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姑娘她戏多嘴甜-第3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倒不如,干脆不问四公子,只从霍怀定这儿探个底,也好心里有个准备。

    霍以骁道:“我明白周大人担忧,只是蜀地那儿,那么多年如此,真不是动几个州府衙门、杀鸡儆猴就能解决的。只能杀猴子,以儆效尤。”

    霍怀定亦明白这个道理,道:“我也与周大人说了,他不是糊涂人。倒是江绪那儿,有消息了吗?”

    霍以骁颔首。

    华师爷的书信是前天送达的。

    江绪已经在涪州衙门上任了,他的主要目的是打探消息,因此,也不兴什么三把火,只努力与当地官场打好交道。

    几天下来,虽然离成为上峰眼里的心腹还有距离,但起码,没有防他防得死死的。

    蜀地上下这些年铁板一块,靠得也不单是排外,还有拉拢、同化。

    江绪正努力地让自己“同化”。

    他还结交了几个同龄人。

    那几个都姓甄,一个本家的,在蜀地一带堪称一家霸主,欺男霸女这些,在他们眼里,都是小事了。

    江绪与华师爷到了涪州就盯上了他们,又试探了衙门里的关系,确定甄家这几个能这么横行霸道,全是衙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缘故。

    蜀地对他们纵容,不仅仅是收了甄家银钱,更因为,甄家这几兄弟,是湖广总督柳仁沣的小舅子。

    柳仁沣已经知天命了,年纪不清,精神挺好,五年前纳了甄家姑娘为第五房妾室,这些年颇为宠爱。

    有这么一位姑奶奶在,甄家这些人也跟着趾高气昂起来。

    以华师爷的话说,涪州衙门对甄家客气归客气,却不见得多么同心。

    有一回,江绪听见知府醉酒后骂甄家,大意是这儿是蜀地不是湖广,甄家在这里嚣张个什么劲儿,一堆破事,还要衙门给他们擦屁股,引了底下几个官员的附和之声。

    这官府衙门与地头蛇,若无矛盾,反而麻烦,有矛盾,就给了华师爷和江绪挑拨离间的可能。

    华师爷在信上说,他们正在积极地推动两厢矛盾。

    为了避免书信落在旁人手里,惹来麻烦,这封信全是华师爷用临安话的音写的,其中又有很多约定俗成的用词,除了与他共事多年、合作无间的李三揭,其他人只会看得一头雾水。

    哪怕是同样临安府衙出身的温子甫,可能都只能半蒙半猜个七八成。

    霍怀定听完,一时好笑。

    转念想想,江绪和华师爷在蜀地,在那些人的眼皮子底下,谨慎一些总归没有坏处。

    “等那些证据收上来……”霍怀定刚开了口,忽然间想起一桩来,不由一顿,“把甄家与蜀地的矛盾挑起来?甄家歹事做多了,官府一旦要动手,恐会把柳仁沣牵扯进来,那事情就复杂了。”

    甄家兄弟有恃无恐,仗着的就是柳仁沣。

    蜀地衙门告柳仁沣纵容小舅子们行凶,柳仁沣岂会不反击?

    “一旦动了柳仁沣,就彻底与四殿下撕破脸了,”霍怀定压着声音,道,“不管如何,得考虑考虑皇上。”

    霍以骁皱了皱眉头。

    平西侯府的罪,是平反了,沈家也收拾了,可当年尤岑之死,出力的是沈家,祸根却是朱钰。

    朱钰为了隐瞒私运之事,借沈家的手,杀了看出端倪的尤侍郎。

    真要说报仇,除了在静慈庵的永寿长公主,也迟早要和朱钰算账。

    只是,时机需得多考量。

    一时动不了朱钰与俞家,问他收些利息,又有何妨?

    “原就没有一个好脸,”霍以骁不疾不徐道,“皇上未必不想罚朱钰,私运一事,全由沈家担了去,朱钰没有受到一点儿责罚,皇上心知肚明,动柳仁沣,能朱钰一点教训,让他夹紧尾巴,皇上大抵会乐意的。”

    霍怀定摸着胡子,理了理思路。

    眼下状况,说不好将来大宝之位归属,但皇上决计是不愿意给朱钰和朱茂的。

    朱钰看似失去了沈家这么个助力,但沈家在时,给他选了柳宗全为伴读,柳仁沣现在依旧是朱钰的靠山。

    给朱钰一个教训、也削减朱钰的臂膀……

    的确,以霍怀定对皇上的了解,皇上大抵是会这么做的。

 第642章 正经事儿

    伴君如伴虎。

    官场衙门做事,律法为根本,却也要记得,不能一味和皇上对着干。

    想皇上所想,办皇上想办的事儿,那是事半功倍,反过来,事倍功半还算不错了,弄得不好,自己的乌纱帽都得跟着掉。

    “柳仁沣那个人,”霍怀定摇了摇头,“好多年前就是沈家的走狗了。先帝时候,他对朝廷有功,得了先帝爷赞赏,这些年就越发高高在上了,湖广在他手中,乌七八糟的事儿也一堆一堆的。”

    都察院并非不知湖广状况。

    若说蜀地是里头瞒得死死的,巡按下去,被蜀地官场上下联手,弄得根本查不到什么线索,那湖广里头,柳仁沣的胆子就大多了。

    有些混账事儿,柳仁沣甚至没有瞒着。

    可都察院动不了他。

    原是沈家护着,皇上再恼沈家,时机未成熟时,也不会拿柳仁沣开刀。

    而沈家亡了之后,上下各处都是事儿,一时半会儿间,顾不上湖广。

    再者,为了稳定朝堂,当初定下只动沈家、不动附庸,一旦出手,人心惶惶的。

    除非,这些附庸是因为旁的事情被收拾。

    就像是江绪收拾蜀地那么多年不作为的证据,就得靠这些七七八八的,来下手。

    那么,若是蜀地官场咬上柳仁沣……

    皇上乐见其成,其他人也没的话说。

    霍怀定和霍以骁又商量了一番,才离开酒楼,回了大丰街。

    入了霍家大宅,霍怀定还在琢磨这些官场上的弯弯绕绕,等回了屋里,叫霍大夫人嗔了几眼,才把政务暂且放到脑后去,说起了家常事。

    “夫人,”霍怀定解释道,“我是与以骁,还有姜大人去吃酒了,喝得不算多,饮过醒酒汤了,哎,还真叫你说中了,姜家真有意与我们说说亲事。”

    霍大夫人原想抱怨他吃酒,一听姜家事,顿时被吸引了注意。

    “姜家是有这意思吧?”霍大夫人挑眉,“我就说呢,这事儿,还是我们女人看得准,就老爷你,还当是姜大人爱才,才会对以暄这么上心。”

    “是,”霍怀定拱手,道,“夫人卓见。”

    霍大夫人催着问他状况,待听说姜家那儿还在考虑,主要是要考量两个孩子自己的想法,她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是了,光是我们一头热,我还没有问过以暄,”霍大夫人交代嬷嬷道,“去把以暄叫来。”

    前头,霍以暄正用着霍以骁带给他的甜羹。

    “凉凉爽爽,”霍以暄乐道,“舒坦。”

    霍以骁靠着椅背,“呵”了一声:“连过些功夫、骑射尚可,不止中了进士,还是传胪。”

    霍以暄不解地抬眼看他:“前半句有点儿熟,好像是我自己说的,后半句,这不就是在说我吗?”

    “就你这家底,”霍以骁摇了摇头,“老老丈人没看上呀。”

    霍以暄拿着勺子,一脸莫名其妙。

    霍以骁也不给他解惑,站起身来,直接走了。

    霍以暄看着霍以骁的背影。

    脚步轻快,看得出来,心情很好。

    可霍以暄很不好了,他没听懂,还没处问!

    真真是要生生憋死人了。

    万幸,他也没有憋多久,就被请到了后院,在父母跟前坐下了。

    霍大夫人开门见山:“姜大人家的孙女儿,你觉得如何?”

    霍以暄挠头:“不认识。”

    “模样性情都很好,”霍大夫人柔声道,“以骁媳妇与她关系不错,若有机会……”

    霍以暄再憨,有霍以骁那句“老老丈人”打头,也反应过来了,哭笑不得。

    “正经事儿!”霍大夫人道,“要我和你父亲说,姜家是极好的了,可说到底,还得你自己愿意,人家姑娘愿意。”

    自打霍以暄高中,来霍家探口风的,数都数不过来。

    其中当然也有门当户对、十分出色的姑娘,可霍大夫人始终没有特别中意的,甚至想过再等一两年,男子也没有耽搁不耽搁的。

    可姜家姑娘不同。

    姜翰林是霍以暄的上峰、先生,既品出对方有这个意思,他们霍家必须认真应对,不能拖延敷衍。

    霍以暄见母亲正色,只好道:“我不认识她、她不认识我,哪里能谈得上愿意不愿意的。”

    霍大夫人想了想,又道:“那我再问你一次,你自己没有属意的姑娘吧?若是有,现在就说出来,别姜家点头了,你这里起了变故,那太丢人了。”

    霍以暄摇头,认真道:“前回说了,没有。”

    “那之后若是机会合适,安排你与姜姑娘见一见。”霍大夫人说完,便让霍以暄离开了。

    再多的,无需她唠唠叨叨地叮嘱。

    自家儿子,自家还是晓得的,以暄虽然外向热情,但为人正经,绝不会在言语举止上唐突了别人家姑娘。

    另一厢,温宴正和邢妈妈说事,霍以骁就回来了。

    “正在说闯子,”温宴道,“混进商队了。”

    那日,闯子讨好了船老大,上了邝诉西行的货船。

    这一路上,他肯吃苦,很卖力,与邝诉手下几个管事说上了话。

    管事知道他不是正经船工,出来跑江湖就为了赚银子,便答应与邝诉说说,带上他出西关,去西域长长见识,也赚些银钱。

    邝诉见他力气大,人老实,就捡个便宜苦力。

    一行人从水路换了陆路,在城里补给时,闯子正大光明捎了消息回来,只对别人说,是给家乡爷娘报个信,叫他们晓得自己是出关去了,也省的家里惦记。

    “之后,再要捎消息怕是不容易了,”邢妈妈道,“得等他们从西域回来。”

    “倒也不要紧,”霍以骁道,“闯子身手不错,人也机灵,事儿应当都能办妥。”

    邝诉要查的事情是长公主扶小公子上位的仰仗,只要闯子能够弄明白了,他们就能占据先机。

    说完了这要紧事儿,霍以骁与温宴说起了姜翰林。

    “老老丈人”这个说法,实在让温宴笑得停不下来。

    上辈子没有机会成亲的霍以暄,到了说亲的节骨眼上了,若是能成,倒也挺好。

    不止如此……

    温宴想,今生,虽然亦有许多未知,但一切都在往好处走。

    连带着,那些未知都跟着美好了起来,让人充满期待。

    ------题外话------

    求月票~~

    感谢书友小院子、彤彤1609、jojo8129、阿特兰大、叽叽歪歪1899的打赏。

 第643章 煽风

    涪州。

    大雨下了整夜,直到天亮才歇。

    街上的青石板地砖不平,一踩就冒出一堆水来。

    行人小心翼翼,还是有踩得不好的时候,只能皱眉。

    马车就一点不讲究了,奔驰而过,溅起来的水花湿了路边行人的衣摆鞋子,气得一群人指着远去的车大骂“缺德”。

    江绪也在行人之中,鞋袜都已经湿了。

    这里的夏天就是这样,这会儿还算好的,等雨水再多些,不止是底下几个邻水的村镇,便是主城之中,低洼之处亦全是积水,能没过小腿肚子。

    虽不是洪灾泛滥,但年年淹水,百姓岂能不发牢骚?

    偏,从江绪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