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网游之无商不尖-第10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李涵滢可是第一次见留香,她哪里知道自己面前这个人有多要强?

    反正留香点了头,她也就当对方的确是懂的。

    “那就简单了,这么说吧,其实量子计算机和传统计算机架构上面没有本质区别;

    都是根据人为定义出来的算法和标准进行无限穷举,从大量数据当中筛选出正确的那些转化到屏幕上。

    

    

 第1466章 算力(下)

    (全本小说网,HTTPS://。)

    “传统计算机呢,就好比是你面前有一扇门,你不知道怎么开门,但你知道如何算出开门方法的这个运算过程;

    比如说,我想算一个很大的数是不是质数……随便一个好了,1597…3,光看肯定是看不出来的哈,并且我手头也没有质数表没法对,怎么办呢?

    按照定义来,让计算机一个一个去除,15973除以2,有余数,除以3,还是有,除以4,还是有……无限穷举,直到算出没有余数的结果或者算完了为止。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那也就是说,通过传统计算机,我想要达到这个答案,最悲剧的情况是不是说我至少得算15971次呢?

    因为电脑不会思考嘛,如果是个人,你看到这个数,算都不用算,一眼就能看出来它肯定不可能被2、3、5整除,能够分解成含有这些数字的都不用考虑、直接可以跳过了。

    这个数无法被2整除,所以它绝对不可能被任何一个偶数整除、所有偶数都可以跳过;

    不能被3整除,那6、9、12、15包括后面的那些也可以跳过,5也同理,后面带5带0的都可以无视。

    然后呢,因为你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数除以2之后是7000多余1,那7000多以后的数字你也不会去考虑,同理其他数,根号之后得到的结果的整数部分能不能同理呢……当然可以咯。

    所以,如果是人来算,可能充其量……200多次就能得到答案。

    但电脑没有这样的逻辑,它就是一门心思往死了算,算到所有的数都除完了才会停。

    这就像是踢皮球一样,连续不断地用2、3、4这些个除数往那扇门上踢,事先设定说余数为0的时候那扇门打开,但一直到踢到无球可踢了门都没有被你踢开,哦,说明15973确实是质数,你的答案得到解答了。

    这是传统计算机的运行模式。

    量子计算机是怎么样的呢?

    同样是踢球,但是!

    我脚下是两个用线连在一起的球。

    这根线还不是普通的线,而是弹簧线。

    质量非常好,弹力极高不说,横向形变也注定是0。

    之前是被压缩到了极致,踢出去之后,弹簧张开,两个球会严格按照180度夹角前后而行。

    换言之,这一脚踢出去之后,实际上我是两个球,一个向前,一个在弹力作用下向后。

    这就是所谓的量子纠缠,两个看似不相关的粒子紧密相连、任何一个发生状态变化都会带动另外一个状态发生变化。

    但实际上中间这根弹簧是不存在的。

    你可能觉得这不能理解啊,但不需要去理解,我说的量子物理无法自圆其说就在于此,波粒二象性是量子物理最基础的理论支撑,属于地基中的地基。

    确实存在这种现象、但为什么存在呢?不知道为什么。

    连地基都不稳,这栋大厦怎么可能让人踏实?

    好吧,不要去管那些,总之,确实有这样一种体系的双球系统,踢出去落地之后,一个在前、一个在后。

    那情况会怎么样呢?

    欸,我现在前后都立一道门!

    逻辑跟传统计算机一样,余数为0,开门,不为0,继续踢。

    但我现在每一脚出去是指向两个结果,一前一后。

    最悲剧状态下,同样是15971次运算,但是……因为我一脚是两个嘛,那就只需要踢……15971/2=7985。5,末位进1一共7986次就可以了。

    减少了多少计算量呢。

    再如果,这个球魔力还更强,它不需要我来踢,它自己可以飞……

    那我多找几个球啊,反正它自己飞嘛。

    每一个球都是前后各一扇门。

    1组球,一次运算,两次;

    2组球,一次运算,2的平方,4次;

    3组,2的立方,8次;

    以此类推,10组球,每次运算,2的10次方,1024次。

    传统计算机,一脚下去,球必定往前、门只有一扇;

    量子计算机,球既前又后,同时门也可以开无数扇。

    一样的算法、一样的过程,但10量子纠缠的量子计算机理论上可以达到传统计算机1024倍的算力。

    简单来说,这就是量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了。”

    说完,李涵滢带着些沾沾自喜看了眼李凌峰,后者则反回一脸……鄙视。

    李涵滢也不生气,依然是笑。

    她在笑,但留香那边却有些掉线。

    很明显,她根本没有听进去半个字,就一直在那儿装模作样,装了半天之后,没听见下文方才反应过来。

    她也不羞,故作镇定追问道,“可还是跟液氦没有关系啊?”

    “哦……不好意思……忘了……”李涵滢俏皮得吐了下舌头,“理论上是这样,实际操作过程中呢……很难。

    量子的运行轨迹……

    不是简单地上下左右前后。

    它有可能出现在整个空间、任何一个角度、任何一个位置。

    飞出去之后,你不知道它会出现在哪个点,因为整个过程你不能观测;

    薛定谔的猫嘛、前提条件,不能观测。

    不开盒子,这猫是既死又生的叠加态;开盒子的一瞬间,你看到了猫究竟是生是死、叠加态崩溃、波函数坍缩。

    那难道说在这个空间所有地方都安上一扇门、每扇门上都安上传感器?

    不现实嘛,对不对?

    怎么办呢?

    人为控制,让它只能向前向后。

    这就需要低温环境。

    极低极低,基本上要逼近绝对零度。

    那些漫画里面写绝对零度是怎么描述的?

    在那一温度下,所有粒子停止运动,一切能量烟消云散,分子力清0,既没有排斥、也没有相吸,所有的物质瞬间土崩瓦解。

    其实这个倒还算没有说错。

    理论上来说,绝对零度条件下,确实是那样。

    温度达到了近似那样的条件下,粒子运动趋向于消失,它是稳定的,那我们就可以通过一些外在方式引导这个粒子在特定方向上进行运动了。

    最简单的,电场或者磁场嘛。

    人为构建这样一组管道,让粒子只能在这个方向上移动。

    这就能理解为什么说需要液氦了吧?这是人类现在能找到的温度最低的物质了,标准大气压下沸点4。215k,也就是零下268。935摄氏度,循环冷却下,以现有技术,最低最低、可以将环境温度降到0。005k,勉强、勉强可以维持住量子纠缠状态、让球的运动方向一直保持在我们需要它在的那个方向上。

    听懂了吧?”

    “啊?”留香那豆大的眼珠,就是最好的证明李涵滢最后那句话错误性的证据。

    但这不打紧,留香瞬间又开启了嘴硬模式,“没错没错,基本听懂了!”

    陆明一听,欸,这小丫头倒还谦虚,竟然知道要加上“基本”这两个字。

    这个词可很有讲究,人家说了1万个字,听懂了九千个,那当然是“基本”;

    就听懂了1个,能不能说“基本”呢?

    凭什么不能?

    说不能的,来,给个标准,1万字里面听懂几个才能算“基本”?

    李涵滢一个学物理的,自然不懂这些“社会科学”的东西,她对面前这“一点就通”的学生显然是相当满意,不禁直接对着李凌峰炫耀了起来,“那我完成任务了ho,某不肖弟弟可以满意了?”

    留香瞬间脸红了,她连忙岔开话题开始吹捧起李涵滢了,“那这么说来,量子力学其实很有用嘛,照姐姐你说的,10组、10组……”

    陆明有些看不下去,直接在管理频道里打字给了提示,“量子纠缠”

    “……10组量子纠缠的量子计算机可以达到传统计算机的……”

    刚流利不到半秒,又卡壳了。

    她倒也聪明,见陆明没有继续提示,反倒是“暗示”了起来

    “……传统计算机的2的10次方倍数算力,也——就——是……”

    陆明无语了,这也能忘?

    没买过电脑吗、没用过u盘吗?不知道1t等于多少兆吗?

    1024!

    为什么1t硬盘买回来往电脑上一连显示只有931m呢?

    很简单,这是厂商在玩文字游戏,他们定义的1t,是按1000的4次方来走的,他们说1t=1千g,然后1g=1千兆,往下到kb、再到b、字节;

    但电脑系统认为的1t,是1024的4次方,1t=1024m。

    换算过来,硬盘厂商口中的1t=10的12次方字节=操作系统眼里的0。9095t=931。32m。

    高于这个数儿,还算“比较”良心。

    低了?

    直接打315举报!一告一个准!

    虽然说没有厂商会蠢到那地步……

    陆明恨恨得打下答案后,留香也甚是得意得继续在老师面前展示着自己的“良好表现”,“……倍运算能力,这已经是相当相当厉害了啊!如果说量子纠——缠的组数更多,这个倍数还能继续再往上涨,几何型增长啊,天啊,光这一点就绝对是划时代的进步了,姐姐你刚才为什么还要说量子力学没有用呢?”

    李涵滢解释道,“这倍数仅仅是理论啊,说是1024,其实根本达不到;

    为什么呢?

    嗯……现在我不是算1万7000多的那个数字是不是质数了,算个小的,1021,2000以内的质数表我还是记得的嘛,嘻嘻。

    传统计算机来算,要1019次才能穷举;

    10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呢?1次就够了。

    算力相差多少倍?没有到1024吧?很接近,但没到。

    那如果是1031呢?

    传统计算机,1029次;

    量子计算机……2次。

    倍率是多少?514。5。

    懂了吧?

    第一次同时计算1024个结果,第二次却只需要计算5个。

    算力再高,有什么用呢?

    或多或少都会浪费一部分的。

    而偏偏在计算机这个领域里,算法远比算力来得重要。

    还是说算质数,我刚才也说过,电脑蠢、只会穷举。

    但操作电脑的人不蠢啊,写操作程序的人不蠢啊,人家看到这个数……第一眼就可以筛掉2、3、5和其他所有能被这些数整除的、也知道可以反向筛掉被这些数除了之后取整得到的余数,这很简单的,就几行代码的事。

    实际上光看这个例子不是很明显啊,但有些算法真的……不要说1024倍了,节省1亿倍算力都有可能。

    千万别觉得这不可思议,这点在密码学上体现得相当明显,有种叫恩尼格玛(enigma)密码机的东西你听过吗?二战时候的产物啊,将近200年前啊,就靠那种……纯机械的方式,都能轻松达到超过1京的排列组合方式啊,这什么概念?1亿亿啊,那个时候根本还没有电脑呢,想暴力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