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商户嫡女奋斗史-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在京中的交际圈中有个共识,只有贤良淑德的女子,方能有幸成为宁先生的弟子。只要是宁先生的弟子,就是长媳的最佳人选。

    这样选媳,倒是省去了京中老夫人们的脑细胞。可恨宁先生只有一个,她三年才教出一到两名弟子。

    原来如此。

    徐婉真盯着清亮的茶水,暗暗思忖。怪不得听到宁先生的故事时,她总有种熟悉的感觉,现在总算知道是为什么了。

    这不是现代常见的精英教育、口碑传播吗?丈夫死后,自立女户将幼子拉扯长大,也是现代独立女性的作风。根据她的年纪来看,她穿过来时一定比自己早,不知道她在现代的年纪是多少?

    虽然与这位宁先生从未蒙面,但徐婉真却感觉自己不再孤独。

    这种脱离于时代的孤独,发自心底的隔阂,远远不是亲情所能弥补。徐婉真以为自己早已习惯这个时代,但在现代生活了二十五年所遗留在体内细节习惯,却又在处处提醒着她,那不是一场梦,而是真实存在的二十五年。

    摸了摸手上的白玉镯,徐婉真在心中问道:“你将我带来这里,到底是为了什么?那位前辈,又是被什么带来的呢?”

    白玉镯自然是无言的,这个答案,眼下只能埋在她心底,慢慢寻求答案。

    但这位宁先生近在眼前,若是从涂家搬走后,倒更不好相见。见?还是不见?这是个问题。

    徐婉真在沉思之际,在涂家的侧门处来了一辆马车,从车上跳下来一名肤色白净、身着水绿色兰草刺绣褙子的丫鬟。她手持拜帖,笑意盈盈地冲着门房施了一个标准的福礼。

    涂家门房见她穿着气质不俗,忙双手接过她手中的拜帖,只见简朴的麻黄纸上,手书“御史大夫祝光丞”的名讳。

    门房不敢怠慢,躬身问道:“敢问府上是何人拜见?”

    那丫鬟脆声道:“我家府上大夫人前来拜访涂山长,并代我家丁老夫人前来拜见徐家老夫人。”这两句话清晰明白,拜访涂山长是出于礼节,主要目的还是拜见徐老夫人。

    邬娘子接到禀报,忙让人卸了侧门的门槛,让马车驶到二门前。

    这些年,她跟在涂山长的身边,人情世故看过不少。这祝家大夫人不下拜帖突然来访,虽然突兀但自家万万不可怠慢了。

    作为凌驾于百官之上,职掌纠弹百官,并监察大理寺、刑部的司法审判活动是否合法的唯一机构——御史台,在高芒王朝,上至三公九卿,下至州府郡县无人敢惹。

    这御史大夫祝光丞,便是这御史台的首席长官,乃是京中实打实的风云人物。他的弹劾奏章,搅动着朝中的时局。

    自家与祝家素无往来,不知为何突然到访?邬娘子一边想着一边向二门走去,又立即打发人去告知徐老夫人。估摸着,这祝大夫人来涂山长这里不过是闲坐片刻。

    到了二门外,正好见到马车上下来一名三十余岁的美丽妇人,她的穿着不甚华贵,一举一动却让人看着极为舒服。

    她披着一件藕荷色缠枝披风,内里衬着半旧不新的丁香色暗花交领襦裙,在衣裙下摆处绣着一支淡雅的梨花,鬓上压了一支青金石镶玉凤头簪,整个人看起来清雅得体。

    脸上的笑容得体,也如身上的衣裙般,使人如沐春风。邬娘子笑着迎上去,问道:“可是祝大夫人大驾光临?”

    祝大夫人浅浅一笑,周身都透出是儒雅的风姿:“不敢当,劳驾邬娘子了。”

    对于她能一口叫出自己的名讳,邬娘子倒毫不意外。她既然突然造访,定然对涂家都作过了解。

    邬娘子引着她往“松涛院”中而去,一路上聊一些闲话。这首次见面,话题也不宜深入,不过是说些场面上的寒暄话。

    ……

    青竹苑中,徐老夫人听到碧螺禀完,凝目沉思了半晌,道:“丁老夫人,莫不是她?原来她最后竟然嫁入了祝家?”

    碧螺问道:“是老夫人识得的?”

    徐老夫人点点头,陷入了沉思。应该是她不会错,否则也不会突然的让儿媳来拜访自己。只是不知道这几十年未见,这个时候来是什么意思?

    徐家到京城已经有两个多月,不是什么新闻。这京中的交际圈,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她若是有心,一个月前就应该遣人来见。

    她抬头吩咐道:“给我换上见客的衣裳。”不管是什么来意,待会便会明了,做好见客准备便是。

    果然,不过一刻钟功夫,邬娘子便引着祝大夫人过来。

    祝大夫人一进门,便深深的施了一个礼,以晚辈的身份拜见道:“祝家赵氏,见过徐老夫人。”

    徐老夫人连忙让碧螺扶她起来,问道:“你家老夫人,可是丁家二小姐?”又让青菊为她端来锦凳,扶她坐下。

    “可不正是?徐老夫人好记性。我家婆婆正是燕尾胡同的丁家二小姐。这些年,婆婆常常念叨起徐老夫人,又可恨离得太远无法相见。说起往日那些闺中时光,与您正是相处得宜的密友。”

    徐老夫人开了个头,祝大夫人便顺着话往下说。语气自然和煦,哪里像是今日第一次见到徐老夫人?

    听着这些漂亮话,徐老夫人并不为所动,面上保持着合适的笑容。若真如她口中所说,这几十年来,怎会未曾见到她的一封书信?

    当年父亲是国子监祭酒,这丁二小姐是四品官女儿,要说闺中密友,还远远未到那个地步。她们二人,也没有那个深厚的交情。且听听看,她来的目的到底如何?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六十章 说亲(为白熊芳的金猪加更)

    见徐老夫人并不接她的话头,祝大夫人也不着恼,更不见丝毫困窘之色,话题轻轻一带,转到了松溪书院。

    只听她道:“这京中,说起松溪书院,谁不翘起大拇指?学子们挤破头都想进入,公公更不时提起,对涂山长的松柏画仰慕之久,可惜无缘得见。方才我去拜见了涂老太爷,果然是大儒风范。”

    她如此盛赞父亲,在礼节上徐老夫人也必须要回应:“祝大人过誉了。老父不过是赋闲在家之人,哪里能当得起如此赞誉?”

    祝大夫人饮了一口茶,道:“前些日子在公主府上的牡丹花会,涂家双姝才思敏捷,仪态出众,不愧是涂山长的至今血脉。不过,我婆婆说徐大小姐的‘七步成诗’更有老夫人当年的风采。”

    重头戏来了,无缘无故地提起徐婉真做什么?徐老夫人心中警惕,口中淡淡道:“她一个还在孝中的小女儿家,不过是奉公主之命作诗罢了。”

    祝大夫人听出她语意中的疏离,心中叫苦。虽然她在来之前早有预料,但这是昭阳公主亲自交代下来的差事。

    选中她就是因为丁老夫人跟徐老夫人在年轻时有着一些交情,再加上御史大夫的门第,她见到徐老夫人不是问题。因此,就算硬着头皮也要把话说完。

    她微微侧头示意,身后的丫鬟湖烟呈上一个紫檀木描金匣子,道:“这是徐大小姐在花会上作诗头名的彩头,皇后所赐,公主特命我送来。”

    这件事徐老夫人当然知道,原以为那日徐婉真一番凶险,昭阳公主会揭过此事,没想到在这里等着。既然是皇后所赐,不能不收,点点头,碧螺上前接过来。

    原来御史台已经旗帜鲜明的站到了曹皇后一边,徐老夫人心头明镜一般。

    瞧这个做派,争取到这样的朝中重臣支持,曹皇后并不想要保密,反而高调行事。处在她那个位置,这样无疑是极正确的,一来风光霁月以示无不可告人之事;二来让朝中百官认清她的实力,争取更多的臣子依附。

    “劳烦你特地跑这一趟。”徐老夫人语气诚恳的道了谢,等着她的下文。送给彩头而已,哪里能劳动她的大驾?

    “哪里哪里。今儿我来,是特地给老夫人道喜的。这彩头是一喜,还有件大喜事,要说给老夫人知晓。”祝大夫人的谈吐,使人如沐春风。

    徐老夫人微微一笑,并不接话。

    祝大夫人自顾自往下说:“旧年老夫人还未上京,这京中出了一名武状元。您不知道,那叫一个少年俊杰!跨马游街之际,掷果盈车,姑娘们险些没把自个儿给扔出去,轰动洛阳城。”

    瞧了一眼徐老夫人的脸色,祝大夫人话题一转,问道:“我听说,徐大小姐在江南道时的亲事,在旧年已经退了?”

    这件事原本就谈不上隐秘,只要着意打听便会知道。但徐老夫人心头着恼,退亲之事本就会影响徐婉真的名声。在这朝代才不会管是何缘由,只要是两家退了亲,不明缘由的外人总会认为是女子的过错。

    原想着来了京城,因着两地相隔遥远,这被退亲之事传不了这么远,不会影响徐婉真议亲。但就因着昭阳公主,这件事重又被翻出来。

    京城的交际圈能有多大?徐婉真能选择的适龄男子也就那几个,这件事重新被提起,不需要多久就会被传开。如此一来,她议起亲就更加艰难。

    徐老夫人重重的“哼”一声,将茶杯重重的搁在桌上,并不掩饰她的不满。曹皇后也好、昭阳也罢,都是徐家招惹不起的大人物。但仗着辈分,对眼前这位祝大夫人表达她的不满之情,让她转达给后面的主使,还是能做到的。

    祝大夫人既然说了这话,就已经预料到她会不满,谁也不愿伤疤被揭开不是?

    但就像买菜一样,真心要买之人,必定对那颗水灵灵的大白菜评头论足找出瑕疵,先压低卖方的期望,才好谈价码最终成交。

    眼下她就是那买菜的人,徐婉真就是那颗水灵灵的大白菜。提出此事,一来表示徐婉真虽然优秀,但曾经被退亲名声上有瑕疵;二来为她接下来的话做铺垫。

    “您或许不知道,这武状元樊彬乃是镇西将军龙大人的义子,如今年方二十,因一直镇守西北边陲方才耽误了亲事。他眼下是皇上亲封的果毅都尉,在京畿大营折冲府任职。虽然只是从五品,但前途不可限量。”

    樊彬此人,徐老夫人略有耳闻。见她介绍的仔细,不禁侧耳倾听,如果不出意外,祝大夫人应是为说给徐婉真而来。

    果然,她接下来道:“在牡丹花会上,徐大小姐‘七步成诗’的风采,让樊都尉为之倾倒。但他孤身在京,没有长辈替他说合,才辗转央到我这里。”

    徐老夫人心中一动,这樊彬听上去是个好的。

    祝大夫人见她有些心动,再接再厉道:“老夫人,依晚辈看来,这门亲事是极好的。樊都尉是个孤儿,龙将军虽视他做亲子,但远在西北。徐大小姐一嫁过去就是当家主母,上没有婆婆下无妯娌,做起事来也顺心自在。”

    光冲这一条,京城已有不少老夫人相中樊彬做为佳婿,却统统被他以“婚事需听从义父安排”为由挡了回去。

    “樊都尉勇猛过人,才能在人才济济的武举中一举夺魁。两家门第般配,又不用远嫁,且是他自己相中的,徐大小姐嫁过去就等着享福吧!”

    一口气将嫁给樊彬的好处悉数道出,祝大夫人相信这么好的亲事,徐老夫人不会不心动。

    徐老夫人确实心动了。若不是因为他是孤儿,徐家是怎么着都攀不上这门亲。徐婉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