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古代群穿生活-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键是,还不能不接待。

    江母苦着脸,干巴巴的跟陈屠夫打招呼:“亲家舅舅……要不先进屋坐坐?”

    总不能全家都跟看猴戏一样,杵在院坝上不动弹吧?

    “对了,夜饭吃了没?要不再吃点儿?”

    陈屠夫一面跟着赵桂枝走上江家院坝,一面高声答道:“不用了,吃饱了出门的。桂枝啊,这个放哪儿。”

    “给我吧。”赵桂枝伸手准备接过东西。

    江母忙喊幼娘过来,又亲亲热热的凑到赵桂枝跟前:“你出门一天也累着吧,让你妹子去收拾,给她。”

    幼娘颤颤巍巍的从陈屠夫手里接过东西,随手飞快的转身跑进了灶屋。单看那架势,简直就跟背后有鬼在撵着一样。

    同样跑进灶屋的人还有虎头。

    虎头本来是蹲在院坝的角落里数蚂蚁玩的,等陈屠夫上了院坝后,他仰着脑袋看着来人,好悬没摔了个屁股墩。显然,对于一个矮敦子来说,像陈屠夫这般高大魁梧的壮汉,着实有些太过于吓人了。

    ……当然好吃的诱惑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薛氏也借口要喂猪,匆忙去了后院。

    其他人就没法跑了,只能认命的进了堂屋。

    乡下的堂屋不像城里那样,还分主座和客座。反正江家的堂屋就是饭堂,正中间摆了一张大木头桌,平常一家人都是围坐在一起吃饭的。偶尔来了客人,也用于待客。

    不多会儿,几人就相继落了座。

    就是吧,明明都是坐下来的,但陈屠夫还是给了人一种极为强烈的视觉压迫。

    陈屠夫是个自来熟,再说他原就跟江家人是认得的,当下朗声笑道:“都是一家人了,客气啥?”

    又指了指赵桂枝:“我外甥女嫁人的时候,也没人跟我提过。这喜酒是没喝上,礼也没送上。不过这也没啥,只要她过得幸福,我这个当舅舅的,回头也有脸去见她娘。”

    江家人:……

    这是在怪他们没通知到位吗?

    江母下意识的张了张嘴,试图解释两句。可问题是,没请娘舅来喝喜酒是事实,解释再多也改变不了,况且一个弄不好,万一解释变成了狡辩,那咋办呢?

    只这么一犹豫,江母就没第一时间开口。

    倒是赵桂枝接口道:“这赖我,是我把你给忘了。不过,这不就领你来认门了吗?对了,我家还养了两头猪呢,回头等猪出栏了,舅舅记得给个好价钱!”

    陈屠夫心说,老妹儿你真是不忘初心永远抠门。

    嘴上倒是挺大气的:“那还用说?舅舅还能叫你吃了亏?”

    随即,他又换了一副语重心长的口吻:“桂枝啊,既然都这样了,你就安心跟二郎过日子。老天爷让你忘掉了一切,就说明是有他的道理的。这人啊,还是要往前看,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回头有啥解决不了的事儿,找你娘舅准没错!”

    江家人听得云里雾里的,可也意识到了,陈屠夫这是话里有话。

    想开口问个清楚吧,可看到陈屠夫那凶神恶煞的模样,到了嘴边的话又给咽了回去。

    最终,他们还是什么都没问,而是顺着陈屠夫的话说……

    “桂枝啊,你舅说得对,过日子得往前看。”

    “就是就是,咋能一直想着过去的事情呢?那日子还过不过了?”

    “你也想开点儿啊!”

    赵桂枝:……

    不是,你们知道出了啥事儿不?

    怎么就能接话接得那么顺溜呢?

    好在这也间接的证明了赵桂枝想出的法子是管用的,她只露出了一个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笑容:“其实我什么都不记得了,再说我姨也劝过我了,没事的。”

    这时,先前一直没找到机会开口的二郎忽的道:“桂枝,虞三娘是你亲姨,陈屠夫是你娘舅……他俩怎么不是一个姓?”

    “表的,他是我表舅。”

    这个情况是早就料到的,赵桂枝回答得一点儿都不磕绊。

    倒是陈屠夫纠正道:“是表舅,但跟亲舅也没啥差别了。是吧,桂枝?”

    然而,赵桂枝并不想惯着他:“那还是有差别的,表舅再好还能抵得过亲舅?再说了,不是你说的,村里出事的时候,我亲舅出远门了吗?那万一他回头来找我了呢?你还是给自己留条后路吧。”

    不夸张的说,要是她大舅知道她这个混蛋表哥搞的事情,一顿打估计是跑不掉了的。

    她这话一出,两边同时倒抽凉气。

    江家人是真没想到赵桂枝还能把话说得这么不客气,半点儿面子都没给陈屠夫。

    陈屠夫则是想到了他老子那能动手绝不逼逼的画风……

    他瞬间就怂了:“对对,你说的对。等回头真要是见着你亲舅了,一定要帮我说两句好话,可千万别说我没好好照顾你。”

    “我考虑考虑。”赵桂枝矜持的回道。

    江母生怕她再说出什么离谱的话来,赶紧插嘴道:“表舅咋了?她大舅她二舅,都是她舅!二郎啊,你喊过舅舅没?”

    二郎尴尬的摇了摇头,又赶紧给陈屠夫倒了碗茶,恭恭敬敬的奉上,当然也喊了舅舅。

    没人提表舅,权当陈屠夫是亲舅!

    陈屠夫也是个人才,特能装,甚至还摸了摸怀里,满脸遗憾的道:“出门太急了,也没给外甥女婿带个礼。我记得你是在镇上的私塾念书吧?那行,回头想吃肉了,来我家肉铺,舅舅请你吃顿好的!”

    赵桂枝斜眼看着他,用眼神提醒他,够了可以了,小心装逼被雷劈。

    见老妹儿的眼神已经开始不对了,陈屠夫见好就收,借口天色已晚今天就到这儿吧。不过,临走前他答应了下次来大坳子村收猪时,再来江家做客。

    江父带着仨儿子,亲自将陈屠夫送到了村口。

    见人都走得没影儿了,江母忙扒着赵桂枝问:“这咋回事儿啊?他咋就成你舅了?对了对了,你先给我说说,你娘家出啥事儿了?我怎么听着不太对呢。”

    就等着你问呢!

    赵桂枝在回来的路上,把该对的口供都对了一遍,当然细节部分是肯定没有的,多说多错的道理,谁还不懂呢?

    她只换上了一副悲伤的表情:“我姨见我孤身一人来投奔她,寻思着这里头可能出了啥事儿。可她也不方便大老远的跑一趟,就托了我表舅帮忙打听。也不知道究竟出了啥事儿,家里人全没了。”

    “全没了?”江母抬高了声音,震惊之情溢于言表。

    “是这么说的,但好像又听说我亲舅早些年出了远门,很久很久没回来了。也不知道他如今到底咋样了,是不是平安康健,还能不能见着面……”赵桂枝说到这里,是真的有点儿伤心了。

    薛氏也从后院来到了前头,见赵桂枝真伤心上了,忙劝道:“娘你还是别问了,横竖都这样了,白惹桂枝伤心。”

    江母想想也是:“那行吧,你也别太难过了,甭管发生了啥事儿,日子总归还是要过下去的。”

    这时,幼娘走出了灶屋,先是小心翼翼的看了看四周,没见着刚才那个魁梧壮汉,她明显得松了一口气:“二嫂,你带来的东西是啥啊?闻着喷香,能给虎头吃一块吗?”

    赵桂枝这才想起来,虞三娘给她打包的东西里,除了一应豆制品外,还有不少她今天下午刚做好的小零嘴。

    “那个呀……大嫂,能给虎头吃吗?其中一些口味还挺淡的,不怎么辣。”

    失去了灵魂的辣条,是给江奶奶准备的。不过这个倒是不着急,赵桂枝觉得她可以回头再做一份新鲜的。

    但薛氏一听这话,就断然拒绝:“吃啥吃!不准吃!虎头晚饭吃了一大碗的稀粥,饱着呢!”

    虎头原本是躲在幼娘身后,只探出一个小脑袋,眼巴巴的看着赵桂枝。这会儿听到他娘说的话,他顿时瘪着嘴,委屈到不行。

    薛氏铁石心肠的拽过他,就往屋里去。

    可怜的虎头也曾试图求救,他先是看向平常最疼爱的小姑姑幼娘,可幼娘在家里一贯都是说不上话的,只能对他报以同情。

    他又看向赵桂枝,赵桂枝回给他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

    最后,虎头又将求助的眼神看向了江母。

    江母连个眼神都没分给她孙子,只对赵桂枝连连叮嘱道:“二郎只请了三天的假,明个儿晌午吃过饭就要去镇上了。你呢,趁着机会多陪陪他,努力努力,我还想抱孙子呢。”

    赵桂枝:……

    你孙子刚才跟你求助,你感受到他的绝望了吗?

    换成一个土著小媳妇听了这话早就臊上了,可赵桂枝就没啥感觉,她一面在心里吐槽,一面从善如流的回道:“娘您说得对,我明个儿就不干活了,专门陪着二郎。”

    江母低声嘀咕着:“平常也没见你干活……对了,你要不明个儿做些放得住的下饭菜,让二郎带点儿去镇上?不过这天马上就该转热了,少带点儿好了。”

    不就是易存放、便携带又能下饭的小零嘴吗?

    赵桂枝一口答应。

    等晚些时候,众人洗漱完毕回了各自的屋子,新婚还不到半个月的两人,总算是有了独处的时间。

    自然,二郎也提起了关于赵桂枝娘家的事情。

    依着商量好的说辞,赵桂枝表示

    自然,二郎也提起了赵桂枝娘家的事情,被她以太伤心不想提起为由,糊弄了过去。同时,她也询问了关于三郎转学的事情。

    从村学去镇学念书,在赵桂枝看来,不是转学是什么?

    “定下来了,不过我明个儿先一个人去镇上,把三郎的事情跟先生提一下,安顿好了,再让三郎过去。”二郎倒是信心十足,“别看三郎心思总不放在念书上,其实他念得不差的。四月里有一次考试,我打算让他下场试一试,运气好要是能过,也好在先生跟前留个好印象。”

    “考试?是科举乡试吗?”赵桂枝来精神了,她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居然还能经历传说中的科举,哪怕并未参加,也感觉与有荣焉。

    二郎:……

    他一言难尽的看着小媳妇儿,半晌才道:“是县试,童生试的第一门考试。”

    “童生试?噢,我知道了,考了这个就能成秀才了。”赵桂枝恍然大悟。

    “不是这样的。”二郎轻叹一口气,帮小媳妇儿科普这些常识。

    他倒是没觉得赵桂枝有什么不对的,毕竟除非家里本身就有读书人,一般人对于科举的事情确实不是那么清楚的。事实上,哪怕是江家这边,江母到现在都还是一知半解的。

    耐心的解释了一番后,赵桂枝总算弄明白了。

    在科举乡试之前,先得通过童生试。三郎下个月准备试一试的是县试,接下来会在六月份考府试,之后还有院试。不过因为他们这儿是小地方,院试是三年考两回,但今年没有。

    二郎已经通过了前面两门,但在考院试的时候失利了,他准备再静下心来认真读一年,明年再考。

    赵桂枝上辈子是个学渣,属于那种听人提到考试就忍不住头疼的人。幸好,这辈子她是用不着考学了,她给了二郎爱的鼓励,让他认真学好好考。

    就因为晚间的这番话,第二天上午,赵桂枝就开始了报社行为。

    昨个儿在豆腐坊做的小零嘴,大部分都留给了虞三娘,剩下带来的这些,都是口味比较清淡的。但在这个没有防腐剂的年代里,口味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