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水乡人家-第4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汤。

    方初并不敢多说,规矩便是如此,只好由她去。

    三位长辈不动声色地打量桌上菜肴。

    清哑忙道:“祖母。爹,娘,这几天家里一直吃酒宴,我就做了些简单的,清清肠胃。”

    严氏笑道:“看样子不错。”

    方瀚海矜持地没言语。

    清哑先为他们舀了豆腐汤。

    食不言寝不语,大家都不说话,清哑自然也没话。但她一会帮方老太太布菜,一会帮严氏舀汤,一会又帮方瀚海倒酒,眸光闪闪。喜悦漫延到席间每个人,无可抵挡地沁入他们心底。

    每为人布菜后,便含笑看着他,似乎说:

    “尝尝这个。”

    “再尝尝这个。”

    那人便忍不住吃了,然后不由自主对她笑一笑。

    方老太太常盯着那道虾米炒菱角菜,用来送粥很香。

    清哑每次只帮她舀小小一勺子。

    方老太太最后忍不住了,瞅她。

    清哑忙解释道:“祖母,这个东西香是香,可粗糙,吃多了寡胃。这鸡头梗子就没事。一炒就软滑滑的。”

    她怕老人家肠胃承受不住,还是吃些软烂的吧。

    原来是这样

    方老太太很满意她考虑周到。

    她道:“那就听你的。”

    于是,清哑为她搛了些鸡头梗子。

    方老太太道:“我瞧着这东西像藕带。”

    清哑道:“是像。藕带要脆些。”

    饭罢,清哑吩咐上甜点。是用羊奶和芒果、梨等水果粒调拌的,一人一小茶碗,吃罢,都说好。

    漱口毕,大家移到隔壁厅间坐了喝茶闲聊。

    方老太太笑道:“丫头,家常菜做出这个味道。你用心了。”

    清哑道:“祖母过奖了。偶尔换个口味,觉得新鲜,其实很平常。”

    方老太太笑道:“这是你谦虚。”

    严氏问:“这酸笋和酱都是你从娘家带来的”

    清哑回道:“是的。”

    方老太太道:“那个菱角菜很香。”

    清哑道:“那是我娘腌的。以前家里穷,把菱角菜梗洗干净剁碎,拌上盐和蒜末就行了。后来我加了些虾仁在里面,味道就鲜了些,炒出来也香。我娘给我带了两罐子。”

    方老太太笑道:“这可能吃一阵子了。”

    方家兄妹三个则对酸菜鱼赞不绝口。

    再没有比自己做的东西受欢迎更让人高兴的了,清哑发自内心欢喜,一直微笑,又说晚上再给大家做别的,“我跟师父那学了不少调养膳食,一样一样做给你们尝。祖母,你多住些日子。”

    方老太太高兴地道:“好那祖母就赖着不走了。”

    清哑又对公婆道:“爹和娘也多住几天。”

    方瀚海没好气道:“我们说走了吗”

    清哑愣了下,道:“我以为爹忙”

    不是你自己早上说要走的嘛

    说说笑笑的,方初想叫清哑去吃饭,却欲言又止。他当然不是不敢说,而是希望爹娘或者祖母想起来:清哑伺候这半天,连吃饭都忘了呢,让他们看到她的真心和孝心,不然不是白忙了。

    严氏发现儿子异样,笑对清哑道:“你去吃饭吧。累了半天了。”

    方老太太忙道:“瞧我,都忘记了。清哑你快去吃。”

    清哑道:“我先喝了燕窝粥,还吃了一大碗甜点,不饿。”

    这是预先吃了垫底

    这就是郭织女的孝顺

    几位长辈面色诡异,一齐看向方初。

    方初抚额、嘴抽抽,转开目光。

    清哑没机会向公婆展示自己的厨艺了,当晚,方瀚海接到一则消息,次日一早便走了;方老太太、严氏和方则方纹晚一步离开。

    方初和清哑送走他们后,吩咐圆儿:命老宅所有执事人等半个时辰后在东院聚齐,拜见少奶奶。

    圆儿忙去传达了。

    这里,方初带着清哑往后园子走来。

    只有细腰和一个丫鬟跟在他们身后。

    后花园静悄悄的,走在通往河边的小径上,方初对清哑道:“高三少爷送林姑妈和表妹回家,路上出事了,高三少爷不知怎的淹死了。”

    清哑吃了一惊,道:“真的”

    方初点点头,叹了口气。

    清哑忧心道:“那真表妹”

    方初道:“才定亲就死了未婚夫,成了望门寡,一个克夫的名声是跑不掉了。尤其高三少爷是在送她们的时候遇难的。若是在家得病,或者在其他地方遇难,那也好说些。如今却麻烦了。”未完待续。

    ps:  朋友们,还有保底月票吗双倍月票还剩几天,请支持我们的清哑

    pp4209051

 第670章 当家(求保底月票)

    清哑道:“这事怎么能怪真表妹呢。”

    方初道:“世俗如此,奈何”

    清哑道:“生死有命。真表妹家里不会真让她守寡吧”

    若是这样,就太残酷了。

    方初道:“眼下还考虑不到那一步。眼下是高巡抚那怎么交代。”

    清哑纳闷道:“怎么交代”

    方初道:“高三少爷是送姑妈她们回家出事的,克夫也好,连累也罢,总是林家对不起高家。父亲就是回去处置这事的。”

    清哑听了心里闷闷的。

    她可以想象得出,肯定是高三少爷想对林亦真献殷勤,主动要送林姑妈母女,林姑妈她们是不会主动要高三少爷送的。现在出了事,却要担当责任,真是倒霉。当然,高家死了儿子,也倒霉。

    人生无常世事无常

    她站住,盯着他眼睛,轻声道:“你以后出门在外,一定要小心。”又拿起他半截左手示意,“不能像这样冲动。”

    方初听得一震,凝视着她,轻声且坚定道:“你放心为了你,我也一定好好的。再不会像上次一样冲动。”

    再也不伤害自己,伤害自己,就是伤害她。

    清哑便抱住他腰,埋首在他胸前。

    方初也回抱住她,目光坚定地看着远处。

    他现在不属于他自己了,他有了清哑。

    他要好好的,还要挣家业,护她、爱她

    假山后面传来说话声,两人分开,继续往前走。

    方初道:“你还没去过河边吧顺着这路出了园子后门就是河边。我小时候常溜出去玩水。我们出门不大走前面,反而走后门坐船比较多。从这里直通景江”

    他领着她,一路走一路指点。

    花园不大,很快看到院墙了。经过一处房舍,有人进出,是仆妇在收拾打扫。见了他们忙施礼。出了后园门,果然有条河,有石阶延伸到河底,还有两只小船拴在那。

    两人走下来。方初道:“这是我们家的船。”

    清哑听着“我们家”还不太习惯,微笑。

    她蹲下去,撩起清清的河水,水下的游鱼便惊走了,顿时她觉得刚才因高三少爷之死带来的沉闷消散了好些。

    方初看着单纯悠闲的她。心极为柔软。

    如果可能,他希望她永远无忧无虑。

    但是不行,他们成亲了,有家事需要打理。

    他想,她不像谢吟月和严未央,虽然擅长织布织锦,却不大管家的,下人心思复杂,有忠心有刁钻有恶毒,须得嘱咐她一番。

    他便也蹲下来。对她道:“回头管事下人们都来见你,你只管像平常一样就好,无需紧张。我特地让圆儿做管家,这小子聪明机灵,还忠心,有什么事只管使唤他去办。还有两个小子,一个叫小豆子,一个叫小黑子,家人都在清园竹器坊做事,你留着他们使唤跑腿。张恒和细腰依然跟着你。平日一个守护外院一个守护内院。账目你先接下来”

    清哑一边听,一边点头,并不十分在意。

    因方初喋喋不休地说个没完,她便道:“我要不懂。就问你。”

    方初抬手,捏了下她鼻子,笑道:“好。你夫君可厉害的很。便是你懒得管家,我也能帮你一并代管了。总之你无需太操心。”

    说到这,心中一动,觉得这也是个办法。

    清哑却道:“我能管好。”

    方初笑道:“那是当然。郭织女什么做不好。”

    说着。凑过去亲了她一下。

    清哑笑了,他这样活像她爹娘,一副“我闺女就是能干”的样子。

    少时,他们回到东院,圆儿已经将所有人都聚齐了,男左女右,站了一院子,方初牵着清哑,从中间通道走向正屋。

    二人在堂上分左右坐下,众人分批进来拜见少奶奶。

    清哑对着账册逐个辨认,并弄清他们各自的职责。

    当她专注于某项人事时,她散发的安静几乎是凝滞的,目光更是直透人心。譬如眼下,她不言不笑,不像一般新媳妇腼腆和羞怯,也没有世家贵女的威严,或者表面含笑实则绵里藏针,她就那么静静地打量每一个人,十分认真专注,被看的人不由自主屏息凝神。

    “你做什么”

    “奴婢在后园秋阁值守。”

    “你做什么”

    “奴婢管厨房。”

    “你做什么”

    “小人管厨房采买”

    清哑一边问,一边随意浏览相关账本,秋阁有秋阁的陈设账册,厨房有厨房流水账册,采买更是有厚厚的账册。

    在看采买账册时,她翻得哗哗响,忽然目光定在某处不动。

    采买的汉子心下打鼓,想今儿只是认人,又不查账,少奶奶看这么仔细,能看完吗前面可都是翻了翻就过去了。

    正想着,忽听上头问道:“什么鱼要五十文一斤”

    那汉子一惊,急忙回道:“是大鱼,有七八斤,还有十几斤的呢。这么大的鱼难得碰见,自然要贵些。少爷成亲,样样都要讨彩头和吉利,东西都要好,老爷都吩咐的”

    清哑打断他,道:“我家卖的大鱼,最贵三十文。”

    那汉子忙道:“那肯定不够大。”

    清哑道:“都在十斤以上。”

    那汉子一呆,脸上急红急白,回不出话来。

    清哑继续问:“鸡蛋要二十文一斤我家都是卖十三文,运气好能卖到十四文。这什么猪肉,怎么要三十文一斤这青菜”

    她也不看账册了,只盯着那汉子瞧。

    她可以肯定,这人中饱私囊,借着她成亲发了一大笔。

    可惜他碰上了她,她可是生在农家。虽然她平日不大管事,谁让她有一对会算计的爹娘呢。每日晚饭后,一家人坐着闲聊那会子工夫,郭守业和吴氏喜欢掰扯家长里短、农家生计,因此她对鸡鸭鱼肉蔬菜的价格门儿清楚,甚至因天灾人祸引起的波动都知道。

    若耶溪每年网上来的鱼,三斤以上的全都卖了。以前是舍不得吃,现在还是舍不得吃。比如这次婚宴用的鱼,做碗头的要整鱼,两斤重左右很体面了,太大了没有那么大的盘子装。做鱼丸鱼块鱼片的,两三斤的净够了,特别大的都被会过日子的郭守业叫弄去卖钱了。

    至于鸡蛋和菜蔬等,郭家一年到头不知要买多少。

    西坊那么多女工,哪一天不吃上千斤米菜未完待续。

    ps:  看方大少奶奶如何当家,大家给大奶奶投票捧个场嘛

    pp4209051

 第671章 毒眼(求保底月票)

    郭守业两口子在这方面算得精细。就这样,郭家的采买能赚多少,他们心里也清楚的很。也就是说,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