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清朝经济适用男-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演睁开眼,点了点头。两人皆是慢慢思索,各吃了大半碗米饭,动了几筷冷菜,让比儿收了下去,已是到了二更天。

    风雨敲打玻璃格窗的声音密密织织,船道上挂着的角灯摇晃着,在书桌前投下一片模糊的光影。

    齐粟娘躺在床上难以入睡,却不敢翻身动弹,免得惊醒了陈演。耳听得外头的风刮得越来越响,齐粟娘似是回到了那一年九皇子府里的书房,看到了九阿哥在灯影下的脸,听到变天般的风雨声,还有——刘三儿不安宁的冤魂。

    齐粟娘轻轻唤了声,“陈大哥。”没听到陈演的动静。

    齐粟娘静静躺了半会,偷偷儿移开了陈演搁在她腰上的手,从三栏大架子床脚爬下床去,借着船道角灯照入的晕黄烛光,摸向了书桌。

    她伸向镇纸下那一封书信,却又犹豫起来,回头看了看床上的陈演,慢慢缩回了手。

    齐粟娘犹豫着转过身,向床边走了回去。

    风越发大了,也见不得有雷,忽地三道闪电乍亮,在房间里投下刀剑般的光影。她猛然顿住脚步,一咬牙,急急走了回去。她移开镇纸,一把抓起信,却又看到信封上写着“扬州府台陈”和苏州巡抚衙门的鲜红大印,手上立时顿住。

    齐粟娘将信慢慢放回到桌上,缓缓坐到了书桌前的圈椅里,夜风儿从格窗门栏的缝隙里吹了进来,带来潮湿的寒意,她打了个寒战,蜷缩进圈椅里,盯视着桌上的信。

    也不知这样坐了多久,她晕晕然似睡非睡,听到耳边一声叹息,“粟娘……齐强哥和我……也是一块儿长大的……”

    官船日夜兼程向扬州而回,过了淮安,宝兴,高邮,江南士子们对乡试发榜的不满与愤怒通过周襄天的信,还有送信的七夕传入了齐粟娘的耳中。

    到了扬州钞关码头,齐粟娘跟着陈演下了船,看着周襄天在陈演低低说了几句,陈演匆匆上马,领着属官、衙役向城内飞驰而去。

    齐粟娘满心惊异。上了四人抬蓝昵官轿,被十个护轿衙役簇拥着入了城。她坐在摇摇晃晃的官轿里,隐约觉得扬州城大不同往常。

    她微微挑开窗帘,看得大街上尽是些身着儒衫的士子,三两成群地走在新城埂子街上,面上俱是一副愤懑之意。

    护轿衙役班头走到轿帘前,悄声道:“夫人,这一阵子扬州城乱得很。不过大人回来了,应该无事。”

    齐粟娘疑惑道:“出了什么事了?”

    “江南乡试发了榜,这些士子对中举的人——”衙役班头方说到了两句,就听得埂子街上一声大喊:“走,府台大人不让我们进学道衙门,我们就去拆了左必蕃这贪官家的祠堂!”

    这一声方起,埂子街上成百上千的扬州士子纷纷应和,“对!苏州士子闹了江宁府学,不能让他们专美于前,要让那些贪官们知晓我们扬州士人的风骨!”

    “拆了左必蕃家的祠堂!”

    “看他还敢收盐商的钱!”

    埂子街里乱了起来,街头的无赖混混们趁着一片混乱,砸铺抢物,踹摊欺贩,拉扯********,大街上鸡飞狗跳,哭声震天。

    衙役班头断没料到这般情形,连忙道:“夫人,陈大人带走了四十个护轿衙役,为免夫人受惊,小的以为还是从南北柳卷绕过去为好。”眼见着混乱的人潮涌了过来,衙役班头大惊叫道:“快,快拐进南柳巷!”

    齐粟娘一把揭开帘子,看得十名衙役护着一大一小两顶轿子,匆匆拐入秦淮河畔的南柳巷,堪堪躲过了埂子街上混乱的人群。她正要叫了班头细问,又听得那班头叫了一声苦,“夫人,不好了,南柳巷也被堵住了。”

    齐粟娘从轿中伸出头,向前看去,果然见得秦淮河边涌出来几百士子。他们似是接到埂子街士子的知会,纷纷由南柳巷向埂子街急奔而来,“左必蕃家的祠堂就在埂子街上!咱们去拆了它!”

    眼见得南柳巷大乱,河房私窠里的浮浪子弟拍手大笑着涌了出来、篷船里跳上岸的赖皮混混一路砸抢,秦淮河边的店铺、住家抢着关门。班头面色苍白,“夫人——这些乱民人太多,小的们怕拦不住——”

    齐粟娘虽是不信扬州士子连府台官轿也敢拦,但见得那些混混的行径,也知道不能冒这个险,连忙叫道:“快停轿!”

    齐粟娘匆匆走出官轿,抓着从小轿里走出来的比儿,“轿子丢在路边不用管,咱们赶紧跑——”

    比儿看着满街上越来越多的人潮,急道:“奶奶,人太多,怕是跑不动,咱们赶紧寻个铺面躲一躲。”

    护轿衙役急得一头大汗,指着纷纷关门的铺面和冲入抢砸的混混,“来不及了,夫人,这儿离漕连府近,人也多,咱们快跑到那府里去!”

    连大河站在漕连府门前,看着远远一片混乱,哭娃叫娘的声音此起彼伏,皱眉道:“叫铺面全歇了,关上府门。”

    齐粟娘一手牵着比儿,一手提着裙子急奔,眼见得漕连府黑漆三山大门徐徐关闭,后头的人群越来越近,连忙道:“大伙儿一块儿叫门!”

    “别关门——别关门——”

    连大河方走到照屏前,隐约听得外头的喊声,回头道:“去看一下,怎么回事?”

    门头从门缝里伸出头一看,立时叫道:“大管事,是府衙里的人,小的认得是护轿的衙役————是夫人!大管事,是府台夫人逃过来了!”

    齐粟娘看着连漕府里涌出十几个腰扎红巾的壮汉,跟在连大河身后急迎了出来,顿时松了口气,越发握紧了比儿的手,“快,咱们快跑!”

    齐粟娘撞撞跌跌跑进了漕连府的大门,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便听得门头在身后急叫,“快关门,快关门!”

    漕连府的大门哄然关闭,将混乱的人群死死挡在了门外,砸门叫嚣声随即响起,门内的府衙衙役、连府家人同时吐了口气,“好险……”

    齐粟娘抬袖抹着一头的汗,比儿也是跑得满脸通红,一时说不出话来,只顾着喘气。

    连大河走到一边,低声吩咐下人;“大当家不在,让半叶、籽定出来侍候夫人到正房里坐着。就说莲夫人和蕊姨奶奶到城外天宁寺进香去了。”顿了顿,“请桂姨奶奶出来相陪。其他媳妇婆子一律不得进正房。”

清河卷 第二十三章 漕连府里的桂姨****(上)

    第二十三章 漕连府里的桂姨****(上)

    齐粟娘被半叶扶着,一路向连震云的正房而去,不由笑道:“天宁寺?莲香就是好这些个,我当初四五年没怀上,扬州城哪个寺庙她没有替我上过香?倒也让她偿了愿。”

    半叶笑道:“夫人吉人自有天象,我们……我们奶奶上不上香,夫人都能怀上……”

    籽定揭开正房门上的青竹湘帘,将齐粟娘让了进去。

    正房内的摆设与莲香房内几无差别,却是一色儿紫檀木家私,极是硬郎沉稳,两面墙上挂有宝剑、火枪,泛着一层死寂的浮光。齐粟娘脚步微微一顿,疑惑道:“这是大当家的正房?莲香不在,我去桂姨奶奶院子——”

    “夫人——妾身给夫人请安,夫人这回去京城,可见着了我妹子?”

    齐粟娘听得一把娇媚爽脆。的嗓音在身后响起,笑着转过身来,扶起正向她施礼请安的桂姐儿,“你别说,月钩儿还让我捎了一封信和一箱尺头首饰给你。好在跟轿的人不足,我没叫他们把行李一块儿搬着走,否则,这会儿全丢在大街上了。”

    桂姐儿华钗锦服,眉梢上的红痣。娇艳欲滴,一边咯咯笑着,一边将齐粟娘扶进了正房,“妾身的院子正新糊承顶,妾身自己还在水阁里坐着呢,不敢请夫人过去。爷和二爷都在闸口上,夫人暂且坐坐不妨事。夫人,听说齐三爷有位侍妾怀上孩子了?这可真是个大喜事儿。”

    齐粟娘满脸是笑,在紫檀木罗。汉床榻上坐了下来,接过半叶送上来的六安茶,“可不是?我哥哥都上三十了,总算能给齐家留个后。我娘临去前,念叨就是这事儿,彩云若是能平平安安生下个儿子,我也算对得起我爹娘了。”

    “不怕夫人恼,便是那位彩云姑娘生下个女儿,也是。齐家的根。夫人不也是女子;又有谁敢说夫人不是齐家的后?不是齐三爷手足一样的亲妹子?”

    齐粟娘眼眉弯弯,笑得合不拢嘴,“桂姨奶奶说得是,。便是个女儿也是齐家的根绊儿。我看彩云的肚子大得很,说不定还是个龙凤胎……”

    桂姐儿用帕子掩嘴笑着,“那可敢情好,生个儿子。再生个女儿,过一两年夫人也生下一男半女的,总能凑成对。这姑表之亲,亲上加亲,夫人和齐三爷又是兄妹,又是亲家,越发好上加好了。”

    比儿被半叶和。籽定拉到一边脚踏上坐着,她看着齐粟娘拉着桂姐儿的手说话,扫过空荡荡的正房,瞅了瞅湘帘外无人进出的院子,对籽定笑道:“你不是最爱玩闹?见天儿缠着你们家奶奶带着你们出门耍玩,这回怎的没去天宁寺?上回你不是还说天宁寺的杏花看不腻?”

    籽定一呆,低着头含糊道:“奶奶和蕊姨奶奶……我……”

    半叶连忙笑道:“比儿姐姐不知,奶奶前阵儿时时和各府里走动,咱们四处玩着,都累得不行。奶奶体恤我们俩,只笑我们没用,丢了我们在家歇息,过几日再出去耍玩。”

    比儿笑着点头,又问籽定,“连大爷上了京,莲夫人也空闲了些,时常和那些府里走动?耍些什么乐子?我也听听,开开眼界。”

    籽定犹豫道:“也就是和汪府、郑府、漕司同知刘府……奶奶喜欢——”

    “奶奶喜欢热闹,平日倒不听那些昆曲班子,只爱听戈腔班子,到这些府里总是要点。我们也听得多了,什么《水漫金山》、《目连救母》、《鲤鱼记》,我都听得会背了。”半叶嘻笑着,“比儿姐姐,我唱一段给你听,绝不比那名角儿差……”

    李四勤策马立在埂子街头,看着府衙衙役、民壮们将趁火打劫的人群驱散开去,扬州士子们慢慢从左家祠堂里退了出来,咋舌道:“好在府台大人回来得正是时候,否则不单学道衙门会被拆,左家祖宗也得遭罪了。”

    连大船有些想笑,看了看连震云的脸色,半点儿不敢出声。

    李四勤转过头来,“大哥,算了吧。海静现下越来越好,小嫂子这些年一直小心谨慎的,蕊儿跟了你十多年,半点儿错没有过……她已经回来了……你不看僧面看佛面……”

    连震云重重一哼,“要不是看着这些——”一甩鞭子,驰过梗子街,拐入南柳卷,直向小秦淮河边而去。

    一阵马蹄急响,十多名府台衙门里的马快散入了各处的巷口,似是在寻什么人。

    离着漕连府还有半里路,李四勤看得前头一顶破烂的蓝昵官轿晃晃荡荡地走着,顿时吃了一惊,“怎么回事儿?那不是她的轿子么?她不会是撞上这些乱事儿了吧?”说话间,急急策马追了上去,却见得抬轿的是自家府里的家人。

    “这是怎么回事?”连震云皱眉问道。

    “回爷的话,府台夫人进城时正撞上士子们闹事,丢了轿子逃到咱们府上了。大管事让小的们来寻轿子。”

    连震云在府门前下了马,连大河立时迎了出来,低低禀告:“小的只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