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将军烈-第5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进行的在政治上全面接管政权的计划并未受到太大的阻扰,粟特诸国的权贵们在威逼和利诱之下,很没节操地配合了赵子良派去的官员。

    天宝十一年九月十五,赵子良召开军政会议,被派往粟特各地驻防的将军和主持民政事务的官员都纷纷返回参加此次会议。

    这次军政会议的规模很大,几乎从庭州随同赵子良一起来到萨末建城的排得上号的军方将领和官员都有参加,加起来竟有上百人。会议的地点就在原康国的王宫,也是现在赵子良处理公务的临时场地。

    宽大的大堂之上,官员们站在右边,武将们站在左边,都在小声议论,这些人当中有很多人都是从粟特各地赶回来的,都在交流在治理粟特各地时的所见所闻和心得。

    “节帅到——”

    大堂上的所有官员将校听到声音都安静下来,待看见赵子良全身披挂、手按宝剑走进来都起身抱拳躬身高呼:“参见节帅!”

    赵子良在案桌后坐下,摆手道:“免礼!”

    众人纷纷直起身道:“谢节帅!”

    赵子良看着退到两侧的众官员将校说道:“诸位大多都是从驻地和粟特各地任上赶回来的,一个个都说说你们在任这段时间的政绩和成效吧!”

    官员们一个个站出来讲述自己在赴任这段期间如何打击强势的当地权贵、如果拉拢近亲大唐且又有威望的官员和贵族、如何丑化以前的国主、又如何打击反抗者。

    在官员们都说完之后,将军们又一个个站出来讲述自己在驻地粟特军的监控以及对当地反抗势力的打击、对大食国渗透势力的打击等等。

    赵子良听完文官武将们的述职情况,点头道:“看来诸位这些时日都是有些成绩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已经对粟特各地从政治和军事上大体完成了全面控制,现在也是时候成立泰西都护府!”

    众官员和将校们纷纷附和:“是啊是啊,早就应该成立泰西都护府了!”

    独孤峻站出来对赵子良拱手道:“节帅,如今粟特各地的情况良好,成立泰西都护府的时机也已经成熟,而且成立泰西都护府对我们统治粟特更加名正言顺!”

    所有官员将校都看着赵子良,眼神之中充满了热切和希望,毫无疑问,成立泰西都护府之后,这些人的官职都会水涨船高,毕竟现在这里的大部分官员和将校的职位名称都是归属在北庭都护府之下,如果成立泰西都护府,他们在这里就会有正是的官职,品级也会随之提升。

    赵子良看来案桌上的案卷看了看,抬头说道:“那就择日成立泰西都护府,按照皇帝的旨意,泰西都护府归属在北庭都护府管辖之下,葱岭高原以西、千泉山脉以南的所有大唐势力范围都属于泰西都护府管辖,泰西都护府成立之后,由本帅暂且兼领都护一职。本帅不可能一直留在这里,毕竟北庭事务繁多,从西突厥之地到金山以南、从咸海以东道伊州以西的事务都要经过本帅之手处置,所以在本帅不在泰西都护府期间,需要一个副都护协助本帅处置粟特各地军政事务,本帅将会向朝廷举荐独孤峻大人当任泰西都护府副都护、高适大人当任节度判官、玄一当任兵马使、仆固怀恩当任兵马副使,泰西都护府的其他官吏和将校在都护府成立之后再行任命,成立泰西都护府的典礼就由独孤大人和高适大人来操办,时间尽量定在这几天,让这次刚回来的官员和将军们都能够参加!”

    独孤峻和高适两人立即站出来拱手答应应答:“诺!”

    赵子良又看了一眼案桌上的案卷抬头说道:“泰西都护府成立之后,我们将恢复高宗年间在这里设立的州郡,但不设都督府,直接由州府衙门处理当地政务、治理地方,州的最高官员为太守,这些州郡分别是休循州(拔汗那国)、大宛州(石国)、曹州(曹国)、康居州(康国)、贵霜州(何国)、木鹿州(东安国)、安息州(安国)、南谧州(米国)、却沙州(史国)、至拔州(俱密国)······”。

    三天后,泰西都护府成立,府衙就设在原康国王宫,当天举行了盛大的典礼,受邀的有原康国贵族、富可敌国的粟特商人、一些部族首领以及大唐在此地的大小官员和军方将领。

    泰西都护府成立之后,赵子良很快就签署泰西都护府第一号公文,废除原粟特各国国号,分别成立州郡太守府管辖原粟特各国故地,每个州郡都要唐军驻防和粟特军异地驻防,异地驻防的粟特军受当地唐军将领节制,当地太守有权调遣当地大唐驻军和粟特局加强官府的统治和镇压反叛,但无权过问驻军内部事务,驻军将领的任命由泰西都护府直接任命,主管官员为正副兵马使。

    泰西都护府的成立、取消原粟特各国国号,成立各州太守府处理当地政务、治理地方使得唐朝对粟特之地的统治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

    接下来,赵子良开始给庭州方面行文,把从日后从中原方面迁徙过来的流民分流一部分迁徙到粟特,由泰西都护府进行规划和安置,粟特之地的百姓原本就并非全是粟特人,还有不少大食人、突厥人、吐火罗人、其实吐火罗人就是突厥人的后裔,而粟特人是月氏人的后裔,在这片土地上,民族繁杂,语言众多。

    泰西都护府为了加强统治、方便行政和官吏,开始大力推行汉语,一些官员在处理公务之余,还专门筹办学堂教授当地的各族百姓读汉书、识汉字。为了进行文化传播,泰西都护府都护赵子良还专门签发政令宣布从今以后读汉书识汉字的粟特人在官方举办的科举考试之中获得名次和录取的人有优先做官吏的权利。

    原本对读书识字不太热衷、认为没什么用处、吃力不讨好的粟特人在看到这份政令之后都纷纷把自己的儿女送去学堂。

    十月初二,赵子良处理完政事之后在都护府后院练功,岑参进来禀报:“节帅,有几个消息!”

    光着膀子的赵子良停下,把兵器放回兵器架上,擦了一把汗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道:“都有什么消息?”

    岑参道:“第一个消息是从大食国传来的,据说大食国哈里发阿拔斯的身体不太好,好像是生了重病,而且阿拔斯的年纪也大了,有传言说阿拔斯的弟弟和他的儿子正在暗地里进行夺嫡之战!”

    赵子良一怔,扭头问道:“消息可靠吗?”

    “阿拔斯重病的消息虽然被封锁了,但还是被我们安插的暗探探听到,应该不会有假,至于阿拔斯的弟弟和他的儿子在暗地里争权之事,绝对不是空穴来风,阿拔斯的弟弟长期跟随阿拔斯从事反抗白衣大食的活动,在起义推翻白衣大食朝廷的期间,他手掌兵权、实力不小,是阿拔斯的左右手,在阿拔斯建国之后,他手中的权利更大了,他能甘心在阿拔斯死后让权利落在阿拔斯的儿子手中?而且他与阿拔斯的儿子本来就不睦”。

    赵子良摸着下巴道:“这么说的话,大食国至少有几年的时间是无暇东顾了!下一个消息是什么?”

    岑参道:“是从长安方面先传到了北庭,后由王灿用飞鸽传书送过来了,消息说李林甫病了,而且病得不轻!以他的年纪,只怕没多少日子可活了!”

    赵子良听到这个消息愣了好久,回过神来叹道:“听到这个消息我原本应该很高兴,可我现在竟然高兴不起来,你知道这是为何?”

    岑参纳闷道:“为何?李林甫一向嫉妒节帅的战功,欲致节帅于死地啊!”

    赵子良叹道:“如今已经不比开元年间了,开元年间皇帝圣明、朝中政治清明,文官清廉,武将悍勇!如今呢?朝中奸佞当道,满朝乌烟瘴气,就算死掉一个李林甫,只怕朝局也不见得能清明起来,现在的大唐已经不是通过整治朝廷风气就可以改变的,整个大唐已经开始从根子上腐烂起来,想要扭转乾坤、力挽狂澜,就算皇帝再年轻三十年也未必能做得到,这些年你也不是没有看到,有数十万活不下去的中原百姓来到北庭,今后可能更多,可能有一百万、两百万流民来到北庭,仅仅从这些流民的数量上激增就可以看出百姓在中原的生活境况有多惨!”

    岑参一脸的惨然:“节帅,这怎么办?难道大唐就没救了吗?难道大唐也难逃王朝覆灭的命运吗?”

    赵子良叹道:“大唐暂时应该不会覆灭,但是长久这么下去,覆灭是迟早的事情!”(未完待续。)

第643章 全面换装

    如今大唐朝野很多人都认为尽管朝政被李林甫等人把持闹得乌烟瘴气,但只要除去李林甫一党,政治就会清明起来,但是人们显然高估了李林甫及其党羽对整个大唐的破坏力,李林甫及其党羽还没有那么的破坏力,大唐已经开始由盛转衰,这个现象并非一日之功,也不是李林甫及其党羽所造成的全部结果,是长久以来造成的!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土地兼并、资源被高度集中,致使平民百姓的生存资源和空间越来越少,人口的大量的增长也对生存空间造成了庞大的压力,在无法提升社会生产力的情况下,大唐王朝似乎也无法改变由盛转衰、最终灭亡的命运!

    想到大唐王朝日后可能与前朝一样难逃覆灭的结果,赵子良和岑参心里都极为压抑。对于这种情况,赵子良和岑参显然都没有什么好办法,关键是玄宗皇帝的威望太高了,只要他在世一日,谁都不敢忤逆其旨意,谁忤逆谁死,皇甫惟明、王忠嗣等这些军功赫赫大将的死就是标准样板,就连张九龄这等功绩盖世的宰相也是说废就废,没有人敢质疑玄宗皇帝的权威。

    大唐王朝立国一百三十多年来,李唐王朝的威名早已经深入民心,就算在政治上开始走下坡路,但是这个时候谁要是敢造反,绝对没有什么好下场,赵子良也不敢,至少这个时候还不敢!

    沉默了良久,赵子良压下心中的思绪,下意识回避刚才问题,他转移话题问岑参:“庭州方面有没有传来消息说兵器战甲和冬装都准备好了么?”

    岑参回答:“有,王灿在信中说西林守捉的几个兵器工厂、碎叶城的战甲锻造厂和庭州的军服被服厂已经在日夜赶工,应该可以在节帅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生产任务!”

    赵子良点头道:“好,以本帅的名义写信回去告诉刘眺、王灿、赵虎等人,北庭军全面换装已经势在必行,让他们争取在入冬之前把需要装备全军的兵器、战甲、冬衣、内衣、冬季鞋袜发放到各军事驻地全面装备军队,淘汰下来的兵器、弓弩、战甲要全部回收进行重新回炉,不允许私自折价处理,否则严惩不殆!至于兵士的旧衣服、旧鞋袜由他们自行处理,不用去管!另外,北方冬季快要到了,庭州方面一定要行文给各地提醒他们准备过冬事宜,要修缮营房、马厩、牛棚、羊圈、要收集足够的草料,有时间要帮助附近的百姓修缮加固房屋和帐篷,绝对不能出现冻死、饿死或者因大雪重压房屋营帐而造成的人员伤亡,谁的治下出了事情,都护府和节度使府就治谁的罪,绝不留情!”

    岑参躬身拱手道:“诺!”

    十月下旬,北庭军开始全面换装,除了弓弩之外,兵器、战甲、头盔全部淘汰旧式装备,换上新式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