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东方好莱坞-第4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心里一直半会还猜不到于品海的想法,不过于品海摆明了立场上来就不给他面子,朋友做不成那就是敌人了。
当下林孝智嘴角一弯,脸上带着浅笑说道:“这两年我是赚了些钱,但钱这东西到了一定数额就是一堆数字。相比之个人财富的积累,还是把一个产业做大了,大家都有钱赚反而更美。总好过一个本来就不大的市场,偏偏有一群外来者杀进来,盲目想要搞风搞雨,也不看看市场有多大。于生,你说我说的对吗?”
言下之意,就是回讽他于品海在传媒界不过是个外行,靠着一张三寸不烂之嘴杀进了香港传媒业,不敢上来就去挑战最强势的东方报业集团,反而选择挑衅规模比东方报业小得多的他的成报报业,一来暗讽他不顾市场就这么大点,二来讽刺他欺软怕硬。
于品海虽说是自己邀请来的,但既然不给他面子,林孝智也息了邀请他加入文华会的想法。
文华会虽然只是在去年,他才灵机一动决定成立的一个准商业性联盟组织,而且到目前为止已经确定加入其中的重量级人物只有他自己一人,除此之外的人包括嘉禾的副总裁洪金宝跟艺能老板张国中在影响力跟实力上都还差一些。
不过,现在的文华会很弱,不代表他本人就不重视这张好牌,恰恰相反的,受到后世国内铺天盖地宣传的某位营销天才的故事影响,林孝智对于成立并掌握一家类似于后世国内‘泰山会’之流的商业联盟很感兴趣。因为这不仅意味着他将可以通过联盟的方式获得更多的盟友,同时也可能借助盟友的力量,将自己的话语权跟影响力无限扩大化。所以对于未来准盟友的选择上,他还是比较谨慎的。
明报过去一段时间里没少跟成报起摩擦,这一次也借着他的绯闻事件往他身上泼了不少墨水,早就惹恼了他。若是这于品海上来态度低一点,回头他一暗示对方懂行不再报道抹黑他,这事也就揭过去。可是这货上来话中便夹嘲讽,林孝智的好脾气更多是面对亲朋好友,自然不会再给他好脸色了。
于品海闻言,脸色猛地一冷,阴沉着一张脸就这么站着盯着林孝智,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林生话里有话啊,今天请我来,不会是邀请我赴鸿门宴吧!”
他特别在‘请’这个字上加重了音,说完还不忘斜眼看了亲自登门邀请他的寰亚总裁陈强一眼,嘴角冷笑。
于品海一来,这聚会本来还很轻松融洽的气氛顿时荡然无存了。眼看着他跟这聚会的发起人林孝智起了冲突,在场一行人各自脸上也跟着起了变化。李修贤、陈勋奇、张国中这三个利益早就绑在了寰亚战车上的林孝智的盟友互相对视一眼皱紧眉头,尽管于品海的措辞十分咄咄逼人,但也跟他一贯的表现相符合,在香港资本界他是小有名气的连环收购好手,今年更是靠以弱胜强的明报收购获得社会各界的关注跟赞美,这样的人心高气傲也能理解,何况还是林孝智亲自请来的客人,与他发难有些不理智了。
许冠文、邓光荣、高志森却有些莫名其妙,不晓得两人在唱哪出戏。倒是黄白鸣、洪金宝跟梁丘昊三人从两人方才的话中品出了几分余味来,只在一旁冷眼看戏。一行人中,除了寰亚总裁陈强对自家老板知根究底,依旧保持着脸上淡然的笑容注意着在场每一个人,似乎想把大家的表情记下来,等待事后汇报给林孝智外,就只有年岁最长的陈怡皱眉看着起了冲突的林孝智跟于品海两人,目光更多落在林孝智的身上,似乎若有所思。
林孝智刚要开口,就听到了从不远处传来一段故意拉高了的话,“呦,我们似乎赶巧了,刚来就听了个了不得的话题……”
抬头看去,果然看到两个身穿西服正装的男人并肩着往这边走来。其中一个身材瘦削的男人一手插在西服裤子口袋中,脸上面无表情,目光与他接触的一瞬间,那人微微冲他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正是永盛老板向强,香港娱乐圈中人尽皆知的黑道大佬。
只是方才开口的却不是他,而是他身边的另一个年龄约莫与于品海相仿的男人。这人穿着并不显赫,但走起路来却龙行虎步、颇有气势,他的脸上带着笑,然而却更多给人一种桀骜不驯的感觉,甚至比之于品海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林孝智不认识此人,不过在看向陈强时从他那里获得了一个肯定的眼神后,立刻就明白了这人怕不就是东方报业集团的老板马成坤了。
对于拥有《东方日报》的东方报业集团,林孝智是一点好感都没有。
先不提过去几年里他跟《东方日报》之间的各种龌龊,马氏兄弟控股之下的东方报业集团对香港娱乐圈的蛮横、不讲理的作风一直持续到他重生之前,都没有任何改善。
在香港率先引进了‘狗仔’这一让娱乐圈抓狂制度的正是东方报业集团,其名下最著名的报纸《东方日报》今天的辉煌更是建立在对香港娱乐圈明星绯闻、八卦的不计余力的‘发掘’上,早在《壹周刊》诞生之前,它就是作风最下三滥跟无耻的媒体,有时候为了报纸销量甚至不惜故意夸大、扭曲、制造话题。可以说,昔日《东方日报》赖之以起家的娱乐版,就是建立在娱乐圈的血泪之上。
甚至在回归之后,东方报业集团还一手炮制了震惊全球华语娱乐圈的‘刘德桦封杀事件’。起因只是因为早在07他连同李联杰与金成武合作拍摄陈可辛导演的电影《刺马》(就是《投名状》),片名与电影中的“车裂”情节被当时的东方报业董事长马成发认为是对自家不敬,因此威逼电影的拍摄方也就是林建乐的寰亚为电影改名。双方闹得不可开交后,《东方日报》与同属东方报业的《太阳报》接连大爆有关于刘德桦跟林建乐还有寰亚的隐秘新闻,其中不仅有寰亚巨资邀请刘德桦加盟这样的情报,还有诸多有关于林建乐的花边新闻。
个性要强的刘德桦虽然一纸诉状把《东方日报》告上了法庭。可惜当时家世已经没落的林建乐正因为身上还有官司案,不愿意再节外生枝,最终电影还是改了名。结果马家满意了也就不再报道林建乐,可叹被老板怒卖的刘德桦却落得惨遭东方报业几年封杀的经历,东方报业的霸道可见一斑。
尤其也能看得出,在制度与内地截然不同的香港,一家强势传媒的力量,饶是林建乐那种身价百亿的超级富豪也不愿与之起摩擦。
第469章 我给你们三天时间
目光在向强跟马成坤的身上转了一转,林孝智眉头微皱。事实上今天邀请马成坤来他就不是为了交朋友,甚至连跟于品海跟星岛报业那边不买账也都考虑过。
但对于向强的永盛,如果可以林孝智不想跟他对上。倒不是怕向强的黑道背景会给寰亚增加一些麻烦,随着永盛越做越大,他向强只要还想吃电影这碗饭,就必须得学会融入香港电影圈里。道上的那套玩狠、耍横一次两次还能玩玩,久了就会引起全港娱乐圈的抵制。外界再瞧不起娱乐圈,但这里也有大把粉丝、影迷数万、数十万的明星在,大家联手抵制起来就是港英政府来了也吃不消,更别说上不了台面的黑社会了。
历史上在明年爆发的‘反黑大游行’就为香港在全世界狠狠涨了一会脸,也逼得港英政府出手打黑,重创了包括万安在内的不少本地黑势力。
他忌惮的完全是向强的另一个大陆背景!
手上握有成报报业集团的他素来不缺乏对时政新闻的敏感性。据他所知,为了保证回归前后香港社会的安定,大陆一边在拉拢香港本地富豪、政客及警界人士,一边也没放弃对本地黑社会的拉拢。
红顶商人霍瑛东曾是某社团大佬这事在香港不是秘密,****时期他若不是手下拥有数万马仔,也不可能强硬顶着英美强国的压力,向大陆走私各种物资。他是大陆在香港最舍得投资培养出来的一张王牌,而这张王牌也确实没有辜负过大陆,无论什么时候要拿出来用用,都是效果拔群。
而据他获得的消息显示,这两年来向氏兄弟已经接连六次北上深圳了,巧的是每一次时间上都刚巧撞上有四九城的大佬南下广东福建考察,时间上这么凑巧要说没猫腻根本不可能,这两年来向氏兄弟开始洗白也让他坚定了其中必有联系。
隐隐的,林孝智一直怀疑,是不是这位主儿已经跟北京牵上线了。若真与他闹了,反而削弱跟影响力北京在香港布局,自己成为影响香港回归的罪人就不好了。
被他的眼神盯得不爽了,马成坤脑袋微微昂起,却转过脸去看向于品海,说道:“于生,我刚才似乎听你提到了什么‘鸿门宴’?不知道能否跟我详细再说一说呢?”显然,他是认识于品海这位明报新老板的。
于品海搅局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冷冷一笑:“宴无好宴可不就是鸿门宴,林生今天请我来,不会只是让我看看你在圈里的影响力吧?若是这样,恕我还有事在身,就不奉陪了!”
说罢就转身要走了。
大厅里的气氛一瞬间变得更加尴尬,林孝智只是平淡看着他作秀,也不急着说话。他这一表现被在场众人看在眼中,脸上表情又是一阵变化。
梁丘昊到底不如他的岳母胡仙,一见气氛闹得有些僵了,他竟站出来当和事老,主动开口刚想劝说,却给林孝智一个眼神止住了。
“我不知道是谁给了你底气,让你今天一再挑衅我。不过于生,香港就这么大点,做人留一线日后好想见。今天你既然一再扫我面子,那么咱们也只能商场上的矛盾用商场上的手段来解决了!”
冷漠的话从他的口中传出,不仅让刚转过身去准备离开的于品海停住了脚步,眯着眼睛一脸玩味的看着他,也让刚站起来充当和事老的梁丘昊息了那点心思,继续站那里看戏,偶尔眼珠转一转,跟其他人一样,他也想着这出戏该怎么唱下去。
“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吗?”于品海交叉抱臂站定,话里依旧讽刺。
他是个聪明人,打一开始寰亚总裁陈强联系他,并以林孝智的名义对他发出邀请时,大概就猜到了对方打得什么主意,无外乎就是想跟他讨要个面子,让《明报》不再刊登那些借着他的绯闻抹黑跟攻击他的报道。
林孝智没有猜错,最近这段时间里,《明报》借着他的绯闻事件对他进行不少抹黑跟攻击,都是他于品海放权去做的。目的有二,一来心高气傲如他一直对这几年来突然蹿出来的财势跟影响力都在他之上的林孝智十分不爽,说白了就是嫉妒;二来才刚收购明报的他如今正被业界不少人质疑他能不能玩得来,也需要一些改变来加强跟巩固他在明报报业集团内的话语权。
要知道金老爷子虽然号称一代武侠宗师,但在公司经营上完全就是一号暴君,就算他把明报卖出去了短时间内影响力依旧还在,以至于明报现在不少主管明着暗着的跟他对着来,还按照金庸时期的‘家规’办事。当初于品海也只从他手中买下三成的明报股份,三成股份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并不算稳妥,对资本运作十分精通的他很清楚这一点,因此迫不及待想通过挑战业界某些‘对手’并成功的壮举,来加强他对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