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凤回巢-第6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海倒是对顾莞宁颇有信心:“母亲不必太过忧心。莞宁必会想办法应对。”

第一千零四十章 恶化

    时间一晃,又是一个月。

    边军瘟疫得到控制,边军士气大振,近来连打两场胜仗。捷报传到京城,顿时人心振奋。

    边关打了胜仗,便是京城百姓们也跟着欢欣鼓舞。

    一直未曾露面的萧诩,宣召一众重臣进福宁殿觐见。

    萧诩脸孔清瘦了不少,精神倒是颇为不错,先褒奖几位阁老,然后一一安抚六部尚书,最后,重点赞誉了不辞劳苦的魏王世子韩王世子。

    众人听的心里热腾腾暖洋洋的,一起拱手谢恩。

    萧诩又含笑道:“朕这些时日一直生病,你们见不到朕,只怕心中忧虑。今日朕特意召你们前来,便是为了安你们的心。”

    此言一出,众人哪里还站得住,忙躬身道不敢。

    王阁老身为首辅,自要第一个出列说话:“皇上龙体欠安,臣等无时无刻不牵挂。也盼着皇上龙体早日康复,尽早还朝。绝无觊觎宫廷之意。”

    萧诩和颜悦色地说道:“王阁老平身。众卿俱是肱骨之臣,对大秦忠心不二。又岂会生出猜疑觊觎之心。朕当然信得过你们!”

    此次面圣时间不算长,不过盏茶时间。

    不过,却极大地安抚了众臣。

    众臣走出椒房殿时,步伐都很轻快。

    无人知道,他们走了之后,萧诩连从龙椅上站立起来的力气都没有。

    ……

    小贵子和穆韬一左一右搀扶着萧诩,进了寝室。

    顾莞宁神色未变,手却在微微颤抖。

    萧诩在床榻上躺下之后,还有闲情逸致冲顾莞宁挑眉轻笑:“不用担心,我睡会儿就有力气了。”

    顾莞宁抿紧嘴角,一言不发。

    这一个月来,萧诩嗜睡的症状愈发严重。一天之内,清醒的时辰竟只有两个时辰左右。其余时间,都是昏睡状态。

    醒来的时候,神智倒是颇为清明,只是全身乏力。

    便是再不懂医术,也能看得出萧诩病症在恶化。

    “阿宁,别怕,我会没事的。”萧诩的手摸索过来,瘦长的手指握住顾莞宁的手:“徐沧已经赶回京城。他一定会治好我的病症。”

    顾莞宁嗯了一声,轻声道:“你先睡吧!我守着你。”

    萧诩头脑已经有些昏沉,模糊不清地应了一声,很快便睡去。

    顾莞宁静静地凝视着沉睡中的萧诩,目中闪过一丝水光,很快又隐没在眼底。

    她没有时间软弱哭泣。

    萧诩病倒,她要替他撑起宫中内外。

    就在此时,门口响起闵太后熟悉的声音:“皇上可醒了?”

    小贵子答道:“回太后娘娘的话,皇上刚才宣召阁老尚书们觐见,如今又睡下了。”

    闵太后嗯了一声,然后迈步进了寝室。

    ……

    顾莞宁深呼吸口气,若无其事地起身转身,正要行礼,闵太后立刻说道:“你身子不便,可别行礼了。”

    顾莞宁肚子高高隆起,行礼确实多有不便,闻言微微一笑:“多谢母后体恤。”

    闵太后忧心忡忡地看着床榻上的儿子:“阿诩怎么又睡了?一日睡这么久,对身子也不好吧!”

    顾莞宁微笑着说道:“皇上亏了元气,多睡才能慢慢恢复。母后若是还不放心,将尹院使叫来问上一问就知道了。”

    闵太后果然不放心,特意叫了尹院使来。

    尹院使早已被顾莞宁收拾得服服帖帖,哪里敢说实话,一味说些好听话哄闵太后高兴:“……太后娘娘不用担心。皇上龙体绝无大碍,很快就能痊愈。”

    闵太后也不是那么好骗的,满脸不快地瞪了过来:“这两个月来,这话你可说了不止一回。皇上的病症却未见好转。你若是胆敢欺骗哀家,哀家饶不了你!”

    尹院使吓得立刻下跪告罪:“微臣岂敢哄骗太后娘娘。一个月之内,皇上病症必会好转。”

    徐沧已经日夜兼程赶路回京。只要徐沧回来,一定能治好皇上的病症。

    一个月之内有好转,这话没毛病。

    闵太后不知就里,见尹院使说得斩钉截铁,总算略略放了心,嗯了一声。

    顾莞宁这才张口道:“尹院使先退下吧!”

    尹院使恭敬地应了一声,退出寝宫。此时,后背已是冷汗涔涔。

    ……

    过了片刻,阿娇姐弟也来了。

    阿淳扁扁嘴:“我每次来,父皇都在睡觉。父皇已经几日没和阿淳说话了。”

    闵太后一听,心里颇不是滋味,搂着阿淳哄道:“阿淳乖,你父皇生病,要多休息。以后身体好了,再和你说话。”

    阿淳很好哄,一会儿就不闹了。

    阿娇阿奕却没那么好骗。

    当着闵太后的面,姐弟两个没有多问。待闵太后走了之后,阿娇阿奕才一起看向顾莞宁。

    “母后,”阿娇拧着眉头低声问道:“父皇到底得了什么病?”

    “已经两个月了,为何父皇一直没好?反而病情愈发严重?”阿奕面色同样凝重,俊秀的脸孔已褪去孩童的稚嫩,有了少年的棱角。

    顾莞宁神色如常地应道:“你们两个别胡思乱想,你们父皇的病已经快好了。”

    好强又倔强的阿娇目中泛起水光:“母后,这些话哄哄皇祖母和阿淳也就罢了。我和阿奕都已长大了。这么显然易见的谎话,岂能骗得过我们。”

    萧诩在福宁殿里养病,不见外人。孩子们却是每日都来,自然清楚地知道萧诩的病情。

    阿奕的声音也有些哽咽:“母后,我们两个不是不解世事的孩童。你总这样瞒着我们,便以为是对我们好吗?”

    顾莞宁张了张嘴,却什么也说不出口。

    一双儿女都已九岁。两人个头比同龄人高了一些,尤其是阿娇,聪慧早熟,看着已如十二三岁的少女一般。

    阿奕已开始学习政事,远比同龄的孩子懂事。

    两人都已目中含泪,却强忍着没掉落,就这么执拗地等着她的回应。

    顾莞宁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晦涩而低沉:“你们父皇得了怪病,太医们束手无策。因为战事之故,不宜宣扬。所以,我便瞒了下来。连你们皇祖母也不知内情。你们两个也要保密。”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分忧(一)

    这些话,证实了阿娇阿奕的猜测。

    两个孩子倒是都很坚强,并未哭泣抹泪,各自擦了眼角,一起郑重地应了下来。

    阿奕看了肚皮高高隆起的顾莞宁一眼,满脸忧色:“母后,你孕期已有八个月。不能再这般操劳费心了。”

    “阿奕说的对。”阿娇迅速接过话茬:“母后整日陪在父皇身边,哪里能安心养胎。从今日起,我和阿奕在这儿陪着父皇。母后就回椒房殿里好好养着。”

    阿奕深以为然,连连点头。

    孩子果然长大了,已经懂得体恤照顾她了。

    顾莞宁心头俱是暖意,口中却道:“你们两个若留在福宁殿,朝中众臣定会猜到你们父皇病重。所以,你们还是像往常一样,每日去上书房读书便可。我在这里待着,也安心踏实。”

    阿娇没再吭声。

    阿奕却忍不住了:“母后,太傅说过,朝中所有臣子都忠于大秦。为何父皇病重之事,不能让他们知晓?”

    顾莞宁凝视着阿奕,缓缓问道:“阿奕,你可知道,什么是君?什么是臣?”

    阿奕被问得懵住了。

    顾莞宁很快说道:“以宫殿为喻。君为殿顶,臣子们便是这宫殿里的梁柱。支撑起整个大秦的朝堂。”

    “臣子忠于大秦,忠于龙椅上的天子。”顾莞宁淡淡说了下去:“若他们知道你父皇病重,不免要心生猜疑惶恐。便如梁柱受损不稳,宫殿也会随之震动歪斜,殿顶又会如何?若他们觉得换一个更高更结实的殿顶更好,到时候该怎么办?”

    这个比喻既浅显又直白。

    阿奕听懂了,俊秀的小脸上露出一丝震惊:“母后的意思是,若这群臣子知道父皇生了怪病,便会生出异心?”

    何止于此!

    顾莞宁嘴角浮起一丝冷凝的弧度:“人心难测。皇权诱人,谁能不动心。魏王世子韩王世子俱是优秀出众之辈,这些年一直被你父皇弹压,不敢有异动罢了。他们若确定你们父皇病重,是否安分就不好说了。”

    阿奕依旧一脸惊愕。

    阿娇若有所悟,自言自语道:“所以母后才会让瑜堂妹朗堂弟在宫里住下,还有两位婶娘,也一直住在宫中。”

    这分明是以他们为质,牵制魏王世子韩王世子。

    顾莞宁赞许地看了阿娇一眼:“此事你们心中有数就好。”

    阿娇郑重地点点头。

    顾莞宁又看向阿奕,神色冷肃:“阿奕,你父皇这一病,不知什么时候能痊愈。你身为长子,此时绝不能慌乱,务必要稳住。绝不能让任何人看出异样来。”

    阿奕深呼吸一口气,将心里的惊惶按捺下去:“儿臣谨遵母后教诲。”

    ……

    姐弟三人像往常异样,在福宁殿里用了晚膳后,便一起回了椒房殿。

    按宫中规矩,皇子公主到了十岁,便要独居。两人舍不得搬出椒房殿离开顾莞宁,打定主意满了十岁再搬。

    姐弟两个将阿淳送至寝室后,然后一起到了阿奕的寝室里。

    “阿娇,我有点怕。”若无其事的阿奕,到了私下无人之际终于绷不住了,目中闪出水光:“父皇已经病了两个月,若是一直这样下去,该怎么办?”

    更坏的结果,阿奕甚至没勇气说出口。

    阿娇也是满心沉重晦涩,不过,她并未落泪,而是坚定地说道:“阿奕,不要怕。父皇不会有事的。徐沧很快就会回来,他一定能只好父皇的病症。”

    阿奕用袖子擦了眼泪,嗯了一声。

    阿娇又正色说道:“不过,我们也得做好最坏的打算。阿奕,我们两人都已长大了,要为父皇母后分忧才是。”

    “父皇病重,母后又即将临盆。我们姐弟两个,也该学着独当一面了。”

    阿奕定定神道:“你说的有理。皇祖母年龄大了,精力不济。再者,皇祖母仁厚心软,你便帮着皇祖母打理宫务,先保证宫中安稳。我从今日起,便去内阁听政。虽然我年龄小,不能替代父皇。不过,有我在,几位阁老总该多几分警醒。”

    “好!就这么定了!”

    ……

    隔日起,阿娇阿奕便各自行动起来。姐弟两个先向太傅告假,然后一个去了慈宁宫,一个去了内阁议事的文华殿。

    闵太后惊讶之余,更多的是欢喜。想着阿娇聪慧能干,年龄也不算小,便点头应允。

    几位阁老却是惊多过喜。

    朝堂大事又不是儿戏,岂能任由皇子胡闹!

    便是要听政,也该是几年后的事情。天子尚未登基之前,一直在上书房里读书。直到十五岁之后才有资格听政。

    九岁的毛孩子,来凑什么热闹添什么乱!

    王阁老人老成精,不肯开罪未来的储君,恭敬地请示魏王世子韩王世子两人:“两位世子,大皇子殿下前来听政,不知此事是否合适?不如劳烦两位世子去一趟福宁殿,问一问皇上和娘娘的心意?”

    老奸巨猾!得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