都是略加思索,答得行云流水。

    喜的拦门的学生们都起了比试之心,纷纷开口提问。

    上门迎亲,一下子成了比学问的茶会。

    那些深刻的策论,看热闹的左邻右舍,有听得懂的,摸着胡子连连点头,也有听不懂的,只觉得那人群里的新郎官,胸有成竹、出口成章,如此应对自如,可见是真本事!

    这气氛,越发热烈起来。

    新郎官被拦在门外,自也有报信的婆子,里里外外地递消息。

    “傧相们好学问,背起经义来一字不差。”

    “新郎官好生厉害,答得比问得都快。”

    “那么多拦门的,都要被新郎官答倒了。”

    姜翰林坐在里头,听这些消息,抚掌大笑。

    姜夫人瞪他一眼,再瞪他一眼,又瞪他一眼。

    姜翰林这才察觉了,扭头问道:“眼睛不舒服?”

    “你是嫁孙女还是主持科考?”姜夫人哼道,“一道接一道,没完没了。”

    姜翰林笑道:“他功课好着呢,又考不倒他,不会进不了门的。”

    “我不怕孙女婿答不出来,我是怕,你们这些读书人,捧着书卷就放不下了!”姜夫人催促道,“不赶紧催一催,他们兴致上来了,能拦到天黑去!”

    认真的读书人,都是孜孜不倦的。

    没有这股子劲儿,也不能脱颖而出,考取功名。

    平日,姜夫人也喜欢听他们探讨、辩论,可今儿日子不一样。

    拦门图得是热闹,他们呀,实在太热闹了。

    好在,大门外,虽有人意犹未尽,但到底还记得吉时,差不多了,就放新郎官进门。

    霍以暄意气风发进门,接了姜瑾,别了岳家,在鞭炮声中回大丰街。

    新郎官的精彩应答,已经传到了府里。

    霍怀定和霍大夫人放下心来,果然,这敦厚儿子,关键时候还是很靠得住的。

    可是,等新郎牵着红绸,引新娘子行礼时,两人还是看出些端倪来。

    自己儿子,自己最明白。

    别看霍以暄脸上带笑,有条不紊,依着礼数,半点没有出错,但他还是有那么点“懵”。

    不似平日一般活络。

    霍怀定当面不好问他,等新郎将新娘送回新房时,他又得应酬宾客,只能不住与霍大夫人示意。

    大夫人这时倒是品过味儿来了。

    霍以暄不是没有睡醒,也不是娶媳妇不高兴,他就是太高兴了。

    脚下全是棉花,走路都打飘!

    傻儿子一个。

    啧!

    霍大夫人越想,越是心花怒放。

    傻儿子有傻儿子的好,贴心、仔细,还娶到了那么叫人喜欢的儿媳妇。

    霍家摆喜酒,自是高朋满座。

    霍怀定发帖子亦十分用心,请上峰下属,平日往来多的,关系好的,余下的,便以家中摆不开那么多桌子为由,一一致歉,送上喜糖,不肯收对方贺礼。

    霍以骁与徐家兄弟、温辞、赵子昀等人坐在一块。

    见霍以暄过来,霍以骁摆开了三只酒碗。

    “骁爷这就不够意思了吧?”霍以暄道,“你成亲时,我们都是挡酒的,我成亲了,你来劝酒?”

    霍以骁呵的笑了声。

    他成亲时,压根就没有请几个人,没什么人劝,也不用谁挡。

    他没有喝多少,反倒是霍以暄他们,自己把自己喝热闹了。

    兄弟之间,太知晓脾气,霍以暄清楚霍以骁不会让他真喝,干脆坐下来,拿起筷子夹几口菜垫一垫肚子。

    “饿了一天了。”霍以暄道。

 番外5 他们不懂

    话音一落,便是几声笑声。

    霍以暄头也没抬,道:“真顾不上吃东西,从起来到现在,就没有停过。”

    霍以骁问他:“新娘子也饿着?”

    “怎么可能,”霍以暄笑道,“刚才就使人送吃的过去了。哎,骁爷,你成亲那天吃的什么?”

    “乌嬷嬷给阿宴备了一食盒的点心,填肚子倒是不成问题。”霍以骁道。

    霍以暄羡慕极了。

    那么一盒好点心,哪里是填肚子的事儿,那是美味!

    霍以骁又道:“等你们散席之后,阿宴下厨做了腌菜年糕汤。”

    徐其润听见了,转头过来问:“年糕汤?洞房花烛夜,你俩还去厨房做年糕汤吃?”

    霍以骁挑了挑眉。

    “年糕汤有什么不好?”霍以暄感叹道,“累了一天,我现在都想来一碗呢。”

    徐其润想说,那哪里是好不好的事儿,是谁家新婚夜去厨房的事儿。

    话到嘴边,还未及说,霍以呈的胳膊就落在了他的肩膀上。

    徐其润便看向了霍以呈。

    霍以呈乐呵呵把新郎官清早迎亲那傻乎乎的样子说了一遍,引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