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古代群穿生活-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要是举家搬迁去了府城,不得亲自上门拜访一下赵老太太和赵大少爷?一来二去的,不就熟悉了?老爷……”

    周老爷是不想走的,别看他几十年前就当了周家的上门女婿,但他原先就是孝义镇的人。对于一个年过半百的人来说,离开祖籍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他真的没有这个勇气。

    又或者说,他本来也没多少勇气。

    眼见劝不动,继室又换了一个说辞:“老爷你就算不为咱们家二姑娘考虑,倒是也想想咱儿子呢!咱们家统共就得了这么一个小子,大姑娘那头明显是打算自个儿生儿子跟周家姓氏的,那老爷您不想让咱们儿子还宗吗?还了宗,他就更没法从周家分到多少钱了,您不得为他多打算打算?”

    这继室也算是有些本事的,是有些小聪明,也知道怎么哄男人,特别是周老爷这人,可能因为年轻时候没有太多的选择又不愿意吃苦受罪,当了上门女婿后,哪怕周家上下都是宽厚人,他也自觉屈辱。

    又自卑又自尊,说的就是他了。

    因此,他特别吃继室这一套,只要放低姿态说些好听的,再吹捧一下他,他就什么都答应了。

    在得知大姑娘又作幺后,周老爷只花了半天就平心静气的接受了这一切,准备年前收拾收拾,等年后就举家搬迁到府城去。

    只不过……

    周生生没打算带上他啊!!

    她只准备带上方便携带的金银细软,再将那些不动产委托给刘童生和尤桂花,自个儿跟钱货郎两个人,边一路欣赏美景边往府城赶去。

    当然,随从仆妇还是要带的,但爹和继母还是算了吧,弟弟妹妹更不在她的考虑之中。

    不过这个时候,除了钱货郎,谁也不知道她真实的想法。

    也因此,这个年过得还是非常美好的,这可真是个美妙的误会啊!

    作者有话要说:  周生生:爹爹~我要去远航~~不!带!你!

    …………………

    红包晚上发=3=

    。

 第126章 第126章

    第126章

    赵桂枝并不知道她亲爱的大舅妈又准备作一个大死了;  她什么都不知道,因此在孝义镇送了一遍礼物之后,就跟二郎一起带着幼娘回了家。

    本来是准备要去一趟石磨村的;  但因为在镇上停留了大半日,天色已经挺晚了,这回家晚了倒是没啥,可走亲戚还是应该在白日里的。

    跟二郎商量了一下,两人决定次日一早带着年礼和贺新生儿的礼物,正式登门拜访;  顺便拜个早年。

    于是;  赶在天黑之前;  赵桂枝三人回到了久违的大坳子村。

    还真是久违呢,一晃就是大半年的光景。

    像赵桂枝和二郎倒是还好,他俩已经习惯了离家。幼娘就不行了,如果不是因为天生性子软棉;  她恐怕上午刚到孝义镇时;  就已经着急要回家了。等到进了村子后,幼娘彻底绷不住了,满脸都是急切。

    很快就到了江家门口。

    因为并没有特地派人来送口信;  江家这边还不知道他们是今个儿回来。于是,理所当然的;  等傍晚时分虎头一放学回家;  家里人就围坐在堂屋里,吃起了晚饭。

    晚饭都快吃完了,就听外头传来幼娘的唤声:“奶!奶奶!我回来了!”

    什么叫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呢?这就是。

    用更浅显的话来说,那就是跟傻子待久了,一定会被传染成傻子的。

    幼娘啊;  在赵府待了这半年光景,没的是没学会,但一开嗓就喊奶这个毛病,算是实打实的落下来了。尤其在赵府,并不只有笋兄妹两个会这么喊,连带二傻和傻媳妇儿也是管赵老太太叫奶奶的,本来他俩是叫太奶奶的,被赵老太太好一顿削,反正最后算是跟着赵桂枝喊了。

    为了方便称呼,赵桂枝也让幼娘管赵老太太叫奶奶,以及后来盛凌云带来的小哭包……

    奶奶奶奶的或是叫,或是听,幼娘已经被彻底洗脑了。

    幸好,在一声下意识的开嗓之后,她想起来了!

    面对从堂屋里冲出来的江母,幼娘立马来了个急刹车,站稳之后露出了老实巴交的表情:“娘,我回来了。”

    江母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一言难尽。

    她又不聋,再说幼娘嗷的那一嗓子,不说能传到村头去,起码相隔不远处的江家大房是肯定能听到的。

    好家伙,小闺女出远门半年光景,旁的暂且不说,这嗓门是够大的了。

    “小姑姑!”虎头在迅速扒拉完了碗底的两口饭后,火速的冲出了堂屋,但随后他就看到了,“二婶!!!!!”

    显然,姑姑不如婶儿啊!

    幼娘鼓着腮帮子瞪了一眼虎头这个倒霉侄儿,想想她先前认识的盛家大小姐,人家那是一口一个姑,姑姑全天下第一好,把爹娘全掐一块儿都抵不上一个姑。

    结果呢?

    看看人家,再瞅瞅自家的。

    高下立马分明,幼娘就觉得吧,她那一木匣子的高档棒棒糖算是可以省下来了。

    相较于吃味的幼娘,赵桂枝就显得开心多了,面对欢呼雀跃的虎头,她高兴的回应道:“诶!虎头想二婶了吗?”

    “想!特别想!我尤其想二婶做的饭菜!”虎头多实诚一娃儿啊,天赋技能哪壶不开提哪壶,“二婶你咋不早点儿回来呢?你早点儿回家就能做晚饭了,我都好久好久没吃你做的饭了!”

    赵桂枝:……

    这倒霉孩子谁要谁拿去!

    江幼娘:……

    噗哈哈哈哈哈!

    至于从头到尾仿佛隐身一般,完全没被家里人看在眼里的江二郎,则是拍了拍赵桂枝的脑袋:“可以了,起码他还记得有你这个二婶,知足吧。”

    “二叔。”虎头也没傻到那个地步,当下就顺口喊起了人来,“二叔你可算回来了,我奶她老惦记你了!”

    江二郎看了一眼虽然赌气但还是对幼娘正嘘寒问暖的江母,可疑的沉默了一瞬后,他摇了摇头:“这个我真没看出来。”

    虎头瞅瞅他奶,最终不得不点头认可:“我奶可能就是那种嘴上随便说说,压根就没往心里去的人吧。她就是嘴上惦记你,实际上还是惦记我小姑姑。”

    事情大概就是这样的,但孩子啊,你可以不用这么直白的说出来。

    “桂枝啊!”江奶奶毕竟年岁大了,没可能一下子就冲出来,但她还是很迅速的,具体表现为人没出来,但声音先来了,“桂枝你过来啊,让奶瞅瞅你!”

    赵桂枝果断的丢下所有人,包括虎头那个倒霉侄儿,径直去了堂屋里。

    此时,家里的其他人也都放下了碗筷,起身要出来了。

    “不用那么夸张,我们带了人过来卸东西的,外头冷,就在里头说话吧。”赵桂枝赶紧把人拦了下来,不多会儿,外头的人也都进来了。

    江奶奶还想出去呢,又听赵桂枝说带着人呢,作为一个曾经去过府城的时髦老太太,她当下就明白了:“你是不是把赵家的仆妇带来了?那她们晚上住哪儿啊?”

    “不是仆妇,是随从,他们晚上凑合住一屋,明个儿一早天亮以后,我就让他们回镇上去。生生那丫头答应会帮我招待的。”

    这真不是他们矫情,实在是因为他们仨没一个人是会赶车的。赵桂枝和幼娘就别指望了,就连二郎都只会赶牛车。马车什么的,超纲了,大坳子村一匹马都没有的。

    而且,他们带的东西还多,哪怕在孝义镇卸下了不少,那还有三辆车呢。毕竟,赵桂枝给她这边的亲戚选择的都是一些便携带的贵重东西,而乡下地头讲究的却是一个实惠,再一个,她还应江母的要求,带来了大半车的廉价饰品。

    就是那些有韧性的彩线、各种品质一般的珠子、劣质的玛瑙石珊瑚碎块等等。

    贵是真的不贵,甚至可以说是很廉价了,尤其赵桂枝还不是亲自去坊市里买的,而是让管家去上游的供货商那头批发来的,批发的数量还多,那是真的便宜。

    但这玩意儿不光占地方,它还重啊!

    反正,随从那是必须要有的,哪怕回头干完活儿让他们都去镇上待着都成。

    正说着呢,就有随从在外头询问,东西搬到哪里。

    赵桂枝离家那么久了,加上三郎还娶了媳妇儿,她是真不知道家里哪里有空,只得扭头看向江母:“娘?”

    “知道了!我去安排。”江母也是见过大世面的,在这个普遍最远只去过庙会或者镇上的乡下地头,江母作为一个连府城都去过的人,这半年里那是真没少被人吹捧。

    他们这一行人这么招摇进了村里,哪怕这会儿天色已经晚了,按说绝大多数人家都在屋里吃晚饭,但肯定也有人瞧见了。一想到等下就会有人过来了,江母立马整理了一下发型和衣衫,昂着头挺着胸,出门安排了。

    巧合的是,负责赶路搬运的赵家随从里,有好几个是熟面孔,都认识江母的。

    当下,就有那嘴甜的喊着:“给江老夫人请安,老夫人过年好啊!”

    哪怕这会儿其实才腊月初,离过年还有大半个月呢,但说这个也是可以的,反正都是好听的话,江母看着这几个会来事儿的人就特别高兴,心里真就跟吃了蜜一样的甜。

    更巧的是,就在江母安排人将东西一一卸下车,抬上院坝搬去屋里时,江大伯娘来了。

    一同前来的还有她的几个儿媳妇。

    “哎哟我的娘呀!三弟妹你就变成老夫人了?我的乖乖。”江大伯娘惊呆了。

    在今年的秋收前夕,江奶奶和江母是回了村里,也带了大包小包的,但因为当时的时间还早,那些随从将人和东西送到后,很快就离开了。大家的注意力也都放在出门见了大世面涨了大见识的江奶奶和江母身上,因此完全没注意到随从的事儿。

    可眼下……

    不止江大伯娘婆媳几个来了,过后不久,又有人陆续赶来,都说是凑巧看到了车队的。还有就是那些不嫌事大的闲汉,挨家挨户去说的。

    要知道,眼下是腊月里啊!

    然而,吃瓜群众们的心是火热的,哪怕寒冬腊月里,也要吃这最新鲜的第一口瓜。

    听到外头的动静了,江家其他人也陆续出来了,大嫂薛氏去灶屋里拿了热腾腾的茶水,给几个亲戚送过去。三弟媳黄氏显然还有些没融入到江家里,看起来有些畏手畏脚的,见大嫂去了灶屋,忙收拾了桌上的残羹剩菜,跑去洗碗了。

    赵桂枝被江奶奶拽着脱不开身,只能喊幼娘去带来的东西里,把糕点拿一些出来待客。

    得亏如今是冬日里啊,绝大多数的糕点都还是能放得住的,当然像一些由赵桂枝折腾出来的西点不太耐放,她就没带过来,只带了各种西式的糖果,譬如说奶糖太妃糖牛轧糖之类的。

    这些东西放在上辈子真的不算什么,甚至赵桂枝做出来的那些,口感上跟品牌糖果也是不能比的。毕竟,那些品牌糖果的配方她又不知道。而她自己更擅长的是素菜荤做,对于甜食一类的东西,只能说爱吃但不擅长。

    但赵桂枝还是非常自信!

    自信的来源在于,她折腾出来的各种吃食,在府城都大受欢迎。不少富贵人家都派了人来订购,哪怕赵闰土那个黑心资本家把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