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古代群穿生活-第2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不是家中发生变故,刘童生只怕早在十年前就中秀才了。二郎先前在孝义镇念的学堂里,有位先生就是刘童生当年的同窗,在听闻二郎娶了刘童生的表侄女后,颇为可惜的跟他说了以前的事儿。只叹刘童生天赋出众,却命运坎坷。

    刘童生要走科举的话,显然比赵爸会顺利很多。

    “他原先不是因为家里出了变故,对人生失去了希望吗?就是过日子没盼头了,过一天算一天的。可如今,他也娶了媳妇儿生了娃儿,就又觉得可以重新开始了。他比我爹强,只可惜今年的童生试三场考试变了顺序,不然他都可以直接考最后一门了。”

    赵桂枝对她小舅充满了信心。

    知名高校历史系的教授呢!

    虽然专业是没对口,但就算跨专业了,还能比她爹差?不是她吹牛,就算她下场考试,也不可能比她爹差的。毕竟,她爹的学生时代是真的混过去的,再说穿越前他都快退休了,当年老师教的知识铁定已经还回去了。

    哪怕赵桂枝也毕业好几年了,那也比她爹强!

    二郎也是这么认为的,就算他知道的情况比较片面,但刘童生啊,十多年前就能顺利的一次通过童生试的前两场考试,这些年虽然不曾再继续做学问,但也经常往书铺里去,还跑去茶馆里给人说演义。

    但有个事儿,二郎觉得他媳妇儿和媳妇儿的娘家人可能不太清楚。

    “刘童生是考过两场的,那当初的文书他一并带来了吗?就算带来了,也要去县衙门过一道手续。我不清楚是县衙门还是县学,但肯定是要跑好几趟的。还有,他若是打算在府城参加童生试,要将关系转过来,估摸着起码要折腾小半年。”

    赵桂枝听得一头雾水,在二郎的解释下,她才明白了个大概。

    原来,理论上只要通过了童生试的任何一场,之后就跟打副本保存进度一样,可以直接读取进度的。

    但问题是,这年头还做不到资料共享,前面是在哪里考的,以后也要在同一个地方考。另外,考试通过是有凭证的,凭证丢失倒是可以补,但想想就知道一定会很麻烦。

    补资料已经够折腾了,还要从县城将关系转到府城来,再算上两地之间奔走的时间,江二郎估摸着,小半年时间都算是一切顺利的了。

    “我明个儿跟我表叔说一下,看他咋说。”

    二郎点头,他也就是提醒一番,学习计划还是会帮忙拟定的。

    就这样,第二天赵爸得到了来自于他那倒霉女婿亲手写好的学习计划。不是简单的时间安排,而是厚厚一沓计划表,甚至其中还包括了摸底。

    “我觉得我不需要摸底,就从头开始学吧。”赵爸又能说什么呢?他能说自己连繁体字都不会写吗?认识,但不会写,非要写的话,大概率会丢笔画。

    当然将繁体字改为简体字的人,一定没有考虑过他们这些穿越者的心情吧?

    赵爸心里苦啊,他深以为,自家闺女是千年竹笋成了精,而他本人则是黄连精。

    要不然也不能这么苦啊!

    “可以,这些都是粗略的计划,详细的那一份在我了解到所有情况后,再重新制作。”江二郎态度谦逊的回答道。

    这话,赵爸真的没法往下接。

    江二郎随后又抱歉的对刘童生说,他那份要稍晚一些再给他,另外就是昨个儿他跟赵桂枝提过的事儿。

    一番交谈后,刘童生满不在乎的摆手道:“大不了重新考一遍,这有啥呢?我把镇上的房舍卖了,回头就找牙人买个小房子,先安顿下来,把户籍也迁到府城。不用管以前的事儿了,我直接以白丁的身份,重新参加童生试就好。正好,还能跟我表哥一起下场考试。”

    赵爸在一旁用阴恻恻的眼神看着他,可惜没人在意角落里的赵爸。

    倒是刘童生这话,又让二郎高看了他一眼。

    虽说童生试的前两场考试难度并不算大,但那是考试啊!这年头考试还是很稀罕的,多数人也不喜欢这种压力很大的形式,躲不过去的考试那是没辙儿,但像这种明明已经考过了,而且是能通过补办的形式获得认可的,换个人绝对选择补办。

    最重要的是,你就算要考,那也得按照官府公布的时间参加考试。

    等于说,回去补办可能需要来回倒腾小半年时间,而选择重新参加考试,哪怕一切顺利,到最后通过那两门,可能比半年时间还要长。

    二郎认为这是有信心的表现,若非认为自己肯定能过,还是轻而易举能过,刘童生至少也应该犹豫一下,权衡再三然后做出选择。而不是像如今这般,一听说需要补办手续,二话不说选择重新开始。

    重新开始,这四个字,有时候真的重逾千斤。

    可人家就是有这个自信!

    刘童生可不知道自家外甥女婿是个想太多的人,他之所以选择重新开始……

    那还能不是因为之前那是原身考的?他好歹也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优秀人才,当然不屑于拿别人的成果装蒜。

    不就是考试吗?

    倒霉姐夫都不怕,他怕个球!

    考就考,最好把他姐夫直接烤糊掉,他也好顺便换个姐夫,啧啧!

    退一步说,学习考试再难,还能难过于带孩子吗?

    他活了两辈子,犯得最大的错误,就是不该生下二胎羊驼啊!

    作者有话要说:  红包发了=3=

    (

 第164章 第164章

    第164章

    同样后悔不已的人还有赵桂枝的小舅妈;也就是尤桂花女士。

    对于刘童生临阵脱逃跑去考科举一事,她感到非常愤怒,当场咆哮:“为什么不让女人考科举?”

    因为太过于愤怒;她是直接当着其他人的面吼出声的,当时在场的人中,除了尤菜花、赵桂枝、虞三娘这仨自己人之外,还有江幼娘、盛锦娘,以及三郎和黄氏这对夫妻俩。

    幼娘和锦娘还在思考这个问题,对呀;为什么科举只能让男子考呢?黄氏则是个慢吞吞的性子;有耐心但确实没什么反抗之心;属于典型的古代传统女子。

    但三郎就不同了,他可是被赵桂枝认证为人笨最更笨天生讨打的倒霉蛋。听到尤桂花的话,他当下哈哈大笑。

    “女子考科举哈哈哈哈……这是我听过最好笑的笑话!女子怎么能考科举呢?从来也没有的事儿呢!就算朝廷让女子考好了,那连字都不认识;连笔都拿不住;咋考呢?哈哈哈哈哈!”

    赵桂枝和尤菜花齐齐的后退了好几步,看她俩的模样,显然是被吓得不轻。

    虞三娘倒是好一点;毕竟她是妹子,当妹子的不可能会怕嫂子的;尤其她这个二嫂在上辈子忙于教研工作;一年到头也见不了几面。偶尔碰面了也是给她买买买,外加叮嘱她帮着管一下二狗子,还说什么该骂就骂、该打就打,熊孩子嘛,不打不成器!

    因此;虞三娘是一点儿也不惧尤桂花,她只搂着怀里的二师兄,又瞅了眼在小推车里睡得傻乎乎的嫦娥,感觉一切都没问题了,她淡定的准备看好戏。

    按理说,幼娘也是不知情的,但她比起盛锦娘和黄氏,明显要更了解赵桂枝。

    眼见赵桂枝“嗖嗖”的往后退,她猛的就觉得这一幕相当得熟悉,就仿佛每次她娘发飙之前,她二嫂都会提前感知并且及时跑路,还管这玩意儿叫做战略性撤退。

    莫非……

    幼娘忙拽着好姐妹盛锦娘跑路。

    跟留下来看戏的虞三娘不同,幼娘是真的跑了,一手拽起盛锦娘就往外跑去,空着的手还拉了一把黄氏:“走啊!事儿还没做完呢,我们赶紧走啊!”

    黄氏多好的性子呢,她从来学不会拒绝别人,要不然也不至于在赵桂枝陪着江五叔回老家的短短时日里,就被尤菜花忽悠当了插画助手。总之,她虽有些不太理解,但还是听话的跟着幼娘走了。

    也没走多远,无非就是厅堂去了隔壁她们用的小书房。

    哪怕这仨跑路了,三郎还是没意识到自己招惹了多大的麻烦。

    尤桂花瞬间拉着脸看过来,那表情那眼神,用后世的描述来说,那就是典型的教导主任脸。

    还是被惹毛了黑化了的教导主任。

    三郎多没见识的人呢,他当时就被震住了,大笑声也戛然而止,还下意识的拿眼去瞧赵桂枝,试图让他二嫂来救他。

    赵桂枝:……

    梦里什么都有。

    “你觉得女人不识字,连笔都不会拿,对吧?你觉得男人天生比女人强,对吧?”

    尤桂花目光深沉的看着眼前这个还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对付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她实在是太有经验了,毕竟在前世,她大半辈子都在高校里度过,面对的全是这个年纪的年轻人。

    三郎张口结舌的看着她,有心想要辩解什么,但都到这会儿了,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咱也不兴那套以大欺小,你不是读书人吗?那行,咱们就来比比念书的本事。”

    尤桂花瞄了一圈,抱孩子的小姑子首先排除,那剩下的就是倒霉外甥女和自家儿媳妇了。

    不等她开口,赵桂枝和尤菜花就抢着举手表决心。

    “需要啥?我来我来!”

    “要不要裁判呢?咱们找个人当裁判吧,我看二郎和我婆婆就可以。”

    找自家人怕三郎认为拉偏架,找江家人就不会这样了。况且,赵桂枝再清楚不过了,二郎和江母可公正了。

    就这样,原本正在跟赵爸和刘童生探讨学习计划的江二郎,被赵桂枝拽到了这边。至于江母,她本来就经常溜达来溜达去的,都没特地唤她,她就跟江奶奶一起,晃晃悠悠的过来了。

    于是,裁判变成了三个人。

    赵桂枝麻溜儿的搬了两把太师椅过来,就放在廊下,让江母和江奶奶坐上去,中间还搁了个小几,放茶盏和瓜子碟。

    尤菜花也没闲着,她跑去赵闰土的书房里,特别有心机的挑了本诗经,又摸了一本唐诗选集。

    这个世界的历史是从五代十国开始变化的,但在此之前,跟她们上辈子的走向是完全一样的。因此,无论是诗经还是唐诗,都是原本的模样。

    抱着书出来后,尤菜花就塞给了江二郎:“我挑书,你来挑具体的考,这样咱俩都不偏帮兄弟姐妹。”

    二郎哭笑不得的接过书,乍一听尤菜花这话,好像是挺公平的,但问题在于三郎的学习情况,在场之中再没有人比二郎这个当哥哥的更清楚了。所以,请问哪来的公平可言?

    好在,二郎是很有正义感的人,正因为他相当清楚三郎的水平,所以他很快就做出了决定,就专门挑三郎不会的考。

    啊这……

    感天动地兄弟情。

    赵桂枝拽了拽二郎的衣角,小声的道:“我觉得不能直接抽考,搞不好他俩都背不出来。咱们这么干吧,比如说考唐诗,你先念一遍给大家听,然后要求他们背诵下来。”

    二郎略一思索,点了点头:“也行。”

    他当然不知道赵桂枝是有私心的,主要是很多唐诗吧,赵桂枝其实也会的,但你一下子出一个题目,那谁知道呢?但如果先听一遍,那就能唤醒远古的记忆,瞬间就能想起来了。

    还有一点是二郎所不知道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