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主角光环[快穿]-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到芙蕖院后,戚灵嫣身边的侍女兰芯就为自家主子不满了,低声嚷嚷道,“小姐热脸贴冷屁股算什么,也没见人家记得你的好。”
  她家小姐年年为准备长公主的生辰宴费心费力,见郡主回来了还主动退让,巴巴地把东西送过去,也没见人收下给个好脸色的。不过与其说兰芯是在为小姐愤懑不平,倒不如说她还没从过去的盛宠中转变过来认识现在的处境,心态失衡之下对郡主也没什么敬意。
  戚灵嫣秀眉蹙起,兰芯虽是陪在她身边多年,但到底是个丫鬟,眼界见识还是太浅薄,她叹了口气,“不管郡主愿不愿意收下,这都是我该做的。”
  她主动给出去,做的体贴妥当,总好过被人在长公主面前提起,或者长公主想起来了这事,一句话就将她的权力地位夺了去,落得难堪总好吧。
  戚灵嫣知道长公主是疼爱她的,这些年的情份也做不得假。但是长公主身为上位者,事事顺遂如意,哪里懂得底下人的心思,外人又会如何议论看待她这个尴尬的义女。
  郡主回来了,长公主现在可能一门心思都在补偿郡主上,忽略她也是情理之中,但跟红顶白,落进下石的人多的是。那些过去围在她身边的贵女千金多半也是等着看她笑话的。
  她只是不想成了别人眼里的笑话而已。
  而且年纪轻轻的,谁愿意就此认命了,近在眼前的荣华权力,总是忍不住想争一争的。不然戚灵嫣也不会存着这番小心机了。
  ……
  昭华长公主的确没怎么当回事,在她看来挺简单的,既然明珠不喜欢,那就由灵嫣操办好了,她也有过几次经验的,应该能办的妥当的。一个是她失而复得的亲生女儿,一个是有相伴多年感情的义女,只要不什么争抢,她就没什么不乐意的。
  自从得了衍净方丈的批命后,长公主的心情就一直是轻快不已的。
  她身边的吴嬷嬷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其实她本来就想着和长公主提一两句的,戚小姐这般知情识趣,温良谦让也好。谁想郡主都未问过长公主的意思就推拒了呢。
  郡主回京以来,既未进宫见过陛下和太后,也没有现身于人前,这次长公主的生辰宴,可代表着郡主在京中正式场合第一次公开亮相,今后就要步入贵淑女圈的,怎么能随便敷衍了事。
  还有到时候,除了宴会之时,男女宾客分别在外院和内院,隔开许久,三品以上的命妇官眷自然是陪着长公主说话看戏,另外还有年轻的贵女千金小姐们。
  往年几回生辰宴都是由戚小姐代表公主府接待满京城的贵女千金,言行举止倒也落落大方,周到妥帖。但今年郡主已经回来了,自然应由郡主接过此事。哪怕不通京中的礼仪规矩,抓紧时间多教教就是了。
  若是不然,岂不是叫人看轻了,以为郡主不受重视,还被个义女抢去了风头。
  吴嬷嬷叹了口气,她倒是能劝劝长公主,但这正经的主子都不知道争一争,她又能做什么呢。
  萧函还不知道有人在为她这郡主身份忧心忡忡,知道了只怕也是一笑而过。
  想想她在府里既不曾争取索要什么奇珍异宝华服首饰,也不肆意使唤仆婢,享受郡主的荣华待遇。更没有仗着郡主身份出去嚣张跋扈欺负人,就是在大慈寺那一回也不算什么吧。
  的确白担了这个郡主身份。
  多少人恨不得以身代之,就这样被她浪费了。但萧函的确没有想过利用这个身份做什么,除了认亲之外,对她来说没什么别的作用了。
  相比起长公主,萧函与父亲卫国侯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尤其还是这种被叫到书房来的机会。
  卫国侯也不知该如何对待这个失而复得的女儿,想要亲近想要纵容的想法也只能借着劝说妻子放松对女儿的管教才能实现一二。
  他一直有暗暗关注着盈欢在公主府的日常,然后渐渐发现在他和长公主失去她的那些年,女儿变得如此优秀了。
  没有养成小家子气的畏畏缩缩,不像是经历过苦难委屈的刻薄刁钻,也没有半点骄纵好奢的脾性。
  与这些相比,什么有失体统等等都不算什么了。
  盈欢即便在他面前也是坦然自若,没有半点的紧张局促,就像是一块温润生辉的璞玉。
  同样他也相信,时间一长,昭华也会意识到的。
  卫国侯放软了语气,温声问道,“听你大哥说,你自己准备了一份送给你母亲的生辰礼物。”
  萧函点了点头,
  卫国侯又含笑道,“你送什么,你母亲都会喜欢的。”他说这话也是让女儿不用有太多的压力负担的,礼物无论珍贵与否,都是女儿的一片心意,做父母的怎么会不喜欢呢。
  萧函笑了笑,她希望卫国侯和长公主都会喜欢。
  衍净大师的批命和女儿见过齐王的事,卫国侯也都知道,还有之前关于女儿养父母的疑虑。
  他原是想同女儿谈谈心的,但话到嘴边最终还是变成了一句话,“无论你做什么,你都要记住你是我们的女儿,这里是你的家。”
  萧函眸色闪过一丝复杂,她也想着告诉卫国侯,待长公主生辰过后,她就要离开了。
  赵怀庭和赵言蹊都不是能做主的人,长公主性格也不适合。但提前说一声还是应该的,最合适的人便是父亲卫国侯了。
  但现在却是有些说不出口了。
  萧函心底难得有了一丝丝感伤。只是感伤的是即便不说,这个决定却不会改变的。
  现在不说,权当是最后的一些温和纯粹的亲情吧。
  卫国侯以为自己会不知与女儿如何相处,但谁知他提起的很多话题,盈欢都能接得上,而且还有独到见解,有些学识之杂,她却是随手拈来一般,很难想象,在她这样的年龄,又是女子之身,能知道这么多。也不怪乎,她会生出跑出来游历见识的心思了,论博学识闻,恐怕连一般男子都不如她。
  卫国侯虽然愿意与女儿多聊一会儿,但在某些事情上却是不愿意多说的。
  比如大夏朝堂上的事,卫国侯府的处境。
  无论是卫国侯,还是赵怀庭都不会告诉她的。
  萧函微微一叹,却也无所谓。
  ……
  昭华长公主寿辰当日,公主府布置的分外华丽喜庆,到处都是流光溢彩,悬挂的宫灯如玉珠。
  不仅是宫里太后和陛下的生辰贺礼也早早到了,就连齐王,吴王,韩王几位殿下也亲自登门祝贺,还有就是全京城的勋贵公侯,满朝文武官员都有来贺,没人敢轻慢陛下胞妹昭华长公主的生辰。
  府里请来了京城最有名的戏班子长春班,唱的也是昭华长公主喜欢的几出戏。
  咿咿呀呀,唱腔婉转名不虚传。
  女眷多是在暖阁内,见着今年长公主生辰,仍是戚灵嫣代表公主府接待各府的贵女千金。
  许多人不免心下一思量。
  原想着奚落嘲讽,或同情怜悯戚灵嫣几句的贵女也都闭口不言了,显然即便长公主认回了郡主,戚灵嫣在公主府依旧是受重视的。
  但也有少数不给面子的,比如诚郡王嫡女安和县主,直接道,“怎么不见明珠郡主?反倒是你来招待我们。”
  以往戚灵嫣凭着长公主义女身份,与她们平起平坐也就罢了,但现在安和县主却觉得有失颜面,戚灵嫣算什么公主府的主人家,代表得了公主府。
  其他贵女小姐听到这话,眼睛也亮起来了,要说她们这次赴宴最想看到的好戏,莫过于长公主亲女明珠郡主和义女戚灵嫣的关系如何了,可惜想见到的另一位主人公压根没出现。但好在还有安和县主顶上,还当场质问戚灵嫣,这戏也不差了。
  众人期待着两位的交锋。
  戚灵嫣抿了一下唇,语气和缓道,“郡主喜静,还不擅长应付这些交际场合,所以由我来款待各位。”
  安和县主冷哼了一声,她对素未逢面的明珠郡主没什么感情,但怎么说也同为宗室女,却让个出身低微的孤女抢了风头,真是丢脸。
  而在一些公侯夫人眼里,戚灵嫣则是年纪轻轻就这般心机深沉,手腕厉害了。有皇家封号的正经郡主竟然都被她挤到没边了,这样重要的场合也没有露面。当着长公主的面,她们自然不会说什么,以免扰了长公主的兴致。
  戚灵嫣心里也有些叫苦不送,以她的聪慧,当然不会想不到这点,可不是每个高门大族都愿意要这么厉害的儿媳妇。
  压过郡主风头,夺走郡主的宠爱,她就是想过也不敢这样做啊。郡主父兄尚在还护着她,长公主疼爱她也不会越过亲生女儿。现在这般是连她也没想到的。
  郡主连面也不露,这下令她这风头太盛了,戚灵嫣都感受到落在自己身上的一些灼灼目光了。只是事已至此,她更加不能出现任何差错了。
  ……
  清漪院,
  萧函的确不是很喜欢这般喧闹欢腾,包括在南越的时候,她也从未主动举办过什么宫廷宴会,而比较盛大的活动时,她作为王储只要露一下面就够了,别人也不会说什么。
  而在这里,萧函的态度也很特别,她有些顾忌,又很多毫不顾忌。
  想到最近盯着卫国侯府和长公主府的大夏密探忽然增多,萧函不免轻笑了一声,她那位便宜舅舅又素来多疑精明,她随口编造的身份的确不经查,会发现什么也很正常。
  甚至在大慈寺与那位衍净方丈见面后,萧函就以为他会告诉皇帝的。若是没有,那看来佛门真的很想在南越那边多发展一些信徒,或者能在她这位王储的支持下得到一个较为宽容的环境。


第134章 替身明珠
  卫国侯虽多年前便已卸甲归田; 但是祖上世代从军; 又曾执掌数十万大军的赫赫威名; 在民间还有军营中影响力都不小,所以依旧引得诸位皇子王爷敬重不已。
  只是平日卫国侯行事太过低调谨慎; 甚少与皇子们有来往。若不是姑母昭华长公主的寿辰,他们私下怕是难得见到父皇的这位心腹重臣一面。
  几位王爷皇子表现出来的态度也十分亲热,也不带半点架子; 但卫国侯依旧只简单应付了几句话,便匆匆离去了,说是去春华阁陪昭华长公主。
  吴王; 齐王和韩王等人自然不会说什么,这本就是姑母的生辰; 卫国侯要陪在她身边也属正常。
  韩王还感叹道; “卫国侯与姑母伉俪情深; 真是羡煞旁人。”
  其他几位兄弟也纷纷点头,只是不少人心思活泛着; 卫国侯爱护妻儿; 情意深重是出了名的。
  过去他们也想过从这一方面下功夫拉拢卫国侯,但后者如同无缝的鸡蛋; 滑溜得很; 无从下手; 卫国侯给两个儿子定的亲事要么是家世清贵也没有实权的翰林之女,要么就是江南大儒的千金,几乎杜绝了和皇子外戚沾上半点关系; 也让他们那位精明又多疑的父皇放心,肆意恩赏长公主府。
  连他们现在都还要敬重巴结着,可想当初卫国侯还执掌兵权的时候,权势何等煊赫。
  长公主倒还有个挂名的义女戚灵嫣,也不是没人将主意打到她身上,只是犹豫于是正妃还是侧妃。
  若是请求赐婚娶为正妃,又担心卫国侯对这个义女没什么感情,根本不会为她站队,到时候白白浪费了一个可以拉拢同盟的正妃之位,得不偿失。要是侧妃又怕伤了感情,以长公主表现出来的对义女戚灵嫣的宠爱,大抵也不会让她做侧室的。
  还没等他们想好,当年所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