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凤回巢-第3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有机会多亲近元佑帝,也是他勤到椒房殿走动的重要原因。

    父王说的没错。要想打动元佑帝,绝不能心急。就这样不动声色地讨好靠近,才是最佳的办法。

    这样想来,娶王敏为妻,也不算难以忍受了。

    ……

    元佑帝一直敬重原配王皇后。王皇后打发席公公去送了信之后,不到半个时辰,元佑帝便摆驾来了椒房殿。

    “臣妾见过皇上。”王皇后笑着行礼。

    几个小辈也一起行礼。

    元佑帝目光一扫,笑着说道:“都平身吧!今日椒房殿果然热闹的很。”

    两对年轻夫妻都来了。

    年轻人总是朝气蓬勃,令人看了心中欢喜。齐王世子高阳郡主就不用说了,一个是皇孙,一个是孙女。王璋兄妹也是恭敬柔和讨喜的性子。

    元佑帝笑着询问各人几句。诸如近来过的如何读了什么书之类的。

    齐王世子笑着一一作答:“孙儿近来一直在读史记。以史为镜,以正自身。自觉颇有收获。孙儿还特意写了几篇文章,正想请皇祖父指点。”

    元佑帝欣然笑道:“等午膳过后,你将文章带到福宁殿来,朕亲自过目。”

    元佑帝年少时文韬武略无一不出众,对子孙的要求也颇为严格。往日齐王世子样样出众,也一直颇受元佑帝喜爱。

    如果不是因为发生那一桩事,齐王世子又何需这般小心翼翼地讨好元佑帝?

    齐王世子忍不住暗暗叹气。

    当日的他,确实是太过冲动了!将辛苦维持了多年的大好棋局,差点下成了一盘死棋。好在父王英明睿智,很快为他破了困局。

    元佑帝对郡马王璋也颇为喜欢,笑着问道:“你近来可曾作画?”

    王璋的丹青妙手,闻名京城。本人也生的温文尔雅颇为俊美。撇开身份,单论相貌人品才情,配高阳郡主绰绰有余。

    “孙婿作了一幅寒夜秋霜图,正想请皇祖父品鉴。”王璋笑着答道。

    元佑帝立刻笑道:“待会儿你和阿睿一起来福宁殿。”

    王璋恭敬地应了。

    王皇后看在眼里,也觉得欣慰。

    她一直竭力照拂王家。幸好,王家也算争气。尤其是侄孙王璋,文雅多才,名声极佳。又是郡马身份。日后少不了一份好前程。

    太子妃闵氏就比较命苦了。虽然有心提携娘家,奈何闵家就是一摊上不得台面的烂泥,扶也扶不起来。

    正想着,元佑帝的目光又落到了高阳郡主身上:“高阳,朕有些日子没见你了。”

    自从见识过元佑帝的雷霆之怒,高阳郡主对这个皇祖父更多了几分敬畏之心,下意识地低头应道:“孙女其实也常进宫给皇祖母请安。只是皇祖父政务繁忙,孙女不敢时时惊扰。”

    到底是自己的亲孙女。

    犯得那点错,元佑帝早就不放在心上了,笑着说道:“以后你进宫,就让你皇祖母派人给朕送信。朕再忙,总不至于连见自己孙女的时间都没有。”

    高阳郡主颇为惊喜,一个激动之下,心里话冲口而出:“皇祖父,孙女也想初一十五两天进宫请安。”

    王皇后:……这个不争气的东西!

    众人:……真是自找没趣!

    果然,元佑帝先是愣了一愣,很快沉了脸:“你说这话是何意?朕什么时候规定你进宫的时日了?你为何特意指出这两天?莫非是见朕让莞宁初一十五进宫,你就眼热了不成?还是你想这两天进宫,就让朕不准莞宁进宫请安?”

    高阳郡主全身瑟缩了一下,所有的勇气不翼而飞:“孙女不是这个意思……”

    “堂堂郡主,心胸如此狭窄,竟连自己的弟媳也容不下。就你这样的性子,如何堪做众皇孙女的表率!”

    元佑帝毫不客气地数落高阳郡主一通:“好在此时没有别人,否则,这样的话传出去,就连朕都觉得丢人。”

    高阳郡主:“……”

    高阳郡主满心委屈,无处可诉,对顾莞宁的嫉恨更深了一层。

第四百六十一章 佳婿(一)

    此时,身在侯府的顾莞宁,忽然轻轻打了个喷嚏。

    太孙立刻关切地问道:“阿宁,你怎么了?”

    顾莞宁随意地笑了笑:“没什么。大概是有人在背地里骂我呢!”

    太孙哑然失笑。

    坐在上首的太夫人也笑了起来:“谁敢欺辱我们堂堂太孙妃?”

    话中满是戏谑打趣。

    顾莞宁在宫中内外,早已声名赫赫。太夫人早有耳闻,心中不无骄傲之情。

    顾莞宁也只有在最疼爱自己的祖母面前,才会露出俏皮可爱的一面,眨眨眼笑道:“今日高阳郡主进宫请安,少不得又要在皇祖母面前给我上眼药。我这半天,耳朵一直在痒呢!”

    太夫人又是好笑又忍不住叹气:“你这丫头,成亲了还是这副犟脾气。高阳郡主是皇后娘娘嫡亲的孙女,你也得叫一声堂姐。郡主是金枝玉叶,在皇后娘娘身边长大,气性大些也是难免。你稍微忍让几分就是了。”

    顾莞宁理直气壮地应道:“我也是被祖母娇生惯养长大的。气性比谁都大。为何我要让她?”

    太孙立刻附和:“我的媳妇,为何要让着别人?”

    太夫人:“……”

    太夫人哭笑不得,忍不住抚额长叹:“罢了,我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以后你们的事,我可懒得再多嘴饶舌了。”

    坐在一旁相陪的吴氏和方氏对视一眼,心里俱都涌起艳羡之情。

    她们两个也都有女儿,自然都盼着女儿能嫁一个像太孙这样的如意夫婿。身份尊荣暂且不说,只这份宠溺妻子的耐心温柔,就已世间难寻。

    尤其是吴氏,如今长女顾莞华也定下亲事,来年就要出嫁。心思也比平日更重了几分。

    顾莞宁似是察觉到了吴氏的心思重重,笑着看了过来:“大伯母是不是在惦记着大哥和大姐的亲事?”

    吴氏也不隐瞒,笑着叹道:“谨行娶媳妇我倒是不愁。崔家小姐知书达理,聪明过人。以后小夫妻两个都在我身边,我多看顾几分就是了。只是明年莞华要嫁到丁家去,也不知能否适应丁家内宅。一想到这些,我心里就愁的很。”

    娶媳妇是娶进家门来,嫁女儿却是要将人嫁到别家去。以后想见上一面,还得公婆通情达理肯放人回来才行。

    按着此时风俗,新媳妇进门就要立规矩。短则一两年,长则三五年十年八年。新婚的第一年,很少被允许回娘家。

    一想到捧在手心娇养大的女儿要过这样的日子,吴氏就觉得心里发堵。

    顾莞宁嫁的实在是太好了。太子妃根本就没让她立过规矩,还时常允她回侯府。

    想及此,吴氏的心里满是艳羡,目中也流露出了几分。

    顾莞宁笑着说道:“丁家发迹不过两代,人口简单,家风也十分正派。丁夫人也不是什么望族出身,不是那等刻薄的性子。大伯母只管放心好了。”

    吴氏又叹了口气:“但愿一切如你所说。”

    方氏见吴氏长吁短叹,颇有些感同身受的意味:“莞华明年就要出嫁,也怪不得大嫂心中不舍。好在莞琪还小,在我身边尚能多留几年。一想到有朝一日她要离开我身边,我就觉得心痛肉痛哪里都痛。”

    两个做母亲的,难得地生出了共鸣。

    顾莞宁看着这一幕,却沉默了下来,眼里的笑容也悄然隐没。

    ……

    是啊!

    女儿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是母亲的心头宝。这世上,怎么会有不爱自己女儿的母亲?

    沈氏对她的凉薄无情,终究是她心中无法释怀的伤疤。

    一只手悄然地握住了她的手。

    这只手,修长温暖,掌心里有着长期握笔磨出的薄薄的茧。

    顾莞宁一怔,抬头看了过去,迎上一双蕴满了关切的温暖眼眸。

    顾莞宁心中一暖,冲他抿了抿唇角,示意自己没事。

    她现在拥有的,已经比前世多了太多。沈氏对她来说,如今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罢了。留着沈氏这条性命,是因为最后一丝血缘的羁绊。更重要的是为了不惹人瞩目。

    就让沈氏在荣德堂里慢慢地熬到油尽灯枯的那一天吧!

    方氏心思细腻,很快便察觉到了顾莞宁的异样沉默,心里不由得暗暗后悔。

    在顾莞宁面前,说什么不好,怎么偏偏说起母女情深来了?这不是生生地在戳顾莞宁的心窝吗?

    眼看着吴氏还要絮叨,方氏立刻咳嗽一声,将话题扯了开去:“大嫂,谨行还有一个多月就要成亲了。院子都收拾布置妥当了吧!有需要我帮忙的,你只管张口。”

    吴氏的注意力很快转移过来,笑着说道:“我正想请你帮忙呢!”

    “谨行成亲那一日琐事繁多,光是准备喜宴,就要费不少心思。府中的厨子人手不够,我打算请几位京城名厨来。鱼肉菜蔬桌椅板凳端菜送水人手需要多少样样都要盘算。你做事素来细致,此事少不得要劳烦你多操心。”

    方氏一口就应下了。

    顾莞宁定定神笑道:“大伯母,大哥成亲那一日,殿下也打算尽一份心。”

    吴氏眼睛倏忽一亮,热切地看了过来。

    太孙微微一笑:“我陪着大舅兄一起去迎亲。”

    吴氏既惊又喜,高兴地话都快说不利索了:“真的吗?殿下真的要陪谨行去崔家迎亲?”

    “当然是真的。”太孙笑道:“我身为顾家孙婿,陪着大舅兄迎亲是理所应当的事。”

    吴氏顿时心花怒放。

    当朝太孙陪着一起去迎亲,这是何等的体面风光!

    她之前想都没敢想的好事,忽然就摆在了眼前。

    太夫人也有些意外,下意识地看了顾莞宁一眼。莫非这是顾莞宁为了顾家颜面好看,特意求了太孙?

    顾莞宁似是看出了太夫人的疑惑,轻声笑道:“这是殿下自己的心意。”

    太孙也含笑看了过来:“我早有此意,之前就和阿宁提过。今日回来,便和祖母大伯母说一声。到时候我陪大舅兄一起去崔家迎亲,帮着做两首催轿诗的能耐还是有的。”

    一席话,听得太夫人眉头舒张,心情舒畅。

    真是一个体贴入微的好孙婿啊!

第四百六十二章 佳婿(二)

    太孙心知顾莞宁想多陪陪太夫人,故意笑着说道:“我难得陪阿宁回侯府,今日可得厚颜留下,吃了晚饭再回去。”

    太夫人心中欢喜,口中不免要推辞一二:“殿下一个月才休沐两天。还是早些回去陪太子妃娘娘用晚膳吧!”

    娶了媳妇忘了亲娘的太孙笑着应道:“等吃了晚饭,我再回府陪母妃说话。”

    太夫人求之不得,也就不再客套推脱,立刻吩咐厨房准备两席精致美味的菜肴。又打发人去兵部送信,让顾海早些回府。

    顾莞宁见祖母这般高兴,心里也格外妥帖,笑盈盈地看了太孙一眼。

    那一眼,如清风拂过湖面,漾起粼粼波光。

    太孙心中一酥,又伸手握住了顾莞宁的手。

    太夫人:“……”

    刚才顾莞宁被触动了伤心事,太孙握着手安慰她也就罢了。现在怎么又摸上手了?当着众人的面,亏得太孙不嫌害臊。

    她这张老脸倒是有些不自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