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凤回巢-第6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夫人目光中满是慈爱,柔声道:“你们玩累了,便在这儿歇会儿。曾外祖母这里有好吃的点心,都吃一些。”

    ……

    中午,顾海特意从官衙赶了回来。

    顾莞宁笑着打趣:“顾尚书新官上任,想来一定十分忙碌。竟为了侄女特意回府吃午饭,侄女真是受宠若惊了。”

    顾海略一拱手:“皇后娘娘这么说,才让微臣受之有愧。”

    说完,叔侄两人对视一笑。

    午饭后,顾莞宁特意喊了顾海留下。

    顾海显然也有话要和顾莞宁说,待所有人退下后,低声说道:“傅阁老在府中丁忧不出,如今内阁多了一个崔阁老。傅阁老心有怨气,近来朝堂颇不太平。”

    丁忧守孝天经地义,天子不下旨夺情,傅阁老也无可奈何。原本还打着熬过三年再重新还朝的主意,没想到,天子这么快便重新选人入阁。摆明了是不给傅阁老颜面。也怪不得傅阁老心中恼怒。

    更可恼的是,入阁的偏偏是崔尚书。

    同样是家中有女进宫为妃,一个为顾皇后挡箭而死,为家族挣来了荣耀体面,争来了圣眷。傅家却像走了霉运一般,白白折了人不说,还要担下谋害皇后的恶名。如今傅家满门男丁俱在府中丁忧守孝。

    傅家崔家两相比较,一个江河日下,一个蒸蒸日上,焉能不让人心中生怨!

    朝堂风云变幻,谁也说不清以后会是何等局势。更不用说要等上三年了!

    傅阁老在朝中经营多年,门生众多,其中有一些被拉拢分化,总还有一些对傅阁老俯首听命的人。傅阁老人在府中,却未真正消停,不时伸手,给新上任的崔阁老使绊子。待顾海做了吏部尚书之后,手又伸到了吏部来。

    “……我初接手吏部,对吏部情形还不甚熟悉。崔阁老倒是颇为慷慨,将他麾下的官员给了我一些,我不至于无人可用。”

    顾海眉目沉凝,声音也低沉了几分:“只是,两位吏部侍郎都对我颇为不满,皆认为是我抢了他们的位置。左侍郎原本是傅阁老门生,表面上恭恭敬敬,私下全然不是那么回事。不知他用什么法子,笼络了右侍郎和吏部一批官员,不时暗中做些小动作。”

    顾莞宁也收敛了笑意。

    能让顾海这般头痛,自然不是小事。

    身为一部尚书,驾驭不住本部官员,传出去便是一桩笑话,会被人讥笑软弱无能。也因此,顾海现在是有苦难言,甚至不便对天子禀报。

    这一记软刀子,比明刀明枪的争斗更阴险。

    “杀鸡儆猴!”顾莞宁淡淡说道:“左右侍郎暂时不动,先挑他们最得力的下属动手。革掉官职不够,便直接下狱,杀几个便是了。到底是自己的官身性命要紧,他们很快就会偃旗息鼓了。”

    顾海:“……”

    以顾海之城府老辣,听到这样的话,也有些震惊。

    顾莞宁神色自若地说了下去:“他们此时是在试探你,你若不以雷霆手段应回去,便会被人看低。以后此类事情将越来越多,直到彻底架空你这个吏部尚书。”

    “你不想做一个任人摆布的傀儡,便要狠下心肠,先令人畏惧,将所有试图冒头挑衅的人全部压下去。以后再想做什么,便无人敢和你唱反调,也没人敢再给你使绊子了。”

    顾海看着顾莞宁,目光复杂难言。

    这些道理,他当然都懂。

    他只是没想到,身在后宫的顾莞宁,竟有这般城府和雷霆手段。

第九百九十章 狠辣

    顾莞宁似是猜到顾海在想什么,挑起眉头,冲顾海微微一笑:“三叔是不是觉得我出手太过狠辣?”

    顾海定定神,缓缓应道:“你这般提议是对的。我只是没想到,你竟和我想法一致不谋而合。”

    这一次,轮到顾莞宁哑然失笑:“原来三叔已经下定决心,倒是我太过小觑三叔了。”

    顾海同样挑眉一笑,叔侄两个略显傲然的神情如出一辙:“他们没将我们定北侯府看在眼底,也未将我顾海当回事,我当然要让他们看看我的手段。不然,我有何资格坐稳尚书之位。”

    说到底,都是因为顾海晋升太快,惹来了众人的眼热嫉恨。一个个昏了头,浑然忘了顾海也是厉害之辈,被傅阁老挑唆着和顾海作对。

    顾海憋了几日闷气,到底憋不住了。

    正好顾莞宁归宁,他在动手之前,便和顾莞宁先说一声。

    “三叔只管动手,无需顾虑。”顾莞宁淡淡说道:“他们一个个不是眼热三叔有皇后撑腰吗?这一回,我便真正替三叔撑腰一回。不管出什么纰漏,我都会替三叔担着。”

    语气淡然,却充斥着强大的自信和霸气。

    这才是堂堂皇后的风范!

    顾海心中舒畅,笑了起来:“此事你知道就好。撑腰倒是不必了。我要动手,自会安排妥当,绝不会落人话柄。”

    在朝中做官,尤其是在吏部这等要紧部门,谁能保证自己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只要想查,总能查到某些人贪污行贿以权谋私。

    顾莞宁当然信得过顾海,闻言笑了起来:“三叔既这般有自信,我倒是不便过多插手了。”

    “就是如此。”顾海半开玩笑地说道:“你安心地在中宫做你的皇后,不用为我操心。我们顾家便是你坚实的后盾和依仗。”

    顾莞宁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有这样的家人,她何等幸运!

    ……

    商议完要事后,顾海才问道:“你刚才留我下来,是不是也有要事和我说?”

    顾莞宁点点头,将季同之事说了出来:“……此事我总得和三叔交代一声。”

    顾海和心地仁厚的太夫人不同,听了之后,第一句便道:“若他日后做出任何对不起顾家的事情,这些暗卫便立刻收回。”

    顾莞宁深深地看着顾海:“三叔是信不过阿言吗?”

    顾海淡淡应道:“人心易变。除了你之外,我信不过任何人。”

    顾莞宁哑然片刻,有些无奈地笑了起来:“三叔说得不无道理。放心,若阿言心思有变,不用三叔动手,我第一个便饶不了他!”

    顾海目光一闪,看了过来:“这些年,他一直谨小慎微,从未做过半点出格之事。若是他继续躲着不见人,定北侯府的旧事也不会被人一提再提。”

    语气中透出些许不满。

    对顾海而言,放过沈谨言一条性命,已是看在顾莞宁的颜面上格外宽厚了。想让他对沈谨言改观,绝无可能。

    顾莞宁不能说顾海自私。

    沈谨言的存在,是顾家永远洗刷不清的耻辱。从顾海的立场来说,绝不愿沈谨言开什么善堂,更不愿他露于人前。

    现在顾海退让妥协,全是看在顾莞宁的颜面上。

    “三叔,我知道你心中不太舒坦。”顾莞宁放低声音,轻声道:“可是,阿言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思想有主见有感情,我不能让他永远藏在角落里。”

    “他开善堂之前,征询过我的意见。得了我的首肯,才敢踏出这一步。”

    “他用顾氏做了善堂的名字,希望以一己之力为出身之错赎罪。他的出生,是沈梅君之错,是沈谦之错。他自己何错之有?”

    顾海缄默不语。

    可他的目光中,分明还有一丝不以为然。

    顾莞宁诚恳地说道:“阿言是我的弟弟,我不会对他弃之不管。不过,我知道自己姓顾,不管遇到何事,我永远都会将顾家置于阿言之前。这么说,三叔可满意?”

    三叔勉强满意了,点点头道:“你行事自有分寸,想做什么,我不会拦着你。”

    总算说服了顾海。

    顾莞宁略略松了口气。

    ……

    下午,顾莞宁领着姐弟三人离开定北侯府。

    顾谨行亲自领着侍卫,护送顾莞宁回宫。

    到了宫门外,顾谨行和百余名侍卫才停了下来。顾莞宁掀起车帘,和顾谨行挥手作别。阿娇阿奕阿淳三个头颅一起探到窗边,齐声道别。

    顾谨行哑然失笑,冲三个孩子挥挥手,然后策马离去。

    顾莞宁放下车帘,马车徐徐入宫。

    母子四人刚进椒房殿,还未安顿好,闵太后便匆匆来了。见了面,来不及询问顾莞宁在娘家过的如何,先将孩子们都搂了过去。心肝宝贝肉的喊了一通,肉麻得不行。

    顾莞宁默默地抖落一地的鸡皮疙瘩。

    孩子们出宫,连头连尾加起来也就一天多。到了闵太后这儿,颇有些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意思。

    闵太后疼够了几个孩子,才心满意足地抬起头来,笑着问顾莞宁:“莞宁,太夫人身体可好?”

    太夫人品性高洁,睿智精明。闵太后对她一直颇为敬重。

    顾莞宁含笑答道:“祖母好吃好睡,身体颇佳。我此次归宁,祖母十分惊喜。这几日十分开怀。”

    闵太后舒展眉头笑道:“这就好。做了皇后,出宫确实不如往日便利。不过,一年归宁一回也没什么不妥。若你实在想念太夫人,宣召太夫人进宫来陪伴也是一样。”

    顾莞宁笑着嗯了一声。

    以前她不忍让太夫人劳顿奔波,一直未召太夫人进宫。现在看来,太夫人的身体还算硬朗。隔几个月进宫一回,想来也没什么大碍。

    婆媳两个正说着话,有宫女快步来禀报。

    承恩公夫人递了帖子进慈宁宫,要给闵太后请安。

    顾莞宁从不在闵太后面前道闵家是非,不置可否。

    闵太后却眉头微皱,声音颇为冷淡:“传哀家的话,就说哀家近来身子不适,要好生静养。让她不必进宫请安了。”

第九百九十一章 出手

    顾海忽然升任吏部尚书,心中忿忿的绝不止李尚书和吏部两位侍郎,闵家也颇有些微词。

    尤其是承恩公,心中很是不平。

    他是天子嫡亲的舅舅,论亲疏,谁都不及他。可他除了一个承恩公的爵位之外,却没捞到多少好处。原本的实差也丢了,现在上朝听政议政,听的多“议”的少。

    承恩公倒是想“议”,可惜朝中一众老臣无人将他当回事。做皇帝的亲外甥对他也不算热络器重,说了也没人听。

    承恩公满心不痛快,散朝回府牢骚满腹。他不便进宫,便让承恩公夫人进宫,在闵太后面前给顾家上眼药。

    什么“天子只看重皇后娘家”,什么“堂堂天子外家倒不及顾家圣眷浓厚”,什么“这么做将太后娘娘置于何地”诸如此类的话,说了一箩筐。

    平心而论,闵太后听了也有些不是滋味。倒也不是真的计较什么,她很清楚,顾家是手握实权的将门,侯爵之位是靠战功搏来的。闵家拍马难及。

    不过,这种话听多了,闵太后心里难免有些不痛快。总有种儿子胳膊肘向外拐的感觉。

    顾莞宁这几日未在宫中,承恩公夫人的胆子也大了起来,连着两日进宫请安。短短几日,这是第三回进宫了。

    闵太后不耐烦见娘家嫂子,直接将人打发走。其中,也有不愿让顾莞宁知道内情之意,免得婆媳生了隔阂闹了不快。

    顾莞宁体贴地当做不知情。

    宫女退下后,闵太后欲盖弥彰地解释道:“承恩公夫人一来,便会扰了我们说话的兴致,索性打发她回去。”

    顾莞宁微微一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