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商户嫡女奋斗史-第4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此事不仅仅是汪妙言的算计,背后还有江尘在。按毒蛇所言,他们早有准备。就算温沐兰不先护着徐文宇逃走,她也不能获救。

    反倒是,最后他们三人都会折在那里。

    但这其中的缘故,她知道,徐文宇却不知道。只有见了面,再好好的跟他分说。

    她不想让徐文宇小小年纪,就背负上这么沉重的心结。

    “嬷嬷,明日一早我就回一趟徐家。”家人,永远是她割舍不下的亲情。

    “好,老身会安排下去。”

    “另有一事,还请少夫人原谅老身自作主张。”郑嬷嬷道。

    “无妨。”徐婉真摇摇头,道:“我不在的时候,致远居里全凭嬷嬷做主。”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八百五十一章 倒霉鬼

    “二公子送给夫人的十二名女卫,老身做主以夫人的名义送了六名去徐家。放在老夫人、大少夫人和二夫人身边。”

    “另外,在和丰镖局聘了几名镖师,放在大老爷、二老爷、大少爷、文宇少爷身边。只说少夫人担忧他们出门在外的安全,眼下每人出门都会有两名镖师护卫。”

    徐婉真扬起了脸,这件事是她回来便想做的,郑嬷嬷倒是替她想在了前头。

    “嬷嬷,真儿多亏有你。”

    郑嬷嬷面色柔和,笑道:“少夫人不嫌我自作主张才好。”

    泡了不到两刻钟功夫,郑嬷嬷便催着她起身。“水有些凉了。少夫人此时的身子,不宜多泡。”

    拿来大巾子给她擦干水迹,让她趴在床上,郑嬷嬷拿出香膏来给她全身按摩。

    有些痛,但痛过之后是浑身通泰的舒适。迷迷糊糊地,徐婉真知道郑嬷嬷给她穿上了寝衣,进入了黑甜梦乡。

    ……

    丫鬟所住的偏房中,知雁沉默着放下了不大的包袱。

    从北地到这里,她随身的行李不多,只是寥寥几件换洗衣物。二等丫鬟是两人一间屋子,采丝将她的铺位指给她,笑道:“早些歇着。有什么话,明儿再说。”

    知雁点点头,她不是多话的性子。或者说,她从小接受的教育让她从不多话,只默默地观察、倾听,不会给主子添麻烦。

    她也不在乎那些身外之物,一心所牵挂的,便是卢敏君和卢昆的安危。

    从北地回京,刚刚进了宁府时她还没有觉出来什么不同。直到进了宫,又回到忠国公府,她才惊觉到徐婉真的身份,和她背后的力量。

    怪不得,连刑部郎中都办不到的事,她一个妇人却有办法。

    知雁正想得出神,房门被推开,一名做丫鬟打扮的女子出现在眼前。她长着一张讨喜的苹果脸,看到知雁便笑了起来。

    “你就是知雁吧?我叫知语。”

    “还要多谢你,伺候着少夫人从北地回来。你别怕,少夫人对下人很好。”知语脱下斗篷,坐在床边和她说起话来。

    知雁只是不多话,但并不代表她性子冷漠,不爱与人交流。否则,她怎么会做到卢敏君身边大丫鬟的位置?

    她浅浅一笑,道:“我知道,少夫人对我也很好。”徐婉真明明知道她心怀目的,也容她把话讲完,还允了她的请求。

    两人序了齿,知雁比知语还要小个半岁。

    知语笑道:“原来还是妹妹。瞧着你这么沉稳,以为你比我大上许多哩!”她笑了起来,两人之间的陌生感迅速消退。

    “知语姐姐,你……能为我讲讲府中的事吗?”知雁犹豫了一下,道:“我怕做错了什么,犯了忌讳。”

    “这是自然。”知语在进来之前,采丝便叮嘱过她,让她先将一些基本情况讲给知雁。明日起,知雁就可开始学府中的规矩,节省好多功夫。

    “这是忠国公府。国公爷健在,夫人偏瘫在床。世子领着北衙禁军,世子妃卢氏养了一个嫡子,由国公爷亲自教养。”

    听到这里,知雁不由暗暗心惊。这一门显贵。

    “二公子领着骁骑卫,是皇上亲封的指挥使。二少夫人身上有二品夫人诰命,在出嫁前就是安国公府认下的义女、救了太后娘娘一命。献出的防疫方略,活人无数。”

    说起徐婉真的事迹,知语如数家珍,圆脸微微扬起,透出骄傲的神情。这满京城,有谁像自家少夫人一样,救人无数?

    知雁心头震惊不已,原来二少夫人这样厉害。骁骑卫的名头,她在卢家也听过。那是皇上心腹中的心腹,指挥使手中的权利极大,是跺跺脚京城都要抖三抖的人物。

    不过,越是这样,她心头越是安稳。

    这意味着,她所求的事情,徐婉真完全有这个能力办到。

    只要卢家的事毕,自己就能全心全意的待在这里。为少夫人做牛做马,来报答她的恩德。

    怀揣着这样的憧憬,知雁沉沉睡去。

    ……

    翌日,天色才刚刚发白。

    北地的太阳,总是出来得要晚一些,但晋阳城的士卒们早已醒来。

    昨夜下过一场雨,他们的御寒之物又不够,纷纷被冻醒的、。

    摸了摸饥肠辘辘的肚子,众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知道今日是没有早饭可吃。便都擦拭着手中的武器,等待将领们出来,下令出城决战。

    只是,过了许久,天色都已经大亮,太守府里还毫无动静。

    士卒们议论纷纷,声音越来越高,也无人出来阻止。众人都觉得不对劲,要是在以往,早就有将领出来大声呵斥了。

    有那起胆大的便提议进去请命。但在这个时候,谁都知道将军的心情很不好。谁又愿意进去触将领们的霉头呢?

    彼此推搡片刻,总算选出了一名倒霉鬼。他口中嘟囔着,打了一个大哈欠,扯过衣角擦了擦因打哈欠而冒出来的眼泪,拖着长枪往里面而去。

    众人也就安静下来,凝神等着结果。

    约莫过了一刻钟,却听到里面传出来极其渗人的一声惨叫,让众人面面相觑。难道,他被将军鞭打了?那也不至于叫得这样惨吧。

    紧接着,便看见那名士卒跌跌撞撞的跑了出来。他脸色吓得青白,手中的长枪也遗落在门口,一头栽了出来。

    众人连忙接住他,急急问道:“怎么了?到底怎么回事。”

    他大口大口的喘着气,就如同那失去水的鱼,重新回到了水中。刚才他所见到的惨状,吓得他甚至忘记了呼吸。

    “将领……全部被斩下了头颅!”他的牙齿咯咯作响,好不容易才喊出这句话。

    “什么!”

    众人齐齐色变。

    这实在太过离奇。昨夜他们就都睡着太守府附近,竟然完全都不知道此事,连声响都没听见。

    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警觉性很高。

    是谁?究竟是谁,在无声无息之间,取了众将领的性命,而他们还毫无所觉?

    “将军呢?”一名老兵拎起那个倒霉鬼的衣领,急急问道。

    “我……我不知道。”他道:“我吓得半死,赶忙逃了出来。”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八百五十二章 大捷

    那个老兵正是巴坤林的亲兵之一,闻言将手中的倒霉鬼往地上一掼,骂道:“胆小鬼!”

    随即甩开步子,大步朝太守府里走去。

    这个惊人的消息,迅速在士卒中传开,众人的面色都难看之极。也有几人跟在老兵身后,进去探查情况。

    但更多的,是惶惶不可终日。

    将领都死了,连首级都被取走。虽然还不知道将军的消息,但也应该凶多吉少。

    失去了主心骨,这些人又该何去何从?他们人数虽多,都是听令行事的兵而已。众人盯着太守府,等待着最终的结果。

    又过了半晌,老兵几人才从里面出来。他们面容哀戚,神色不安。

    “将军,也被刺客杀死。”

    这下,所有人的不安统统爆发出来,顿时议论纷纷不知所措。

    正在此时,从外面来了两名士卒,他们是之前去城墙出探查情况的。

    “不好了!不好了!大事不好!”

    有人揪住两人衣领,喝问道:“什么大事不好,说清楚!”

    “将军,将军和将领的首级,都立在城墙下。”

    “什么?”

    众人哗然。

    到底是谁干的?不仅杀死了将领和巴家军,还无声无息的割去了他们的首级,立在城墙下示威?

    “难道?难道是厉鬼?”有士卒抖抖索索的问出心中的猜测,面色发青。

    恐惧的情绪是会传染的。这等神鬼莫测的手段,令人敬畏。须臾之间,人群便慌乱起来。

    那名老兵见状,知道不能再这样下去。登上太守府前的石狮子,振臂高呼,“不是厉鬼!是朝廷派人干的。”

    众人心头惶恐不安,听见有人这么说,如同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般,安静了下来。

    “你们听我说!厉鬼顶多夺人性命,不会干这样无聊的事!”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觉得有理。问道:“那我们怎么办呢?”

    这是所有人的心声。

    造反起事,显然是失败了。将军都死得莫名其妙,这让他们对朝廷的手段充满了敬畏。

    想要活命,也没有这么简单。他们现在是乱军,是反贼。

    “摆在我们眼前的,只有两条路!第一条,再选出一名将领,领着我们杀出城去。第二条,投降!”

    这两条路,显然都很艰难。但无论如何,他们总得选一条。困在这座空城,只会被活活饿死渴死。

    众人一时拿不定注意,老兵道:“我们先去城头看看情况。”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到最后总得选条路走。

    六丈高的城墙下,已经列了好几队士卒。更远一些,在射程之外,众将簇拥着太子。

    仔细看去,这些士卒和朝廷大军所有不同,他们所穿是巴家军的衣甲。

    太子挥挥手,前方士卒卖力的朝着城头喊道:“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不是太子仁慈,巴家军乃是百战精兵。若不是巴坤林造反,他们是抗击突厥的主力军。这样的精兵上了战场,一个能顶五六个新兵。

    高芒王朝建立不到百年,兵力宝贵。更何况,肆意杀戮,只会让其他世家胆寒,对朝廷离心。

    如今首恶授首,旗下的士兵,太子以安抚招降为主。

    城上的士卒起初不信,待看清底下喊话的,就是昔日同袍之后,便慢慢转变了态度。

    三万多人,赞成投降的越来越多。经历了势如破竹的胜仗之后,一下跌入谷底。如今有了机会,又群龙无首,众人自然不想再浴血奋战。

    也有抵死不想投降,要为巴坤林报仇的死硬派,被这些士卒乱刀砍死。

    城下喊话不断,终于城头上有人举起了白旗。

    太子多了些风霜沧桑的面容上,浮现起笑意。他首次上战场,定下奇计,率领大军获取最终的胜利。

    他在军中,从此有了声望,获得众人钦佩。也掌握住一大批,属于他的心腹将领。在战争中建立起来的情谊,非其他可比。

    就如同他的读先帝的故事时,四大国公始终奋战在先帝身边。无论顺境困境,都从未离开。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自有将领、随军参军、参录等人,受理投降事宜。将降卒重新登记造册,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