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姑娘她戏多嘴甜-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柳宗全坐在边上,见朱钰皱着眉头沉思,知他只会越想、心情越繁杂,便道:“殿下,先喝口汤吧。”

    朱钰看了眼汤碗。

    蹄花汤奶白奶白的,点缀了翠色小葱,看起来还算不错。

    只是那腾腾而起的热气,让朱钰有了些不好的回忆。

    像极了那天的羊肉锅子。

    朱钰没有碰汤碗,示意亲随布菜。

    一块猪蹄。

    东家王婆卖瓜,夸了海口,也确实真材实料。

    猪皮已经脱骨了,筷子轻轻一夹,就能骨肉分离。

    辣子调得也够味儿,肉皮蘸上一些,送入口中,浓郁的油脂和辛辣就在舌尖炸开了。

    朱钰最喜欢的其实是骨头。

    弹牙的蹄筋就在上头,啃起来很是自得。

    不过,他此时的心思还在先前的那些事情上。

    明明,他才是最像父皇的那一个,也会是在一切落定之后,继续磨斧头砍向沈氏的那一个。

    父皇不喜欢卧榻旁有人酣睡,朱钰也一样不喜欢。

    可是,父皇不向着他,还防备他和母后,把他们当成真真正正的沈家人看待。

    朱钰想得牙疼。

    果然呐,人与人的痛苦,根本不能相通。

    他把手中的骨头扔了。

    不想啃了,没点儿劲。

    什么小猪蹄子,跟羊蹄子似的。

    甚至,比那羊骨头都没意思。

    这蹄花煲,一股羊腥气!

 第354章 还是她大姐

    渡口上,风吹得人瑟瑟。

    温冯站在一旁,翘首张望。

    南来北往的旅人和渡口谋生的脚夫,把这一带涌得极具人气。

    若不全神贯注,想找人,可不是什么易事。

    好在,温冯只需要盯着官船码头,这里比前头那民用的,还是空上一些。

    算算日程,三夫人他们这两天就该到了。

    只是京城已经落了三场雪了,不晓得有没有影响到北上的河道,耽误了行程。

    温冯便依着桂老夫人的意思,提前在渡口处候着,安排好车马,免得妇孺一下船,没有人照顾。

    这是温冯等的第三天了。

    遥遥的,河道上过来了一条船。

    从外形看,是他们江南人的造船风格。

    这船并不大,在水面上的船舱只一层,甲板上,几个船娘在准备靠岸。

    温冯定睛看了看,上头还有一年轻女子,裹着斗篷,戴着帽子,帽檐遮住了脸,看不清楚模样。

    船又近了。

    另有两个少年人上了甲板,与那女子说着什么。

    温冯这下看清楚了,那一高一矮两少年,正是温珉和温章。

    年轻女子,定然是温鸢了。

    可算是等来了。

    温冯大幅度挥舞手臂,待温珉看到了他,他又赶紧比划了一番,去叫安排好的人手。

    船舶靠岸,脚夫们把箱笼抬上马车,一一固定好。

    温冯给主子们行了礼,待一切处置好之后,往城里赶。

    关城门前,众人抵达了燕子胡同。

    曹氏迎了出来,握着安氏的手好一通问候,亲热得不得了。

    “老夫人在里头候着,”曹氏挽着安氏进去,低声道,“三弟妹,这宅子小,住不开,得委屈你们去外头住,就在隔壁胡同里,我让人收拾干净了,就几步路,还望将就将就。”

    安氏笑道:“听二嫂安排的。”

    说完,她也暗暗松了一口气。

    出去住,哪里是委屈、将就,分明是再好不过了。

    桂老夫人进京这小一年,真是安氏成亲十多年里,最开心自在的一年了。

    珉哥儿和章哥儿去了书院,温子览在明州任上,偌大的定安侯府,只她和鸢姐儿两个人。

    不用伺候婆母,不用应对人情。

    天呐,逍遥日子!

    只可惜,才逍遥了不足一年,就被叫进京里来了。

    先前能装病拖延,这一回,安氏不能不来。

    宴姐儿出阁、又是高嫁,章哥儿说什么都必须来,安氏难道能放心这么孩子一人入京?

    好在,两个孩子还得念书,顶多过完年,就能回临安去。

    京城再好,也没有现在的临安好。

    不过,能够不住在一个宅子来,亦算好事。

    内院里,桂老夫人盘腿坐在罗汉床上,看着被曹氏引进来的众人。

    安氏带头问安。

    老夫人扫了她一眼,没理会,只把两个孙儿叫到跟前,询问功课。

    安氏巴不得老夫人不理她,往边上一站,全当没有自己这个人。

    温鸢去找温宴。

    姐妹四个都聚在西跨院里。

    温宴的喜服就挂在屋内,精致华美。

    温鸢被吸引了目光,根本挪不开眼:“我能摸一摸吗?”

    “回头还得穿呢,”温宴笑了起来,“有什么不能摸的。”

    温鸢也笑,指腹轻轻抚过衣裳,绸缎丝滑,刺绣精致,放在一旁的凤冠上,珍珠颗颗圆润饱满。

    “看着就羡慕,”温鸢道,“姑娘家都喜欢好衣裳,尤其是喜服,一辈子就穿这么一回。我当时那身,也很好看。”

    嫁妆给不了丰厚的,但桂老夫人主动给请了临安城数一数二的绣娘。

    这也可以理解。

    陪嫁多少,除了展现在外头的几样,余下的得看册子才晓得。

    可喜服却是宾客们都能看到的。

    桂老夫人好脸面,自是不会在这上头扣扣搜搜。

    温鸢回忆着,道:“喜服很好,就是我嫁的那男人很不怎么样!”

    当然,男人不好,也不妨碍她欣赏喜服。

    突然就提起了阮孟骋,温宴几个皆是一愣。

    温鸢倒是大大方方,重新坐下,道:“信上说,他跌河里死了?”

    温慧与温婧不知那些内情,温宴不想当着她们的面细说那些纠葛,只悄悄捏了捏温鸢的掌心。

    她清楚温鸢的脾气。

    大姐从来只想听真话。

    温鸢面上半点不漏,心里依然有了答案。

    不是跌河里,那就是被人推河里了。

    阮执把阮陈氏摁死在盆里后扔下水,阮孟骋又是如此结果,也许,这就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吧。

    “不说他了,好日子,不提那晦气人,”温鸢的情绪丝毫不受影响,笑盈盈与妹妹们说话,“嫁衣肯定穿得上,但嫁人还是得看准,三妹就看得准准的。”

    温宴莞尔,论做人明确、做事果决,还是她大姐。

    说到衣裳,温慧就不得不夸自家手艺了。

    她兴致勃勃给温鸢介绍,怎么给猫儿狗儿量身、定款式、做成衣。

    温鸢听得很有兴趣,还让温宴把黑檀儿的几身衣裳拿出来看,一双眼睛晶亮晶亮的,口中赞叹不断。

    夸她们有想法,夸她们有手艺。

    以前只知道二妹女红不错,四妹擅长画技,却从来没有想过,这两样技艺可以有这样的用途。

    夸的人真情实感,说的人更添兴致,根本停不下来。

    温宴笑着给她们煮茶、添茶,自己一口一口抿。

    果然,话题愉悦,茶水都更加清甜。

    她泡的茶,太好喝了。

    温章来看温宴。

    温鸢一手挽着温慧,一手挽了温婧:“不是说,还有好多画卷吗?走走走,带我去看看。”

    三人兴高采烈地走了,给这对姐弟说话腾地方。

    温宴看着温章,身后比划了一下:“长高了。”

    温章笑容腼腆,换了声“阿姐”。

    温宴又道:“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章哥儿往后,能长得这般高。”

    她依旧记得,章哥儿后来窜个头了,比她高上很多,只是后来,他站不起来

    “信里说,你在临安一切安好,”温宴道,“我最喜欢看你的信了,反反复复看,你再写得长一些、厚一些,我都看不厌。”

    温章笑道:“阿姐也一样,你什么都得写。”

    不能只报喜、不报忧,姐弟两人,都是一样的心情。

 第355章 想法倒是挺好

    夜里。

    乌嬷嬷使出了浑身本事,操办了一桌好菜。

    桂老夫人抿了一口酒。

    她喝的是糯米酒,烫过了,入口温度合适,只喝几盏,不会过度。

    “前两年,我们侯府遇着了很多不幸事,困难重重,”桂老夫人道,“今年,二郎升了官,辞哥儿中举,宴姐儿要出阁了,好事不少,老婆子想,否极泰来,之后,家里会越来越好。”

    除了在任上的温子览,定安侯府的人算是齐了。

    桂老夫人一时感叹,仿若是除夕夜说祝词一般,念叨了很多。

    一家人都听她说,纷纷举杯。

    一顿接风团圆宴,各个吃得舒心。

    桂老夫人似是真的心情很好,压根不想为难安氏,不仅安氏自在了些,曹氏等人都松了一口气。

    之后,家里还有的忙。

    若再添些糟心事情,真就顾不周全了。

    而且,桂老夫人那样的软刀子,旁人想顾都难使劲儿。

    待用过了饭,曹氏麻溜地就把安氏他们送去了租住的宅子。

    里里外外安顿好,曹氏回到燕子胡同,与温子甫商量:“礼部那儿先前说,等弟妹他们进京后,才好敲定亲迎的日子。现在人都全了,你明儿与礼部说一声。”

    温子甫在屋子里来回踱步消食,应了一声,又走了两步,突然想到了,便问:“你怎得也这么急?六礼过了一半了,这婚事稳着呢。”

    曹氏道:“哪里是稳不稳的事儿!早些办妥了,三弟妹他们也好早些回临安去。”

    温子甫不解,问:“那也太赶了。就算腊月前办完婚事,这天寒地冻的,让她们妇孺再回去?要我说啊,还是留在京里过了年,等开春天暖和些,再走不迟。也是难得来一趟,在京城里多走走看看,尤其是几个孩子,开些眼界。”

    曹氏背着温子甫翻了个白眼。

    她就知道丈夫是这么想的。

    以常理来看,这些想法都是对的。

    长途跋涉,又都是妇孺,冬天行船也怕遇上冰冻,学子念书也从来都不是死读书

    可这不是有桂老夫人在嘛!

    远香近臭。

    香是不可能香的,哪怕一个住到天边去,也香不起来。

    但臭

    老夫人今儿当安氏不存在,不等于开春时还当安氏不存在。

    对上温子甫,曹氏自有一套直白明了、省心省力的说辞:“所有人都在京里,老爷是要让三叔一个人过年了?”

    温子甫一愣。

    “三叔大半时间都在明州,孤家寡人,好在还有同僚,时不时吃个酒,”曹氏继续道,“年节里,三叔总不能还在明州待着吧?回了临安,府里空荡荡的,大过年的,谁有空与他应酬?老爷设身处地想一想,换作是你,这个年能过?”

    温子甫的脸沉了下来。

    过不了!

    有妻有儿有女,却得过个孤零零的年

    日子都没法过了!

    曹氏太懂应酬的那一套了,继续添了把火:“便是找到人一块聚了,说来说去无非也就是儿子念书、女儿嫁人,要么是孙子如何了,老爷让三叔说什么?”

    温子甫的脸黑成了锅底。

    珉哥儿的学业是还可以,但远不到吹嘘时候,何况孩子还不在身边。

    鸢姐儿和离归家,虽然定安侯府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人质疑,反而十分赞同这个选择,但外头的人、尤其是些老迂腐,不可能有什么好话。

    温子览去赴宴,只能喝个闷酒。

    “三弟的酒量不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