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金夫-第3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才有宫女来禀,道是皇上驾到,此时怕是已来至了外间。
她吓得手里的书都掉了。
“好端端地,皇上怎么过来了?”她将声音压得不能再低,直直地盯着玉嬷嬷问道。
当今皇上跟先皇嫔妃,这差着辈分、又没有血缘关系的两者之间真的有见面的必要吗?
玉嬷嬷也显得意外至极,甚至于有几分外露的慌乱。
只是她尚且来不及开口说话,已有宫女打起了帘子。
冯霁雯强自镇定地整理了衣襟与仪容。
此时乾隆已走了进来,随行的两名太监则在帘栊外顿下了脚步。
冯霁雯不敢抬头去看,只尽量佯装平静地矮下身行礼。
“参见皇上。”玉嬷嬷亦连忙行礼。
冯霁雯则一字也不敢发出,只维持着行礼的姿态。
视线中,只见那双明黄金线绣蟠龙纹的皂靴在一步步地朝着她靠近,而眼见便要来至了眼前,相隔已不足五步远,却仍不见对方停下脚步。
冯霁雯诧异于乾隆此举是否合乎礼数之余,下意识地往后推了两步。
旁人可以不守礼,可她眼下顶着太妃的这张脸,却是决不能够出任何岔子的。
不知是否得见了她的动作,乾隆微微回过神来,适才顿下了脚步,未再继续上前。
一旁看似颇算得上冷静的玉嬷嬷已是满掌心的冷汗。
“太妃不必如此多礼。”乾隆弯身,做了一个虚扶的手势。
冯霁雯缓缓直起身来。
乾隆望着她,眼中有一缕异样的神采波动着。
“都退下。”他开口吩咐道。
一旁的宫女应下,缓缓退行了出去。
玉嬷嬷望着冯霁雯,却迟迟未有挪动脚步。
隔了好一会儿,方才道:“禀皇上,太妃近来嗓子不适,今日刚服了奴婢配的药,眼下尚且不可开口说话,还望皇上恕罪。”
玉嬷嬷如此解围,冯霁雯略松了口气,朝着乾隆微一矮身,以示自己‘确不可开口说话,望皇上勿怪’之意。
乾隆看不出情绪来,只点了头,与玉嬷嬷道:“你也退下吧。”
什么?
冯霁雯内心一怔。
都说了不可开口说话了,这皇上怎还没有要走的意思?
且还让玉嬷嬷也退下,这种举动真的合适吗?
都说皇家最是注重颜面,个中规矩与忌讳数不胜数,怎么眼下竟会出现这等尴尬的情况。
玉嬷嬷虽是满腹紧张忧心,但也不得不依命退下。
“你是当真口不能言,还是不愿同朕说话?”
这是什么奇怪的口吻……
冯霁雯震惊之余,唯有微微摇头否认。
乾隆盯着她看了许久。
冯霁雯目视着前侧方,既不敢与他对视,亦不敢露出闪躲的神情来,只能做出一副平静的神情任由他打量着。
乾隆迟迟不肯挪开目光,冯霁雯生怕他看出什么来,内心不由泛起了一层浓浓的不安。
直到乾隆忽然开口说道:“坐吧。”
得见他率先落座之后,冯霁雯适才寻了个离自己最近的位置坐下。
二人之间,隔着的不过是一张圆桌罢了。
气氛静止着,乾隆似乎并没有开口说话的打算。
冯霁雯则自顾自地维持着太妃一贯的平静姿态。
如此过去了约是有半柱香的功夫。
冯霁雯起初的满心疑惑甚至都要被耗干了,却仍不敢有丝毫的松缓。
可下一刻,乾隆却忽然做出了一个令她意外之极的举动来——他伸出手来,便要落在‘况太妃’肩上。
“……”
冯霁雯脸色不禁一变,倏然站起了身来,退后两步,躲开了他的动作。
她方才险些没忍住惊呼出声!
乾隆作为大清皇帝,怎会对太妃做出如此荒谬的举动?!
她脸色苍白地半垂着眼睛,手肘架起交握在腰侧的双手手指也紧紧地绞在了一起。
此时,乾隆意味不明地笑了一声,遂也站起了身。
冯霁雯心下惊惶不已。
她方才的反应是否过于激烈了些,露出了马脚来?
然想法刚一冒出,便立即被她斩钉截铁地否定了。
不,她的反应虽是激烈,却远称不上失态,甚至是冷静的。
先不管这么做是否会激怒这位举动荒唐的皇帝,单说为求不露出破绽来,她就得拿出太妃那副怼天怼地、谁的账都不买的架势来才行!
乾隆却在一步步地逼近她。
冯霁雯一而再地退避,最终却被逼至榻前,无路可退。
而乾隆几乎是站在了她面前。
此时冯霁雯方才嗅出他身上竟是有着酒气。
可吃了酒难道就是可以罔顾伦理的依仗吗?
由此看来,有着一副倾城倾国的容颜,实在是一桩极大的麻烦!
“你如此聪慧,该是早将朕的心意看得一清二楚了。”乾隆目不转睛地看着面前之人,竟有几分伤情地道:“可即便如此,你待朕还是这般冷漠。”
冯霁雯险些没忍住要惊掉下巴。
原来竟不是简单的酒|后|乱|性,而是由来已久的……不|伦之情?!
我的天。
这、这未免也太……
“有时朕宁愿不做这皇帝。”乾隆神情落寞地道:“做一个寻常人,至少可以做自己想做之事,不必压抑至如此地步……”
冯霁雯:“……”
这令人直翻白眼的逻辑她就不服气了。
他口中的寻常人,究竟是哪门子的寻常人……
哪怕是换作寻常人,觊觎父亲的妾室也必然是会遭人唾弃的好吗?
醒醒吧。
458 帝心
“今日朕只有一句话问你。”乾隆顿了一顿,似有一瞬间的犹豫,但终还是开了口,问道:“倘若朕有意接你进宫,你可愿意?”
压在了心底数十年的一句话,今日借着酒力终于说了出来。
乾隆紧紧地盯着面前的‘况太妃’,等着她的回答。
却见她几乎是没有丝毫犹豫地摇了头。
神色镇定、冷静,且笃定。
乾隆眼中有着一刻的灰败之色。
她不愿意。
其实……也在意料之中。
他此行前来,本就注定只是自寻烦恼罢了。
“皇上——”
有太监的声音隔着帘子传了进来。
乾隆却仍只是一双眼睛胶在‘况太妃’脸上,不曾挪动。
“皇上。”那太监又唤了一声。
并且道:“寿康宫里来了人,说是太后娘娘请皇上即刻过去一趟。”
“朕知道了。”
乾隆迟迟地应了一声,神情与语气皆已恢复了清明。
他最后看了‘况太妃’一眼,未有再言其它地转了身。
冯霁雯没忘冲着他的背影行了一礼。
却见乾隆的身影在帘前顿了一刻。
但他并未回头,而是随后抬手挑了帘子离去。
“恭送皇上。”
守在外面的宫女齐齐出声相送。
玉嬷嬷脚步匆匆地行进了內间。
“可让皇上看出什么不对之处来了?”她低声却紧张地问道。
此事若是出了差池,便是掉脑袋的大罪。
冯霁雯摇了摇头,神色复杂。
皇上没瞧出她有什么不对之处,可她却瞧出了这位皇帝满身的不对劲来。
“太妃也该回来了吧?”冯霁雯望着窗外混沌的昏色,问道。
“想是快了。”
玉嬷嬷声音刚落,便听得外间有脚步声传来。
正是况太妃带着小仙小醒两个丫鬟回来了。
冯霁雯快步走上前去。
尚且来不及开口,便听况太妃皱眉问道:“方才在凌甘阁外,见着了御驾——出了何事?”
冯霁雯示意两个丫鬟去外面守着。
这才将方才的一番“惊险”,完完整整地与况太妃道出。
她本以为这种被‘儿子辈’的人爱慕觊觎,乃是一件让人很羞耻无措的事情,故而连说的时候都觉得十分地不自在,可说完这一切之后,反观太妃本人,却是不能再平静。
况太妃一脸无感地道:“我还当是出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只当是与冯霁雯互换身份的事情败露,竟引了皇帝前来。
“……”冯霁雯心底对她的崇拜不由又上升了一个层次。
玉嬷嬷却分外担忧。
这桩暗渡陈仓的事情虽是办得漂亮,可皇上此番贸然来凌甘阁寻太妃,又是被太后宫中的人请走的……不知近来因程将军回京一事,一直对太妃心怀忌讳的太后娘娘,又会有何反应。
当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寿康宫内,皇太后命人将和恪送了回去。
她并未直接问及乾隆前往凌甘阁之事,也不见有何怒气,反而问起了程渊离京之事。
“皇帝可是打算要休战了?”
程渊此番回京,名义上是请那个莫名其妙的什么失职之罪来了,可她却听乾隆详细说过此中内情——程渊此行,实则是为请旨休战,求朝廷收兵。
乾隆此时坐在一侧,倒不见有半分醉意,正色道:“缅甸一战,我军虽攻下了对方要地,然从大局出发,眼下却并非是乘胜追击的时候。否则到头来,只怕是伤敌八千,自损一万。”
末了又道:“儿子倒也未直接答应程渊就此撤兵,只是要看缅人态度如何,可有求和的意愿——倘若缅人肯拿出诚意来,暂时休战,保全实力,看将来形势再行施为也无不可。”
到底还是一个最重颜面的皇帝。
即便是撤兵,必也要对方先行投降求和。
皇太后听罢点头。
“哀家从不插手这些朝政之事,既你思量周全,那只管去做便是了。”她看着乾隆,语气不明地道:“只是程渊此番回京,却是叫哀家很是提心吊胆了一段时日。”
“额娘放心,程渊明日便要启程回云南。”乾隆微微垂首,道:“此番他忽然回京,儿子也是不曾料到的。只是眼下若是责罚他,恐会动摇云南军心,待战事了结,再罚不迟。”
“罚是不罚并无要紧,他无大错,即便是罚,却也只是不痛不痒罢了。”皇太后浑浊的眼睛里带着一丝冷意,道:“本有的是一劳永逸的法子。”
乾隆身形微微一僵。
“额娘,今日之事,是儿子酒后莽撞了。”他曾立过誓,再不见况太妃。
皇太后虽未明言训饬,给足了他面子,所为不过只是不伤及母子情分罢了,却不代表不会追究此事。
“非是额娘拘束于你,只是你身为皇帝,一言一行皆被天下奉为表率,须得加倍谨慎方可——难道,你想成为那史官笔下的昏聩之君不成?”皇太后语重心长。
“儿子明白。”
“你该知道额娘冒险留她至今日,是因始终顾及着你。”皇太后看着乾隆,语气有些疲惫地说道:“额娘如今当真是老了,许多事情已是无暇过问,可你若长此以往,又怎叫额娘能够放心的下。”
“是儿子不孝,让额娘忧虑了。”乾隆惭愧道:“但请额娘放心,今日之事,绝不会再有下次了。”
在天下臣子百姓面前,他最为注重的就是一个“孝”字。
乾隆自寿康宫离去之后,望着夜色中的满眼琉璃宫灯,心境尤为复杂。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