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姑娘她戏多嘴甜-第3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对他们这些中宫里服侍娘娘的人来说,天,已经不会亮了。

 第685章 就该这么做事

    之后的半个月,京城笼罩在阴雨之中。

    雨势虽不大,但整天儿灰蒙蒙的,见不到太阳,也着实见人心烦。

    越是这种时候,政务上越是不能出错。

    千步廊左右,各个衙门,都小心翼翼,按部就班做事。

    柳家的案子告一段落了。

    许是朱钰突然遇难,柳仁沣也歇了“柳家死了也要拉朱钰垫背”的念头,不再是两三天与三司交代几句,而是痛痛快快把所有的事儿都交代完了,一副早死早投胎的模样。

    三司也省了些力气,照着整理好的案卷,定了柳家罪名,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蜀地。

    蜀地虽是从上到下被揪了个遍,但正是因为揪出来的太多了,虾兵蟹将龟丞相,各个都能梳理清楚,这需要许多人力。

    官场清洗的同时,也不能耽误了蜀地本身的政务,吏部配合着点了新的官员,匆匆走马上任。

    一来,稳住蜀地状况,二来,把蜀地这些年因官员不利而耽搁下来的事,都一样样办了。

    曹氏坐在椅子上,双手捧着信,给桂老夫人念。

    信是江绪送来的。

    按照原本说法,蜀地官场整顿之后,江绪就该来京城一趟,带着自家的三媒六聘,向温家求亲。

    只是,如今蜀中虽取得成效,但离安稳还有些距离。

    吏部此番派了新官赴任,也需要江绪这个当地官员多做配合,他不能轻易离蜀入京。

    两家既有约定,他自然需要给定安侯府一个交代。

    “说是要再等些时日,大抵来年开春,他上京求亲。”曹氏道。

    桂老夫人笑着道:“公务要紧,朝廷安排好的事儿,需得放在最前头,我们这样的勋贵之家,这些道理,最是懂了。你让婧姐儿回一封信,让江绪好好做事。”

    曹氏自是应下。

    她就知道,老夫人是不会“怪”江绪的。

    做官,最难的不是科考,而是机会。

    有些官员,在地方上勤勤恳恳几十年,始终得不到升迁,不一定是他能力不足,而是没有机会。

    江绪自己底子足够了,状元郎出身,此番在三司、吏部眼里亦得了功劳,往后再得岳家助力,不说飞得多高,但只要不犯浑,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能走出来。

    可是,谁会嫌机会多呢?

    江绪在蜀地再奋斗一段时日,配合着新来的大人将公务办好,展现出他的能力,这不是好事吗?

    有能力、有政绩,往后温子甫才能“举贤不避亲”。

    曹氏把信收起来:“我听老爷提了,此番出任布政使的是汪献汪大人,提刑使是柯敏柯大人。”

    “汪献?”桂老夫人来了兴致,挑了挑眉,“二郎调入京城时,接了他临安同知之职的汪献?”

    “就是他,”曹氏道,“李大人调入工部时,他又从同知成了知府。”

    “嘿!”桂老夫人笑了,“这人呐,果然还是得讲造化,汪大人爬得倒是挺快。”

    一地之布政使,从二品,短短时间,不止越过了温子甫,也越过了李三揭,论飞升,汪献的翅膀够结实的了。

    “汪大人也是苦出头了,”曹氏道,“老爷以前与他交情还不错,又有华师爷在,汪大人也算是自己人,江绪在他麾下,得他指点,也能多些进益。

    柯大人也是有本事的,资政大夫呢,当年丁忧后一直没有重返官场,但到底是老资格,从他身上,能学的东西也不少。”

    桂老夫人听着十分在理:“让江绪好好学、好好练,自家得了一身本事,以后的路才好走。”

    “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您,”曹氏喜笑颜开着,道,“汪大人调往蜀地,临安知府的位子空出来了,吏部定下了三叔接任,调令这几天就下,往后三叔就不用临安、明州两地跑了。”

    桂老夫人眼睛一亮:“当真?”

    “当真!”曹氏欢喜极了。

    说起来,家中等三叔调职等了很久了,倒不是以前京里不肯帮忙,而是临安府始终不缺人,总不能好好的明州知府不当,回临安做个通判、推官吧?

    为了活动活动,两兄弟还为了银子吵过架。

    现在好了,总算是出头了。

    同知升到知府,俸禄涨了,还省了来回两地的开销,每年能交到公中的银钱就多了。

    在曹氏眼里,赚钱了就是天大的好事!

    人逢喜事精神爽,能不高兴嘛?

    桂老夫人也高兴,升官有一就有二,看看汪献,那就是温子览的前景。

    儿子顺畅了,桂老夫人也舒畅了。

    一时间,浑身都有力气。

    “回头让二郎给他弟弟说说,公务上多用心,遇上不懂的,只管写信来京里问,二郎在临安府做了这么多年,又有李大人能请教,各种问题都好答的,”桂老夫人道,“既回了临安,也让他多提点珉哥儿、章哥儿的功课,先生教得好,他们自己也用心学,可当长辈的,不能是甩手掌柜……”

    曹氏端坐着,面带笑容,全部应下。

    心情好了,老夫人怎么絮絮叨叨些细碎小事,落在耳朵里都不嫌烦了。

    桂老夫人说完了儿子,又说孙女。

    她一点都不担心温婧的婚事。

    原就想好了多留婧姐儿两年,只是桂老夫人没想到,江绪那么争气、蜀地进展飞快。

    不过,既然是依照着两年来预备,眼下倒也没有什么区别。

    对女方来说,备嫁妆也需要时间。

    若说中间、江绪那儿万一有了其他心思要生变故……

    桂老夫人不信江绪是那样的人,再者,真是她老婆子再一次看走了眼,也总比婧姐儿嫁过去吃亏了强。

    “你将事情交给费氏了?”桂老夫人问。

    曹氏笑道:“大事儿上还是我统着,细处交给她了,她是婧姐儿的姨娘,肯定十万分的上心。

    我想着,姑娘总归是她肚子里出来的,婚姻大事,她参与其中,也不枉母女缘分一场。

    她做事也细致,老夫人只管放心。”

    桂老夫人听得直笑。

    她岂会不明白曹氏的主意?

    做为嫡母,曹氏大包大揽自是没有问题,可事多谁不累呢?

    交给费姨娘,人人都要夸一声“嫡母宽厚”。

    婧姐儿开心,费姨娘干劲十足,且她办事也确实有章法,曹氏省力气又得美名,真真是好事。

    一家老小,谁都高兴,谁都满意,桂老夫人才不会去戳穿曹氏的小九九呢。

    这家里,就该这么做事。

    各个都得了满足,才能蒸蒸日上。

 第686章 妙人

    跨院里,费姨娘坐在书案后头,一笔一划着,将想到的这种事项记下来。

    嬷嬷一面替她研墨,一面看费姨娘那秀气的字迹,乐呵呵地笑:“姨娘做事真是仔细。”

    费姨娘莞尔。

    她闺中也是学过琴棋书画的。

    费家虽比不上定安侯府这样勋贵人家,她的曾祖父、祖父也曾做过官。

    只可惜,受了旁人家案子牵连,以至家道中落。

    最后,阴差阳错,成了温子甫的妾室。

    十几年日子过下来,酸甜苦辣都有,也有心酸难过到情绪崩了的时候,但静下来心来,仔细想想走过来的路,费姨娘还是知足的。

    她和曹氏当然不可能姐妹情深,可主母也没有苛责过她,明面上和和气气,背着人时也没有阴私手段。

    婧姐儿听话又懂事,家中上下,没有哪个会因为她是庶出的姑娘就怠慢了,一如,也没有谁会怠慢费姨娘。

    只要自己不昏头、不没事找事儿,费姨娘清楚,她能在府里安安稳稳、吃喝不愁地活到老。

    人这一辈子,在闺中经历过家败的悲痛之后,安稳到老,就已经是极其能让人满足的事儿了。

    当然,费姨娘最记挂的是婧姐儿的将来。

    现如今,这个心事,落了一大半了。

    嫁年轻的状元郎做官夫人,又是两厢看对了眼,如此好的姻缘,费姨娘岂能不笑开了花?

    因此,当曹氏提出把婧姐儿备嫁妆的大小事宜交给她时,费姨娘又是兴奋又是感激。

    “夫人信任,将此事交给我,我就一定要仔细些,”费姨娘书写着,“东西采买得样样好,却也不能当那冤大头,我们多比一比、挑一挑。”

    费姨娘不想被商家占了便宜,同时,也不能让曹氏当冤大头、多花银钱。

    她若是胡乱做事,损得不止是自己,还有婧姐儿。

    里头正忙着,温婧心不在焉地走了进来。

    费姨娘抬头问她:“姐儿想什么呢?”

    温婧看了眼嬷嬷,脸上一红,凑到费姨娘耳朵旁,小声道:“母亲让我给蜀地回一封信,我不知道该写什么。”

    费姨娘一听就乐了,打趣道:“你要真不知道,把我手上这册子抄一遍。”

    温婧起先不知道费姨娘在记什么,待低头一看,脸烧得越发厉害:“姨娘寻我开心哩。我自己想去。”

    说完,温婧退开,坐到窗边榻子上。

    费姨娘看着她,目光温和极了:“想什么就写什么,要真写不了,你还可以画。”

    温婧歪了歪脑袋,应了一声。

    下午时候,温宴刚歇午觉起来,黄嬷嬷就引着温慧进来了。

    温宴奇道:“怎么就只你一人?四妹呢?”

    温慧吐了吐舌头:“画画。”

    “画画?”温宴笑道,“她喜好画画,不是寻常事儿?”

    “给江绪的画,”温慧憋着一肚子话没人说,特特来寻温宴,赶紧拉着她坐下,“江绪送了信来,说蜀地那儿还要些时日,他得办好了公务才能进京。

    母亲让四妹给他回个信,婧姐儿就去画了。

    我就是不懂,回信怎么就不写,非要画,画得还是树啊叶的,我问四妹是什么意思,她还不告诉我!

    阿宴,你说四妹是个什么意思?”

    温宴笑得直不起腰来。

    她没有亲眼看到温婧的画,只靠一句“树啊叶的”,哪里能明白?

    她笑,只是因为,这些话从温慧口中说出来,就自然而然有让人忍不住想要哈哈大笑的力量。

    “别光笑呀,”温慧急道,“给我说说,别不是你也不知道吧?”

    温宴存心逗她:“我当然知道啊,可我给你解释、你也听不懂的。”

    “为何?”温慧不解。

    “有心人才懂!”温宴笑着道,“我嫁人了,我肯定懂,四妹那是心里存了人,也就无师自通了,二姐你呢就不行了,谁让你还没有个心上人。”

    温慧这下懂了,阿宴是逗她玩呢!

    她才不白白被笑话,伸手就去挠温宴的痒痒:“谁说我没有心上人?谁俊谁就是!全天下的俊俏儿郎,都是!”

    温宴笑得劲儿都使不上,躲不开温慧攻势,以至于越发止不住笑。

    听听这话!

    得亏是关起门来说笑话。

    要是传出去半句,二叔母能给愁得晕过去。

    姐妹两人笑闹了好一会儿,才被岁娘一人端了一碗百合羹给堵了嘴。

    夜里,温宴与霍以骁说这事儿时,还是笑得停不下来。

    “二姐那人,”温宴弯着眼睛笑,“越与她处得久,越觉得是个妙人。”

    霍以骁听了,也笑。

    谁家都得有个妙人,有这么一号人物在,家里人人都欢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