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姑娘她戏多嘴甜-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殿之中,想听清楚他们分别在说什么,并不容易。

    皇上也没有认真去听。

    尤岑之死的疑点势必会引起争议,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各抒己见。

    是真是假,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去验证了。

    哪怕把尤岑从墓里挖出来、开棺验尸,也就剩些骨头,看不到郭泗记下来的勒痕。

    但是,对皇上来说,这样的争议又是必需的。

    这就是一个豁口,如抛砖引玉一般,对沈家的质疑会把豁口冲刷得越来越大,最后滔滔不绝。

    更何况,梁归仲抛出来的,不是石砖,是金砖。

    从尤岑死于灭口,反推瑞雍七年的偷运夹带,配合霍怀定在定门关的查证,给沈家又捆上了一道枷锁。

    沈家,无论是沈临、沈沣还是永寿,都很难把尤岑之死解释清楚。

    不管尤岑是自杀了被沈家利用,还是他们从头炮制了尤岑的死,沈家都在后续的平西侯府通敌案里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得了许多好处。

    他们撇不清。

    梁归仲给沈家出的不是难题,是死题。

    皇上只需要等大臣们争出了结论就好了。

    今日这大朝会,他就是一个旁观客。

    可惜,底下的人太多了,烛光并不能照亮每一个角落,皇上看不清每一个人的反应。

    不过,皇上看清楚了几个儿子的表现。

    朱茂和朱桓都看着梁归仲他们那处,一副认真听各人言论的模样,不同的是,朱茂谨慎,而朱桓只是看起来认真,其实人在走神,他不擅长应对这样混乱的场合。

    霍以骁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垂着眼帘,大半身影没在暗处,但皇上知道,霍以骁与朱桓相反,他有在听大臣们辩论。

    然后,皇上看到了朱钰。

    朱钰的脸色已经不能用“差”来形容了,这让皇上下意识地皱眉。

    皇上静静看着朱钰。

    前回就是如此。

    定门关破开了一个洞的折子送上来,他在朝会上怒不可遏,底下乌压压跪了一片。

    皇上再是火冒三丈,很多动静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当时就发现朱钰浑身冷汗。

    这一次,说尤岑之死,又是这样……

    他这个儿子,跟沈家当真是亲近得很。

    朱钰并不知道他被皇上盯上了。

    他瑟瑟发抖,自顾不暇。

    他太清楚尤岑是怎么死的了。

    应该说,整个金銮殿里,只有他是知情人,而不是梁归仲那样靠推断。

    瑞雍七年,是朱钰第一次干夹带的事儿。

    从父皇把霍以骁接回宫中开始,朱钰逐渐意识到,这位“外来户”有多么受父皇偏宠。

    朱晟没少找霍以骁麻烦,霍以骁吃过闷亏,也占过上风,闹到父皇那儿,霍以骁倒霉,朱晟倒大霉。

    连母后都嘱咐过朱钰,让他别掺和霍以骁的事儿。

    朱钰气过、恼过,最后剩下的是不安。

    他想,沈家再强势,可能都无法逼着父皇把皇位传给自己。

    因为,皇太后薨逝了,沈临、沈沣也老了,而父皇正值壮年。

    他需要把力量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交给沈家,况且,他也不想当沈家的傀儡,不愿与父皇那样,受沈家钳制。

    朱钰选择的私运铁器。

    也是正好有那样的机会。

    娶了俞家家生子的翁老头去了岭南林场当管事,那一带又有个以前开矿剩下的矿洞。

    那处储量小,当年采完就废弃了。

    没想到,矿洞深处,敲开石壁,还有一层。

    不多,就是些漏网之鱼。

    朱钰就拿起来用了,借着沈家的名号,办的事儿。

    毕竟是头一回做这种活,朱钰惶惶不安,提心吊胆,生怕出差池。

    武安规也没好到哪里去,不晓得是哪一处出纰漏,被尤岑盯上了。

    朱钰那时候才知道,他到底还是把事情想简单了,不依靠沈家,他无法做事滴水不漏,连后续的收拾残局都做不到。

    可朱钰又不能跟沈家说实话,苦思冥想下,他借刀杀人。

    沈家为了手伸不进兵部而苦恼,朱钰小心翼翼地暗示永寿长公主对尤岑下手……

    那之后,事情很顺利。

    尤岑再也不可能查他了。

    长公主说他出了个好主意,有一回,还给他说尤岑是怎么死的,遗书又是怎么伪造的……

    朱钰被长公主吓得够呛,大病了一场,只觉得胸口压了泰山一般喘不过气。

    而现在,这种喘不过气的感觉又来了。

    他站在金銮殿里,那些争论的声音、争论的人,明明就在身边,却仿若是隔了一层,显得模糊不清。

    包裹着他的是灰蒙蒙的雾气,缠绕着,挥之不去。

    裹住了四肢,闷住了口鼻。

    当年,他还是太着急了……

    没有做好完全的准备,就做了大事情。

    以至于,后患无穷。

    死了尤岑,还有个韦仕。

    韦仕眼看不好蛰伏了起来,后续调查亦是小心翼翼,他贪墨被抓,但他留下来的线索被李三揭所用。

    尤岑的死,也在几年后重新被翻出来,成了偷运铁器的佐证。

    朱钰死死攥了攥拳。

    万幸,其中没有他的名字。

    所有人说的都是“沈家”、“沈家”,柳宗全说得对,失去沈家固然可惜,但眼下,弃尾才能求生。

    得快些,得再快些。

    一旦今日的探讨传到长公主耳朵里,她反应过来当日向尤岑下手是他引导的,那么,沈家也会猜到,夹带是他做的。

    沈家把事情嚷嚷开,死了也要拖他下水,那就麻烦了。

    朱钰抬起头,看向了龙椅上的皇上。

    父皇好像在看着他,又好像没有。

    视线蒙着一层雾,他看不真切,只知道,自己的心跳一下快过一下。

    大殿中央,官员们总算争出了一个上下。

    尤岑的死因存疑。

    毕之安禀了皇上:“顺天府会加紧重新调查。”

    温子甫顾不上礼数不礼数,重重搓了搓脸。

    把郭泗叫回来问话,找尤岑家属确认当日落葬前更衣的状况。

    旧事很难再有明确的证据,但只要这案子有疑点,只要沈家无法辩解,那么,终将会走向平反之时。

 第544章 投名状

    听了毕之安的话,皇上颔首,开口时,声音平缓,听不出什么口气。

    “加紧办吧,”皇上道,“除了顺天府,三司也赶一赶,把私运铁器的事儿查查明白。一桩桩都是掉脑袋的事儿,还要拖到什么时候去?”

    底下官员纷纷应下。

    大抵是有这样的要事在前,之后再无人启奏,吴公公喊了“退朝”。

    皇上起身,大步走下来,出了金銮殿。

    待仪仗离开,宁静了片刻的大殿内又是一阵嘈杂的议论声。

    朱钰心不在焉。

    心虚之人,总想多听听别人的看法,他原不想走。

    柳宗全觉得不妥,几番示意,才把朱钰劝走了。

    “您先回刑部,等老大人们回来,他们商讨得如何,您稍稍一问就知道了。”柳宗全低声道。

    朱钰阴沉着脸。

    幸好这一轮他观政刑部,既是六部之一,又在三司之中。

    思及此处,朱钰深吸了一口气,庆幸当时父皇提出来可以去礼部多学一学时,他坚持留在了刑部了。

    若不然,他此刻会更加着急。

    顺便,兴许能想些办法,让三司的动作再快一点。

    金銮殿里,朱茂看着朱钰离开,又扭头看朱桓和霍以骁。

    他想说些什么,只是今日事情太过突然,一时之间,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说到哪一点。

    最终,朱茂也就是笑了笑,轻声与霍以骁道:“是不是该提前跟你道喜?若真查清尤大人的事,平西侯府应是翻案有望了,被牵连的夏太傅与温翰林也能……弟妹一定高兴。”

    霍以骁淡淡道:“借殿下吉言。”

    朱茂的笑容微微一顿。

    从回应的话来看,这五个字很寻常,偏霍以骁神情太过平静,静得反倒让朱茂心生疑惑。

    越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既如此,朱茂也不说了,与朱桓、霍以骁示意后,与项淮一块离开。

    走得远了,项淮才压低声音与朱茂说了朱钰的表现。

    “特别紧张、不安,虽然不至于跟上一次一样浑身大汗,但浑身上下都透着心虚,连带着柳宗全都没有好到哪里去,”项淮道,“四公子应当也看到了。我估摸着,难道真被梁大人猜中了,尤侍郎的死有内情?”

    朱茂迅速看了眼左右。

    因着下雨,小广场上没有官员停驻探讨朝事,各自都脚步匆匆,倒是无人关注他们。

    项淮也留心着边上状况,道:“比起您,四殿下与沈家更紧密,他可能是知道些什么,才会如此反应。我只是意外,梁大人怎么会站出来说这个,他这些年和沈家……”

    朱茂停下脚步,看着项淮,抿着唇摇了摇头:“谁知道他,他本就是被迫上了沈家的船,好不容易有下船的机会,肯定不会错过。”

    项淮总觉得不是这么简单的原因。

    要下船,不用做先锋兵。

    可要说还有别的什么缘由,项淮又想不起来。

    也许,是这几年与沈家虚以委蛇太累了,梁大人迫不及待了。

    话题中心的梁归仲刚进鸿胪寺衙门的院子。

    虽打了伞,但一路回来,风裹着雨水,还是湿了他的衣角鞋面,梁大人站在廊下,整理仪容。

    与他相熟的官员过来,人站定,还没有说什么,先是连叹了三声。

    梁归仲睨了来人一眼。

    那人道:“你这一手,太出人意料了。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各个都小心翼翼观望着,唯恐出差池,梁大人你倒好,不止下船,临走前还凿个洞,你这、这……两位老大人那儿,你还真就不管了?”

    梁归仲沉默着,并不回应。

    来人看他这么个态度,不由生气:“沈家还没倒呢,梁大人就不怕沈家缓过气来?若没有沈家,你能稳稳当当做鸿胪寺卿?你……”

    “已经散朝了,”梁归仲打断了对方的话,道,“你真想沈家缓过气来,现在就该去顺天府、去三司衙门找证据、说线索,而不是来我鸿胪寺。”

    说完,梁归仲直接进了屋子,留下那人跳脚。

    在书案后坐下,梁归仲捧起了茶盏。

    的确,不靠着沈家,他不能稳稳当当地做鸿胪寺卿,但若是没有沈家,谁又能取代他呢?

    他靠着自己的努力得了今日的官位,这几年被逼着低头,不低头,谁知道现在会在哪个旮沓窝里,更说不定,跟尤岑一样挂梁上了,主张自己与应对沈家,这些年,真是心力交瘁。

    眼下,机会来了,不趁机抓住,才是蠢的。

    何况……

    沈家根本信不得。

    鸿胪寺衙门外,霍以骁和朱桓打着伞回兵部,险些叫从里头出来的人撞上。

    那人已然气急败坏,又不敢和这两人造次,行礼之后匆匆离开。

    朱桓看了眼:“像是被梁大人给气着了。”

    霍以骁挑了挑眉:“梁大人今日行事,颇为叫人惊讶。”

    他也惊讶。

    他惊讶的是,尤岑之死竟然还有这样的疑点可以挖掘,但梁归仲的选择,在霍以骁的意料之中。

    温宴之前就说过,梁归仲与沈家貌合神离,根本不是一条心,梦里,沈家大厦将倾,梁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