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折锦春-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息,也不见人来,唯有树梢迎风,花叶摇动。

    刘先生生怕自己算错了时辰,出行前将刻漏也带在了身上,此时便掏出来迎光看了看,却见那刻漏正是子时,分毫不差。

    难道说,那人不敢出来相见?

    刘先生心中生出了些疑惑,凝了凝神,便略提了声音道:“仆已至此,且请一晤。”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71章 平城空

    在这安静的子夜,刘先生不大的声音被夜风送远,似是连湖水亦起了一层涟漪。

    然而,回答他的,却仍旧唯有风声与水声,再无其他。

    他捺下心神,又等了片刻,蓦地心中一动。

    莫非,那信中之意并非指的见面,而是……

    他立刻转向一旁的侍卫,问道:“你们的耳力比我好,且细听听,此地附近可藏得有人?”

    那槐树林暗影幢幢,却也是个能够藏人的地方。

    那些侍卫早便打起了全副精神,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此时闻言便立时禀报道:“先生,我等已然仔细感知过了,此处应是无人埋伏。”

    “哦?无人么?”刘先生似是早料到他们会如此回答,闻言并不惊奇,沉吟了一会后,又吩咐道:“你们去两个人,进树林瞧瞧。”

    “是。”两名侍卫领命,提起长剑,二人呈犄角之势,慢慢地潜进了树林,剩下的几个侍卫便将刘先生围在中间,执剑守卫。

    时间似是走得极慢。

    刘先生不时地看一眼刻漏,而那树林里,仍旧是寂无声息。

    他莫名地有些悚然,脑海中瞬间划过无数念头,却又尽数被他强压了下去。

    无论如何,这口气,他必须沉下去。

    刻漏一点一点地变化着,等待,令时间变得格外漫长。

    为了打消心里的不安,刘先生佯作散步,踱至渡口边,望着那一面湖水出神。

    湖心泊了两艘船,即便于夜色中瞧来,那画船亦是飞檐挂月、高桅擎空,船身上雕镂的花纹映着遍地淡银的霜华,自有一番富丽,甚至比官船还要贵气逼人。

    刘先生正暗自端详着,忽闻树林里传来了脚步声。

    他猛然回头,却见那两个潜入树林的侍卫,一前一后急步而出,其中一人的手上还拿着一包东西。

    “先生,林中的一棵树上挂着东西,似是布帛,上头还有一封信,看去非是凡物,我等便将之取来了。”那捧物的侍卫飞跑上前奉上东西,垂首禀报。

    刘先生的眼睛在夜色里发着光。

    居然真有东西留了下来!

    他从侍卫手里拿过那卷布帛,两臂不自觉地轻轻颤抖。

    他本来是抱着一线死志的。

    此行他做了各种推算,也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替程廷桢跑这一趟,一是为了全他们宾主一场的情份,二也是负荆请罪,以实际行动为黄柏陂一事赎过。

    可是,此刻看到了这包东西,他仍旧大松了一口气。

    他的运气实是极好,在他推算出的各种结果中,这个结果,可以说是抽中了上上签。

    借着逐渐明朗的月色,刘先生凝目看向手中布帛,又以手指细细感知那布帛的质料。

    不知何故,那布料给他的感觉,居然有些熟悉。

    “莫非这是……”他喃喃自语,将布帛翻开了一角细细看去,旋即大吃了一惊。

    那角落里的钤印,以及布帛上描绘的独特纹路,令他知晓他并没猜错。

    这竟是一整套的山川图册,且还是益州官制的!

    那一刻,刘先生心中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官制山川册几乎为禁物,非七品以上官员不可持有。这投信之人居然给他们送来了官制图册,且出手就是一整套。

    此人到底是什么来路?有何神通?

    刘先生深吸了几口气,平定了一番心神,复又细细打量那图册。

    图册被几根最普通的麻绳缚着,麻绳下塞了一封信,信上仍旧写着与此前一样的几个字:郎中令启。

    粗略看去,这字迹与之前的那封信一般无二,皆是呆板僵硬,毫无风骨可言。

    这一眼看罢,刘先生便不敢再耽搁,亦不及再往下细想,立刻便吩咐道:“回程!”语罢便将布帛一卷,当先往回走去。

    此物必须尽早交予郎中令,早做决断。

    许是心情大松之故,回程的路途似是比去时要短,刘先生觉得只一眨眼,他便已经来到了程家租住的那间客院,东厢的阶前正立着一个魁伟的身影,却是程廷桢。

    “先生!”见刘先生跨进院中,程廷桢立刻下阶相迎,那声音早不似往常平稳。

    待到刘先生被程廷桢一把抓住双手时,他才察觉,程廷桢的手心竟是汗湿的。

    “先生回来了!”借着灯光上下打量了刘先生一会,见自己的第一谋士毫发无损,程廷桢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神情。

    刘先生此时方觉,自己的后背也有些汗湿。

    此行虽是有惊无险,到底也是与未知的什么人或什么力量做交易,若说心中无惧,那是不可能的。

    两个人各自执手无言,几息之后方才平定了心绪。

    程廷桢便挥手令那几个侍卫守在东厢左近,他便亲携了刘先生的手,跨进了房间。

    一俟进了屋,刘先生立刻后退一步,向程廷桢躬身道:“仆幸不辱命!”语罢,便将山川册呈了上去。

    程廷桢接图在手,只扫了一眼,便是满脸的讶色。

    他手里也有一份一模一样的图册,此时见了,自是万分惊奇。

    “这是……那人所赠?”他问道,一面便拆开系绳,取下了那封信。

    刘先生颔首道:“正是。此人极狡,竟未露面,只将此物悬于槐树林中,由我等自取。”

    语罢,他的心中蓦地闪过一个念头。

    这人就这么将东西丢在树林里,也不怕被别人误取了去,他就这么放心?还是说……他早便知晓,这整个驿站的人都中了迷药,不虞被人拾去?!

    刘先生在一旁蹙眉沉思,程廷此时却是启了信封,正仔细地读着信。那信里写的,仍旧是一首蹩脚的藏头诗:

    平林烟雨忆旧时,

    城头归鸦续寒栀;

    若问东风何处去,

    空庭寂寞语亦迟。

    藏钩送暖金樽酒,

    于无声处两心知;

    九月飞霜人渐远,

    品醉独卧晓帘湿。

    诗后亦是如前信一般,写了八字:“此物一出,十年无虞。”

    程廷桢的面色,在这一刻沉冷若冰,那沉沉眸光映着烛火,明灭不定,幽微难辨。

    “平城若空,藏于九品。此物一出,十年无虞。”

    将藏头诗的八字与后八字合在一处,便是这样的一句话。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72章 壶关城

    程廷桢紧攥纸页,心跳渐渐渐地有些快了起来。

    这信中之意,几乎便是明的了。

    何谓九品?

    霍至坚的官职,正是“九品”县中正。

    何谓十年无虞?

    陈国律法有定:凡七品以下官员藏官制图册者,就地免任,十年后方可复用。

    这难道便是人常说的雪中送碳?

    在程家被霍、何两姓压着一头,几乎快要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有人送来了这样一份大礼,令程家有能力撬去一块大石?

    程廷桢的呼吸都有些不稳了,拿着信的手竟颤抖了起来。

    霍至坚确实正打算送家人北上避战事,且启程之日便在这几天,程廷桢与他同在官署,这些消息都不需打听,自然而然便知晓了。

    程廷桢还知道,为显示孝心,霍至坚必须护送长辈走上几日,才能返回平城,就如程廷桢此刻所做的一样。

    “平城一空……”他喃喃自语,眼睛里渐渐地冒出光来。

    霍至坚带同护卫送家小离开,平城宅中少人看守,不正是所谓的“空”么?

    程廷桢简直不敢相信,他的运气会这样好。

    有了这卷东西,何愁霍至坚不除?届时只要寻个好机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揭开此事,霍至坚便只能滚回老家种十年的地去了。

    那一刻,程廷桢几乎想要放声大笑。

    不过,他很快便又忍住了笑意,只将那封信来回地看着,眸中的火苗越烧越旺。

    刘先生此时也踱了过来,凝目看着他手里的信。

    片刻后,程廷桢的耳旁便传来了他吸气的声音。

    两个人皆不曾说话,只面色凝重地看着那封信。

    夜风似是变大了一些,将窗纸吹得“哗啦”作响,拂乱了檐角的风铎,嗡鸣声不断。

    这所安静的驿站客院,似亦在这一刻变得喧嚣了起来,恰如这房中二人此刻的心绪,在这春夜的暖风里起起落落,没个定处……

    **********************************

    碧蓝的天空上浮着几朵云絮,阳光温暖,风里有不知名的花香。

    “嗖”地一声,一只乳燕飞掠树梢,秀气的尾羽剪过半面车窗,倏然便没了踪影。

    “哎呀,飞走了呢。”身旁传来秦彦柔惋惜的叹息声,小姑娘的一只手正攀在秦素的衣襟上。

    秦素转过眼眸,向她笑了笑,自车窗边退了回去。

    秦彦柔仍旧扒在车窗前,好奇地往外头打量着,浑然不觉这车中气氛的压抑。

    阳中驿站失窃一事,终究给秦家人留下了阴影。

    自那一晚后,秦府安排院落便改了个模样,每晚住宿之时,太夫人都会安排长辈与小辈同住,侍卫的人数也增加了。

    关于在阳中驿站里发生的事情,秦家人并不敢过多地议论。

    太夫人下了严令,不许私下乱传话,更不许打听消息。有此严令在前,秦素接下来的日子,便过得有些无聊。

    锦绣纵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有违太夫人之命,自是不好再去外头打听消息,更不会跟秦素论及此事。

    没了这个消息灵通的使女传话,秦素剩下的乐趣,便唯有观察秦彦昭以及诸位郎君的脸色了。

    自然,相较而言,秦彦昭的脸色更有趣一些。

    离开阳中驿栈后,一连数日,秦彦昭的脸都是白得没有一丝血色,那眼窝之下更是青影重重,两颊消瘦,一脸的惨淡。

    秦素可以肯定,在上报官署失物名单之时,他一定没敢说图册之事,这个哑巴亏,他是吃定了。

    秦彦昭的面色越是难看,秦素心里便越欢喜。

    终于除去了一大祸害,她自是无比轻松,而将图册转予程廷桢,让他有了打败那位霍中正的利器,想必这位郎中令也是很乐意的吧。

    有了程家挡在前头,就算此计败露,霍至坚也绝对疑不到秦家头上来。毕竟,他才帮过秦家一个小忙,秦府上下还是很记他的人情的。

    当然,在秦素看来,霍至坚帮的这个忙着实可恶。

    她将视线自膝上摊放的书卷上移开,看了一眼正在品茶的俞氏母女。

    这些日子朝夕相处下来,秦素与秦彦雅渐渐变得熟稔,关系倒是比以往都近了些。俞氏本就是个极好相处之人,待秦素与秦彦柔亦颇宽厚,众人相处得颇为融洽。

    秦素对着书页凝了眉,蓦地听见秦彦柔稚嫩的声音响起:“呀,前面好象要进城了呢。”语罢她便转向俞氏,睁着一双水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