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古代群穿生活-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大姑奶奶呢?她没让我帮她捎信啊!”

    三郎也是很懂规矩的,毕竟他的规矩那是全部源自于江母的痛骂和毒打。因此,在离开府城前,他是真的把所有人都问了一遍。试想想,他都能为了询问石二苟要不要他帮忙送信送东西,特地赶车去了郊外的庄子上,跑到水泥厂当面问,那他又怎么会忽略掉周大姑奶奶呢?

    人家还是他奶的干孙女呢,也是他二嫂的干妹子,按照这么算,他还要管周生生叫一声姐呢。

    尽管两人实际上差不多大……

    生怕周老爷不相信,三郎耐心的解释道:“真的呀,我出门前问过她了。她说,没必要,犯不上,就那样。”

    他还学了周生生说话的口气,最后一个字都是往上扬的,表情都学了个七七八八,反正就是充满了不屑一顾。

    见周老爷不吭声,他又道:“那要是你想联系她,回头写封信让人送来,我年后走的时候捎带上。”

    周老爷深呼吸一口气,随后大概是因为太冷了,还哆嗦了一下。

    他哈出了一口白气:“生生那丫头……她人在府城对不对?她还在府城置办了家业是不是?她是咋想的?真不要爹娘了?”

    “人是在府城的,好像听说置办了家当,但我也没见过呢,她没请我喝乔迁酒啊!至于她心里是咋想的,我也不知道呢。”三郎很是无辜,他跟周生生真的不熟,人家不爱跟他说话,就算偶尔碰上了,也没啥好说的。

    “我也是前阵子去收租子才知晓,她已经把镇上的产业卖了个干净。”周老爷黑着脸,哪怕事情已经发生好些天了,他还是充满了气愤,以及绝望。

    这年头,卖房卖地是个大事儿,但如果只是卖铺子,并且跟买家说好的话,其实反而不算难。

    周生生并没有处理掉周家名下的田产,至于祖宅就更没必要了。但她把收入的大头,商铺都给转卖了,还跟对方约定了不对外公布。

    可这些事儿,问三郎有个屁用?他懂个球!

    三郎打着哈哈:“她是姑奶奶呢,谁能管得了她。再说了,她也能赚钱呢,跟着赵家大少爷,她赚了不少钱。府城嘛,机会肯定比孝义镇多。哦对了,还有个事儿……”

    “什么?”周老爷紧张的问道。

    “小公爷!镇国公府的小公爷!你不知道吧?就是国公爷的嫡子,还跟宫里的七皇子是表兄弟,哥俩好着呢!这些我都知道,但我那天出门,看到周大姑奶奶把小公爷骂了个臭头。”

    三郎边回忆边把那天的事情说了一遍。

    起因他不太清楚,就是从书房那院子出去看到了,着实把他给震住了。

    还不止呢!

    “周大姑姑奶厉害着呢!赵家大少爷她也敢训,那个陈仵作……就是杀猪匠陈大柱,人家可能耐了,都要去京城做事了,升官发财了,结果你闺女逮着人家就是一通臭骂!”

    “算下来,赵家大少爷、陈仵作陈大人、镇国公府的小公爷等等,那个二狗子就不说了,无所谓。别的也就算了,她真的连小公爷都敢骂啊!她真行!”

    周生生行不行的,那属于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了。

    但周老爷……

    他已经不行了。

    作者有话要说:  给周家收个尾啊,周老爷和他的继室不是不想搞事儿,是害怕……'瑟瑟发抖jpg'

    以及……

    周生生:我没有骂小公爷!我只是在跟我儿子的大学同学做一番友好的沟通交流!!

    小公爷:对对对,反正我也不敢顶嘴→_→

    ……………………

    红包发了=3=

 第171章 第171章

    第171章

    毫不夸张的说;  周老爷被吓到原地劈叉。

    但因为他年岁也不算小了,柔韧度显然也不太行,于是连原地劈叉都……劈叉了;  还嗷嗷叫着让三郎扶了他一把。

    三郎一看这情况,不得行。

    你说周老爷这个岁月,放在乡下地头那确实不算特别年长的,君不见江大伯一把年纪了还整天往地头上跑?但假如说,周老爷执意表示自己累了、乏了、伤了,甭管咋样;  江家也不能把他直接轰出去。

    第一时间;  三郎喊了虎脑:“去瞅瞅院坝底下有没有周家的下人。”

    虎脑很听话的;  他激动的冲了出去,然后顶着一张人畜无害的小胖脸问:“你们谁是吓人?……叔!他们长得不吓人!”

    周老爷伸出颤抖不已的手:“我带人来了。还有,你就不能给我搬把凳子吗?”

    只要不是赖着不走,光借一把凳子还是没问题的。

    很快;  周老爷就坐下了。

    他感觉自己稍稍好了一点儿;  但也不见得有多好,毕竟刚才的话题实在是过于吓人了。

    在来大坳子村之前,周老爷就已经提前打好了腹稿;  要怎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反正他是占了舆论优势的;  不管怎么样周生生都是他的亲闺女;  哪儿有闺女丢下自己亲爹不管的?她要是在外头吃苦受罪也就算了,偏生她过着富贵无双的逍遥日子,放着爹娘弟妹在小镇上苦熬。

    说破天也没这个理啊!

    甚至还要更早之前,在得知自家的一些店铺早已悄然转手后,周老爷就想方设法的联系过了周生生。

    周生生她是带着她男人和心腹手下、随从护卫等等;  一大堆人前往府城的。她不是匆忙逃窜的,更不是离家出走,而她在离开之后,也仍然时不时的跟镇上有所联系。

    旁的不说,赵家的书铺一直都开着啊!

    其实也是因为这一切都跟从前一样,周老爷又被夺权已久,许久不曾插手铺子、酒楼等等事务了。以至于,他被蒙在鼓里足足将近一年时间。

    等他发现异常后,再派人仔细探听虚实,这才意识到他闺女早就已经布置好了一切。

    周生生和钱货郎先行离开,却偷偷的写了授权书交给刘童生,让他代为处理镇上这些铺子酒楼。而因为是一口气全都处理掉的,并且周生生完全不准备再回来,因此包括酒楼东家最为重要的厨子、秘方,她都一并舍弃了。

    这么合算的买卖,自然会有人接手。对于周生生提出来的,那些原材料仍去原先那些地方采购,像卤味药包等等,也仍照常不变,至少几年内是必须要遵守的。厨子、店小二等等,都依然用老的,如果是雇佣的,重新跟新的东家签协议,假如是卖身的,则直接转手给新的东家。

    也正是因为什么都没有变,周老爷才没有发现异常。

    至于赵家的书铺,人家赵家只提供书籍,不管经营!

    搁在后世,那赵家就是出版方,他们才不管你到底将店铺交给谁营业了。周生生就一个条件,接手后一切照常,并且新东家仍然帮忙接收、寄送信件。

    能跟府城炙手可热的赵家搭上关系,稍作妥协又算得了什么呢?人家新东家一看,大不了雇佣个粗通文墨的童生来管铺子,顺便帮人代写家书,直接接收、寄送信件很简单的,又不需要他们亲自送到各地的,有人回来问的。

    总之,在周生生的部署之下,在刘童生的具体实施之下,愣是瞒了周老爷和他的继室将近一年光景。

    回头想想,周老爷不得不承认自己也是有问题,他自视甚高,总觉得周生生一个女娃子走不了太远的,迟早都是要回来的。周家的根都在孝义镇,她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女娃子,能干什么呢?

    ……她能干的事情可太多了。

    周老爷能从一个穷困潦倒的穷书生,到孝义镇数一数二的富贵人家周家的赘婿,再到真正执掌了周家,说他完全没有脑子肯定是不可能的。

    他在极短的时间内冷静了下来,重新整合了手头上的资源,发现周生生只动了那些酒楼铺面,像周家名下的田产却是一点儿也没动。

    两种可能性。

    一种是,贸然动了田产,难免会惊动他的,毕竟穷人卖个一亩三分地都算是村里的大事儿了,谁家没事儿卖地呢?假如是堂堂周家,卖个几亩地那还不如别卖了,完全没意义。可要是卖个几百亩,整个孝义镇又有几人能吃下?怎么可能不引起巨大的轰动?

    害怕惊动他,所以不卖地。

    如果是这样的话,周老爷认为他在周生生心里还是有些份量的,起码有着一定的威慑力。

    另一种可能则是周生生压根就没打算一去不回了,毕竟周家最大的资产,其实还是田产。已故的周老太爷是个很精明的商人,可也正是这种精明,让他在清楚的知道这辈子只有一个独生女后,选择了将所有的生意都收拢起来。只留下了来钱快本钱却不高的酒楼,以及一些待租的店铺。

    酒楼自家经营,店铺则全部租出去吃租子。

    在孝义镇这个不大的地方,光这两个进项就足够周家上下过得舒舒服服的了。

    至于他收拢生意后,陆续置办下来的大片田产,则下了命令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出售。就连每年收上来的佃租,除了自家留下一些吃外,旁的尽数卖去县城,得来的钱继续买地。

    日复一日,哪怕周老太爷已经过世十多年了,但他当初定下的规矩,却并没有因为他的离去而有所改变。

    负责田产的管事是周老太爷的心腹干将,那是连周老爷都没办法撬动的人。

    那人每年都依着老太爷的叮嘱,收上粮食截留下一部分后,尽数卖出换取钱财,遇到合适的田产时,再买入。

    周家的田产数量远比外人想象中的更多,甚至还不止是孝义镇附近,就连县城周边的农庄里,都是他们家的田产。

    这才是周家的根本。

    如今,周生生一走了之,除了酒楼和店铺,却独独没对田产下手,这相当于是直接将软肋交到了周老爷手里。

    有田产在,周老爷就不会缺粮食,甚至也不会缺钱。因为家里没钱时,卖掉一些粮食换钱那是很正常的事儿,直接去支钱都没问题的,只要师出有名。

    还有一点,不曾卖掉田产,既说明了周生生心里很在意周老太爷的叮嘱,也很在意那些田产……

    周老爷思量了很久,几乎将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他也仔细的想过了,再见到亲闺女时,要用什么表情、什么语气说那些绵里藏针的话,好让周生生那个死丫头屈服!

    然而,现实太过于残酷了。

    其实他都猜错了,周生生之所以没处理那些田产,只有一个原因。

    忒么太麻烦了啊!

    古代的田产啊,那是比现在卖房子还烦人。就算是有牙人帮忙的,但正常来说,要脱手大量的田产,要么断崖式的降价,不然根本就找不到人接手的。

    这就好比,在现在有个人突然想要将手里的三千套商品房出售……

    你只要敢出手,今个儿挂牌明个儿市场就崩了!

    对于周生生来说,出售田产的周期性太长了,中间还会遇到各种麻烦事儿,另外周家的田产就没有一亩地是自家种的,而是全部都赁了出去。

    这年头跟田产相关的事情,那绝对是天大的事儿,都是有契约的。假如要将田产转卖,之前跟佃农签的契约咋办?关键田产是一亩两亩零碎的赁出去的,不像酒楼那样,可以两三个酒楼一起打包给其他商户。

    反正就是麻烦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