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姑娘她戏多嘴甜-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难怪侯夫人这么悲痛,那般出色的长子不在了,次子和长孙又连翻被算计……”

    兵部衙门里。

    朱桓一直打量霍以骁。

    霍以骁注意到了,转头问他:“殿下?”

    朱桓有些迟疑。

    他想问,这一切真的都是皖阳弄出来的?他还是更倾向于先前讨论过的朱茂的朱钰。

    话到嘴边,此处自然说不得,只好改了口。

    “听说侯夫人在顺天府外昏倒了,你不去看看?”

    霍以骁道:“公务要紧,下衙后再去。”

    袁疾从茶盏后露出半张脸,小心翼翼地看着霍以骁,恨不能立刻就说,公务比不了亲人要紧!

    可他不敢。

    他这会儿也犯嘀咕。

    沈家那儿,唐公子给想的转移三殿下与四公子重心的法子,就是让郡主掺和进来?

    不应该啊……

    正琢磨着,袁疾察觉到视线落在自己身上,他转头一看,是黄卜庆。

    黄侍郎正笑眯眯看着他。

    袁疾冷汗直冒。

    黄卜庆前回怎么说的?

    让他别步了狄察的后尘。

    狄察的死,不就是因为皖阳郡主去动了温辞吗?

 第445章 就是这熟悉的感觉

    雪花一直飘到了下衙时候。

    千步廊左右,官吏们各自收拾着东西,准备回府。

    三三两两的,少不得讨论些今日要紧事情。

    皖阳郡主与温辞那点儿“恩怨”,原是桃花故事,在衙门里谈论,不太合适,可现在,这是朝堂大事。

    与春闱有关,与科举有关。

    温宴的那两句话也会传到了这里。

    以私人恩怨搅乱春闱,这就是枉顾朝廷根基!

    李三揭揣着手走出工部。

    以他和温子甫的交情,桂老夫人病倒了,多少得有些表示,一会儿还是去露个面,给老夫人问个安。

    昨儿,温辞在宝安苑里提及他之前的那篇文章,让李三揭一时之间名声大振。

    边上几个衙门,不管是不是与水利打交道的,只要没看过的,都来问了一声,想要看看。

    还有好几位考生结伴而来,希望能拜读、抄写,好带回去给其他怯场、没敢来千步廊的人。

    饶是李三揭自认那文章写得格外用心、十分出色,简直是集他水利工作之大成,也被一个接一个寻上门来的同僚、学子给弄得满面通红。

    他李三揭,就这么出名了?

    当年中进士时的文章,也就一个不温不火,比起几位出色的同科,完全中规中矩。

    一晃当官这么多年,年年比拼政务而非文章,他竟然因为一篇进去工部的敲门砖而声名鹊起。

    果然,这人生境遇,说不准!

    李三揭一面走,一面琢磨,正好看到霍以骁从兵部出来。

    “贤侄”肯定是叫不得的,李三揭开口要唤“四公子”,还不及出口,腾地,一股子熟悉之感扑面而来。

    难怪、难怪!

    难怪他一下午工夫都觉得有哪里奇怪又说不上来。

    原来,就是这熟悉的感觉!

    挖坑,拔高,往死里打。

    这路数,太熟悉了,太亲切了。

    他以前见识过好几回!

    李三揭不清楚这坑是谁挖的,但温宴拔高了,拔得考生们义愤填膺,官员们议论纷纷。

    下一步,应该就是往死里打了吧?

    李三揭搓了搓手,说不上来是激动还是刺激。

    那是皖阳郡主,是永寿长公主的女儿,是那么好欺负的吗?

    那厢,霍以骁也看到了李三揭,对他颔首,算是打个招呼。

    若是他知道李大人的疑惑,他肯定会答:当然了。

    皖阳就是一只肥羊,不薅秃了,多浪费!

    小狐狸不喜欢浪费,她要物尽其用。

    此次风波,到底如何应对,霍以骁和温宴讨论过几次。

    从传言舞弊开始,事情其实有很多种发现的可能。

    比如说,从质疑温辞到质疑霍以暄,比如,姜翰林被卷入泄题风波,以至整个春闱都受影响,比如,先前在礼部的朱桓和霍以骁要自证清白……

    这是他们已经想到的,后续发展变化里,还会有很多他们没有想到的可能会冒出来。

    线越多,事情越乱,最后提起这头落下那头。

    容易顾不周全,也不知道其他人下场时到底会揪着哪一头发力,以至于束手束脚。

    所以,温宴来了个釜底抽薪。

    现在,那些可能全部被切断了。

    快刀斩乱麻一样,只剩下了一种结果。

    没有其他可能了,就只有这一条!

    有谁会挡在皖阳前头替她喊冤?

    没有。

    朱茂不会,朱钰也不会,永寿长公主不在京中,沈家想喊,也得皇上愿意听才行。

    有心算无心之时,自证清白是最难的。

    钉死了是皖阳在背后捣鬼,那霍以骁和朱桓也就无需自证,他们在礼部时并未影响秋闱,更没有插手春闱的准备。

    见霍以骁冲自个儿颔首,李三揭快步上前,拱手唤了声“四公子”。

    霍以骁道:“李大人要去顺天府吗?我正准备过去,李大人一道走?”

    别说李三揭本就要去,哪怕压根不想去,这时候也得跟上。

    “祖母以前身体一直挺不错的。”霍以骁道。

    李三揭顺着往下说:“是,侯夫人很注重保养,在临安时,好些人向老夫人请教养生经。”

    霍以骁叹道:“下午她们过来,我看祖母的脸色就不大好,却没想到会在衙门外昏过去,若不然,该建议她回府歇息。她这次是气着了。”

    李三揭嘴里应了一声。

    要他说,桂老夫人的身体其实是被那一刀子给损着了。

    外伤容易愈合,损失的元气却不是一位老年人随随便便就能补回来的。

    再遇上这接连的糟心事儿,顶不住也寻常。

    迎面,几位翰林院的官员过来,两厢打了照面,少不得行礼。

    其中一位,正是覃柏。

    李三揭眼睛一亮,茅塞顿开。

    前回,温宴还让黑猫带信,让他从覃柏嘴里套话,那么现在,他该干什么?

    当然是宣扬一下桂老夫人有多不容易了!

    不然,四公子邀他一块去顺天府做什么?

    总不能叫两声“贤侄”就真的亲近地能拉家常了吧?

    四公子需要的,是他这张嘴!

    “是了,我也听说侯夫人下午来过翰林院了,”李三揭忙不迭道,“后来好像还去了吴国公府,又去了长公主府,实在没办法,才去顺天府外敲了鼓。也是不容易,老夫人这个岁数了,还得为了儿孙上衙门。”

    霍以骁睨了他一眼。

    李大人很通透。

    霍以骁道:“皖阳那脾气,吴国公府不管,长公主府又见不到人,祖母还能怎么办?要么立刻上衙门,要么就往宫里递帖子,哪天皇上得空了,允她进宫,才能告个御状。这事儿往常宁宫告也不合适,太妃娘娘说不动皖阳。”

    李三揭吞了口唾沫。

    四公子说话,果然是“无法无天”。

    当然,也很合适,毕竟,四公子这会儿肯定得生气。

    不无法无天,怎么像是生气了呢?

    四公子气头上的时候,别说是郡主封号,连皇子大名都是直接挂嘴上的。

    “侯夫人定然是晓得自家身体,”李三揭挑了个合适的角度,“今儿是顶着一股气得说说明白,回到府里,病来如山倒,哪里还能去御前呐。”

    说完这些,李三揭又与覃柏等人拱手:“覃学士,我今日得去探望侯夫人,等过两天,你们要忆苦思甜时,千万记得知会我。哎,对了,你上回说,跟你提及考生辛苦的那位是顺天府的知事?不如,一块儿过去,替我引见引见?”

 第446章 敲得特别棒

    ,最快更新姑娘她戏多嘴甜最新章节!

    覃柏闻言,心中略有些迟疑。

    他迅速地看了霍以骁一眼。

    替李三揭引见一下,不是什么大事儿,原就想过下次有机会时,介绍他们认识一下。

    毕竟,大伙儿都是苦出身,如今同朝为官,在官场上也能说两句话,一起为年轻的后生学子们的进步添砖加瓦,这是好事。

    覃柏的犹豫,主要是因为霍以骁。

    若一块过去,就得与四公子打交道,还是气头上的四公子。

    不过,覃柏亦确实担心考生们的状况,小蝠胡同险些出事,会不会影响到考生,现在处理得怎么样……

    他一位翰林学士,贸然跑去顺天府打听,纯属添事。

    跟着四公子和李三揭去,理由充分,趁此机会问上两句,想来能得到答案。

    这么一想,覃柏赶忙道:“一起去、一起去。”

    千步廊离顺天府衙门不算太远。

    一行人步行前往。

    冷风从背后吹来,原已经小下去的雪又渐渐增大,冷气全往人脖子里钻。

    霍以骁快步走在前头。

    李三揭一面对着手心哈气,一面与覃柏说话:“得亏半夜发现得及时,那些菜油,一天工夫也都弄干净了,这要真烧起来,哪怕人都救出来了、没有受伤,可这大雪天又要怎么安置?”

    覃柏十分认同:“顺天府的大人们忙得脚不沾地,再添个胡同大火……”

    取暖的炭火、饱腹的口粮,这些倒是不缺,顺天府原就备着给考生用的,挪过来安顿百姓,可解燃眉之急。

    最麻烦的是屋子,总不能让一条胡同的人都去睡城隍庙、关帝庙吧?

    没有烧起来,真的是万幸了。

    “也难怪侯夫人又气又急,”李三揭又道,“我在临安任知府,温子甫为同知,搭档了那么多年,我也算知道他性子,对侯夫人也了解,老夫人最是和气了。

    不瞒你说,临安旧都,不缺权贵簪缨,仗着点祖上伟绩、不干人事儿的纨绔,两只手都数不过来。

    又是山高皇帝远,我一个不大不小的知府,在他们那些人眼里,根本不算什么,有些什么状况,全得我点头哈腰、孙子一样说好话。

    也亏得有温子甫替我撑撑场面,虽然他父亲过世多年,但好歹是位侯爷,他与那些人打交道,比我好说话些。

    而侯夫人,从来不以身份拿乔,对子弟管束严,遇事儿不给衙门添麻烦。

    能把老夫人逼得去衙门擂鼓,可见是走投无路了。

    儿孙被人一次次设计,这已经够难过的了,偏还为此连累了其他的考生、百姓,险些就遭遇了性命之灾,以侯夫人的性子,定然是过意不去。

    覃学士,你说说,这能不又难过又痛心又愧疚,最后厥过去了吗?”

    覃柏不了解桂老夫人,与温子甫也就是认得个脸,但他跟温子谅同在翰林院多年。

    温子谅的人品,覃柏要竖一个大拇指。

    能教养出这样一个儿子来,桂老夫人的性情可窥一斑。

    “李大人说得在理、在理。”覃柏附和着。

    两人嘀嘀咕咕说话,前头的霍以骁顿住了脚步。

    “四公子?”

    霍以骁看了眼李三揭,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李大人提醒我了。”

    李三揭微微睁大眼睛,他就是给覃柏梳理一下思路,怎么就触动到了霍以骁了?

    莫不是,自己这嘴,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敲得特别棒?

    霍以骁道:“祖母告的毕竟是皖阳,皖阳那脾气,毕之安八成也搞不定她,还是得往御书房里告。祖母病倒了,短时日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