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姑娘她戏多嘴甜-第3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殿下的脸冷得可怕。

    黄卜庆心尖一颤:坏了!

    他刚刚,就是想试探试探四殿下。

    简单一句对话,四殿下的表情很不自然,黄卜庆当即就有了猜测,而此刻,这可怕的脸色坐实了他的猜测。

    那批铁器的来由,四殿下是知情的。

    也就是说,私产私运,不止是沈家在弄,四殿下也脱不了干系。

    黄卜庆心里发愁。

    这可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岭南林场僵持着,不就是担心真牵连上四殿下吗?

    现在好了,这案子棘手坏了。

    刑部侍郎金晋廷从长廊另一侧过来,黄卜庆赶忙迎上去,脸上堆起笑容,心中还在嘀咕。

    两人说了会儿,话题围绕着案子来。

    金晋廷有所保留,他倒也坦诚,道:“兵部与几个案子都有牵连,有些还在调查里的事情,我没法说得那么细。”

    “应当的、应当的,”黄卜庆说着,往朱钰所在的书房方向瞥了一眼,压低声音问金侍郎,“你们这差也不好当吧?四殿下就在那里坐着,林场又是这么个状况……”

    金侍郎笑而不语。

    黄卜庆见状,没有追问。

    金侍郎送走了黄卜庆,背着手往回走,就见柳宗全迎面走来。

    “黄大人回去了?”柳宗全状似随意地问道,“黄大人为将功折罪,也是辛劳。”

    金晋廷笑着道:“也是分内之事,他们兵部出了纰漏,他可不得多查一查。”

    柳宗全也笑:“大人忙碌,我就不打搅了,殿下想吃些点心,我得去吩咐亲随一声。”

    金侍郎目送柳宗全离开,摸了摸胡子。

    四殿下在刑部观政,金侍郎眼神不差,当然看得出来,对方对案情格外关切。

    与其说是关心沈家下场,不如说,是担心案情调查。

    这也让金晋廷有了不少猜测,亦颇为棘手。

    另一厢,黄卜庆回到了兵部衙门。

    朱桓依旧坐在桌案后,认认真真地看文书,时不时拿着笔在一旁的纸上记些东西。

    黄卜庆多看了朱桓两眼,心里长长叹了一口气。

    三殿下这样多好!

    四殿下做什么想不开,去和沈家掺和铁器?

    也不是,四殿下和沈家一条船,不想掺和,也会被拉上船去。

    沈家是个助力,但船沉的时候,漩涡也大,船上的都别想脱身。

    偏四殿下在上头,他们这些拿着锤子、斧头的,是砸船还是不砸船?是噼里啪啦一通乱砸,还是得小心翼翼地拆这块板、不拆那块板?

    不管了,先想办法查,至于查出来能不能用,就随机应变。

    黄卜庆深吸了一口气,重新理顺思路。

    沈家行那些事儿却没有隐瞒四殿下,除了关系近,很有可能也是因为不好瞒,也就是说,林场那儿就知情,甚至是,林场行了方便。

    原木凿洞、塞进铁棍、重新封上还让人看不出问题来,最容易办妥此事的就是林场。

    有人,有工具,还是翁管事的一言堂。

    如此推断,铁棍的熔炼之所也就可能不是岭南到归德府的水路沿岸一带,八成就在林场附近。

    那地方,产铁吗?

    铁矿石、还是铁砂?

    地方储矿,官家都有记载。

    黄卜庆翻遍了手头都找到了的各种文书,都没有在岭南设过提炼、加工之所的记录。

    总不能是,沈家自己捣鼓的、还把那小作坊给弄成了个能与官家出产匹敌的大炉子吧?

    那还怎么找?

    去把岭南的山都翻过来?

 第566章 今朝

    一直翻到了天黑,黄卜庆如同被走路被鬼打墙一样,总感觉哪儿不对劲。

    按说,这个思路是能说得通的,偏偏,走起来就是原地踏步。

    眼前的那一层迷雾没有散开,始终是差一口气。

    黄卜庆只能先放下文书,从库房退出来。

    书房那儿,朱桓和霍以骁前后出来,看样子是要下衙回去了。

    隔着半个院子,黄卜庆与两人行了一礼,而后,看了一眼天色,摸了摸下巴。

    李三揭当时翻了一个通宵。

    梁归仲翻到了深更半夜。

    可能,就得等到三更天,又困又乏时,脑袋会突然灵光那么一下?

    要不然,他也试试?

    试试就试试。

    黄卜庆决定今天不走了。

    让小厮回府递个话,再捎些吃食垫一垫,他今儿就歇在衙门里。

    黄卜庆下定决心,目送朱桓和霍以骁离开。

    朱桓神色轻松,与霍以骁说着些什么,虽然称不上兴致勃勃,但整个人透着股愉悦。

    黄卜庆看在眼中,忽的想起在刑部衙门看到的朱钰,两厢一对比,足以见眼下两人处境的不同。

    沈家不行了。

    皇太后在的时候,可曾想到过,这一天的到来,也仅仅就是七八年而已?

    人走茶凉,昨日再是风光,也抵不过今朝风雨。

    今朝?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

    今朝!

    念头从脑海里一闪而过,黄卜庆倏地睁大了眼睛,连心跳都快了几拍。

    是了。

    本朝没有官方开采过,不等于前朝没有。

    文书里不曾记载,大抵是那矿石因各种缘由,不再适合提炼加工,整个炉子也就废了。

    可它若是存在过呢?

    黄卜庆越想越是这么个理,只可惜,前朝废弃的炉子,他在库房里翻遍文书,恐都不会有任何收获。

    这个需得去当地调查,亦或者是,从地方志上一窥究竟。

    京中有藏书楼,收有各种地方志,这个时辰自是无可奈何,得白天过去,最好能与主家有些交情,方便借阅。

    看来,今日夜里的计划,是要改一改了。

    黄卜庆叹息一声,忽然又想起一桩事儿来,他思路转得飞快,当即拿定主意,快步追出了院子。

    走道上,官员三三两两。

    三殿下已经回宫了,远远的,能看到轿子离开。

    四公子从隐雷手里接过了缰绳,纯黑的高头大马甩着脖子。

    黄卜庆赶紧上前:“四公子,我有一事,想与四公子商量商量。”

    闻声,霍以骁转头看向黄卜庆:“黄大人请讲。”

    黄卜庆堆着笑,道:“我若是没有记错,霍大人的夫人是岭南出身?”

    霍以骁颔首:“确实。”

    黄卜庆又道:“不知霍府之中,有没有保存着岭南的地方志?不论是那一年编修的,我想借阅借阅。”

    寻常而言,私人收着地方志的,要么是藏书之家,要么是远居的游子、远嫁的姑娘,离开故土,靠那些书籍寥解思念之情,越是通文识字的人家,越会有这样的习惯。

    霍以骁眉峰一扬。

    黄卜庆好端端看这个口,定然不是太闲了想翻书,定然是与手中的政务有关。

    而且,恰恰是岭南。

    “黄大人是有什么线索想从地方志中验证一番?”霍以骁问。

    黄卜庆答道:“如四公子所言,确实有些想法。”

    霍以骁道:“大伯娘有收着一套,黄大人想借,随我走一趟吧。”

    既是同行,霍以骁就没有骑马,与黄卜庆一块到了大丰街,进霍家大宅借了书。

    书册多,不要搬运,霍家甚至还让小厮推了辆板车,一路送到黄家。

    黄卜庆再三道谢,全搬进了自己的书房里。

    换个地方,一样熬一整夜。

    另一厢,朱钰坐在酒肆雅间里,抿了一口酒。

    与往日热闹相比,他今儿没召任何人一道玩闹,只柳宗全陪着。

    有人敲了敲门。

    柳宗全起身,开门与外头的人交谈了几句,又重新把门关上。

    朱钰抬着眼皮子看他:“怎么说?黄卜庆跟霍以骁做什么去了?”

    柳宗全答道:“去了霍家,黄大人借了一板车的书。”

    “借书?”朱钰满脸莫名其妙,“借的什么书?”

    柳宗全摇了摇头:“不敢跟得太近,不知道借了什么。”

    朱钰气得骂了一句。

    今儿在刑部衙门,他就对黄侍郎的举动很是担忧。

    黄侍郎先和霍以骁去了都察院,他说有东西要查证,朱钰本能地觉得不妙。

    柳宗全去隔壁问了问,只晓得那两人进过存着铁器的库房,更多的,就问不出来了。

    不过,就只是这些,也够让朱钰提心吊胆了。

    他们会从铁器上发现什么?

    朱钰倒是还想问问金侍郎,又担心被敏锐的金侍郎识破些什么,只能作罢。

    柳宗全让人盯着黄卜庆,看看他到底要搞什么名堂,结果,黄大人跟霍以骁一块离开了千步廊……

    最后、最后是借书。

    简直匪夷所思!

    莫非,这是黄卜庆与霍以骁拉关系、讨好他的手段?

    就霍以骁那性子,会吃黄卜庆这一套?

    朱钰越想越烦,一连饮了三盏酒,问柳宗全道:“林场那儿还没有安排好?跟着我们得了那么多好处,事到临头,畏畏缩缩!袁疾那胆小鬼都知道死到临头就别心存侥幸!”

    “三司的人盯着,行事就得谨慎些,免得适得其反,”柳宗全说完,见朱钰冷着一张脸,又道,“再谨慎,我猜也差不多了。”

    朱钰哼了声:“抓紧。”

    赶在宫门关闭之前,朱钰回了宫。

    酒气上涌,春风一吹,整个人晕晕乎乎,进了庆云宫,他倒头就睡。

    这一觉,睡得很不踏实。

    光怪陆离的梦境追着他,他在长长的、倾斜的甬道之中,身后,无数的铁棍翻滚下来,铁器碰撞声在甬道里回响,他只能不停地跑、不停地跑,才能不被铁棍砸倒、淹没。

    “啊”的惊叫一声,朱钰从噩梦中惊醒过来,挺身坐起,大口喘气。

    他浑身都是汗,湿哒哒的,难受得要命。

    守夜的内侍赶忙过来伺候。

    “什么时辰了?”朱钰问。

    内侍答道:“快四更了。”

    四更的京城,多数地方,都静悄悄的。

    黄卜庆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时不时打两个哈欠。

    忽然间,他的眼睛一亮。

    把手中的这一段文字又反复念了两遍,他哈哈大笑起来。

    有了!

 第567章 忘我

    这段文字,不过是短短两句,很不起眼,若不是黄卜庆带着目的来找答案,其他人哪怕看到这一段,很有可能都不会往心里去。

    这一页,讲的是岭南当地的一位名士。

    名士姓宋、名规,出生在前朝末年。

    宋家祖上出过大官,做过海商,家产颇丰,祖业传承到宋规长大时,有败落之像,但也足够宋家再挥霍几十年了。

    结果,逢了乱世。

    天灾人祸,民不聊生,起义不断,疆土四境,战火燎原。

    岭南偏于一隅,不似中原一带凶险,却也难以独善其身。

    越来越多的灾民涌向岭南,本就混乱的朝廷无力支撑当地官府,大小官员们亦是各有各的打算。

    有封城固守的,也有吞了衙门银子粮食当土皇帝的,亦有加入起义军队、奔向新前程的。

    宋家所在的泉城是岭南大城。

    知府想护住治下百姓,如此坚持了六七年,也渐渐力不从心。

    宋规幼年时见过繁盛的城市,从少年到青年,又看着这座城日渐衰败,百姓疾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